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调控神经母细胞瘤分化的重要机制和新靶标
发现钙调蛋白激酶CaMKII可以直接磷酸化Beclin 1的丝氨酸90位点,并促进后者发生K63型泛素化进而激活自噬,同时,CaMKII也可以磷酸化分化抑制蛋白Id1和Id2,磷酸化的Id蛋白进而与泛素连接酶TRAF6结合,促进Id蛋白的K63型泛素化,泛素化的Id1和Id2通过与自噬受体P62的结合被带入到自噬体中降解。Id蛋白的降解促进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分化,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       这一研究揭示了CaMKII激活到Id蛋白的自噬性降解进而调控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为临床上神经母细胞瘤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靶标。     
中山大学 2021-04-13
北京交通大学电机状态预测可视化系统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北京交通大学电机状态预测可视化系统项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线上报名(邮件)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7月05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北京交通大学 2022-06-14
一种可视化研究微波等离子体辅助点火的实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研究微波等离子体辅助点火的实验装 置,该装置包括:火花塞系统、微波系统、定容燃烧弹系统、光学摄 影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发出三路存在特定相差的同步脉冲 信号,第一路脉冲信号触发所述火花塞系统产生脉冲高电压用于放电 击穿稀薄混合燃气形成初始等离子体团;第二路脉冲信号触发所述微 波系统产生特定频率及特定功率的微波脉冲向所述等离子体团中耦合 能量以扩大等离子体团实现点火;第三路脉冲信号触发所述光学系统 透过所述定容燃烧弹系统的石英窗聚焦于微波天线与高压电极中心开 始拍摄,记录所述实验的全过程。本发明的装置,保留了微波集成火 花塞的点火方式,能够真实的反映微波等离子体辅助点火的作用过程。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高性能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研发团队以设计制备宽光谱超材料吸收器和像元级集成红外探测器为研究主线,在超薄宽带高吸收原理与策略、材料/器件设计与制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围绕器件吸收率低、噪声等效温差(NETD)大、集成兼容性差的难题,提出了无损与损耗型介质结合、多模谐振耦合光吸收的思路,获得超薄宽带高吸收率材料;提出将超薄宽带高吸收率材料与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像元级集成新思路,获得了宽谱、NETD小、多色探测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NETD降低3倍,研究成果已在中国兵器北方夜视广微科技应用转化。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DTS CANOpen动态高抗震倾角传感器
产品介绍DTS CANOpen是瑞惯科技自主研发生产的新一代数字型MEMS动态双轴倾角传感器,专为测量运动载体的姿态而设计,尤其适用于运动或振动环境下的倾角测量。该传感器内置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结合卡尔曼滤波算法,能够准确捕捉并输出载体在运动或振动状态下的实时姿态数据。采用CANOPEN通讯协议,DTS CANOpen在工业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和实用性。该产品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技术,能够实时输出当前姿态倾角,安装简便,无需校准相对变化的两个平面。其内部集成了高精度的AD转换器和陀螺仪单元,能够实时补偿非线性误差、正交耦合、温度漂移以及离心加速度的影响,有效消除运动加速度带来的干扰,显著提升动态测量精度。因此,DTS CANOpen能够在复杂运动场景和恶劣环境中长期稳定工作。作为一款动静双模测量传感器,DTS CANOpen具备强大的抗电磁干扰能力,适用于各类高强度冲击和振动的工业环境。其卓越的性能使其成为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测量姿态的理想选择。主要特性★ 量程双轴±90° ★ 分辨率0.01°★ 动态精度±0.1° ★ 静态精度±0.05°★ CANOpen协议 ★ 三种防护等级可选主要应用★ 强冲击振动碎石设备 ★ 工程车设备测控★ 施工设备调平 ★ 农用机械测控★ 飞行器姿态控制 ★ 船舶姿态监测 性能参数 DTS CANOpen 单位 参数 测量范围 ° 横滚±180,俯仰±90° 测量轴 轴 X Y 双轴 横滚俯仰分辨率1) ° 0.01 横滚俯仰静态精度@25℃ ° ±0.05 横滚俯仰动态精度(rms)@25℃ ° ±0.1 陀螺仪 陀螺仪量程 °/s ±300 零偏稳定性(10s均值) °/h 8.5 零偏不稳定性(allan) °/h 4.5 角度随机游走系数(allan) °/sqrt(h) 0.25 加速度 加速度量程 g ±4 / ±16(可选) 零偏稳定性(10s均值) mg 0.02 零偏不稳定性(allan) mg 0.005mg 速度随机游走系数(allan) m/s/sqrt(h) 0.005 零点温度系数3)@-40~85℃ °/℃ ±0.01 灵敏度温度系数4)@-40~85℃ ppm/℃ ≤100 上电启动时间 S ≤3.5 响应时间 S 0.01 通讯协议 - CAN Open 电磁兼容性 - 依照EN61000和GBT17626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 小时/次 ≥98000 绝缘电阻 兆欧 ≥100 抗冲击 - 100g@11ms、三轴向(半正弦波) 抗振动 - 10grms、10~1000Hz 防护等级 - IP67 / IP68(可选) 重量 g 单连接头≤165g(不含电缆线) / 双连接头≤180g(不含电缆线) 1)分辨率:指传感器在测量范围内能够检测和分辨出的被测量的最小变化值。 2)精度:指在常温条件下,对角度多次测量(>16次),取测量值与实际角度误差的均方根差。 3)零点温度系数:指传感器零值状态下,在其额定工作温度范围内相对常温的示值变化率。 4)灵敏度温度系数:指传感器在其额定工作温度范围内,满量程示值相对于常温满量程示值的百分比,随温度的变化率。
深圳瑞惯科技有限公司 2025-04-12
一种基于流量预测的周期性自适应汇聚的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属于光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流量预测的周期性自适应汇聚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具体为:接收当前结束的自适应周期内到达汇聚队列的业务总量,计算下一周期到达汇聚队列的业务总量的预测值;读取当前汇聚队列的长度,获取下一自适应周期的估计突发需求;根据预置的突发需求判决门限,预测下一自适应周期内所使用的汇聚队列的长度门限值,当汇聚队列的长度达到长度门限的预测值,或者在当前周期尚未突发过一次汇聚,则触发一次汇聚队列。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一种利用浮力自动启闭挡板实现截污流量可控的截流井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浮力自动启闭挡板实现截污流量可控的截流井,它包括截流井构筑物,所述截流井构筑物内设有合流管道,所述截流井构筑物还连接有截流管道,所述截流井构筑物内通过转轴设有挡板,且所述挡板与截流管道相邻,所述挡板还固定连接有浮筒,当水位发生变化,挡板通过浮筒和转轴相对于截流管道转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无需电力、无需任何精密设施、完全由水力自动控制挡板启闭、维护管理非常方便、无堵塞问题,在发生溢流时截流管道可以做到零流量或者较小流量。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超小流量二氧化碳离心压缩机关键技术
西安交大流体机械及压缩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赛尔机泵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合作,经过近20年连续不断的科研攻关研制成功年产33万吨尿素装置离心二氧化碳压缩机设计制造全套技术(设计工况流量为16700Nm3/h),该压缩机是国内首台同类尿素装置中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二氧化碳压缩机成套机组,目前已工业运行3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基于单位流量耗油量最少的柴油机泵站调速优化运行方 法
该成果以单位流量耗油量最小为目标的柴油机泵站运行方案优化方法,一方面,可以为柴油机泵站同种型号机组在不同装置扬程下运行提供最优转速;另一方面,可以对柴油机与水泵的配套选型进行定量比较。成果对柴油机泵站的优化运行和机组优化配套选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扬州大学 2021-04-14
一种自分类调控超分子多色荧光水凝胶
利用超分子凝胶网络溶胀吸收多种荧光小分子而不互相干扰,成功实现了凝胶材料荧光的多色调制,为构筑荧光可调制软材料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他们首先设计合成了如下图所示具有良好溶胀性能的水凝胶,这种水凝胶含有两种互不干扰的键合位点(金刚烷基团和磺化杯[4]芳香烃基团,图2),其中磺化杯[4]芳香烃对水凝胶的高度溶胀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并且这种高度溶胀性能提升了荧光分子进入水凝胶的扩散速率。这两个键合位点可以分别键合染料分子四苯乙烯修饰的β环糊精(TPECD,蓝色荧光)和4-[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1-甲基吡啶鎓碘化物(DASPI,橙色荧光)而不互相干扰,并且键合作用可以大幅度增强染料的荧光发射强度。他们还通过调节凝胶溶胀过程中外液TPECD和DASPI的浓度比例,成功构筑了可以发出蓝色、黄色,特别是白色荧光的超分子水凝胶。与已知的用于构筑发光凝胶的方法相比,先构筑凝胶、后引入荧光基团制备可调节荧光水凝胶的方法非常简便,为水凝胶在可调控有机发光显示器或光学器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南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2 33 34
  • ...
  • 359 36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