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生物活性填料产业化项目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构建透明化离体模型
提出了一种采用脱细胞全肝器官作为透明化离体模型对血管栓塞进行评估的新策略。近年来脱细胞技术主要应用于可再生器官重建,该研究创新通过严格控制的脱细胞灌注方法开发了透明化离体肝脏,在脱洗细胞的同时保留了肝内的细胞外基质和整个脉管系统。相较于天然不透明的肝脏,脱细胞肝脏获得了半透明的外观,其脉管系统可以通过各种成像工具进行可视化,包括明场显微镜、荧光显微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港口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
港口自动化管理集成系统包括港口管理自动化和机械控制自动化两部分。其中港口管理自动化可分为堆场管理系统、监控管理系统和门禁管理系统;机械控制自动化分为机械自动控制系统、机械可视集成管理系统和机械集成维护管理系统。通过与和记黄埔港务和振华港机的多年合作,研发并推广了上述多项应用系统,其中基于DGPS的箱位检测、堆场管理和自动驾驶系统,目前已成功实施500多套,应用在国内外二十多个大型集装箱码头,性能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南京大学 2021-04-14
移动应用自动化测试平台
本项目则针对性提出了自动化测试用例生成技术,通过动静态结合的防范自动生成测试用例生成,用静态方法提高动态方法的效率,并通过动态方法来提高静态方法的精确度和可行性,从而达到快速响应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测试需求,提供有效地尽可能充分的测试用例,有效地提高开发测试率,增强开发团队的信息,保障移动应用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提高测试用例的。首次提出移动应用自动化测试融合的理念与思路,具体细化了移动应用自动化测试用例生成与测试用例演化集成的技术框架,完善了移动应用全方
南京大学 2021-04-14
一种沙漠土壤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沙漠土壤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沙漠中的砂粒破碎成为沙粉,接着向所述沙粉中加入生物质、生物质炭和水即形成人造类土壤,所述沙粉、所述生物质、所述生物质炭与所述水四者的质量比为 100:0~20:0~0.1:4~22。该人造类土壤能够依靠雨雪供水自然生长植物。本发明通过对沙漠改造方式、砂粒处理、沙粉粒径、添加物及其比例等进行改进,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是通过将沙漠的砂粒破碎,使最终形成的人造类土壤具有与耕地土壤粒径相类似的细小的粒径,能够和耕地土壤一样具有吸水能力,直接使不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
该技术对加快建设地方水利现代化,推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供给与保护工程、防洪除涝与骨干水系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环境水生态工程及水管理系统建设五大部分。市场前景: 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可作为地方近期建设水利基本现代化的依据,特别是对苏南经济发达县域地区的水利现代化进程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应用范围:可供全国范围内经济发达县域地区的水利现代化决策部门借鉴与参考。
扬州大学 2021-04-14
平菇的工厂化栽培
项目背景:工厂食用菌栽培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不受环境 影响情况下实现高频高产、节能高效的运营效果。平菇作为 全国消费量最大最普遍的食用菌品种之一,由于要求生产条 件温度低,耗氧大,所以平菇品种在国内业界一直难以实现 真正意义上的工厂化栽培---夏天出菇,以平衡市场供需矛 盾,降低消费者消费成本。面对夏天的高温天气(30℃— 40℃),亟待解决平菇生长过程中需求的 0.1%二氧化碳浓度 的控制(强通风)和中低温度 15℃—20℃(制冷设备调控) 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点:平菇生长,二氧化碳浓度需控制 在 0.1%以下,每小时大约 40—50 分钟的间断性通风。本地 区夏季外界温度 30℃-40℃,同样风的温度也是 30℃—40℃, 与平菇的生长要求的温度控制在 15℃-20℃是严重相违悖的 (平菇生长不能超过 25℃)。在长时间的通风的情况下,空 调制冷不仅效果很差,且耗能极大,生长的平菇品质、品相 差、产量低、易携带细菌病菌。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设计需求。需要高校或相关 企业等作为技术提供方,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度、湿度等 参数提供具体的设计方案。2.设备需求。根据技术方的设计 方案,提供相应的设备支持。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1.研发前充分了解需求方的现实 状况(工厂化平菇生产需求方为全国首家)。2.技术需求方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且为以后的良好应用打下技术。 
青岛绿色家园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1-09-01
人才需求:轻化储备干部
1.年轻化储备干部 2.需大量销售业务人员 3.需进出口外贸英语人才 4.需财务核算员。
济宁市嘉兴包装有限责任公司 2021-08-26
番茄红素产业化研发
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家族中的一种,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和食品行业。三孢布拉氏霉作为一种丝状好氧真菌,是目前番茄红素工业化生产的主要微生物。在三孢布拉氏霉的类胡萝卜素代谢过程中,carRA 编码的蛋白对菌体的番茄红素、γ-胡萝卜素及 β-胡萝卜素的含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菌体的番茄红素含量,本研究获得了 carR 和 carRA 同源敲除菌株及 carA 过表达菌株。对正负菌混合发酵培养 6 天后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及所占比例的分析发现,carR 敲除株的番茄红素含量和占比分别增至野生型的 2.99 倍和 16.10 倍。表明,敲除 carR 或者过表达 carA 均可以提高三孢布拉氏霉的番茄红素含量。为了进一步提高三孢布拉氏霉的番茄红素含量,本项目对一系列化合物也进行了筛选,发现某化合物的番茄红素提高效果最佳,2 天后的番茄红素占比由 1.7%提高至 90.1%,番茄红素含量分别升高至 83.2 mg/gDW,为未处理对照的 315.8 倍。对 carR 和 carRA 敲除菌株及 carA 过表达菌株也进行同一化合物处理,发现 carA 过表达菌株的番茄红素含量和占比达到 103.6 mg/gDW 和 89%。 我们的技术优势:本项目使用的特殊菌株是我们自己构建的,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本项目添加的小分子化合物无毒、用量少、效果好,我们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应用三孢布拉氏霉生产番茄红素的传统技术成熟、稳定、投资小,本项目除菌株和添加的小分子化合物与之不同外,其他均完全相同。
南开大学 2021-04-13
有机光致变色材料产业化
南开大学孟继本、庞美丽课题组与天津孚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以产学研联合体的模式相结合,把光致变色材料推向军工和民生领域的应用开发和生产。2013 年已建成我国第一条光致变色材料生产线和应用实验基地,具有生产 5000KG 光致变色 MC 粉的能力。可以生产十多个新品种,是世界上生产光致变色材料品种最多的基地。已在网上和实体店开始销售光致变色材料产品和制品。 项目特色: 1)采用铜络合物作为中间体的新的合成工艺,合成了紫罗兰、兰、紫、第一代紫品到第四代紫红、粉红等十几种新品种,产率由 20-30%提高到 50-80%。 2)提高了产品的耐疲劳度,采用微胶囊技术、高分子纳米颗粒技术、添加物技术等对光致变色材料进行保护,使耐疲劳度由 3000次左右提高到 1 万次以上,产品性能和使用效果有显著变化。 3)建立了光致变色材料相互之间或与其他彩色体系的配色方法,使眼色品种更加齐全,色彩更加丰富,总数量已超过 100 多种。 4)分子结构创新:生产光致变色产品大部分都是首次合成的新化合物,并申请专利进行保护。
南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6 67 68
  • ...
  • 801 8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