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复杂光滑表面形变的高精度瞬态测量技术
  拟针对复杂光滑表面加工原位测量、半导体材料生长监控、MEMS膜层材料特性等研究领域应用中,动态检测所带来的基准面形变化大、形变动态范围大、检测速度要求高等难题,提供一种光滑表面形变高精度瞬态测量技术。最大可测形变量可达150微米,精度优于1微米,测量速度优于10帧每秒。   本项目研究团队长期从事精密光电测试及成像理论和技术科研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支持下,深入研究了基于部分补偿法和数字莫尔移相干涉的光学面形测试理论和方法,形成了光学面形高精度测量的系统理论,并研发了光学面形高精度测量原理样机,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计量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重要科研单位得到应用,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先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已获授权13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2-01
基于网络的远程测量及远程控制技术
本项目采用服务器/客户机结构和TCP/IP协议。服务器位于被控制及操作或测量设备一段,客户机通过因特网从任何可以接入因特网的地方访问服务器。在进行远程控制时,由于因特网对于信息的传送有不确定延时的特点,为了使系统保持稳定性,需要采用延时预测,采样信息处理等多种控制措施,得到稳定的控制。在进行远程测量及操作时,主要采用基于图像反馈的运动-等待工作模式、基于虚拟环境的工作模式和基于监督控制的三种测量及操作模式,实现安全可靠的远程测量及控制。此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项目。 远程测量技术主要用于远程测量及监控、远程故障诊断、远程教育及培训、远程精度校验以及网络化制造系统等。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3
高温锻件自动化三维测量技术
本成果突破了热模锻件精确三维测量、测量视点自动规划、测量数据无标拼接等多项关键技术,研制了系列热模锻件在线自动化三维测量装备,首次在线实现了1000℃热模锻件三维尺寸的全测全检,能够为热模锻件的锻模设计和锻造工艺优化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提升热模锻件的成形精度及其生产线的智能化水平。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热模锻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高端装备的关键承力部位,其品种多、需求大。热模锻件成形工艺复杂,在成形过程中经历冬锻、切边、热处理等多个高温变形过程,成形精度难以控制。目前大部分热模锻件仍采用大余量模锻加机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导致模锻件流线紊乱,严重影响锻件性能,且材料和能源浪费严重。因此亟需发展精益热模锻技术,优化锻模设计和锻造工艺,提升锻件性能和精度。 痛点问题: (1)生产线现场温度高、振动强,热模锻件三维数据精确测量难。 (2)热模锻件形状复杂,多视点测量路径自动规划难。 (3)热模锻件无法粘贴标志点、工装背景复杂,多视测量数据自动拼接和处理难。 解决方案: 本成果围绕上述痛点问题,突破了热模锻件精确三维测量、测量视点自动规划、测量数据无标拼接等多项关键技术,研制了系列热模锻件在线自动化三维测量装备,首次在线实现了1000℃热模锻件三维尺寸的全测全检,能够为热模锻件的锻模设计和锻造工艺优化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提升热模锻件的成形精度及其生产线的智能化水平。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基于网络的远程测量及远程控制技术
Ø  成果简介:本项目采用服务器/客户机结构和TCP/IP协议。服务器位于被控制及操作或测量设备一段,客户机通过因特网从任何可以接入因特网的地方访问服务器。在进行远程控制时,由于因特网对于信息的传送有不确定延时的特点,为了使系统保持稳定性,需要采用延时预测,采样信息处理等多种控制措施,得到稳定的控制。在进行远程测量及操作时,主要采用基于图像反馈的运动-等待工作模式、基于虚拟环境的工作模式和基于监督控制的三种测量及操作模式,实现安全可靠的远程测量及控制。此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基于网络的远程测量及远程控制技术
Ø  成果简介:本项目采用服务器/客户机结构和TCP/IP协议。服务器位于被控制及操作或测量设备一段,客户机通过因特网从任何可以接入因特网的地方访问服务器。在进行远程控制时,由于因特网对于信息的传送有不确定延时的特点,为了使系统保持稳定性,需要采用延时预测,采样信息处理等多种控制措施,得到稳定的控制。在进行远程测量及操作时,主要采用基于图像反馈的运动-等待工作模式、基于虚拟环境的工作模式和基于监督控制的三种测量及操作模式,实现安全可靠的远程测量及控制。此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广州南方高速铁路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南方高速铁路测量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南方高铁”,隶属于南方测绘集团。公司成立于2006年,集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致力于高速铁路精密测量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不断探索各类室内空间数字化的新思路。公司同时建立企业级的南方特种精密测量研究院,以雄厚的软硬件自主研发实力,提供创新源动力。 经过十多年的沉淀与深耕,南方高铁在国内最先独立研发出CRTSⅠ、Ⅱ、Ⅲ型板式及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系统,先后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并研发出一系列的轨道测量仪,适用于不同场景,产品应用遍布全国各铁路及城轨线路,受到普遍赞誉。依靠自身优势,结合当前我国铁路和城轨的发展状况和培训状况,研发出一整套的铁路及城轨三维仿真培训系统,基本涵盖了车、机、工、电、辆全专业的教学培训内容,并在疫情期间成功举办线上首届全国职业学校“南方高铁杯”铁路工务作业虚拟仿真技能竞赛,受到广泛好评。近几年南方高铁积极推动校企产业融合,和国内数十所高校开展校企合作,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好案例”“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等称号。 公司拥有广州、常州、沈阳、北京、成都、西安、武汉七个基地,服务面涵盖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华东、西南、西北各个高铁建设区域,业务涉及韩国、以色列等国家,形成国内服务面最广、业务领域最多的高铁精密测量技术公司,及时高效地提供专业服务。在中国高铁建设的大潮中,南方高铁将再接再厉,深入研究,持续创新,为中国高铁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广州南方高速铁路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2022-05-23
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吸附材料
成果描述:吸附法是处理大量低浓度(<100mg/L)有毒重金属废水的最有效方法,是废水末端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吸附材料是吸附过程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目前工业上普遍使用的活性炭吸附剂,其吸附容量低、适用范围不宽,而且再生困难、价格较高,使吸附法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我国废水处理工艺中,末端处理成本高,而且往往难以达标排放,这是困扰我国废水处理的关键技术难题。 单宁是具有与金属离子较强结合能力的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本技术以制革厂的边角料获取胶原纤维,开发出了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吸附材料,主要用于水体中有毒重金属的吸附脱除。 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分离,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341745)。市场前景分析:废水中有毒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有用金属的回收。金属离子废水约占整个废水量的20%左右,市场需求很大。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与传统吸附剂相比,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的优点。吨水处理成本降低50-70%。国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新型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
在十月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党中央多次强调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说明,当前我国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发展循环经济,除了资源节约,更重要的是环境友好,因为这涉及到子孙后代的健康和国民身体素质的优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污染越加严重,特别是有毒重金属的污染不仅蔓延到江河湖泊地下水,也已渗入到植物、动物,因此通过食物、药物已影响到国民的健康及生命。有毒重金属污染的治理较为理想的方法是:即可去除污染的重金属,使污染的水达标排放;又可将重金属资源循环再利用;其三,用以处理重金属的材料也可循环多次使用,从而达到“三循环”,实现最大资源化。本成果可根据具体污染源,设计专一性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材料,该材料可高效专一性吸附所涉重金属离子,使污染水质达标排放后,所吸附的重金属离子可选择性解吸附使重金属离子资源回收再用,而所用吸附材料也可再生重复使用。应用领域: 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与回收利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高效氮甲烷分离吸附剂
甲烷-氮气分离体系的高选择性吸附剂是现在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常规吸附剂如活性炭、沸石分子筛、碳分子筛等对甲烷和氮气的分离效果都不理想,分离因子都小于3,并且由于甲烷气体为强吸附组分,不能通过变压吸附分离直接得到甲烷产品气。本项目合成的吸附剂以氮气为强吸附组分,分离可以直接得到甲烷产品气,并且氮气/甲烷分离因子达到4.5,是非常好的分离氮甲烷分离吸附剂。本吸附剂现正通过小型变压吸附对吸附剂性能进行氮甲烷分离性能测试。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吸附材料
吸附法是处理大量低浓度(<100mg/L)有毒重金属废水的最有效方法,是废水末端处理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吸附材料是吸附过程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目前工业上普遍使用的活性炭吸附剂,其吸附容量低、适用范围不宽,而且再生困难、价格较高,使吸附法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从而导致我国废水处理工艺中,末端处理成本高,而且往往难以达标排放,这是困扰我国废水处理的关键技术难题。 单宁是具有与金属离子较强结合能力的天然多酚类化合物。本技术以制革厂的边角料获取胶原纤维,开发出了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吸附材料,主要用于水体中有毒重金属的吸附脱除。 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胶原纤维固化单宁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分离,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341745)。
四川大学 2015-12-2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730 73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