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CdS/PAMAM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潜指纹显现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本项目以聚酰胺-胺型树形分子(PAMAM)为模板制备了粒径可控、 颜色可调的 CdS/PAMAM 量子点溶液,该溶液具有较高的荧光强度;应用于潜 指纹识别时选择性吸附能力优异,发光量子点沉积在纹线上,小犁沟没有吸 附(图 1);尤其对胶带粘面潜指纹具有非常理想的显现效果,可以通过室温 反射和紫外可见荧光两种形式成像,具有较广的适应性;对陈旧指纹的显现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使用范围。该显现液在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市 公安局等实战部门进行了实际应用,均取得很好的效果,一致认为其操作简便、显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微粉表面积的动态氮吸附测量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在研究物质的性质时,经常需要知道微粉颗粒的比表面积大小。在橡胶工业中常用的补强剂为固体分散颗粒炭黑,它的比表面积对所填充的橡胶的物理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催化领域,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是表征催化剂化学物理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冶金、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生产和研究中也经常需要知道微粉颗粒的比表面积,所以,微粉颗粒比表面积的测量被许多科学技术领域所关注。本项技术为一种微粉表面积动态氮吸附测量方法及测量仪器,仪器具有良好的测量准确性和重复性,并且操作方法简单,测量速度高。微粉比表面积测量仪由气路系统、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现新型自旋量子放大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彭新华研究组在自旋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提出和验证了Floquet自旋量子放大技术,该技术克服了以往只在单个频率处量子放大的局限性,实现了多频段极弱磁场信号的量子放大,灵敏度达到了飞特斯拉水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7-11
微小型精密零件检测技术与装备(技术/产品)
成果简介:所研制的微小型零件显微视觉检测系统,适用于各种块类、板类微小型零件及小模数微小型直齿轮的任意边缘的微米级精度测量和微结构在线快速测量。 技术指标:X/Y方向测量范围:0.01mm-50mm;Z方向测量范围:0.01mm-100mm;X/Y方向位置检测分辨率:0.05m;X/Y方向测量精度:(1+1000/L)m;可进行模数≤0.2mm微小型模数直齿轮的基本参数、几何尺寸、主要单项误差和综合误差测量。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兵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间歇靛蓝生产工艺计算机优化控制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靛蓝是染色牛仔布的主要染料,每年全世界的靛蓝需求量达 10 万吨之多。靛蓝生产工艺主要以间歇法为主,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其中 的碱熔反应工艺堪称间歇反应的经典,在一百多年历史中,即使到上世纪 90 年代国际上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化学品公司最后放弃该产品生产的时候,也没有能够用一种连续的生产工艺来代替它。目前全世界大概 80%的靛蓝由中 国生产,其中 60~70%出自江苏泰丰公司。在 2006&nbs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技术需求:区块链技术应用周边实际工作的内容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具体周边实际工作的内容
山东新文化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6-15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8部门关于印发《北京市科技创新国际化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7年)》的通知
提升科技创新国际化水平,对北京深化国际协同创新、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2024-12-31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闫超课题组开发新型卡介苗用于膀胱癌免疫治疗
通过在BCG表面表达FimH蛋白,赋予了BCG靶向肿瘤细胞糖基化的能力,达到了增强BCG对膀胱肿瘤细胞的选择性黏附和增强免疫反应的一箭双雕的效果,在膀胱癌原位模型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抗肿瘤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为临床BCG菌株的减毒增效提供了新的策略,具有极大的临床转化潜力。
南京大学 2022-06-14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潘超云副教授团队在卵巢癌铂耐药研究方向取得持续进展
潘超云副教授团队利用商业化激酶抑制剂库对临床相关的激酶靶点进行高通量顺铂合成致死筛选,发现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II (CAMKII)是促进卵巢癌铂耐药的重要激酶,抑制CAMKII可显著增强卵巢癌对顺铂的敏感性。
中山大学 2022-05-31
来自南海真菌的结构新颖的次级代谢产物xyloketalB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
本研究的对象为来自海洋真菌代谢产物的命名为Xyloketals的系列化合物,其结构新颖,体内实验表明 Xyloketal B有突出的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与阳性药辛伐他汀相比其作用更明显,同时表明Xyloketal B 具有降压、逆转心肌肥厚的疗效,在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同时具有保护靶器官的作用,相对于目前临床 用药更有优越之处。 在作用机制的研究中发现本化合物具有极强的抗氧化应激、调控钙内流、促NO生成、保护血管内皮 损伤和抗缺血缺氧特性。急性毒理学实验发现xyloketal B毒性非常低,给小鼠单次口服、静脉注射或腹腔 注射给药,Xyloketal B的最大耐受剂量>1.4g/Kg(该剂量为降压及抗心肌肥厚治疗剂量的100倍),极有可能发 要的作用。因此,防止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已经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血栓性疾病的重要靶标之 展成为突出的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 一。三七属于五加科植物,是我国一味传统中药。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肿定痛的功能。研究已证实三七 皂苷是其发挥一系列功能的主要活性成分。我们本次研究成果发现,三七皂苷Rb2和Rd2可以抑制血小板 活化、粘附和聚集功能,
中山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5 146 147
  • ...
  • 773 77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