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乙醇-沼气双发酵生态耦联环形关键技术
本项目采用酒精、沼气双发酵耦联技术:木薯中淀粉经酵母发酵转化为燃料 乙醇,不能被酵母菌利用的纤维素等生物质以及酒精酵母代谢副产物经厌氧沼气发酵转化为生物质能源-沼气,沼液经过水资源化技术处理达到资源化指标后回用作为工艺用配料水,从而达到无废水排放、大大降低新鲜水资源;形成可连续稳定运转、无限循环的酒精-沼气双发酵绿色制造技术,实现燃料乙醇“零能耗”、“零污染”的绿色制造。
江南大学 2021-04-11
氨基葡萄糖的发酵生产技术
本项目通过过量表达氨基葡萄糖合成酶基因(glmS)、氨基葡萄糖乙酰化酶基 因(gna1)、敲除丙酮酸激酶基因(pykF)、甘露糖磷酸转移系统编码基因(manX)以及乙酰氨基葡萄糖磷酸转移系统编码基因(nagE),构建了一株可高效合成 N-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大肠杆菌。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阶段葡萄糖流加和溶氧控制等技术,建立了一种重组大肠肝菌发酵生产氨基葡萄糖的新工艺,并进行了发酵过程中试放大及产品提取与化研究,显著提高了大肠肝菌发酵生产氨基葡萄糖的产 量与生产强度,在 7-L 发酵罐上氨糖产量达到 120g/L,在 100-L 发酵罐上产量达到 90g/L。 
江南大学 2021-04-11
红曲液态发酵生产天然红曲橙/黄色素
红曲色素是红、黄、橙三种色素所组成的混合色素。目前国内外大规模生产的仅有红曲红色素。国内外天然红曲黄及红曲橙色素发酵水平低,未实现工业化生产。本实验室通过多年的努力,通过菌种的选育、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及提取条件的优化,在天然红曲黄色素及红曲橙的生产技术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在液态发酵方面,可分别获得天然橙色素和黄色素为主的红曲色素产品。红曲黄色素最大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 390-430nm,发酵液色价 200 U/mL 以上。红曲橙色素最大吸收峰所对应的波长值在 460-470nm 之间,发酵液色价达到 400 U/mL 以上。天然色素的提纯工艺技术也较为简化。 创新要点 创新的液态发酵法;发酵液色价高,发酵时间短。可根据需要生产天然红曲黄色素或红曲橙色素,发酵液色素纯度高,色素提纯工艺简单。 
江南大学 2021-04-11
重组毕赤酵母发酵生产碱性果胶酶
该项目成功构建了一株高产碱 性果 胶 酶的毕 赤酵 母工 程 菌 (Pichia pastoris GS115),通过对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在 3L 罐中酶活达到 890U/mL。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碱性果胶酶的中试及其工业化研究,在 10 吨发酵罐中产酶达到 1305U/mL。采用该重组碱性果胶酶代替传统的强碱高温工艺,废水 COD 显著降低,可生化性较大提高。处理体系 pH 值为 9.4,代于碱精练水平;酶处理温度低于碱处理,这些结果对棉织物前处理的清洁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江南大学 2021-04-11
微生物发酵生产 L-脯氨酸
通过微生物育种和基因工程手段相结合,获得了一株脯氨酸高产菌株黄色短杆菌。发酵培养 65~68 h, L-脯氨酸产量高达 100 g/L,葡萄糖得率为 45%左右。 关键技术 (1)本研究以玉米浆为氮源,有效的降低了发酵成本; (2)以葡萄糖和味精为原料生产 L-脯氨酸的高转化率发酵,该法绿色、环保、可持续,具有经济竞争力,有很好的产业应用前景。
江南大学 2021-04-11
山东德汇发酵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山东德汇发酵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核心团队从事发酵装备行业近20年,是发酵工程领域的生产性现代服务企业,为顾客提供发酵工程非标技改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为发酵工业、酿造工业、生物产业等各类涉及生物发酵技术的企业提供包括工艺方案设计、设备研制配套、应用工程安装、培训技术人员、融资服务等五个系统环节在内的发酵工程技术服务,以设计更低成本、更短周期的企业技术升级、改造、扩建等系统解决方案,帮助发酵工程企业解决提质增效、节能降耗的综合内部竞争能力为服务宗旨。 公司每年生产精酿啤酒设备400余台套,产品出口98个国家,CGET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精酿啤酒设备品牌,深受广大用户好评。
山东德汇发酵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2021-12-07
三角褐指藻的一种开放式培养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本发明公开了三角褐指藻的一种开放式培养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本发明所提供的培养基命名为ZBPT,其配方为:硝酸钠,135-165mg;磷酸二氢钾,32-38mg;硅酸钠,215-255mg;碳酸氢钠,400-500mg;碘化钾,400-1000mg;f/2微量元素溶液,1ml;改良f/2维生素溶液,1ml;海水定容至1000ml。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培养基培养三角褐指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海水配置培养基;2)三角褐指藻藻种密度为3×105细胞/毫升,按与培养基体积比为1:5-9的比例将三角褐指藻接种到培养基中,在19-25℃,光照强度3000-6000Lux,光照时间8-12h/天条件下通气培养。本发明的ZBPT培养基有利于三角褐指藻生物量的积累,并能有效防治绿藻污染,可在开放环境中大规模培养三角褐指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第八届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重庆举办
11月16日,第八届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重庆顺利召开。
数智评价研究中心 2024-12-04
欢迎报名 | 平行论坛“‘四新’2.0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之新医科2.0建设论坛
平行论坛“‘四新’2.0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之新医科2.0建设论坛报名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5-19
专家报告荟萃⑲ | 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赵玉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蜕变与嬗变
学校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在2019年率先制定一流本科教育的行动计划、新工科建设专项行动方案,以及新时代五育方案,架起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四梁八柱,持续推动新工科的建设。
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7-0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40 4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