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酶促合成药物衍生物
利用水解酶催化的高效、高选择性以及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在酶促合成药物、天然产物以及新型高分子药物方面进行了重要的发展,所获得的实验结果对生物催化的应用和理论研究均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脂肪酶高选择性催化合成一系列可聚合莽草酸乙烯酯衍生物,具有药理活性的、水溶性得到提高的酮洛芬糖脂衍生物,一系列烷基取代的苯并咪唑衍生物以及酮洛芬的聚酯前药等。反应选择性好,产率高,同时所得到的高分子前药具有较好的缓释效果,部分化合物还表现出热敏性,为其进一步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基础。
四川大学 2016-04-18
辣椒疫霉病菌几丁质合酶及其基因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中的几丁质合酶。其氨基酸序列为与如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在相似性在90%以上,优选在95%以上,更优选在98%以上且具有与如SEQ ID No.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同功能的氨基酸序列。所述辣椒疫霉病菌的几丁质合酶的活性水平能够调节活性孢子囊和活性游动孢子的产量从而影响辣椒疫霉病菌的致病力或寄主的发病程度。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转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的研究
阿特拉津是常用除草剂,也是内分泌干扰剂,降解阿特拉津的酶为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全世界报道其基因仅两家单位,美国一家,中国南开大学一家。转阿特拉津氯水解酶基因有三点主要应用价值:转基因作物在阿特拉津喷施的田地中能正常生长、提高制种纯度(如杂交水稻)、修复阿特拉津环境污染。
南开大学 2021-04-10
L-2-氨基丁酸的酶法合成
已有样品/n项目以L-苏氨酸作为原料通过“一锅法”酶法生产L-2-氨基丁酸,反应时间为7-8h,已实现L-2-氨基丁酸转化率超过97%,产物浓度80g/L,ee>99%。整个反应过程不需要复杂的反应器,完全在常压、常温(30℃)下进行。此外,该工艺耦合了辅酶再生体系,在一株工程菌中同时表达反应所需的所有酶,并利用全细胞进行催化,使得在转化体系内不需要额外添加辅酶,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医药级的L-2-氨基丁酸的售价约11-12万元/吨,本项目L-2-氨基丁酸的生产成本约5-5.5万元/吨(不计分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一种端粒酶启动基因表达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粒酶启动基因表达方法(Telomerase?Activating gene Expression,Tage)及其应用,该表达方法基于端粒酶可结合并延长DNA分子末端的端粒酶识别序列,合成新的端粒重复序列的特性,将端粒酶特有的生物学功能与人工转录因子调控细胞基因表达技术相结合,发展了Tage新方法。Tage技术在细胞中可以有效发生,人工转录因子可激活效应基因在端粒酶阳性细胞中的表达,效应基因的表达产物可有效杀灭肿瘤细胞,本发明证明Tage技术可用于杀灭肿瘤细胞,而对无端粒酶活性的细胞
东南大学 2021-01-12
花生维生素C合成相关基因AhPMM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花生维生素C合成相关基因AhPMM及其应用,将该基因在花生中超量表达后,得到总维生素C和还原态维生素C(AsA)含量显著提高的转基因植株。实验证明,将本发明的AhPMM基因超量表达可显著提高花生叶片的维生素C含量,且对花生的正常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本发明的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对于植物维生素C合成机制的研究,以及提高植物的维生素C含量的改良和抗逆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苜蓿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MtXET)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苜蓿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xyloglucanendotransglycosylase,xet)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所述苜蓿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mtxet)及其编码基因可以用于调节植物的根系发生发展,由此调节提高植物的抗旱和抗寒能力。本发明的苜蓿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在培育根系更加发达的植物品种中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2-01
苜蓿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MtXET)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苜蓿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xyloglucanendotransglycosylase,xet)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所述苜蓿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mtxet)及其编码基因可以用于调节植物的根系发生发展,由此调节提高植物的抗旱和抗寒能力。本发明的苜蓿木葡聚糖转葡糖苷酶在培育根系更加发达的植物品种中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1-12
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香料 -- 短链香酯技术
本项目从白酒大曲中分离筛选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脂肪酶生产菌华根霉,建立了利用华根霉全细胞脂肪酶在非水相中催化合成以己酸乙酯为代表的短链芳香酯技术体系,并实现了产业化。此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特异性强、有毒副产物少、反应效率更高;转化产物品质高,合成的短链的脂肪酸酯主要包括己酸乙酯、戊酸乙酯、庚酸乙酯、辛酸乙酯等,属于天然等同生物香料,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商业价值。相关技术成果 2006 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3 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
江南大学 2021-04-11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基因及其在酵母展示中的应用
该专利首次利用毕赤酵母细胞展示技术,通过酵母细胞壁蛋白融合表达的方法,实现了脂肪酶分子的细胞自固定化,有效地解决了脂肪酶进一步加工与应用过程的稳定性;利用酵母细胞展示的一步酶固定化技术,减少了传统固定化酶方法的酶分离纯化的步骤和损失,解决了酶在使用过程的回收及反复使用的问题;将细胞展示脂肪酶的产酶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脂肪酶的在食品、饲料等领域的高效应用提供了保证;参评专利在芳香酯生产、白酒酿造及脂酶复合饲料酶制剂生产等领域实施应用,有效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应用企业产品在国内外的竞争力,近3年相关产品新增总销售额7.29亿元,实现利税1.34亿元。获得了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99 1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