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建筑火灾防烟空气幕
高层建筑火灾时通常采用的防、排烟方式是设置挡烟垂臂、机械加压送风、机械排烟方式,这种方式一方面不利于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快速疏散,另一方面加压送风输送的新鲜空气对火灾进一步发展有较强的助推作用,而防烟空气幕可以克服以上防、排烟方式的缺点。本项目通过确定火灾时影响烟气流动的因素,分析烟气流动特性,在此基础上,建立烟气流动数学模型及空气幕射流流动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实验研究验证和完善理论研究数学模型,完成防烟空气幕结构设计。确定防烟空气幕的基本型式和结构设计的计算数学模型,在理论和实验的基础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全固废新型建筑材料
工业固体废渣的有效处置、生态环境污染的源头治理、新老建筑物的节能降耗、海绵城市建设中的排水蓄水、美好城市建设中的路面装饰及传统建材生产对土地资源的消耗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成果以尾矿(黑色金属尾矿、有色金属尾矿、稀贵金属尾矿和非金属尾矿)、燃料废渣(粉煤灰、煤矸石、石油焦等)、冶炼废渣(钢铁冶金渣和有色金属冶金渣)、建筑垃圾、水处理污泥及工业粉尘等工业固体废渣为主要原料,制备建筑物隔热保温隔声用泡沫陶瓷、海绵城市建设用透水陶瓷、裸露路面及建筑物装饰用陶瓷板等新型建筑材料制品,提供全固废或以工业废渣为主要组成的新型建筑材料的产业化技术与方案。 根据不同尾矿、燃料废渣、冶炼废渣、建筑垃圾、水处理污泥等工业固废的化学组成与物相特点,利用各废渣化学组成间的协同-互补-相克原理,通过组成的科学设计和工艺控制,实现工业废渣的最佳组合、最大化利用和高附加值利用;通过化学键合和物理包埋技术,实现对废渣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离子的固溶与固封,使制品不产生二次污染。其中,泡沫陶瓷的固废含量为100wt%,体积密度0.37-0.61g/cm3,气孔率78.3-88.5%,抗压强度2.9-8.1MPa,抗弯强度1.4-4.3MPa;透水陶瓷的固废含量为100wt%,透水系数4.68×10-2cm/s,抗压强度72.3MPa,抗弯强度13.3MPa;陶瓷板的固废含量为100wt%,体积密度1.96~2.01g/cm3,最高抗压强度346.5MPa。 优势:(1)原材料优势:以工业废渣为原料,无需消耗化工原料及矿产与土地资源;(2)技术优势:利用各废渣化学组成间的协同-互补-相克效应及固溶-固封技术,既可实现废渣的最佳组合、最大化利用,又可赋予制品优良的综合性能,还可降低烧结温度与时间,从而减少制备过程的能源消耗与排放。(3)其它优势:与有机泡沫材料相比,无机泡沫材料耐高温,无安全隐患;与免烧结泡沫水泥相比,烧结泡沫陶瓷的强度高,使用可靠性强。
中南大学 2022-12-15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河南建院)成立于1956年,占地600余亩,教职工663人,在校生14000余人,是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属的全省唯一一所建筑类高等职业院校,是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河南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现代学徒制省级试点院校、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是河南省建设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和河南省建筑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连续两年获得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五好”党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荣获省教育厅创新创业优秀单位、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连续两年在全省教育系统“两创两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获多个奖项,连续三年在河南日报集团组织开展的全省高校社会评议中荣获“河南高等教育就业质量最佳示范院校”荣誉称号,形成了“求实严谨,团结奋进”的校风。 河南建院人才培养定位和方向是建设行业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61年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向省内外建设行业和各行各业的建设领域输送了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成就了一大批建设决策管理者和大型建筑企业的领军人物,有些毕业生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党政部门的主要领导。在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行业管理和指导下,学校与省内外建设规划、勘察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市政工程建设与管理及各行各业的建设与管理部门和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为学生的学习、就业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专业氛围,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校设有土木工程系、建筑系、工程管理系、设备工程系、建设信息工程系等8个教学系(部),开设有42个专业,已建成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3个省级特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装饰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市政工程技术等5个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秦继英工作室、工程造价专业王辉工作室两个技能名师工作室。专业建设上既强调按照各个专业的规律打造专业特色,又强调以专业群建设为重点加强各个专业之间的联系和贯通培养。同时,充分满足建筑产业专业化分工的需要,开设有稳定的市场定向需求的特色专业。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万余人,已经成为中职、高职和应用本科贯通培养,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社会培训于一体的建筑职业教育基地。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63人,其中专任教师465人,高级职称教师84人,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省级职业教育教学专家4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7人,省教学名师1人,具有国家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注册设备工程师等资格双师素质教师300余人。 学校教学实践条件优越,校区占地600余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其中实验实训场地3.9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55万册,中外文期刊720种,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建有85个校内实验、实训场所。校属建筑规划设计室、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物业公司等科研生产机构、社会服务机构及126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合作企业达116家,为学生的实验、实习、技能培训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开辟了广阔舞台。学校与省内外数百家用人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高质量、高就业、高成才”已成为学院人才培养的响亮品牌。 学校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建筑业转型升级中,积极服务于全省建设行业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服务于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等重点工作,培养建设行业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成为集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社会培训于一体的建设类职业教育基地,全省建设行业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基层干部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践基地,建设领域科技推广基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应用型智库。
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IBV智能建筑可视化
IBV以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虚拟化技术为基础,以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理念为目标,通过直观、动态的形式,展示园区各类建筑及设备的空间分布、运行状况和统计数据,实现对园区从宏观到微观的全方位展示与管理。
北京优锘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4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云南省煤炭工业学校,1978年经当时的云南省革委会批准建校,1980年秋季正式招生,1998年被评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2000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云南省工程技术学校”,2002年10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成立“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秋季开始招收三年制和五年制大专,2007年11月在省教育厅组织的“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定为“良好”。 学院隶属于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煤炭工业局、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和云南省财政厅领导和管理。在近30年的办学中,始终坚持坚持“立足煤炭、面向能源、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为云南省和周边省份的煤炭、电力、机械等行业输送了近8000名中、高等专业技术人才,为企业培训技术职工近7000人、培训管理干部近3000人;为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为煤炭、能源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涌现出了全国煤炭教育先进个人、云南省先进生产工作者、云南煤炭系统劳动模范等众多优秀教职工,2007年被授予“全国煤炭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学院位于云南省主要产煤地曲靖市,占地150亩,建筑面积53790平方米,教学楼2幢,共有教室90间;实验楼1幢,实习工厂1座,各类专业实验实训室45个,其中采煤、通风安全、数字化测量、PLC等实验实训室处于省内先进水平或独有。 学院坚持“立足煤炭、面向能源、服务社会” 的办学方向,以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同时开展中职学历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办学近30年来,开办了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安全、矿山地质、工程测量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文秘、广告设计与制作等25个高职专业。形成了以煤为主,覆盖电力、机械、计算机、经济、文管等领域的专业体系。2007年,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于被云南省教育厅遴选为云南省高职高专重点建设专业,煤矿安全实训基地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建设实训基地。2008年学院的“煤矿安全实训基地”被财政部、教育部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同时,该基地还被云南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教学基地。 学院设有资源与环境工程系、机械与电气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经济与工商管理、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基础课教学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等6个系(部)。面向云南、重庆、贵州、湖南、河北、宁夏等10个省市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700人,各类在校生总规模达到9000余人。 在教师队伍中,有全国煤炭职业技术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地矿类专业机械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1人、全国煤炭高职高专自动化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和委员各1人、地质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1人、通风安全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1人,国内高校访问学者1人。在省内外学术团中体担任理事及以上职务的教师25人。 学院是教育部NIT培训考试基地、信息产业部软件定点考试中心、劳动部计算机高新技术培训考试站、云南省煤炭职业经理人资格培训机构、云南省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资质单位。建有云南省第192职业技能鉴定所和培训站,可开展矿井掘进工、井下采煤工、井下支护工、矿井通风工、矿山安全监测工、维修电工、维修钳工、工程测量工、汽车修理工等近20个工种初、中、高级工和技师的培训及鉴定工作。建有云南省后所煤矿、羊场煤矿等18个校外实训基地。 学院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与云南东源煤业集团、贵州盘江煤电集团等多家用人单位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每年在校内举办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会”,2006年至2008年,学院连续三年毕业生就业率都在80%以上,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受到省教育厅、毕业生及家长肯定,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院响应中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抓住曲靖市建设职业教育中心的机遇,正致力于新校区建设和创建省级示范性院校两大工程,相信在上级部门领导关心和友邻单位的支持下,通过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一定能加快学院基本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为重点,充分发挥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提升学院的办学规模、质量和知名度,把学院做大、做强、做优,落实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短期培训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方式,实现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云南煤炭持续、安全、稳定发展的助推器,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的目标。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新疆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是2005年7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成立的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位于风景秀丽的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洛宾路8号,学院总占地面积1000亩,总规划建筑面积为17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既是自治区职业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自治区岗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微机室、语音室、足球场、篮球场、田径场、健身场和实验室一应俱全,实验设备完善。 学院高度重视就业,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全民参与就业、全过程指导就业、全方位实现就业”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对毕业生实行“两级”就业指导服务模式,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在企业享有良好的声誉。在校生可享受寒、暑假半价火车票优惠;在校生可申请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及学院奖学金、高校国家助学金、自治区助学金。合格毕业生到基层或艰苦行业签订三年正式合同,国家将给与学费全额代偿。品学兼优的应届高职毕业生通过选拔可直升普通本科院校相近专业就读。 我们的目标是将新疆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新疆高素质技能人才和后备军的大规模培养基地。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长治久安和学生全面成长为己任,提供人民满意的各类各层次教育和技术服务,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与期望。我院现在正在向着队伍一流、环境一流、设备一流、学生一流的宏伟目标不断发展。
新疆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微藻培养与能源化利用
微藻可以通过自身的光合作用高效固定二氧化碳,同时生产生物燃料以及高 附加值产品,已成为国内外技术开发的热点。在微藻能源利用工艺流程中,用于 微藻培养的光生物反应器占总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的一半。由于相关研究工作的 缺乏,生物反应器受微藻光合效率、传质以及光照的限制,体积大、占地宽、成 本高、产率和效率低。为了强化微藻光生物反应器中光传递,提高光分布的均匀 性,构建了内嵌空心导光管的新型平板式微藻光生物反应器,通过空心导光管的 引入实现了将光能导入反应器中光衰减严重区域,提高了反应器内藻细胞的产量。 在此基础上,为了优化反应器的光分布,设计了内置导光板的光生物反应器,并 将其用于工业化中常用的跑道池反应器中(如图1所示),使微藻产量提到了 193. 33%,生物质产量达到2. 31g/L,油脂产量达到1258. 65mg/L。导光板目前工 艺成熟,成本低廉,对微藻无毒害作用,因此将其用于微藻产业化培养的跑道池 反应器中,基本不会增加建造及运营成本。按目前藻粉市场价来算,微藻150 元/千克,传统跑道池反应器的收益为0.18元/升,而利用内置导光板的跑道池 光生物反应器可获得0.35元/升的收益。同时,在工业化常用的管式反应器的基 础上,创新性的提出了一种新型非连续光照管式光生物反应器,通过间断遮光方 式,形成了反应器内明区和暗区的周期性分布,实现了微藻在反应器内流动时的 规律性明暗交替,从而触发闪光效应,使微藻生长速率提高了 15%。 在微藻生长到稳定期后,需对反应器中的微藻进行采收。传统的采收方式包 括离心、絮凝、气浮、膜过滤等,这些方法均耗能较多。为了降低采收成本,提出聚丙烯酸系高吸水性树脂吸收培养基浓缩微藻,吸收后可通过高温烟气脱水回 收再利用。利用采收后的湿藻进行水热液化的预处理方式,将藻细胞破壁,使细 胞内的多糖、蛋白质、油脂等析出并解聚成小分子的单糖、氨基酸、脂肪酸,之 后这些小分子物质经微生物发酵,产出甲烷、氢气等高热值的生物燃料。此外, 微藻破壁后,可直接经萃取等过程,得到硫代多糖、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 二碳六烯酸(DHA)、虾青素等高附加值产品。其中,硫代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 瘤、抗炎、抗病毒等活性,并且可以作为抗凝血剂和免疫调节剂。EPA被称为“血 管清道夫",能促进循环系统的健康和防止胆固醇和脂肪在动脉壁上积聚,并对 治疗由自身免疫缺陷引起的炎症有效。DHA俗称“脑黄金”,是神经系统细胞生 长及维持的一种主要成分,是大脑和视网膜的重要构成成分,在人体大脑皮层中 含量高达20%,在眼睛视网膜中所占比例最大约50%。虾青素是已知氧自由基清 除能力最强的天然色素,其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1000倍,雨生红球藻是最 佳的天然虾青素来源,含量达到3%-5%,是目前唯一被美国FDA审核准许可用于 人类直接使用的虾青素产品,我国于2010年批准纳入食品新资源产品目录。 针对微藻生物质高效能源化利用的问题,提出太阳能加热实现微藻水热预处理, 再利用水解液和固态残渣厌氧发酵制取富氢甲烷气,实现微藻全组分转化利用, 并建立了中试系统(如图2, 3)o通过太阳能水热水解,微藻发酵产甲烷过程的 速率和转化率得到显著提升。
重庆大学 2021-04-11
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
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坐落在“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州,2014年甘肃省政府决定整合甘肃煤炭工业学校、甘肃省化工高级技工学校、甘肃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兰州电子工业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组建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学院是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甘肃省首批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举办,隶属于甘肃省教育厅管理。 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学院经过60年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特色日益凸显,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形成了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甘肃省政府大力支持学院发展,在兰州新区投资约7亿元建设学院新校区。学院拥有两个校区:兰州新区主校区、白银平川校区,总占地面积1328亩,现有建筑面积23.2万平方米,学院资产总额8.5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同时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共享区可供我院使用的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达2.1亿元,学院二期工程项目投入建设资金3.14亿元,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计划2019年竣工。 学院坚持“立足甘肃、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培养具有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院专业设置齐全,分布合理,设有能源工程系、化学工程系、材料与土木工程系、智能制造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资源环境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经济与管理工程系、体育部、中职部、甘肃石化技师学院等。学院紧紧围绕甘肃省产业结构建立起化工技术类、能源动力类、资源开发类、石油与天然气类、材料科学类、土木建筑类、装备制造类、电子信息类、经济管理类等10个专业大类34个专业。 学院设有甘肃省第六十、六十七、八十八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化工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建筑材料行业职业技能鉴定019号站,OSTA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站,学生在校自愿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学院是国家级综合职业培训基地、国家二级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为企业及社会培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学院与兰州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多所普通高校合作办学,开展函授教育、远程网络教育和开放教育,目前开设本科专业12个。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治学严谨,校风优良。现有教职工459名,其中正副教授级专业技术人员119名,“双师型”专任教师178名;同时聘任行业、企业兼职教师73名。 学院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扎实推进内涵建设,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功底和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学院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以及社团活动等,将素质教育、实践育人的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了毕业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学院实习实训设施先进。实训室总面积10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仿真系统、商品混凝土实训基地、现代信息技术实训基地、现代化矿井仿真系统、校内实训矿井、现代化化工实训基地、机械制造实训工厂、现代控制技术实训中心等,共建有校内实训室126个,通过校企合作与多家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0余个。 学院建立了以甘肃省为中心、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毕业生就业网络,学院毕业生在化学工业、能源开发、材料工程、自动控制技术和现代加工技术等工业领域就业前景广阔。 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是贯彻落实国家及甘肃省人民政府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探索适应甘肃实际的中高职衔接教育,实现中高职教育一体化,构建满足甘肃乃至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目前,在甘肃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学院班子团结协作,勇于担当,带领全院教职工开拓创新,谋划发展,勤奋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发挥学院自身特色和优势,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育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积极创新,开展国际合作。学院坚持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教学与生产过程有效对接,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理念,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于兰州新区、甘肃省和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以崭新的姿态加快改革步伐,强抓内涵建设和特色专业建设,实现科学管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建设特色鲜明、甘肃示范、国内一流的高职学院为目标而努力奋斗! 学院中职分院简介: http://www.gsnyedu.cn/html/zsjy/zhongzhizhaosheng/633.html 甘肃石化技师学院简介:http://www.gsnyedu.cn/html/zsjy/zhongzhizhaosheng/632.html
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 2021-02-01
鹤壁能源化工职业学院
鹤壁能源化工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在鹤壁市职教园区投资建设的一所民办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毗邻鹤壁东站(高铁站)、鹤壁市综合功能服务区、京港澳高速和107国道,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学院占地面积362亩,规划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一期已投入使用建筑面积近7万平方米。学院现有教职工203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25人,中级职称87人。拥有适用纸质图书18.36万册,配备实习、实训场所2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个。2018年,学院首批拟设置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会计和电子商务6个专业。未来将根据社会需求,通过增加、调整专业设置,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鹤壁能源化工职业学院 2021-02-01
内蒙古能源职业学院
内蒙古能源职业学院是一所以能源为特色,建筑、交通服务等专业协同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始创于1997年,其前身是内蒙古电力培训学院,2010年经内蒙古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独立升格为国家统招院校,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能源类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三千余人,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 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处于呼和浩特市大青山景观带、自治区70年大庆主会场中心区,市级景观星罗棋布,森林环抱,周边环境优雅。学院占地360亩,建筑面积60000㎡,十几种乔灌木错落有致,杏桃园春花、夏绿、秋果,景色怡人,各种花草姹紫嫣红,争相斗艳,鹿鸣宛金鹿跃动,黑天鹅引颈天歌,别有情趣,花园式、氧吧式书院为千万学子营造了优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数字化图书馆、现代化电教中心、综合大楼、教学楼、带电梯高标准学生公寓,超标准五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大型室内文体馆,校园网络全覆盖,实现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建设目标。 学院下设电力工程系、新能源应用系、石化资源开发系、交通运输系、建筑工程系、商企文化系、中专部(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校)及继续教育部,开设城市热能、石油煤炭、光伏风电、燃气化工、电力管理、财会等20余个特色优势品牌专业群及专业方向,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教职工82名,专职教师49名,高职称11名,兼职教师均为自治区本科院校及科研院所行业专家。 学院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紧紧围绕能源大省(区)优势,精心打造风电、太阳能光伏、燃气工程、油煤化工等特色专业,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教学模式,探索项目式、问题式、导向式、研讨式、实践式、情景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作品、成果、模型制作、实操效果的学习成绩评价法,实习及顶岗实习,注重操作水平技能演进、师傅、班组评价,形成多维立体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多年来,毕业生职业素养、服务企业社会能力大幅提升,毕业生广泛就业于国内知名能源行业企业,赢得广大学生家长的充分信赖和企业社会的高度赞誉,形成了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 学院注重内涵建设,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求真务实”理念为核心,凝练和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见贤思齐,自信包容”的校训。坚持以文化人,把立德成人放在一切教育的首位,推崇只有人格高尚,才会有责任担当,才会知行自觉,才会知行正确的理念,学院师生精神追求和行为方式正在发生质的飞越。学院能够推陈出新,率先提出“创新、创业、创收”的“三创”教育理念,并将其融于学院教育经营活动中,相信随着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项工作的日臻完善,我们办自治区一流、国内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目标一定会实现。
内蒙古能源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51 5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