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建筑遗产保护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课题研究,开展“沁河中游古村镇研究”,、“北京古村镇调查研究”、“山西省古村镇保护利用与减贫方略研究 - 测绘与导则”等项目研究。出版专著“山西古村镇系列丛书”、《北京传统村落》、《山西古村镇历史建筑测绘图集》等一大批科研成果及工程实践。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吉林建筑大学
吉林建筑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为特色,理、工、文、管、法、艺、经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吉林省重点建设的普通高等学校,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吉林省城乡基本建设领域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科技研发基地、产业发展决策咨询与技术创新服务基地。 学校始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首批设立的十所建筑类专门学校之一。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开始举办本科教育。1997年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3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取得“优秀”成绩。2010年学校从红旗街老校区整体迁入净月新校区。2013年更名为吉林建筑大学。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吉林省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校园占地面积9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4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藏书13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600余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36亿元。学校不断完善人文环境、文化设施和景观建设,优化学习环境,满足学生成才需要。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6000余名,其中,本科生15000余名,硕士研究生1000余名,全日制来华留学生100余名。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3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850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280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300余名。学校拥有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资深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一二三层次人选、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学科带头人、吉林省第一批百名科技领军人才、吉林省首批学科领军教授、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优秀教师、吉林省跨世纪中青年骨干教师、吉林省建筑大师和吉林省勘察设计大师等各类高层次专家、学者80余名。 学校设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等16个学院(部)。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设计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9个,建筑与土木工程、工业设计工程、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安全工程5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以及建筑学硕士、风景园林硕士2个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涵盖理、工、文、管、法、艺、经7个学科门类硕士学位授权专业类别。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5个一级学科为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其中建筑学、土木工程为吉林省高校重中之重建设一级学科。 学校开设本科专业52个,拥有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吉林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点6个,吉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城乡规划6个土建类专业通过全国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土木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等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 学校坚持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以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和高质量社会服务。学校在严寒地区绿色建筑、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建筑防灾减灾、城镇化建设规划、设施与不动产管理(FM)、建筑信息化协同设计(BIM)、历史建筑修复与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学校建有包括“松辽流域水环境”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高端科技创新平台、“松辽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吉林省高校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吉林省结构与抗震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寒地绿色建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建筑电气综合节能重点实验室、吉林建筑文化研究基地、吉林省建筑一体化集成技术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在内的30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十二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0余项,各级纵向科研项目800余项;学校获各级政府奖项3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授予学校“全国建设系统科技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标准。致力于培养和造就理论基础坚实、实践能力扎实、思想作风朴实、服务城乡基本建设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形成了“三实型”人才培养特色。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先后被吉林省发改委、人社厅、教育厅等部门确定为“吉林省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被教育部评为“2017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评选的六所“中国创业创新典型示范高校”之一。 学校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的校园文化,被评为“吉林省文明单位”“全国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示范单位”,被授予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学校不断强化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松辽流域能源与环境教师创新团队”被认定为首批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近年来有几十名教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省市优秀共产党员和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学校大力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组织开展具有品牌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近年来学校在全国和吉林省大学生各类活动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被评为全国优秀组织单位。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位居省内高校前列,多次被评为“吉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近几年毕业生进入全国一线城市的比例达到52%,进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等世界和国内500强企业的比例为30%以上。学校自建校以来培养的7万余名毕业生活跃在国家城乡基本建设领域,成为建筑科研、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5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通过互派留学生及专家学者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协作。近年来,学校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美国杨斯顿州立大学在建筑学、工程管理、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等专业合作举办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面对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聚焦创新能力提升,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全校师生员工奋发有为,克难攻坚,为建设“特色鲜明、域内一流、同类领先的教学研究型社会主义现代大学”的目标不懈努力奋斗。
吉林建筑大学 2021-02-01
积木式建筑模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一种静态模型的建筑模型,尤其是一种积木式建筑模型,它以建筑中的常用部 件为基本模块,由柱(1)、雨蓬(2)、屋面(3)、台阶(4)、墙(5)、门(6)、踏步(7)、平台(8)、 接头(9)、 梁(10)、楼面(11)、窗(12)组成,各基本模块之间采用榫卯形式连接,可搭接成各种形式、 风格的建筑模 型。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空调型”建筑涂料
本发明提出一种在夏季能大量反射太阳辐射且又大量发射自身热量,而到冬季时可 自发转换成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且又很少发射自身热量的涂料,即吸收发射比可逆转换 的“空调型”涂料。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由氯化钴与六次甲基四胺混合物、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和三芳 甲烷内酯类化合物组成的在低温下可吸收太阳能、在高温下可反射太阳能的吸收发射可 逆转换材料,以及由氧化钒化合物和氧化钨化合物组成的低温下为低发射率、高温下为 高发射率的可逆转换材料,因此本发明实现了冬季吸热和夏季绝热的可逆转换,本发明 所需原料来源广泛、制作工艺简单,因此易于推广应用。
同济大学 2021-04-11
建筑云雾空调系统
大气改善调节系统是集成了化工原理、环境工程、智能控制和机械设计为一体的高效节能产品。 以环境整体作为能量动态变化和控制的参照系,采用人工智能系统,精确计算自然蒸发速率,控制喷雾量,在环境中形成20微米以下的干雾(相当于自然界中的云),利用水的热辐射吸收,有效的消除太阳辐射能量在局部积累,通过水蒸发带走局部热量,准确调节整个环境的温湿度,以此达到环境整体降温的效果,具有防热效果好、空气流通好等特点。同时还具有阻挡消除灰尘、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对空气进行消毒杀菌等作用。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4-14
长春建筑学院
在美丽的北国春城长春,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培养建筑师、设计师、工程师的摇篮——长春建筑学院。 长春建筑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农、艺、医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2000年6月;2004年2月,经教育部确认为实施普通高等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2011年4月,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2017年12月,被确定为吉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有奢岭、高新2个校区。奢岭校区坐落在5A级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南端,风光旖旎,生态环境宜人;高新校区坐落在高新技术开发区火炬路1519号。校园占地面积83.43万m²,建筑面积39.20万m²,共有专任教师696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3317人,学校图书馆藏书115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387万元。 学校设有建筑与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城建学院、电气信息学院、交通学院、管理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健康产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国际交流学院、思政教研部、基础教学部、体育教研部15个教学单位。开设了41个行业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管、文、农、艺、医6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土建工程类、电气信息类、管理类、艺术设计类、健康类五大主干学科专业集群。其中土木工程专业为吉林省高等学校“十二五”品牌专业及特色专业;工程造价、环境设计专业为吉林省高等学校“十二五”特色专业。 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141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306人。拥有长白山技能名师2人、吉林省教学名师2人、吉林省优秀教师1人、吉林省教育科学专家库专家20余人。学术梯队结构合理,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崭露头角,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培育、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智力潜能,依托行业办学,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五位一体”教学体系为基础,以人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全面育人体系为支撑,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四实”平台为载体,以常态化自我评估机制为保障,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形成了职场时态下的文化创意类人才培养模式、土木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工程造价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在省内高校中具有一定影响的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学校是吉林省教育厅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建有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园、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2个省级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区、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省级精品课4门、省级优秀课23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和省级校企合作开发立项建设课程各1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4项,以及其他省级各类教学大赛奖57项。 学校是吉林省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高校。学科和学术平台建设在土木建筑、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领域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和优势。现有9个省级重点科研平台、1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分别为吉林省发改委重点工程实验室——吉林省污水处理工程实验室;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建筑环境感知与控制实验室: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能源应用与环境控制实验室;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吉林省文化产业品牌研究基地;吉林省首批特色新型高校智库——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吉林省高校重点工程研究中心——建筑节能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高校重点工程研究中心——VR创新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基地;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本土文化艺术数字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团队;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土木工程。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在工程、艺术两个类别的控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艺术设计三领域形成了一定研究与创新优势。其中,控制工程领域,依托省发改委“建筑环境感知与控制重点工程实验室”,承担重大横向课题;在污水处理系统先进控制技术、高抗扰信号处理技术--认知雷达研究等方向处于学术领先地位;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依托省高校“建筑节能工程研究中心”和“土木工程重点学科”,形成了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与加铺等特色方向;艺术设计领域,依托“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等省高校人才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平台,承担文化部文化创新工程、科技提升计划2项课题和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1项,在文化产业园区“政、产、学、研、资、介”一体化模式理论和实践探索、区域民俗文化研究等方向形成了具有影响力的国家级成果。 学校获得吉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以及其他科研奖近80项。 作为吉林省首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单位,学校始终注重“特色办学”,建有多结构、高水平和特色鲜明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群,为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实践育人创造了有利条件。 学校扎实推进大学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善于创造的校园风气;不断强化师德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大力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组织开展具有品牌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要求和任务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 学校强化校、院两级管理,突出分院管理主体责任。开设了全省首家高校行政服务大厅,可同时办理123项业务,极大方便了师生。 学校先后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瑞典、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0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2015年、2017年,学校先后成功举办两届海峡两岸大学校长论坛,海峡两岸70余所高校的校长出席论坛,对促进海峡两岸大学交流与合作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始终保持在90%以上,初次就业率始终高于吉林省本科初次就业率,毕业生就业质量稳步提高,其中,25%左右的毕业生进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等大中型国有企业就业;3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发达地区就业;45%左右的毕业生服务于吉林省经济发展。 学校培养出的2.2万名毕业生在专业素质、实践能力、敬业精神、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管理精英和技术骨干。毕业生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了下得去、用得上、信得过、干得好的新长建品牌。 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学校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创新为办学宗旨,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转型发展为重点,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以创新求提升,实施优特强发展战略,正朝着建成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农、艺、医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阔步前进。
长春建筑学院 2021-02-01
建筑租赁管理系统
为什么选择我们服务与实力并列,解决您后顾之忧 7x24小时无忧服务业内*质的售后服务、7x24小时及时响应确保您运营无忧 高品质按时交付不随意拖延开发工期,保证质量按时交付开发成品 完善的售后服务以服务客户为己任,全方位跟进项目需求,实际解答您的疑惑
青岛安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1-09-10
建筑测温仪
产品详细介绍850元/台苏州博飞建筑仪器公司850元/台13776016511JDC-2 型便携式建筑电子测温仪是根据我国建筑行业施工特点和有关技术规范研制的专业化测温仪器,可直观、准确、快捷地数字显示被测温度,可靠性好、使用范围广、宽温操作环境、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携带方便、适合工地及野外作业;主要用于建筑、建材、水利、电力、冶金、石化、港口、道桥、市政等基本建设工程。       二、适用范围        本仪器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测温,与测温探头配合可测材料和熟料温度,如:气体、液体、流体、拌合物和颗粒状材料;与预埋式测温线配合可测冬期施工混凝土和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       三、仪器的构成和功能         主机可分别与测温探头或测温线连接构成测温系统,可根据现场需要和测温点数量灵活配置。(见示意图)       1、主机         主机为便携式仪表,设有电源开关、照明开关、插座和液晶显示屏,可数字显示被测温度值,并有夜间测温读数照明功能。为防尘防潮防磕碰,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薄膜轻触开关和背带式仪器套,也可打开主机后面的支架,置于桌面上使用。       2、测温探头         测温探头由插头、导线、手柄和外径为φ5mmX220mm的金属管制成,管内前端封装温度传感器,适宜测量材料和熟料温度。       3、测温线         预埋式测温线由插头、导线和温度传感器制成,适宜测量混凝土内部温度,每支测温线可测一点温度,在施工中可任意布置测温点。为便于分层测温,每支测温线的插头都贴有相应长度规格的标签。       四、主要技术指标       1 测温范围:-30℃~+130℃       2 测温误差:≤ 0.5℃(与测温探头配合);≤1.0°C(与测温线配合)       3 分辨率:0.1℃       4 操作环境温度:-20℃~+50℃       5 显示方式:三位半宽温型液晶显示屏       6 电源,9V积层电池一枚       7 重量:200g       8 主机体积:135mmX72mmX32mm    
苏州博飞建筑仪器公司 2021-08-23
苏州防火柜,防爆柜,安全柜,弱腐蚀性液体防火储存柜
产品详细介绍产品说明 从事研究实验的场所将使用到不同类型的化学品, 因此需要根据化学品的特性选择相符合的安全柜来储存高品质的SYSBEL蓝色防火安全柜, 符合OSHA 29 CFR 1910.106 (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规范), 及NFPA CODE30(美国国家消防协会规范)规范 。 该系列的化学品具有以下特性: *SYSBEL蓝色防火安全柜整体为双层防火钢板构造,两层钢板之间相隔有38mm的空气绝缘层; *厚度1mm优质钢板经过点焊接,使用寿命更长,防火性能更好; *三点联动式门锁设计,更好的增强了柜门的密封性; *柜门配有双钥匙,提高化学品管理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柜门可轻松启闭180度,使操作更便捷、更安全; *5cm高的防漏液槽最大程度的防止意外流出的化学液体外溢; *专业规范的警示标签醒目、防腐蚀; *柜体两侧壁装设计有直径为2英寸的防闭火装置----双透气孔; *独有的防溢漏式层板可在每6厘米层挡上下之间自由调节, 同时您可以根据实际存储化学品的需要增配层板,提高您的使用效率; *镀锌钢层板独特配有聚乙烯防溢盘,柜体底部有一个可拆分的聚乙烯衬垫,方便漏液的收集清理; *柜子内外都喷涂有环氧树脂漆; *严格按照OSHA规范,柜身设有静电接地传导端口, 方便连接静电接地导线,最大限度避免危险发生。 请您注意: 1.无论是使用酸类,碱类或其它性质化学品,请务必分开存放化学性质相干抵触的化学物品。 2.了解各种化学品的相容性非常重要,因为它与选择安全柜的结构材料密切相关。 本款金属型化学品储存柜不建议您用于存储盐酸、硫酸、硝酸等腐蚀性酸性液体。 阁下如遇到盐酸、硫酸、硝酸等腐蚀性较强的酸类存储,请选择高密聚脂(HDPE)化学品储存柜。 SYSBEL以优良的品质和服务来保证阁下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和美好未来。   产品规格列表   产品名称 订货号 操作 弱腐蚀性液体储存柜(30G/手动门) WA810300B 询价    详细 弱腐蚀性液体储存柜(45G/手动门) WA810450B 询价    详细 弱腐蚀性液体储存柜(60G/手动门) WA810600B 询价    详细       详细参数 产品名称  弱腐蚀性液体储存柜(30G/手动门) 产品定货号  WA810300B 材质  优质钢板 尺寸  112*109*46(H*W*D/CM) 重量  133/105(磅/千克) 技术指标  可调层板:1块;门类型:双门,手动;标准配件:1根静电接地导线,1双操作手套,2把钥匙。 容积  30加仑/114升 包装  纸箱包装 颜色  蓝色
苏州亿思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红色建筑盲盒——让红色建筑与红色文化燃起来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郭简豪 上海美术学院 2021 彭琳 管理学院 2021 孙思语 上海美术学院 2019 贺泽楷 经济学院 2021 李昱洁 微电子学院 2021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魏秦 上海美术学院 上海美术学院副系主任、支部书记/副教授 建筑学 陆耀峰 社区学院 研发中心主任/讲师 科技哲学 高琪 社区学院 社区学院团委副书记/助教 新闻学 四、项目简介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国家一直强调要发挥红色旅游在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作用,并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红色旅游。长三角地区正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鼓励红色文创产品研发经营,红色旅游市场也呈现了年轻化趋向。 上海是中国红色文化的发源地,拥有大量的革命遗址。如何以红色建筑为载体,吸引更多青年人的目光,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经过调研发现,当代青年人更喜欢通过以网络平台拍照、打卡的方式旅游;他们更希望拥有体验感、设计美观、新颖有趣、实用性与系列性的文创产品。 盲盒引领消费市场新潮流,深受广大青年人喜爱。项目组以“中共一大会址”等上海黄浦区一批红色建筑为载体,深入挖掘其红色元素,设计一套文化旅游产品——“红色建筑盲盒”,制作了以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原型的建筑模型收纳盒、以上海孙中山故居为原型的建筑模型多功能笔筒,以上海周公馆故居为原型的建筑模型首饰盒及其3D打印模型,并设计了“趣味答题奖励”和微信公众号平台来提高用户的体验感,以吸引更多青年人关注和参观红色纪念地,增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让红色建筑与红色文化在青年人中“燃”起来,坚定理想信念,践行青年使命,传承红色基因。
上海大学 2022-08-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53 15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