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天然有机酸根昆布氨酸酯在功能奶制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有机酸根昆布氨酸酯在功能奶制品中的应用,其可作为牛奶安全添加剂,每种组合的天然有机酸根昆布氨酸酯经过毒理实验分析,可使小白鼠半致死量在5300‑7600mg/kg之间,属于实际无毒物质;昆布氨酸酯添加百分重量比为0.1‑1%,牛奶制品保质期延长,并具有预防高血压的保健功能。与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的消毒法,即巴氏消毒法相比,本发明昆布氨酸酯弥补了巴氏消毒技术的缺陷,对耐热性丝衣霉属等微生物有抑制作用,起到延长保鲜保质作用,如保鲜期比单独巴氏消毒法保鲜保质期延长5‑83天。本发明有机酸根昆布氨酸酯在功能奶制品中的新应用,其一剂多效,既有保鲜作用,又有预防高血压保健作用,增加了牛奶制品的花色品种,并且,有机酸根昆布氨酸酯是天然海洋非蛋白氨基酸衍生物,与传统氧化型消毒剂、含苯结构功能分子相比,生态环保,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满足食品的安全要求,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前景。
青岛大学 2021-04-13
聚 β 羟基丁酸酯与异亮氨酸联产菌代谢工程改造
本研究构建一种谷氨酸棒杆菌基因工程菌,使其同时发酵生产两种产品:聚羟基脂肪酸酯和异亮氨酸;前者是胞内产品,后者是胞外产品。该基因工程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研究结果显示:将 phaCAB 基因簇导入 WM001后,WM001/pDXW-8-phaCAB 96h 产量为 9.58 g/L,而 WM001/pDXW-8 96h 产量为6.65 g/L,产率提高 65%达到 0.15g 异亮氨酸/g 葡萄糖。PHA 产量达到 28.7%(w/w)。 关键技术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是部分微生物生存在具有较高碳源与氮源的条件下,生成的一类微生物自身碳源、能源储备物的胞内聚酯。根据相关报道,将 PHB 合成代谢基因簇导入细胞内,可实现 PHB 与某些代谢产物的联产和增产,提高底物的利用率。L-异亮氨酸是一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因其在医药、食品和健康保健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而使其近几年的生产能力发展迅速,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主流生产方式为发酵法生产 L-异亮氨酸。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是一种小棒状、革兰氏阳性的食品安全生产菌,目前已经用于工业生产 L-异亮氨酸,本成果构建能高产 PHAs 的 C. glutamicum 菌株,具有工业化应用潜力。 
江南大学 2021-04-11
钛酸钾晶须及无机填料复合增强聚丙烯
聚丙烯是丙烯的聚合物,缩写为PP。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为15万~55万。聚丙烯最早 于1957年由意大利Montecatin公司首先开始工业化生产,现在已经成为发展速度最快的塑料产 品,属于五大通用塑料之一,其产量仅次于聚乙烯(PE)和聚氯乙烯(PVC),列第三位。聚丙烯 的熔融温度为170℃,密度为0.91克/厘米3 ,具有高强度、硬度大、耐磨、抗弯曲疲劳、耐热温 度达到120℃、耐湿和耐化学性优良、容易加工成型、价格低廉的优点,而成为被广泛运用的 通用高分子材料。聚丙烯的主要缺点有二个,一为成型收缩率大,并由此可能导致材料尺寸稳 定性差,容易发生翘曲变形;二是低温易脆断。此外,同传统工程塑料相比,聚丙烯还存在杨 氏模量低、耐热性差、易老化等缺点。 晶须是具有规整截面,长径比从l0~1000甚至更高,仅是玻璃纤维的千分之一的极其细微 的单晶纤维材料。其晶体结构完整、内部缺陷较少,其强度和模量均接近完整晶体材料的理论 值,是目前发现的固体的最强形式。由于晶须本身结构纤细,且具有高强度、高模量、高长径 比等优异的力学性能,加入树脂之中,能够均匀分散,起到骨架作用,形成聚合物-纤维复合 材料,起到显著的显微增强效果。晶须的存在可有效地传递应力,阻止裂纹扩展,可以使聚合 物强度增大,显著提高力学强度。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6-氨基青霉烷酸反应结晶新技术与设备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6-氨基青霉烷酸(6APA)是重要的半合成青霉素的“母核”,在 6-氨基青霉烷酸 的氨基上引入不同的侧链,可制备成各种的高效、稳定、抗菌广谱、服用方便的 多种半合成青霉素。天津大学通过多年攻关,成功开发出了 6APA 精制结晶新技 术与设备,生产出的 6APA 产品纯度高,稳定性好,晶形完美,粒度分布均匀, 产品收率达到 93%以上。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青霉素 G(V)钾盐或钠盐经固定化酶裂解后,通过蒸发浓缩,有机溶剂萃 取后,原料液进入新型结晶器,通过计算机辅助控制的反应结晶工艺,生产出高 质量的 6APA 晶体产品。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工艺开发成熟,天津大学国家工业结晶中心多年成功的工艺和设备设计经验 为产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通过自主开发的 6APA 生产技术和设备,生产出的 6APA 产品完全可以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为后续半合成青霉素的生产提供优质的药用中间体原料。本技术 15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不仅适用于 6APA 的结晶生产,而且适用于其他两性电解质(包括氨基酸等)的 生产,另外,也适用于固定化酶裂解反应工业开发和设备设计。应用前景广阔, 经济效益显著。 应用领域:药用中间体的制备和结晶提纯(包括固定化酶催化裂解、真空升膜和 降膜浓缩、有机溶剂萃取和等电点反应结晶等多种工艺流程集成)。 
天津大学 2021-04-11
一种铋酸锂纳米棒复合电子封装材料
(专利号:ZL 201510560801.8)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铋酸锂纳米棒复合电子封装材料,属于封装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铋酸锂纳米棒复合电子封装材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铋酸锂纳米棒65‑80%、聚丙乙烯10‑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0.05‑0.5%、三羟甲基丙烷5‑10%、硅树脂甲基支链硅油4‑10%。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电子封装材料使用铋酸锂纳米棒作为主要原料,具有热膨胀系数小、导热系数高、耐老化及耐腐蚀性能优良、易加工、绝缘性好等特点,在电子封装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锡酸锶纳米棒复合电子封装材料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锡酸锶纳米棒复合电子封装材料,属于封装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锡酸锶纳米棒复合电子封装材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如下:锡酸锶纳米棒65-80%、聚乙二醇10-15%、乙撑双硬脂酰胺0.05-0.5%、三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5-10%、乳化甲基硅油4-10%,锡酸锶纳米棒的直径为80 nm、长度为1-2 μm。本发明提供的锡酸锶纳米棒复合电子封装材料具有热膨胀系数小、导热系数高、绝缘性好、耐老化及耐腐蚀性能优良、易加工及制备温度低等特点,在电子封装材料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氨基酸叶面肥料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氨基酸叶面肥料,由20%—50%复合氨基酸、1%—50%尼克酰胺、10%—20%七水硫酸亚铁、10%—20%尿素、5%—10%硼酸、1%—5%抗坏血酸、1%—5%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的物料组成,要求pH 5.0-6.0。本发明提供的氨基酸叶面肥料肥效稳定,能显著强化不同基因型水稻籽粒铁营养,平均能使精米中铁含量显著提升15%以上,显著提升精米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可全面提升稻米营养品质,质优价廉,可在高效生物强化水稻籽粒铁营养,并显著提升稻米营养品质中应用。
浙江大学 2021-04-11
脂肪酸深度开发产品及市场前景分析
可以量产/n油酸和硬脂酸在工业油脂的生产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是合成工业用润滑剂、表面活性剂等工业产品的主要原料。目前较为先进的方法有水媒法,该法将混合脂肪酸放入刮板式热交换器中冷却,形成脂肪酸结晶糊,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盐类浸湿剂并充分混合,再加入硫酸镁类的电解质水溶液。浸湿剂选择性地浸润饱和酸的结晶体,并把晶体周围的液体酸溶解,在饱和酸晶体周围形成一层水膜,用离心机分离混合物,得到轻油组分含不饱和脂肪酸和较重组分的饱和固态脂肪酸。分别加热轻、重两组分,使脂肪酸与含浸润剂的水溶液分离,干燥后得到相应的脂肪酸,即硬脂酸和油酸。该工艺克服了精馏分离需高真空和能耗高的缺点,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丹酚酸A在制备抗肿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
【发 明 人】陈卫平;毕蕾;曾莉;王昕【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丹酚酸A在制备抗肿瘤转移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重要之处是发现了丹参丹酚酸A对肿瘤转移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和蛋白有明显的影响,并能选择性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对人体正常细胞安全、低毒。因此,具有制备抗肿瘤转移药物的应用前景。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丙烯酸系共聚物分散剂的开发
Ø 本技术是北京理工大学承担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农药水分散粒剂(WDG)的共性技术开发”的一部分,研究成果如下:(1)已完成丙烯酸系共聚物盐分散剂的合成及工艺条件的优化工作,并与北京广源益农化学责任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产品的中试生产,并将在国家“十一五”攻关计划的支持下进行产业化开发。其中丙烯酸共聚物盐分散剂在合成工艺上有创新,并填补了我国在相应的农药WDG专用高分子分散剂的空白,产品性能达到国外类似产品的水平。(2)采用合成的丙烯酸共聚物盐分散剂,并结合国产的其它一些助剂和填料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4 45 46
  • ...
  • 147 14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