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降脂降压、增强免疫力食品开发
以功能性红曲霉固体发酵产降脂活性成分莫纳克林 K,产量 2%,颜色鲜红亮丽,为纯天然功能食品原料,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以灵芝菌固体培养高产灵芝酸80mg/g,产品气味醇香,为纯天然功能食品原料。以此两种功能成分添加到焙烤食品、面制品、酱制品等普通食品中,可生产降脂降压、增强免疫力的焙烤食品、面制品、酱制品,目前国内市场上尚属空白,该类产品的开发面市将是国内率先引领保健食品转变为普通食品化,代替保健食品胶囊、口服液的传统消费模式,具有更大更宽广的市场空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江南大学 2021-04-11
智能增强型震动探测器
产品详细介绍  Impaq Plus数字式震动探测器采,用最新科技piezo压电技术传感器与先进的微处理器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智能信号处理计算技术相结合,对震动信号的频率、震幅强弱和持续时间进行精密的震动信号分析和处理以区分处理真正的攻击行为和自然环境的震动干扰,确保最佳探测性能和抗误报功能;特别适合用于保护ATM取款机、保险箱、金库和门窗等防敲击物体。 产品型号 Impaq Plus 工作电压 9V –16V DC 工作电流 <20 mA 工作温度 -00C ~+ 550C 存放温度 -200C ~+ 600C 最大纹波(震幅) 2Vpp 10Hz~150Hz@12VDC 报警周期 >2秒 最大湿度 95%非冷凝状态 灵敏度调节 双重可调节 LED灯指示 橙色:重度敲击,红色:报警,绿色:正常工作(闪烁), 轻度敲击(停) 防止误报技术 先进的微处理器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计算技术,首次报警识别和报警记忆锁定功能 报警LED灯选择 开/关 报警继电器 防拆继电器 NC 350VDC/100mA 光声继电器 NC 24VDC/50mA 抗RF射频干扰 80MHz~1000MHz / 10 V/m 静电释放 无误报时±8kV 外壳材料 ABS防火材料 产品尺寸 86mm×25mm×21mm 重    量 40 g 相关认证 CCC、CE、UL、ISO9002
北京赢科迅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云平台的虚拟助手可视对讲终端
一、项目简介 基于云平台的虚拟助手可视对讲终端,融合了先进的互联网云中大数据技术和图像及语音识别技术,将家庭室内机及门口主机、室内分机和手机智能连接等增加了图像及语音识别技术,并结合云端架构,在实现视频通话和开锁及智能家居控制等基本功能基础上,增加了更加智能的图像和语音识别技术和云服务功能(类似于家庭服务机器人),如可通过与云端语音对话达到不出家门可用语音对话即可购物、请人帮助及家庭医疗监护等增值云服务功能,相当于得到一位高智商高能力更加人性化的虚拟助手,还可通过图像视频等帮助居家老人获得帮助,解决目前社会老年化问题,并使传统智能家居系统创新,获得颠覆式技术革新。 二、前期研究基础 先期帮助企业完成了智能家居可视对讲终端的设计及私有云服务器的搭建。1)      数字福建物联网通信和体系架构及安全技术实验室建设,福建省发改委,400万2)      基于开放业务平台的泛在融合智能家居系统的研制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科技厅(NO:2013H0048 ) 2013.1-2016.12 (3)数字家庭网关的研制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工业)),40万,(NO:2013H1008)与漳州二菱电子有限公司合作2013.9-2015.8 (4)自组织网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研制,科技部项目 2009.9-2011.5 项目编号2009GJC40038 (5)智能家居安防技术中心, 厦门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和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实验室项目150万 (6)2017-2020年物联网应用技术研究基金,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150万 三、应用技术成果 四、合作企业 厦门立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总资产1.3亿元人民币,综合实力位居中国楼宇对讲行业前三位。在厦门拥有总占地11万平方米的工业园,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检测设备,实现了产品全套工序的自主生产。在中国拥有3000多万的用户群体和超过20%的市场份额,产品远销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厦门大学 2021-04-11
食源性微生物可视、在线快速检测技术
一、成果简介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发展。近年来,食品安全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响食品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快速检测与鉴定食品中的病原菌是及时有效控制与预防病原菌传播、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前提。 目前我国对于食源性病原菌的检测、鉴定仍停留在分离培养、形态观察、生化鉴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基于可视搜索的媒体交互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可视搜索的媒体交互方法及系统,客户 端对报纸或杂志上感兴趣的内容拍摄得到感兴趣图片,对感兴趣图片 提取特征信息,将携带有特征信息的查询请求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 预存报纸和杂志图片集及相关链接信息,接收客户端的查询请求,依 据查询请求携带的特征信息检索客户端感兴趣图片及相关链接信息, 并将查询结果反馈给客户端。本发明根据用户拍摄的报纸图片,搜索 相应电子版的报刊,为用户呈现其感兴趣的新闻报刊、相关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CMOS可视芯片及其衍生产品―电脑眼
由西安交大开元集团自主开发的CMOS可视芯片是目前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视觉芯片,具有集成度高、功能全、体积小、功耗低的特点。以CMOS可视芯片为核心部件的彩色电脑眼是新一代计算机图像输入器件,具有数码相机、电子相册、三维传真、动态录像EMAIL、网络可视电话、视频会议和智能遥控报警等多种功能。该项目已被列入国家高新年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轨道交通系统实训虚拟现实解决方案
本项目主要使用虚拟现实(VR)技术构建整套轨道交通系统的虚拟现实系统,集各类铁路、铁路车站、调度场所、机务段、车辆段、动车段、动车所等轨道交通关键场所于一体的虚拟系统。使用者可以通过系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铁路系统环境,并可在其中与场景进行各类交互工作。对于铁路工作人员,尤其是对于初入轨道领域的新人,通过对该系统的作业,可全面地了解轨道交通系统,学习各类职业技能,且该系统可以将现场教学危险系数降至零,同时该系统对于轨道领域高等院校的教学也具有深远意义。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5-04
关于虚拟现实中全向运动输入问题的研究成果
2020年IEEE Virtual Reality conference (IEEEVR)近期发布了论文录用结果,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魏海坤教授团队关于虚拟现实中全向运动输入问题的2篇研究成果被大会同时接收,并做口头报告。两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均为2017级博士研究生王子峣,其指导老师是魏海坤教授。
东南大学 2021-01-12
面向煤机装备的虚拟现实装配技术与系统
系统基于虚拟现实、“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主要面向采煤机等煤机装备,进行设计软件开发与信息化系统研究,以虚拟现实煤机装备、“互联网+”煤机装备等为研究主线,进行煤机装备与虚拟现实“协同-融合-改造-创新”的深度研究。 系统由煤机装备虚拟现实模型资源库、基于OSG的煤机装备虚拟装配方法与系统、基于UG的煤机装备虚拟装配方法与系统、煤机装备虚拟现实装配人机交互技术与系统、煤机装备场景仿真和漫游技术与系统、煤机装备虚拟现实装配网络化技术与系统以及基于WebGL的煤机装备数字模型技术与系统等七部分组成。 系统可通过融合VR场景仿真与漫游、虚拟装配与人机交互关键功能设计等关键技术,实现数字化设计、虚拟装配和虚拟运行;通过将工作面装备和地质数据进行采集录入,建立3D全景显示的综采装备虚拟运行系统,完成装备的姿态与轨迹预测,丰富煤矿工作面计算机集中监测控制功能;实现CAD模型导入VR环境、煤机装备VR场景制作,实现煤机装备虚拟抓取、移动、旋转和装配,实现煤机装备虚拟环境沉浸式立体显示等。 系统入选2022年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为该榜单电子信息领域25个上榜项目之一。
太原理工大学 2023-07-13
VR+教育虚拟现实(VR智慧教室)/3D教学
       虚拟现实智慧教室解决方案,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常规教育中,通过VR头盔、VR眼镜、VR桌面交互一体机等硬件设备,营造超强沉浸感的智慧课堂,让每位学生都有探究创新的实训操作机会,是VR+教育的最新教学解决方案。 软件资源: 虚拟现实(VR)智慧教室优势: 1) 视听化教学,生动有趣 虚拟现实技术将难以出现或实现的场景模拟出来,让学习者与虚拟场景进行探索、互动,立体形象、生动有趣的场景,让学习成为探索之旅。 2) 模拟实验教学场景,安全保障 虚拟现实技术将一些危险性的实验、或存在一定风险的体验学习模拟成场景,让学生在教室里体验“尖峰时刻”。 3) 人机交互,培养探索能力 虚拟现实的技术,让人机进行互动,虚拟与现实进行互动,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去探索、去学习。 4) 智慧化技术创新,方式多样 虚拟现实(VR)智慧教室可扩展融合AR技术,学习方式有趣多样。
云幻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205 2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