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启动实施
为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党委九届九次全会暨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中“对攻关任务要实行‘揭榜挂帅’,做到可检验可核实”的任务部署,进一步完善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创新科技项目管理组织方式,近期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发布了《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揭榜挂帅”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张榜了2021年度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榜单,标志着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揭榜挂帅”正式开始实施,深化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改革迈出新的步伐。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 2021-08-02
双辊薄带连铸生产项目
双辊铸轧薄带钢技术是将液态钢水直接注入由两个铸轧辊和侧封板构成的熔池内,并随铸轧辊的旋转轧出厚度为1-6mm薄带钢的一种工艺,其工艺的特点是液态金属在结晶凝固的同时承受压力加工和塑性变形,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从液态金属到固态薄带的全部过程。薄带钢铸轧工艺流程一直以来被定位于一种具有短流程优势,能获得同传统热轧板尺寸、板形、性能相当的替代产品并能节能降耗、减少生产成本的生产技术。大量研究表明,钢水的凝固速度要比常规板坯铸造中的高几个数量级,凝固组织得到明显细化,过饱和固溶度大大提高,成分偏析得到明显抑制,可以实现组织-织构-析出-性能的一体化控制。 双辊铸轧技术在生产难变形合金钢、耐大气腐蚀钢、高速钢、铁素体不锈钢、硅钢、高强高导铜合金等特殊性能材料上日益表现出某些常规生产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双辊薄带连铸这一优势也决定了薄带铸轧技术产业化应该定位在生产高附加值、小批量、常规生产工艺无法驾驭的材料,高品质硅钢正是其中之一。因此,在产品开发上走出适合薄带连铸技术之路,是薄带铸轧技术走向产业化的基点。作为一种短流程、低能耗、投资省、成本低和绿色环保的新一代特殊钢生产工艺流程,投资降低80%,能耗降低7/8,CO2排放减少80%,吨钢成本减少40%。其亚快速凝固优势,可在开发具有高强度、长使用寿命钢材和功能材料(如硅钢、高强钢、高强高导铜合金等)中得到重要的应用。相关技术作为国家钢铁行业十二五规划、高品质特殊钢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国钢铁工业“十三五”重点技术发展方向等政府政策及行业规划文件中明确规定需要大力支持和突破的前沿和关键技术,符合我国钢铁产业科技发展的“节能、高效、绿色环保、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对先进钢铁材料的开发生产、突破传统硅钢生产流程弊端和我国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东北大学 2021-04-11
双指针阿秒钟的研究新进展
原子分子内电子运动的时间尺度约在阿秒(10-18s)量级,追踪和测量原子或分子中电子的运动是物理学家的重要目标之一。超快激光技术的出现,使得探索原子分子内电子的超快动力学行为成为可能。基于圆偏振激光的阿秒钟(attoclock)技术是实现超快激光作用下原子的电子动力学测量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利用圆偏光旋转的光矢量将不同时刻电离的电子偏转到不同角度,通过角度—时间的对应关系实现阿秒时间分辨。传统的研究方案是采用少周期单色圆偏振激光脉冲,通过光电子动量谱研究电子隧穿信息。但由于使用少周期脉冲,获得的光电子动量谱通常不含有电子干涉效应,不能获取隧穿电子波包信息。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极端光学创新研究团队”刘运全教授和龚旗煌院士等,针对双色同向旋圆偏光构建的阿秒钟的工作方式展开深入研究,并取得系列进展。他们首先利用双色(ω + 2ω)同向旋圆偏光可构建双指针阿秒钟[M. Han et al., Phys. Rev. let. 119,073201],其中弱的基频光ω做“时针”,强的二倍频2ω为阿秒钟的“分针”,打破了圆对称性,这种相互作用构型类似于空间旋转的时域双缝干涉仪(图1a),可从电子干涉谱上可提取阿秒时间尺度电子动力学信息。 图2. 实验提取的时间分辨的电子波包动量分布。800nm光场强度分别为(a)0.0045a.u.和(b)0.02a.u., 400nm电场强度固定为0.04a.u.。 近期,他们实验上通过测量双色同向旋圆偏场中(400nm+800nm)激光强度依赖的电子动量分布,给出了双指针阿秒钟在不同强度比下的统一描述。该工作利用先进的冷靶反冲离子电子动量成像谱仪(COLTRIMS),获得了高动量分辨单色400nm圆偏振激光(图1b)以及不同强度比同向旋转双色园偏振强激光场中的光电子的干涉图案(图1c和1d)。通过与理论模拟 [强场近似(SFA)和数值求解含时薛定谔方程(TDSE)],揭示了时针(800nm)对旋转的库仑势的影响以及进而引发的对电子波包幅度和相位的调制。通过改变两束光的强度比,双指针阿秒钟技术实现了“缝宽”可变的空间旋转的时域双缝干涉,基于电子的干涉谱可提取出阿秒时间分辨隧穿电子波包的振幅和相位信息(图2)。双指针阿秒钟(attosecond-clock)技术对于实现圆偏场中非绝热效应的阿秒测量,以及自旋极化动力学的阿秒控制有重要应用。该研究工作发表在近期 《物理评论快报》上[“Universal Description of Attoclock with Two-color Corotating Circular Fields‘’, Phys. Rev. Lett. 122, 013201(2019)]. 研究论文第一作者是葛佩佩同学,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和极端光学协同创新中心等的支持。
北京大学 2021-04-11
双低杂交油菜 Double-low Hybrid Rapeseed
傅廷栋院士为首的研究团队培育的双低优质油菜华杂系列、华双系列等新品种,一般比常规品种增产10%-20%,面向湖北及其周边地区累计推广近8000万亩。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01
一种双频双极化天线阵
一种双频双极化天线阵,属于无线通信的天线领域,解决现有 天线阵列所存在的馈线长度长、天线体积大的问题,适用于无线局域 网、WiMax 等网络。本发明包括水平基板、N 个水平极化天线和 N 个 垂直极化天线,水平基板上印制有 N 个以水平基板圆心为对称均匀分 布的水平极化天线,各水平极化天线的形状、尺寸完全相同;N 个垂 直极化天线印制在矩形基板上,分别插入所述水平基板圆周上的 N 个 凹槽,使得各矩形基板与所述水平基板相垂直。本发明采用双频双极 化的结构,缩短了天线尺寸,有效支持无线通信中的 MIMO 和智能天 线的波束切换技术。一个典型的应用是支持 2.4GHz/5GHz 无线局域网 的波束切换和 MIMO 技术,能显著提高无线局域网的系统容量和抗干 扰性能。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新型食品、饲料防霉剂—双乙酸钠
成果描述:本技术是以醋酸、纯碱为原料,以水为溶剂,循环使用母液,一步法合成双乙酸钠。此法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原料价廉易得、成本低、产品收率高、无三废产生、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的优点。尤其适合于中小型化工企业生产。产品性状:白色结晶,带醋酸气味 醋酸含量 39.0-41.0% 醋酸钠含量 58.0-60.0% 其余各项指标均达到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市场前景分析:我国是个产粮大国,畜牧业及饲料工业很发达,对粮食和饲料防霉剂的需求量很大。据估计,现有国内市场对双乙酸钠的年需量约2.5万吨左右。随着饲料生产量的年年上升,需求量还将不断增长。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0
枯草杆菌高效发酵生产双乙酰技术
本项目建立了一套完整、高效的微生物发酵制备双乙酰的工艺方法。该方法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乙酰高产枯草杆菌,通过基因工程与代谢工程手段,强化双乙酰合成途径,并通过有效的发酵控制策略,实现了双乙酰的高效稳定生产;并建立了一套高效的双乙酰产品提取纯化工艺。 创新要点 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双乙酰高产菌株,建立了一套完整、高效、稳定、适于规模化生产的微生物发酵制备双乙酰的工艺路线;所生产双乙酰产品具有天然等同度。 
江南大学 2021-04-11
HM-024双主轴双刀架车削中心
该机床具有正、副两套对置的主轴,二个主轴均采用内冷却同步电主轴,转速可达 6000r/min ;机床配置有二个数控刀架,上刀架为 12 工位伺服驱动双向动力刀架、下刀架为 8 工位电动刀架,可同时对一个工件进行切削;机床数控采用 FANUC 18 i-TB CNC 系统,可实行双通道多轴联动控制,本机床实现了 7 轴控制、 4 轴联动;两个主轴自带 Cs 插补,具有同步对接功能;系统还能进行双通道之间的座标轴同步和混合控制,确保上、下刀架系统互不干涉运行;上、下刀架和副主轴进给全部采用了高刚度直线滚柱导轨和精密级滚珠丝杠,进给速度达 24mm /min 。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基于双超时网络报文的组流方法
一种基于双超时网络报文的组流方法,设置短超时和长超时,当报文到达测量器,从报文头中提取流信息,在网络流缓存中查找由所测量报文的网络流记录,如果找到所述的网络流记录,更新流结束标识,否则在网络流缓存中增加一条新的网络流记录,如果测量周期结束,则检查网络流缓存中的每条网络流,如果所检查网络流的流结束标识为1,则所检查短超时判断网络流结束,否则根据长超时判断网络流结束。
东南大学 2021-04-10
一种双钳位取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钳位取电电路,由二极管D1、共模电感L1、稳压二极管Z、电阻R、三极管Q及电容C构成,其二极管D1依次与共模电感L1、第三三极管Q3串联,第三三极管Q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其第一电容C1与第二电容C2之间为并联,其二极管D1与共模电感L1之间连接一保险丝F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该取电电路,使得输出电压范围在18~36V之间,为后续的DC-DC芯片提供稳定范围的电压,减少因电源的波动造成系统的不稳定以及系统芯片的烧毁。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82 8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