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脉搏语音图像分析系统
该系统是与北大医学部物理教研室联合研制。涵盖了脉搏、语音等非电量的信号采集、频谱分析、分解与合成等功能;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傅里叶光学实验模拟。系统可完成多个设计性、创新性、趣味性的实验内容。 《脉搏语音图像分析系统》是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物理教研室联合研制开发。 该系统涵盖了脉搏、语音等非电量的信号采集、频谱分析、分解与合成等功能;并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傅里叶光学实验模拟。 仪器可应用于开设“压力传感器测量脉搏”、“语音形态观测”、“数字图像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等多个实验,更能够让学生自主设计各类频谱滤波器,完成多个设计性、创新性、趣味性的实验内容。 系统特色: 1.  直观地展现语音、脉搏等生活中常见的信号,实现脉搏信号和语音信号的可视化; 2.  快捷地分析脉搏、语音信号的频谱构成、选频、重建; 3.  轻松地完成阿贝成像空间滤波物理研究性实验内容,以及数字图像的二维频谱分析、滤波、重建等功能; 4.  高灵敏度的采集探头对脉搏信号进行真实呈现,精确分析脉搏强度,实现科学定量地脉搏诊断。 功能模块 一、脉搏语音实验仪 二、信号分析软件 1. 脉搏信号测量分析测量脉搏波,并对脉搏信号作傅里叶频谱分析;并根据信号频谱图,进行原信号的分解以及合成还原。 教学应用: 可用于研究脉搏波的不同频率构成,通过任意分解和还原脉搏信号,分析不同频率对于脉搏图像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规律。 2.  语音信号观察测量语音,并对语音信号作傅里叶频谱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原信号分解、合成、还原。 (1) 不同语音图像和频谱对比; (2) 分析同一实验者的不同音节,并进行信号的傅里叶变换,对比两段语音的时域差别和频域差别;(3) 分析不同实验者语音频谱,理解和掌握语音识别的原理; (4) 长时动态傅里叶频谱观察,进行长时间动态观察语音信号的时域图像和频域图像。教学应用:(1) 方便学生观察不同音节的语音形态,分析语音结构的细节特征;(2) 直观地反映语音信号在短时间内重复的周期变化,对不同类周期信号进行分析,研究类周期信号之间的异同点;(3) 对语音进行时-频分析,观察不同人、不同声音的频谱特征。 3.  多通道信号叠加分析 将多通道信号进行叠加,频谱分析、信号分解、分离和还原。将实验中多种信号通过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接入外接通道,进行信号观察、检测和时-频分析。 教学应用: (1) 用标准信号进行实验分析,并与理论计算公式作对比,对傅里叶变换公式进行实验验证; (2) 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让学生设计测量各种物理量的传感器,直接输入到实验仪的外接通道,进行待测信号的测量。 4.  数字图像处理与光学实验模拟 观察黑白图片的二维傅里叶频谱,使用不同形状和参数的滤波器,对图像频谱进行低通、高通以及带通处理,对比处理后图像与原图的异同。 教学应用: (1) 将数字图像作为二维函数,通过傅立叶变换转换到频率域上,让学生根据具体需要,对频谱进行各种滤波处理,并将滤波后的频谱反变换,得到特定增强滤波处理后的图像; (2) 使用不同的图片模拟光学实验,进行空间滤波。无需到实验室搭建实际光路,就能够让学生观察到复杂的光学成像结果。 典型应用 教学中可开展的实验内容  1.压力传感器测量脉搏 压力的测量是各种测量技术中最常见的一种测量。本实验采用压电晶体式压力传感器测量脉搏波的波形及脉搏频率。 2.  语音形态观测实验由话筒采集语音信号,信号放大后输入计算机由数/模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软件处理后显示在监视器上。实验中可通过观察同一人发不同音、不同人发相同音,理解语音识别的基本原理。 3.  傅里叶光学的空间频谱与空间滤波实验滤波器:低通滤波,高通滤波,带通滤波,自定义滤波器滤波 物屏:一维光栅滤波,二维光栅滤波, “光”字屏滤波。
安徽省科大奥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2-01
OSCE考试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应用于临床技能考试的全流程管控,主要包括智能排考、叫号引导、电子评分、考程摄录、成绩分析等模块。为技能考试提供一种智能化、无纸化、客观化的考试工具,提升考试效率和评判的客观性。
江苏省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2-01
多功能光学实验系统
实验内容: 1、分光计基础实验 ; 2、待测透镜组的焦距; 3、自组望远镜; 4、双棱镜测量光波; 5、牛顿环测量装置; 6、自组显微镜; 7、测量望远镜物镜的焦距; 8、迈克尔逊干涉演示装置; 9、双面镜干涉; 10、偏振光实验。
长春市长城教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1-02-01
TRU树木雷达检测系统
TRU树木雷达检测系统是为检测树干内部腐朽和地下根系分布而设计的。 它利用探地雷达技术对树木进行无损扫描,可生成高分辨率图像。 系统有两种独立的检测方法,分别用于检测树干的内部状况及根系的实际分布
点将(上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专项资金管理系统
本系统以项目申报为起点,通过项目申报、资金下拨、项目结算实现闭环管理。
珠海沃比软件有限公司 2021-02-01
中医临床思维训练系统
该系统采用B/S架构设计,内置100多种五大病系虚拟临床病例,通过问、望、闻、切四诊方法采集病史,利用中医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方法诊断疾病,并对疾病进行相应的处方治疗,让学生掌握中医诊治疾病的思维方法。
江苏省捷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2-01
同声传译训练系统
围绕各种口译技能训练,通过影子练习、原语译语概述、可视交替传译训练、文本视译、可视同声传译,完成教学 通过教师在课堂里设置同传译员,会议代表和列席者,有效模拟专业会议环境;实现教学与会议实战演练的结合
北京东方正龙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2021-02-01
教学数据分析系统
教学数据分析系统是针对学校各类考试,为学校提供快速、科学的数据分析,即时、有效的数据发布,提供的分析图表种类丰富、内容实用,是学校进行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与教学科学研究的得力助手。教学数据分析系统入围了中央电化教育馆2015年“数字校园综合解决方案----区级、校级教学质量监控解决方案”的产品。为教育管理者、教研部门提供教学质量监控科学依据。
北京星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磁光克尔效应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磁光效应系统是研究磁性薄膜、磁性微结构以及样品磁化强度和样品各向异性最理想的测量工具。是一种基于磁光效应原理设计的超高灵敏度磁强计.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时间短等优点。可以产生平滑、稳定的受控磁场,并且磁场平滑过零。可以逐点测量也可以扫描测量,方便易懂的测量软件以及友好的交互界面为测量提供了有力保障。本套磁光效应系统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有利工具.磁光克尔系统功能和特点:测量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非接触式测量,是一种无损测量。可以测量同一样品厚度不等的楔形磁性薄膜。可以将样品放到真空中原位测量。可以测量同一样品不同部位的磁化情况。
北京东方晨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电输运性质测量系统
产品详细介绍ET9000系列电输运性质测试系统(霍尔效应系统)是集霍尔效应、磁阻、I-V特性等测试于一体的全自动化测试系统。系统全面地考虑了仪表配置、电路接线(包括室温和低温的接线)等用户经常忽略的问题,选取了美国Keithley的电测量仪表,磁场根据用户需要采用电磁铁或无液氦超导磁体, 配备灵巧的测量样品杆,加上全自动化的专用测试软件,能让用户快速方便地进行样品测试,并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 此外、系统还有多种低温选件,并可以根据用户现有的仪表和对软件的特殊要求进行特殊改造, 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对样品进行电输运性质研究的有力工具。   ET9000电输运系统主要特点:  标准系统使用插入式样品夹具,样品安装方便;  基本配置一次最多可以加装四个样品, 并同时可以对两个样品进行测试;  标准系统随机配送一个探针样品卡;  标准系统可以进行不同磁场下的霍尔效应、I-V特性的测量;  电阻测量范围宽:0.1mΩ—50GΩ(高阻系统),测量的不确定度为2%;  测试过程和计算过程由软件自动执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软件可以显示测量结果和测量曲线;  系统磁场采用闭环控制,可以提供高稳定性的磁场, 同时解决了磁铁剩磁问题,实现真正的零磁场;  选择变温选件,可以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霍尔效应测量和I-V特性测量。ET9000电输运系统可测试材料:    半导体材料:    Si、Ge、GaAs、GaN、AlGaAs、CdTe、HgCdTe、CdTe、ZnO、SiC、GeSi、InP、MCT等,以及弱磁半导体和稀磁半导体的薄膜及块材;    铁氧体材料;    低阻抗材料:金属、透明氧化物、弱磁性半导体材料、TMR材料等。ET9000电输运系统基本功能:    可以进行霍尔效应、I-V特性(电阻率)及磁电阻(MR)的测量;    可得出参数:霍尔效应——方块电阻、电阻率、霍尔系数、导电类型、霍尔迁移率、载流子浓度;    I-V特性的MR的特性曲线包括:    不同磁场下的I-V特性曲线    不同温度下的I-V特性曲线    不同磁场下的变温I-V特性曲线    不同温度下的变磁场I-V特性曲线    电阻随温度、磁场变化的特性曲线    P-B曲线
北京东方晨景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3 64 65
  • ...
  • 548 54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