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文俊
吴文俊(1919—2017 )上海市人。数学家。学部委员(院士)。曾在北京大学任教。创立的“吴公式”等是影响拓扑学发展的经典性成果。
北京大学 2021-02-22
胡俊
教授,博导,中南大学测绘与遥感科学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4年入选中南大学“升华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获遥感青年科技人才称号,2016年获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2017年获湖湘青年英才称号,2018年获国际电磁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主要研究领域为InSAR大地测量技术及其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等。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包括重点项目1项)、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和欧洲、日本和德国空间局数据计划项目5项等,作为研究骨干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四)、省部级一等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目前已在《Earth-Science Reviews》、《Journal of Geodesy》、《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和《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等国内外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青年科协副主席、《Korean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和《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编委等。 长年从事时序极化InSAR形变监测的理论、算法与应用研究,擅长引入和发展现代测量平差理论对InSAR模型进行优化,在多源数据融合、系统误差改正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在地震、断层活动、火山运动、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变监测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
胡俊 2021-12-31
陈俊
陈 俊,男,电子信息工程系,硕士,副教授 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 福建省海西物联网研究院院长 中国教育创新校企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技咨询协会创业导师工作委员会认证导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互联网经济促进会专家顾问 研究领域 微波通信、数字电视、物联网技术
陈俊 2023-02-23
吴卫星
环境法 1994.9-1998.6,南京大学 法学学士 2000.9-2003.6 南京大学 法学硕士(宪法与行政法学专业) 2003.9-2006.12 武汉大学 法学博士(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 1998年至今在南京大学法学院工作,2007年起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1.学术论文 近五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十多篇,代表性的有: (1)《美国环境保护地役权制度研究》,载《河海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 (2)《我国环境权理论研究三十年之回顾、反思与前瞻》,载《法学评论》2014年第5期; (3)《论我国的环境保证金制度及其合法性问题》,载《河海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4)《论自然资源公共信托原则及其启示》,载《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5)《论环境规制中的结构性失衡——对中国环境规制失灵的一种理论解释》,载《南京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6)《行政契约在环境规制领域的展开》,载《江苏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2.课题 主持2013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公民生态权利研究”(13FXB002); 主持2013年度江苏省法学会一般课题“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问题研究(SFH2013B01); 主持2010年度江苏省政府法制研究项目“《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研究”;
吴卫星 2021-06-23
吴长征
吴长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在无机功能纳米材料领域有18年的研究经验,主要研究低维度固体的电输运调制及能源应用领域。研究兴趣为:(1)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强关联体系材料的相关机制及功能性应用研究;(2)无机功能纳米材料的结构设计、可控合成、性能及理论研究;(3)准二维关联材料体系微观作用机制、功能性及其器件构建相关性。
吴长征 2022-01-12
吴旻
特种钢铁材料的净化、变质机理;传统铸铁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各种合金系抗磨铸铁的研究和应用工作
吴旻 2021-06-23
吴峰
吴峰教授1998年和2001年在河海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5年获得英国EPSRC全额奖学金资助赴英国留学,并于2009年获得伯明翰大学博士学位。在1998年至今在河海大学工作,2009年晋升为副教授,2010年作为副教授晋升为博士生导师,2011年晋升为教授。现任河海大学能源与电气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 吴峰教授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建模与控制方面的研究,科研方向始终坚持适应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需求,跟踪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吴峰教授长期在电力负荷和新能源并网运行领域开展研究工作,针对电力负荷随机、非线性,以及新能源发电系统多时间尺度动态耦合、发电出力随机波动,以及并网变流器控制灵活的特点,系统性地研究了负荷特性建模,以及新能源并网的建模与调控问题。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3/10)、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2/10),以及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基础类)1项(排名1/7)。发表论文10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1部,担任《IEEE Access》和《IEEE Open Access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两本IEEE杂志的Associate Editor,以及IET Energy Systems Integration的Editor Board Member。
吴峰 2023-02-27
吴伟
吴伟,东北大学博士,2011年9月作为中国(宁夏)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入宁夏理工学院,现任宁夏理工学院执行副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教育评估监测等,其先后在8省部级和国家级教科研项目中担任重要工作,发表各类论文18篇,其中国际英文刊物1篇,CSSCI收录4篇省级及以上期刊收录6篇,出版专著4本。2015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宁夏回族自治区优秀青年教师培育基金项目,2017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宁夏回族自治区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21年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吴伟 2023-03-08
吴楠
西北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高新部部长,现挂职中国融通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青科协会员,陕西省高校科研管理协会副理事长,高校技术转移促进会副理事长。自工作以来,先后负责学校创新创业、科学普及、高新技术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策划、论证、申报、实施,学校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产学研合作等工作。主持工信部、中国科协、省科技厅、省科协等项目6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 6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10 余项。 一是创新机制,融通链路,推动成果转化。学校获批教育部首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陕西省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西安市首批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近两年学校成果转化金额位居全国高校前十,成果转化“西工大模式”被新华社以内参形式上报。二是提升质量、优化布局、加强专利保护。带领团队面向各级师生开展宣贯培训上百场,学校专利年授权量屡破新高,西工大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单位。三是发挥优势,开展全校全员的科技创新。梳理学校军民两用技术清单,组织各级各类专家联合论证,建立以项目牵引、资源共享、联合攻关为导向的自主与集群相结合的申报机制。近三年,学校申报获批民口千万级项目百余项。四是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聚焦行业产业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建立战略联盟。组织学校重大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科技活动周、莫斯科航展等国内外重要科技展会,充分展示了西工大的科研实力。五是统筹资源,开展科普与双创活动。组织师生开展各类科普活动上千场,覆盖 20 余万人次,参加各级各类科普大赛获省部级奖上百次。
吴楠 2023-03-14
吴红
吴红,女,1965年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具有专利代理人资质,教育部学位中心学位论文通讯评审专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图书情报工作》优秀审稿专家,济南中院知识产权审判技术调查官,入选学校高层次人才“双百工程”第二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5项、市场竞争分析横向课题10余项,在《图书情报工作》、《Scientometrics》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SCI、CSSCI论文50余篇,首位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作为主要参与人员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指导研究生14名,已毕业10名。有4名同学考取中国科学院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 2名同学获山东省优秀硕士论文,1名同学获学校优秀硕士论文,2名同学获国家奖学金,2名同学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毕业同学工作去向为高校、市文化局、专利商标代理公司。 研究方向:知识产权管理与情报分析 主讲课程:知识产权研究、信息检索与学术素养、科技创新与专利
吴红 2023-03-10
1 2 3 4 5 6
  • ...
  • 10 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