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阴道后穹窿穿刺模型
XM-F51阴道后穹窿穿刺模型   XM-F51阴道后穹窿穿刺监测考核指导操作模型由外皮、固定腹腔脏器、子宫、子宫直肠凹血囊、阴道、直肠水囊、支架组成,外皮套在整个模型的外部,固定腹腔脏器的装置用于将各功能脏器固定在它们各自的位置上,子宫直肠陷凹水囊、直肠水囊、子宫、阴道四个部分镶嵌在固定腹腔脏器装置内,支架用于托起整个模型,保持模型臀部抬高,便于操作,子宫直肠凹血囊,直肠水囊是一个囊性结构,其上连接了两根引流管,用于往内注入液体。 一、功能特点: ■ 模型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解剖位置准确,皮肤柔软有弹性,手感逼真,病变组织真实。 ■ 于子宫颈阴道粘膜交界下方1cm处的后穹窿正中、与宫颈管平行方向刺入(用7号穿刺针),将有淡红色液体抽出,示穿刺术质量达标。 ■ 操作者未按操作常规穿刺,如刺入直肠,将抽黄色液体,为操作失败。 ■ 操作者未按操作常规进针,盲目地向两侧刺入,伤及周围器官示穿刺术失败。 ■ 可行双合诊、三合诊检查。 ■ 穿刺囊可更换。   二、标准配置: ■ 阴道后穹窿穿刺操作模型:1台 ■ 可更换穿刺囊:6个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基于超导量子芯片的专用量子计算机
1.设计独立的量子芯片操控层与量子芯片读取层,利用三维芯片结构提升量子芯片的线路密度与集成度; 2.设计新的量子比特操控信号调制方法,提高量子逻辑门操作的保真度。 3. 开发兼容于超导量子芯片的工艺材料与立体封装工艺技术。 4.设计能实现更大增益-带宽积特征参数的约瑟夫森量子参数放大器结构。 5.利用大规模硬件同步技术以及基于 PXI 等高速扩展架构的集成技术。 6.在逻辑控制板中原位实现量子芯片读取信息的处理。 7.利用 FPGA 实现量子算法序列到量子比特操控信号序列的实时生成与组合,使得用户可以在直接在量子编译器层面对量子芯片进行编程操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集成光量子技术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现代光学所王剑威研究员与意大利罗马大学Fabio Sciarrino教授、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Anthony Laing和Mark Thompson教授,受邀在国际著名刊物《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上撰写综述文章,介绍“集成光量子技术”这一新兴领域的基本科学原理和前沿进展。 量子技术利用量子物理基本原理,通过操控光或物质的量子叠加和量子纠缠等内禀属性,其信息处理能力有望从根本上超越经典范畴的信息技术。集成光量子芯片技术是一门结合了量子物理、量子信息、集成光子学和微纳制造等学科的前沿交叉技术,通过半导体微纳加工制造,有望实现高性能且大规模集成的光量子器件和系统,达到对作为量子信息载体的单光子进行高效处理、计算和传输等功能。 国内外对集成光量子芯片技术的研究取得许多重要进展 2008年,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基于二氧化硅平面光波导体系的量子受控纠缠门和量子干涉,开创了集成光量子芯片领域的先河。在过去十年间,国内外对集成光量子芯片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目前已实现了片上光量子态的制备、量子操控以及单光子探测等核心功能,并且器件集成度和功能复杂度也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综述总结了集成光量子芯片的主流材料体系、核心量子光学元器件,及其量子信息的前沿应用,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通信、物理和化学系统的量子模拟、量子玻色取样、光量子信息处理和计算等。 集成光量子芯片的材料体系目前主要采用硅基绝缘体上、铌酸锂、激光直写二氧化硅、氮化硅、氮化嫁、磷化铟等光波导材料。核心器件主要包括集成单光子源与纠缠光子源、可编程大规模集成光路、集成单光子探测器等,其中量子光源主要有非线性参量型量子光源和固态量子点型量子光源,而单光子探测主要通过超导纳米线探测和过度边缘感应传感来实现。这些核心光量子集成器件的性能均取得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与此同时,集成光芯片平台上也已经逐渐发展出一套可以将量子信息精确加载在单光子的路径、偏振、时间、空间、频率等不同自由度的方法,为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便利性和多样化。 集成光电子器件在经典通信系统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预期其也将在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通信中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微小型、低成本、高性能的量子通信收发芯片的发展,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推进其实用化进程。目前,量子通信的几种主要协议,包括制备-测量类的通信协议以及基于纠缠分布和量子隐形传态类的协议等,已先后在硅基、磷化铟、氮化硅等光子芯片上得到实验验证。另外,全集成型量子真随机数发生器也有很多实验实现,并有望在不远的将来提供微小型、高速和低成本的真随机数发生器。 量子线路模型和基于测量的单向量子计算模型是实现通用量子计算的主流模型。光学量子计算的线路模型实现方案存在扩展性困难,但基于测量的光量子计算可以大大降低需要的物理资源,并可实现通用量子计算。在可编程的光量子芯片平台上,目前已成功实验验证了Shor因数分解算法、Grover搜寻算法、优化算法等重要算法,并可在单一芯片实现多种复杂量子信息处理功能。近年来,片上制备并操控复杂量子态,包括高维量子态、多光子纠缠态、图纠缠态等,均已在硅基和二氧化硅等平台实现。值得一提的是,集成光量子芯片的高可编程性、高稳定性、高保真度,为通用量子计算的实现提供了基础。 量子玻色取样和量子模拟被认为是量子计算的短期实现目标和重要应用方向。触发型玻色取样和基于量子点光源的玻色取样,被认为是实现具备“量子优势”的玻色取样量子计算的有效技术方案,有望超越经典计算机计算能力,其中前者已实现芯片上量子光源和线性网络的全集成,而后者最近在中科大发布的一个论文预印本中报道了20光子60模式玻色取样的重要突破。集成光量子芯片体系已实验验证了离散型和连续型的量子漫步功能,并可用于模拟复杂的物理和生物过程。同时,集成光量子模拟器也成功验证了多种典型的量子模拟算法,有望有效地模拟化学分子动力学过程。
北京大学 2021-04-11
几何量子计算研究
提出了一种可优化的非绝热和乐量子计算新方案, NHQC+,打破了以往和乐量子计算(基于非对易几何相位的量子计算)对不同能级的耦合脉冲必须同步、脉冲面积必须固定的严格限制,使得几何量子计算可与优化控制理论相结合,并且大大提高了几何量子门对系统噪声鲁棒性,为进一步拓展到可结合脉冲整形技术的几何量子计算提供了可能。论文第一作者、2018级哈工大-南科大联培博士生刘宝杰称,新方案NHQC+只需要用一个三能级量子体系就可以实现,相比之前需要应用复杂脉冲序列同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超导量子计算研究
翁文康和他的博士生刘宝杰提出的新方案使用了一个三能级量子体系,其中基态和第二激发态被用作为量子比特的0和1态,第一激发态作为一个辅助能级。通过施加和体系两个量子跃迁接近共振的微波信号,并控制信号随时间的变化,可以实现对系统演化产生的几何量子相位的精确调控,进而实现任意指定的几何量子门。相对其他已有的几何量子门方案,新方案中量子门速度得到了数倍的提升,并且对控制信号误差具有更好的容错性。此外,这一方案还具有实验复杂度相对较低和易于在不同量子体系上实现等优势。陈远珍和他的博士后严通行合作,在超导量子体系中成功实现了这一方案。实验中获得的单比特量子门保真度达到了97%,引起误差的主要原因包括量子比特和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的退相干,以及微波控制信号的精度误差等。 这项工作对于进一步发展基于几何相位的量子计算具有启发意义,其后续相关研究目前也在开展之中,包括基于相同思想的两比特几何量子门和更为简化的几何量子计算方案等。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微量子教学板
产品详细介绍   产品特点:   (1)    板材特制 板面使用镀锌钢板,坚固耐用厚实,板面涂层引进日本高科技晶格纳米涂料,哑光性,视觉大于30°不反光。   (2)    哑光米黄色有助于保护视力 德康多功能教学板根据微光量子理论设计,板面颜色为米黄色,视感柔和。米黄色色谱波长在550~770纳米之间,为人眼视网膜最能接受的颜色,有效舒缓眼睛的紧张和疲劳,提高眼睛辨识能力。哑光米黄色设计能营造出最佳视觉环境,有助于保护视力,预防近视。     (3)    直接用作投影幕       传统教室一般是黑板和投影布的结合,投影布上下拉动,易损坏,并且投影布占用黑板板书空间,结构不合理;投影幕布放置时间长了会发黄,影响投影质量。而德康多功能教学板,可直接用作投影幕,投影成像色彩柔和,没有光斑;一体化设计,可以在投影区域内直接书写。是高科技的绿色教学产品,确保师生课堂资源得以最大限度的利用。   (4)    可升级为功能强大的电子白板 配合我司专用软件,即可在板上实现电子白板的全部功能,拥有德康多功能教学板就等于拥有一块投影幕、一块黑板、一块电子白板。而且德康多功能教学板的价格却比它们的总价便宜得多。   (5)    节能环保 板面无任何电子器材附件,不通电,不发热,无辐射。符合现代低碳环保生活要求。
江门市盈江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展后报告
第62届高博会展后报告将全面回顾展会的精彩瞬间,从亮点纷呈的展览展示到同期举办的学术活动、品牌活动,再到参展单位与观众的真实反馈,为您全面揭示高博会的独特魅力与价值。
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2025-01-22
豆瓣后发酵智能设备开发
豆瓣后发酵大多采取开放式发酵 , 翻、晒等重要工艺环节都以人工操作为主, 腔晒场地占用面积大 , 产品质量
西华大学 2021-04-14
新型后翻式人体倒挂器
从源头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必由之路 其它哺乳动物之所以都能活到各自的自然寿命是因为是四条腿,人类之所以远远活不到自然寿命是因为是两条腿。人类从爬行进化到直立行走无疑是一大进步,然而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利弊相生并存,尽管人类在不断地进化以适应直立姿势的需要,但是经过几亿年的漫长岁月并遵从四肢爬行进化而成的躯体在生理上不可能与直立姿势完全相适应,这就必然为人类留下了后遗症。 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自然寿命大约是100~175岁,这一科学的结论已被广泛的认同。现实情况表明,其它哺乳动物都能达到各自的自然寿命,唯独人类的实际寿命与自然寿命相差甚远。为了健康与长寿,人们越来越重视养生保健;但是令人费解的是人们的种种努力却事与愿违,在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今天,我们却面临着很多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等)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医院人满为患,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人们,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命。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现代化报告2010:世界现代化概览》中预测到2040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这一数据虽然说明届时我国又有很大的进步,同时我们可从中看出再很难大幅度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了。为什么只有人类的寿命被大打折扣?为什么同样都是血肉之躯却很多疾病都是人类特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所以应该从人体的自身找原因;研究认为人类独有的最基本的特征,也就是人类特有的两条腿的直立姿势才是影响人类健康长寿的决定因素! 由于地心的引力,直立姿势给人类带来了与生俱来的四大类等弊病:把血液循环由横向变为竖向,就会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致使血液循环变慢而导致供血不足和大量的垃圾毒素滞留体内造成血液污染是万病之源。把人体最要害的部位——头部置于人体的最高点,造成头部血压最低,供血尤其不足,就像楼房的顶层一样,总是水压最低,水流最细;供血不足是五官、大脑加快衰老和疾病发生的主要根源。造成悬挂在腹内的内脏器官自然下垂是胃下垂、子宫下垂、消化不良、便秘、痔疮等病症发生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肺脏下垂挤压膈肌导致呼吸方式由婴儿时期的腹式呼吸变为胸式呼吸,即浅呼吸是造成肺脏摄取氧气不足等弊病的主要原因。使脊椎排列由横向变为竖向,造成脊椎受压和使双腿承受了应由四肢分担的体重是产生腰腿病的重要根源。直立姿势导致的四大类等弊病是人类进化留下的后遗症,是万病之源。由于地心引力导致直立姿势产生四大类等弊病,所以采用任何手段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直立姿势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这也正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人口平均寿命尚未突破八十岁的根本原因。这必须从源头出发,必须改变人的直立姿势,改变直立姿势的最佳途径就是反其道而行之,把直立姿势上下颠倒,即人体倒挂。人体倒挂和直立姿势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既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人体倒挂是直立姿势的反序运动,能抵消直立姿势的负面影响,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通过倒挂可以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和供血不足;可为头部输送更多的血液;能强化内脏器官的功能;能使脊椎和双腿得到牵引拉伸而放松,对人类的绝大部分疾病都能达到有效地治疗和预防。 人类不可能再回到用四肢行走的时代,但是,为了健康幸福的直立生活,我们可以通过人体倒挂来抵消直立姿势的负面影响;否则,病魔会防不胜防地光顾你的躯体。人体倒挂应从青少年开始,这不仅有利于智力开发,提高大脑的功能;有利于身材的挺拔和增高;更为重要的是可预防像高血压等很多疾病的发生。除了个别疾病患者之外,不论男女老少均适宜倒挂,每天倒挂十几分钟就能远离疾病,就能大大减小对就医和药品的需求,这不仅可从源头上解决人们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而且可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人体倒挂是通向健康长寿的必由之路;当然,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新型后翻式人体倒挂器就是可以帮助你轻松实现人体倒挂的医疗保健器械。本项目是第四届中国发明家论坛重点项目,西安市招商引资重点项目,被全国高科技应用成果转化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专家委员会评定为“全国高科技应用成果企业技术创新基地重点推广项目” ,并入编大型专刊《创新中国》。专利号为:zL200920032430.6。 本专利项目具有六大优势:功能超强能防治百病,这是其它任何医疗保健器械无法相比的。市场巨大,不仅家庭必备,很多场合都需要,仅我国就有几千亿的市场。利润丰厚,每台成本大约400元,市场价应在1500元以上。通过本人两年多对样机的使用证明: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技术成熟。本器械主要由金属结构件构成,所需材料极为普通,制造工艺比较简单,有利于大规模生产。人体倒挂的理论通俗易懂,极易被大众接受,接触这一理论的人多有茅塞顿开而恍然大悟之感觉,这就为产品的宣传和炒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市场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项目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合作方式:合作转让均可,具体双方协商。  
清华大学 2021-04-13
柑橘采后绿色生产技术
1.阐明了宽皮柑橘和紧皮柑橘采后贮藏性能差异的生物学基础,从分子水平获得了柑橘贮藏性能差异直接证据。 2.创新了保鲜策略。 3.发现采前地表覆膜可以显著地改善柑橘的采后贮藏性能,增加果实硬度,延长果实贮藏期 4. 提出用有机酸评价和预测柑橘贮藏寿命的观点,外源GABA处理具有显著的保鲜效果。 5.成功开发出一种2,4-D的保鲜替代物,其保鲜效果优于2,4-D。 6. 对酵母34-9进行了改良,开发了效果良好的保鲜剂。 7. 成功开发出能有效缓解温州蜜柑异味积累,延长货架期的果蜡产品, 8.提出了盘活现有冷库贮藏柑橘的经济有效技术措施。 9.形成了《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标准,被全国广泛采用。 该成果在柑橘采后生物学基础方面的进展已走到了世界前列,提出了一系列的保鲜策略。同时形成了行业内的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在全国各大柑橘产区应用,规范了行业,助力了我国柑橘产业的持续发展,近10年来在湖北柑橘产区累计产生经济效益165.56亿元。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成果完成时间:2017年4月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1 2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