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有机分子催化聚合新技术
成果简介: 构筑碳-碳键的烯烃链式聚合和生成碳-杂键的环状单体开环聚合,有赖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的发现而取得卓越成就。然而,金属催化大多基于路易斯酸(金属原子空d轨道)作用。探索有机分子催化的聚合体系,可以拓展更多催化和聚合反应模式,揭示涵盖路易斯酸、碱,布朗斯特酸、碱,和氢键(及其他弱)作用的,多样性和多功能协同的催化聚合新范式。发现新聚合反应,创制新型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芳甲基绿色催化氧化技术
采用绿色氧化剂空气、氧气和双氧水等,将芳甲基直接氧化物芳香醇、醛和酸,反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催化剂价格便宜,容易回收。反应条件简单、容易控制。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高级催化还原技术与设备
该项目为“十五”国家 863 计划课题成果。针对难降解工业废水浓度高、色度大、 有毒有害的特点,开发出催化铁、催化铝等内电解方法,经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大大 改善、色度降低,且产生的铁离子等起到混凝作用,强化了后续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对 一般化工区混合废水采用该方法预处理、再经通常的生物处理工艺,出水可以达到二级 排放标准。 
同济大学 2021-04-13
新型催化精馏规整填料技术
催化精馏技术在一个设备内整合催化反应与精馏分离,在催化反应进行的同时,通过精馏过程把产物从体系中分离,推动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它适用于需要催化剂进行均相或非均相催化来提高反应速率,且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催化剂的选择性通常达不到100%的情况。天津大学开发的新型催化精馏规整填料技术,在实现催化精馏耦合过程的同时,可有效提升设备的通量以及催化剂的装填量,并降低压降。相比于传统的催化精馏填料,可提升通量50%以上。填料内部的特殊结构设计可有效提升气液固三相的传质,促进物料在催化剂内部的扩散,大大提升了反应效率和分离效率。目前该技术已经在石化行业中的轻汽油醚化,MTBE,叔丁醇脱水,碳四加氢异构化等工艺中得到了应用。
天津大学 2023-05-10
钛基电催化电极技术
1、成果简介:(500字以内) 以钛金属为基体的带有电催化涂层的电极最初由H. Beer在1965年发明,被称为DSA®型RuO2-TiO2涂层阳极在意大利的Denora公司首先实现了工业化,商品名称为尺寸稳定阳极DSA® (Dimensionally Stable Anode)。DSA®阳极首先被用到氯碱工业,由于它的不溶性,氯过电
吉林大学 2021-04-14
纳米催化二氧化钛的研制
高比表面积二氧化钛主要用于催化剂载体材料。针对脱硝催化剂用纳米二氧化钛,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高,化学性质稳定,使用寿命长,主要应用在处理氮氧化物,电厂、汽车尾气等催化剂领域。同时纳米二氧化钛具有光催化活性,对治理雾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技术的特点是比表面积可控、催化活性高、使用寿命长。开发了纳米二氧化钛的研制方法。采用硫酸法水解得到的偏钛酸,通过加入控制剂、同时控制浓度、温度、pH 等工艺参数,可以制备比表面积从 10~350m2/g,颗粒大小尺度可控的纳米二氧化钛。
清华大学 2021-04-11
聚醚多元醇新型双金属催化体系的制备
我国聚醚每年产能74万吨,年需求量70万吨左右。它主要用于制备PU(聚氨酯)泡沫、PU粘合剂、PU弹性体、PU密封料、PU合成革、PU纤维,纺织整理剂、液压油以及表面活性剂等领域。国内外制备聚醚多元醇多采用KOH为催化剂,以多元醇为起始剂,在KOH存在的情况下引发环氧丙烷的开环聚合而成。该工艺工序繁琐,生产效率不高,影响产率的提高且能耗大,成本高,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催化分解磷石膏的方法
小试阶段/n本发明解决磷石膏分解温度高、能耗大、尾渣成分单一、附加值不高、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不仅能有效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度、减少能耗和降低生产成本,且能实现对固体产物成分的精确控制。本发明处于待转化阶段,应用范围广阔,市场前景可观,预期经济效益优异。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12
一种流化催化分解石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流化催化分解石膏的方法,将石膏与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催化剂混合均匀加入到流化反应器中,硫磺气从流化反应器底部进入与固体物料接触,反应分解石膏。反应得到的固相用蒸汽洗涤,洗涤后固相为金属氧化物分子筛催化剂,干燥后循环使用。洗涤后的气相冷凝得到Ca(OH)2悬浊液用于制备钙盐。未冷凝的气相可单独或与石膏分解反应后的气相产物中的SO2按克劳斯反应制备硫磺,作为还原剂循环使用。石膏分解反应得到的气相经过除尘,降温,经分离制备不溶性硫磺,可溶性硫磺作为还原剂循环使用。剩余的气相可与H2S制备硫磺再作为还原剂循环使用,或生产硫酸。本发明石膏分解能耗低,分解速率快,产品附加值高,工艺环保先进。
四川大学 2016-10-09
生物催化生产半胱氨酸
L-半胱氨酸(L-CySH)是组成蛋白质的20多种氨基酸中唯一具有还原性基团巯基的氨基酸,为谷胱甘肽的组成成分之一。由于其分子中含有活性的巯基,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可以增强肝功能,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化与肝昏迷等症状;可以作为解毒剂,解除苯、萘等有毒芳香物质及药物中毒;可用于治疗因原子能辐射、X射线以及其它短光波所引起的放射性障碍和各种白血球减少症;有抗过敏与消除过敏症的作用;可用于蛋白质氨基酸制剂,解毒镇痛剂、疲劳恢复剂、溃疡治疗剂,L-半胱氨酸还是特效的化痰剂;可促进毛发生长和防止食品氧化等。因此L-半胱氨酸已经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以及饲料工业。此外由L-半胱氨酸可以得到多种衍生物,有镇痛、消炎、退烧、止痛以及抑制细菌和肿瘤生长的作用,目前也在得到不断的开发和应用。国内目前L-半胱氨酸的生产主要依靠人或动物的毛发经酸水解或碱水解提取L-半胱氨酸后,再经过电解还原制得L-半胱氨酸。该方法收率低,能耗高,水解过程产生大量刺激性气体,废酸处理困难,对环境污染严重。随着L-半胱氨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微生物转化法制生产L-半胱氨酸逐渐取代了毛发水解制备L-半胱氨酸。微生物转化法制备工艺以其反应条件温和、专一性强、对环境友好等优点而日益受到重视。本课题组利用自行筛选的高效菌株,通过高密度培养获得大量菌体,可以将底物D,L-2-氨基-Δ2-噻唑啉-4-羧酸(D,L-ATC)转化为L-半胱氨酸,浓度为5.8g /L,转化率92%,半胱氨酸得率78%。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3 34 35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