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含水层人工补给过程非饱和-饱和水流耦合模拟
通过非饱和带入渗井(注水井)进行人工补给,是含水层人工补给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潜水面埋藏较深或地表覆盖不利于人工补给的场地。预测人工补给过程中非饱和-饱和带水流的响应、计算含水层的补给量是评价及设计人工补给方案的重要指标,传统定量评价模型仅适用于饱和带注水井流问题,缺少非饱和带井流模型。因此,采用传统模型评估考虑非饱和带入渗井方式的人工补给方案时会引起较大误差。 这项研究利用解析方法,开发了非饱和-饱和水流耦合的解析模型,用于评价非饱和带入渗井引起的非饱和-饱和水流过程,计算含水层的补给量。研究结果发现,非饱和带的储水性对人工补给的效率有较大影响:储水性小的非饱和带在补给过程中水流可以很快达到稳定,注入井中的水流可以很快到达饱和带,且大部分都可以存储于饱和带中,有利于人工补给;反之,则不利于采用非饱和带入渗井的方式进行人工补给。同时,揭示井的结构和含水介质的各向异性仅会影响初期的饱和带补给量,不影响后期稳定的补给量。传统模型由于未考虑非饱和带的储水性质,会过高估计饱和带的补给量。该解析模型为人工补给定量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典型化工工艺过程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及其应用
本成果针对化工工艺过程的生产特点,以火灾、爆炸、泄漏事故过程的危险状态及其存在与转化条件、事故成灾机理及其动力学过程理论模型为基础,综合运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软件工程理论、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及GIS技术等,开发典型化工工艺过程实时灾害监测、仿真模拟与综合定量风险分析平台,为过程工业的事故隐患排查、灾害预防和灾情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XM-801胎儿发育过程模型(宫内发育示教模型
XM-801胎儿发育过程模型(宫内发育示教模型)   XM-801胎儿发育过程模型(宫内发育示教模型)由妊娠胚胎发育过程一、二、三、四、五、六、七个月胚胎和五个月双胞胎等8个模型组成,其中四、五、六、七个月胚胎和五个月双胞胎模型胎儿可以取出,并显示子宫、阴道、胎儿、脐带、胎盘、羊膜腔以及卵巢、输卵管等结构,可用于展览和示教。 尺寸:自然大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新型功能型黑茶发酵技术与产品开发
已有样品/n一种新型功能型黑茶发酵技术与产品开发。  成果简介:一是以夏秋鲜叶为原料,为夏秋鲜叶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二是开发出一种富含高活性GA成分的发酵茶,GA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癌抑癌、抗氧化、杀病毒、美白等功效;三是该发酵茶还富含其它多种活性有机酸成分;四是该产品可以食用,也可以泡饮。  应用前景:我国大量夏秋茶树鲜叶资源丰富,大部分未得到开利用,利用其开发生产功能型黑茶,原料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开发前景广阔。尤其是当前环境条件恶化,我国癌症爆发率持续上升,人们对养生健身需求巨大。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从发酵液中提取林可霉素的新萃取剂和工艺开发
一、项目简介林可霉素是一种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厌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许多链球菌有显著的抑杀作用,临床上多用于骨髓炎的治疗;以林可霉素为原料药开发的克林霉素等抗生素临床上应用更为广泛,可用于治疗败血症、呼吸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等多种疾病。因此林可霉素仍是一种有效的高效广谱抗生素。目前国内生产厂家都是采用的萃取方法提取林可霉素,所用的萃取剂是正丁醇或混合醇,多级逆流萃取,操作温度为50-55℃,其工艺在此温度下,有机溶剂水溶性大,溶剂挥发度高,因此大量的有机溶剂进入提取的发酵废液和挥发到空气中损失掉,不仅造成萃取剂的大量损耗,大幅度提高生产成本,而且严重污染环境。本项目开发一种新型混合萃取剂和相对应的生产工艺,使得萃取剂水溶性低,挥发度小,且可以在45℃以下甚至在室温下操作,一级萃取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正丁醇一级萃取率仅为85%,混合醇一级萃取率更低,因此本项目不仅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而且显著改善生产环境。本项目已经完成实验室阶段研究,进一步完善后进行中试,然后可直接应用于从微生物发酵液中提取林可霉素的工业化生产。二、应用范围本项目适合应用于大中型制药厂生产林可霉素,利用原有设备即可。三、合作方式面议。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基因重组菌淀粉质原料生料发酵产燃料酒精技术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本技术主要研究了:菌种的选育:对酵母进行复合诱变,筛选出菌株,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得到遗传性能稳定具有两亲株特性-能直接利用生料、酒精高产且耐高温的融合子。发酵的工艺条件:确定了原材料粉碎方式、调浆温度、接种量和料液比,优化了发酵条件。产蛋白饲料的工艺路线:确定了酒精糟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工艺流程,优化了蛋白饲料发酵工艺条件。在中试放大试验中,确定了生料发酵工艺流程,优化了生料发酵工艺条件。本项目研究成果经湖北省科技厅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技术指标:淀粉转化率:92.1%;酒精度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植物乳杆菌产细菌素研究及其在发酵香肠上的应用
一、成果简介 该课题受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植物乳杆菌素对肉源李斯特氏病原菌作用机理研究”的资助,鉴于化学防腐剂在食品防腐应用中的不安全性,重点开展了新型生物防腐剂乳酸菌细菌素产生菌株的筛选,活性细菌素的分离纯化,细菌素及其产生菌株的应用研究。二、技术指标 从传统宣威火腿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高产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微载体悬浮发酵平台新型犬用狂犬灭活疫苗的研制
一、成果简介 目前,我国兽用细胞疫苗制备工艺主要使用转瓶进行,培养的细胞密度、抗原低,生产工艺落后,与国际上兽用疫苗生产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针对上述疫苗制备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瓶颈结合我国狂犬病的流行情况,该项目使用与中国狂犬病毒街毒同源性最高的中国本土狂犬病疫苗毒株CTN-1株,采用微载体悬浮培养技术开发出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狂犬病灭活疫苗。该项目已完成狂犬病毒微载体发酵培养技术平台的建立,并以之为基础研制出铝佐剂犬狂犬灭活疫苗(商品名:瑞倍尔安),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新型生物食品防腐剂 ε-聚赖氨酸的发酵生产技术
ε-聚赖氨酸是由 25-35 个 L-赖氨酸通过其 α-羧基与 ε-氨基缩合形成的一种同型氨基酸聚合物,分子量在 2500-4500 Da。目前,ε-聚赖氨酸主要作为一种食品防腐剂被广泛应用于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2014 年 4 月,我国卫计委也正式批准其在我国食品加工业中的使用。本项目通过 10 多年的技术攻关,聚焦于产生菌筛选、高产菌选育、发酵过程优化与调控、产物的分离提取与精制等研究内容,获得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高产菌,实现了实验室(5 L)-中试(1 m3)-试生产(10 m3)不同规模的 ε-聚赖氨酸发酵生产,并建立了与发酵规模相匹配的 ε-聚赖氨酸高效提取和精制工艺。
江南大学 2021-04-11
成品油管道调和建模、控制与优化技术
针对油品调合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指标辛烷值(马达法和研究法)和雷德蒸汽压等调合规律的非线性,建立了预测准确,结构简洁的智能调合模型。由于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干扰因素很多,调合模型输出值与成品油属性在线分析仪的检测值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的偏差,为此开发了汽油调合模型的在线优化校正技术,使调合模型适应工业过程操作特性的变化和生产工况的迁移。在建立的调合模型基础上,开发了离线和在线优化技术。离线优化技术不需要企业进行管道改造和安装在线分析仪,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调合的成功率和降低调合成本。在线调合模式基于离线模式,可动态更新和优化调合配方,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调合成功率,降低调合成本,减少质量过剩。开发的优化技术还考虑了多种可能的现场生产模式:例如:管道调合,罐式调合,罐底油补偿模式等。已汽油调合软件ECUST_BLEND工作。成品汽油调合过程的建模、模拟与离线优化技术已经成功在金陵石化完成现场应用。其中汽油辛烷值调合效应模型,将汽油调合过程中组分油表现的非线性效应定量的描述出来,进而准确的对成品汽油的关键指标辛烷值作出预测,与传统的乙基模型对比表明所建模型精度提高了约1%。在调合模型基础上开发的离线优化技术,结合了成品油生产现场的特点,能够有效的考虑罐底油、直调组分、锰剂添加量、以及库存约束等现场情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完成的汽油调合工作全部一次达到国III标准。通过与传统的手调方式进行比较,优化后配方提高了一次汽油调合的成功率,稳定了汽油生产过程,并且降低了调合成本与质量过剩:质量过剩稳定在0.?以内,且研究法辛烷值在93.5-4.1之间波动。仅以离线优化为例,通过成本核算,每年的调合成本可减少1275万元左右。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1 32 33
  • ...
  • 75 7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