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马铃薯抗病优质新品种
研发阶段/n华恩1号由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恩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合作选育,利用晚疫病水平抗性材料393075.54和391679.12进行有性杂交,经抗性、产量、品质严格选择育成。该品种株高80cm左右,株型半扩散,茎叶绿色,浅紫色花。从出苗至成熟85天左右。结薯集中,薯形扁椭圆,薯块表皮光滑,芽眼浅。大中薯率80%左右。食用品质优良。块茎淀粉含量17.0%,还原糖含量<0.1%(鲜重)且抗低温糖化,Vc含量11.85mg/100g鲜薯,适于油炸薯片和马铃薯全粉加工。抗晚疫病且抗性稳定,感普通花叶病毒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圣光131油菜新品种
圣光131属甘蓝型半冬性温度敏感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01.8天,比对照早熟1.4天。幼苗半直立,叶绿色,顶叶长圆形,叶缘浅锯齿,裂叶2——3对,有缺刻,叶面有少量蜡粉,无刺毛;花瓣长度中等,宽中等,呈侧叠状。株高194.85厘米,中部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7.44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43个,每角粒数21.64粒,千粒重3.21克。菌核病发病率为9.09%,菌核病病情指数5.20,菌核病病谱诱发鉴定结果为低感。病毒病发病率0.92%,病情指数0.42。抗倒性强。籽粒含油量40.16%,芥酸含量0%,饼粕硫苷含量 24.24微摩尔/克。在 2014——2015年度参加国家长江上游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19.83kg;2015——2016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88.74kg,比对照容油18 增产5.5%,增产极显著,比对照早熟1.3天,居试验第二位,11个点8个点增产。两年平均亩产204.28kg,比对照增产11.1%,21个点18个点增产。 圣光131丰产性好、稳产性好、抗倒性强,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潜力,可创造较好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社会效益。 成果完成时间:2017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秋香607香菇新品种
该品种是从“秋栽6号”子实体群中选择优良变异个体经组织分离、定向选择育成的香菇新品种。子实体粗脂肪含量1.8%,粗蛋白含量17.92%,多糖含量2.72%。秋季棚架栽培生物转化率95——115%。 该品种属中熟秋栽香菇品种。菌盖圆整较肥厚,菌柄较短,花菇率较高。菌丝长速快,转色、出菇、转潮均较快,出菇整齐度好,潮次明显,单生为主,转色偏深时菇体分布较均匀,转色偏浅时有丛生菇蕾。菌丝生长温度范围5℃——28℃,最适生长温度23℃——25℃,适宜出菇温度5℃——23℃,最适出菇温度8℃——16℃。接种至出菇约需65——75天,出菇期11月下旬至翌年4月下旬。适于湖北省及其周边省份棚架秋栽干制香菇产区种植。 市场预期:该品种在湖北省及其周边省份已推广应用多年,性状稳定。适宜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点种,当年11月中旬至翌年4月出菇。平均单袋(规格22㎝×62㎝)产干菇约0.2——0.25㎏,比常规对照品种的产量略高,同时菇体较肥大,品质优良,花厚菇的比率高,单价是对照品种的1.3倍,综合效益高于对照。该品种适宜以培育干制花、厚菇为目的,棚架不脱袋割口出菇或免割袋出菇栽培,管理较简便,菌棒容易出菇,抗逆性较强,特别适合初发展产区使用。 转化条件:该品种适合农户或合作社转化,需要具备食用菌生产所需的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等设备、设施、场地及技术,资金依规模而定,5万元即可起步。 成果完成时间:2015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圣光158油菜新品种
圣光158属甘蓝型半冬性温度敏感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两系杂交品种,全生育期224.4天,比对照早熟0.5天。幼苗半直立,叶绿色,顶叶长圆形,叶缘浅锯齿,裂叶2——3对,有缺刻,叶面有少量蜡粉,无刺毛;花瓣长度中等,宽中等,呈侧叠状。株高149.74厘米,中部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7.6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67.17个,每角粒数23.87粒,千粒重3.23克。菌核病发病率为27.08%,菌核病病情指数14.51,菌核病病谱诱发鉴定结果为低感。无病毒病发生。抗倒性较强。籽粒含油量43.79%,芥酸含量0%,饼粕硫苷含量 24.50微摩尔/克。2015——2017年度参加国家长江下游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182.01kg,比对照增产9.2%,23个点19个点增产,两年区试产量均居第一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圣光158适宜在长江下游的安徽和江苏淮河以南、上海、浙江省(市)冬油菜区种植菜区种植。 圣光158丰产性好、稳产性好、抗倒性较强、品质优良,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潜力,可创造较好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社会效益。 成果完成时间:2017 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高品质钢冶炼过程渣- 钢- 夹杂物成分智能控制模型
高品质钢的冶炼典型流程为“转炉→精炼→中间包→结晶器”,冶金反应器内存在着合金-钢、钢-渣、钢-夹杂物、钢-耐材、渣-耐材、钢-空气、钢液凝固和元素偏析等反应和过程,各个化学反应“耦合”发生、互相影响。因此,有必要建立智能模型有效地预测不同反应器内夹杂物成分的变化,准确地在线了解精炼和连铸过程的工作状况,使生产全流程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从而确保夹杂物的精准控制,最终提高钢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通过模型的优化计算,可以根据不同钢种的性能需求,对钢种的生产工艺进行定制化设计。 (1)高品质钢炉精炼过程夹杂物预测研究: − 精炼过程宏观流动数学模拟:计算精炼过程钢液和精炼渣的流场和温度场、夹杂物的运动,同时计算吹氩强度、钢包尺寸等因素对钢包流场、夹杂物运动和去除的影响。− 精炼过程夹杂物成分动力学:研究吹氩强度、钢包尺寸等因素对多元反应速率的影响;耦合计算 LF 炉内“渣-钢-夹杂物-合金-耐材-空气”多元反应过程夹杂物成分变化。 − LF 炉内夹杂物尺寸动力学:建立夹杂物生成、长大和去除的尺寸变化多尺度模型,确定不同条件下夹杂物的尺寸变化行为,预测钢中夹杂物的数量变化和尺寸分布规律。 − LF 炉内夹杂物预测模型:将夹杂物成分和尺寸动力学计算和宏观流动模拟相耦合,建立 LF 炉精炼过程夹杂物成分、数量和尺寸预测模型。 (2)高品质钢中间包连铸过程夹杂物预测研究 − 中间包内宏观流动数学模拟研究:计算中间包内钢液和覆盖剂渣相的流场和温度场、夹杂物运动和去除。计算开浇和换包的非稳态浇注、中间包结构对中间包浇铸过程的影响。 − 中间包内夹杂物动力学研究:耦合计算中间包中“渣-钢-夹杂物-耐材-空气”多元反应中夹杂物成分变化,确定中间包内各位置的反应速率。 − 中间包内夹杂物预测模型的建立将渣-钢-夹杂物-耐材-空气反应和宏观流动模拟相耦合,建立中间包过程多元反应夹杂物成分、数量和尺寸预测模型。 (2)高品质钢结晶器凝固过程夹杂物预测研究 − 结晶器内钢液凝固冷却过程中夹杂物行为研究:通过实验室实验研究钢液凝固和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对原有夹杂物与钢基体的反应的影响,以及不同成分的钢液在冷却和凝固过程中夹杂物新相析出,确定温度变化对夹杂物影响机理。 − 结晶器内宏观凝固和流动数学模拟研究:研究结晶器过程钢液、渣相的运动,使用融化模型研究结晶器过程凝固坯壳的凝固和形成,计算夹杂物在钢-渣界面的去除行为。 − 结晶器内钢液凝固过程夹杂物动力学研究:计算铸坯凝固过程钢液成分偏析,与保护渣-钢-夹杂物反应进行耦合计算,预测铸坯中夹杂物的成分。计算夹杂物被凝固前沿捕捉行为,预测铸坯中夹杂物的数量和尺寸分布。 − 结晶器内钢液凝固夹杂物预测模型的建立:通过将元素偏析、保护渣-钢-夹杂物反应和宏观流动数学模拟相耦合,建立结晶器凝固过程多元反应预测模型,实现铸坯中夹杂物成分、数量和尺寸空间分布的精准预测。 (4)高品质钢制造过程夹杂物智能预测模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 模型的验证和优化:高品质钢制造进行全流程取样调研,对建立 LF 炉、中间包和结晶器内夹杂物反应模型进行验证和优化。 − 模型应用:将建立的高品质 LF 炉、中间包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固体钢加热变性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关键技术
研究钢中中夹杂物的行为,对提升钢材产品的质量和实现一些特殊用途的钢材的自主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整个冶炼生产环节中,已经开发了一系列对钢中氧化物夹杂进行控制的方法。然而,在后续的热轧和热处理过程中,氧化夹杂物可能会与不锈钢基体中的高合金元素发生化学反应,这一过程中夹杂物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最终钢材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因此,研究固体钢加热变性钢中非金属夹杂物非常重要。 (1)夹杂物系统检测技术。通过夹杂物自动分析电子显微镜对试样横截面全断面上的夹杂物进行检测,分析夹杂物的成分、数量、尺寸和氧化物夹杂在试样全横截面上二维分布;通过非水溶液电解侵蚀的方法揭示不通时刻氧化物夹杂的三维形貌;通过投射电镜统计不同尺寸夹杂物的特征和与晶粒尺寸的关系。 (2)热处理过程固态中氧化物夹杂的成分变化热力学研究。热力学计算预测研究不同温度下钢中年非金属夹杂物与钢基体反应的可能性,确定在热处理过程中固态钢基体与氧化物夹杂的反应机理和影响因素,实现对热处理过程中钢中氧化物夹杂的有效控制。 (3)热处理过程钢中氧化物夹杂的转变速率动力学研究。建立了一个热处理过程氧化物转变动力学模型,模型考虑了不同尺寸和不同成分的氧化物夹杂与钢基体的传质和化学反应,可以有效预测不同温度下的热处理过程中夹杂物的转变率。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钢材品种开发与性能优化技术
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多年来与企业合作进行钢材品种的开发和性能优化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自九五以来,即开始进行汽车用钢、热轧宽带钢、中厚板的开发和性能优化,开发了多种新品种,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汽车用钢系列: (1)超深冲和深冲钢板系列:IF钢板、新型微碳深冲钢板等,该两种钢板是广泛在汽车上使用的新型高效钢材,以高纯净、高塑性和高成形性为特征,代表了现代钢材向高纯净方向发展的趋势。与宝钢、武钢分别合作开发了适合该两厂装备条件的IF钢,目前宝钢已经大批量生产,并将逐步在引进高档轿车上使用,替代进口。 (2)高强板系列:深冲高强板、冲压用高强板是汽车行业广泛使用的材料,特别是随着能源短缺的出现,由于使用高强板的汽车节能效果非常显著,因而受到欢迎。与武钢、鞍钢合作开发了超低碳含磷深冲板,超低碳烘烤硬化板,双相钢板,应变诱导塑性钢板等等,通过装车试用收到了很好的节能和节材效果。 (3) 超高强板系列:在高档汽车和先进概念车上,超高强度的汽车板使用越来越多。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立足基础应用研究,开发了孪晶诱导塑性钢、淬火配分钢、热成形钢。通过超高强板的应用可以起到安全、节能、环保的作用。 热轧板卷系列: 热轧板卷系列品种方面,如造船板、集装箱板、管线钢、汽车大梁板、工程机械钢、压力容器用钢、高层建筑用钢、高强/耐候桥梁钢、锅炉用钢等方面做了许多项目,在雄厚的技术理论支撑下,结合现场生产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1)造船板系列:与国内多家企业合作开发了D、E、D36、E40、F40等高强韧船板生产技术,并通过九国船级社认证。 (2)管线钢系列:与国内多家企业合作开发了X42、X52、X60、X65、X70、X80、X100热轧钢板。最近完成了为国家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所需要的X80管线钢的开发,同时成功开发了抗酸性环境及地震冻土带用高品质管线钢产品。 (3)工程机械钢系列:与国内企业合作开发了屈服强度在690MPa-1000MPa的高强工程机械用钢,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4)压力容器用钢系列:与国内企业合作开发了抗拉强度在610MPa以上的高强压力容器用钢,取代了日本进口的SPV490系列钢板。同时实验室完成了国际先进的LNG储罐用9Ni钢的研制。 (5)集装箱板系列:与国内企业合作开发了SPA-H、400MPa~600MPa级的集装箱用耐候钢板,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6)汽车大梁板系列:与国内企业合作开发了510L、610L、700MPa级的系列高强汽车大梁板,在东风汽车、解放卡车等车辆上得到广泛应用。 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全国各个冶金企业的中厚板、炉卷轧机、热、冷轧宽带钢等生产线上。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重离子诱变玉米新品种
一、 项目简介利用重离子辐照对玉米自交系进行辐射处理,采用本地种植、海南加代的模式,缩短育种年限并对辐射后玉米自交系M1-M10代的田间跟踪调查,对田间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采用RAPD技术、SDS-PAGE电泳技术和SSR分子标记方法分别对各个剂量下的玉米自交系进行了DNA遗传多样性分析、种子贮藏蛋白的多样性分析和遗传稳定性分析;探索突变自交系的培育和杂交新品种的组配模式,对离子辐射诱变育种模式进行大胆探索,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育种流程;实践表明相比传统育种周期,离子诱变育种大大缩短了育种年限;从突变材料后代中筛选得到210个具有优良性状的玉米自交系,在此基础上经过广泛的组配测试筛选出“福生”系列杂交玉米新品种。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已完成中试阶段工作。三、 技术指标性能指标描述:2011年河北省夏玉米新品种超密组预备试验,“福生一号”在71个参试品种中取得亩产量第一的好成绩;2012年河北省夏玉米超密组区域试验,综合排名第七位;主要性能指标描述如下表:获得玉米新品种。四、 市场前景在农业生产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河北省是农业大省,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但是河北省自身的玉米品种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很低,高产高抗的玉米新品种在河北省的需求旺盛,市场的推广前景良好。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投资规模150万元,主要用于土地租赁、肥、水、农药、农机、人工及其他费用。六、 生产设备农业生产机械,土地。七、 效益分析根据河北省玉米的常年播种面积在3700万亩以上,以推广面积占全省种植面积的1/10,按照河北省2012年亩产370公斤,每亩提高20公斤计算,全省可以增产玉米7400万公斤,按市场价每公斤2.40元计算,可以增加收入1.8亿元八、 合作方式面谈。九、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项目负责人:展永,电话:02260438188,联系人:耿金鹏,电话:02260438276邮箱:rocgold@163.com。十、 附件:成果图片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油菜品种华油杂16号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华油杂16号由不育系8086A和恢复系L-6275选育而成,属半冬性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种,全生育期225天左右。2005-2007年在河南省正式区试中,两年平均亩产量196.59kg,比对照杂98009增产7.54%。在2006-2007年河南省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量198.13kg,比对照杂98009增产3.32%。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分析,华油杂16号芥酸含量0.1%,硫苷含量17.38μmol/g,含油量44.84%。于2007年、2009年分别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油菜品种华油杂6号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华油杂6号是利用不育系8086A和恢复系7-5配制的高产、优质、抗倒伏、早熟、适应性广的杂交油菜新品种。在2000-2002年国家长江下游区试中,两年平均亩产145.05kg,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5.52%, 居参试双低品种首位,芥酸含量0.4%, 硫苷含量27.78μmol/g,含油量40.4%。2002年通过湖北省和安徽省品种审定,2003年通过湖南省和全国品种审定,2004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和四川省品种认定,2005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2008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48 4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