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江西中医药大学:促进科研成果“瓜熟蒂落”
近日,江西中医药大学举办“传岐黄 兴产业”2025年中医药科技成果对接会。会上,科技成果“中药1类新药白头翁皂苷B4及白头翁皂苷B4栓”发布。该成果研究团队与广西英路维特药物有限公司签署新药开发合作框架协议,签约金额5000万元。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5-05-21
江西中医药大学:促进科研成果“瓜熟蒂落”
近日,江西中医药大学举办“传岐黄 兴产业”2025年中医药科技成果对接会。会上,科技成果“中药1类新药白头翁皂苷B4及白头翁皂苷B4栓”发布。该成果研究团队与广西英路维特药物有限公司签署新药开发合作框架协议,签约金额5000万元。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5-05-21
【央广网】走进代码与创新碰撞之地——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年4月10日,央广网客户端以《走进代码与创新碰撞之地——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
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 2025-05-21
关于公布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评审规则的通知
关于公布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评审规则的通知
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 2025-05-21
哈尔滨体育学院
哈尔滨体育学院(Harbin sport university)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北方名城哈尔滨市,创办于1956年,历经近60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了冰雪特色鲜明,学科布局合理,专业协调发展,教学、科研、训练成绩显著的高等体育学府,是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学院隶属于黑龙江省教育厅。 目前,学院总占地面积278.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48万平方米,由哈市主校区和帽儿山滑雪场(第二教学区)组成。现有教职工535人,其中,正高职51人,副高职126人,中级职称200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75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3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在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1人,省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际级裁判16人,国家级裁判22人;具有博士学位17人,硕士学位185人,在读博士10人,在读硕士5人。现有在籍本科生5852人,在校研究生111人。2008年,高山滑雪教学团队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教学团队和国家优秀教学团队。2010年,速度滑冰教学团队又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教学团队。2013年,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研究决定,批准哈尔滨体育学院滑雪教学训练基地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冬季运动项目科学研究领域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学院是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休闲体育等全部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以及新闻学、英语、舞蹈表演等非体育类专业。体育教育训练学为省级重点学科,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和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其中体育教育专业是全国特色专业。学院分设冬季奥林匹克学院,体育系、运动系、运动科学与健康系、休闲与社会体育系、武术系、体育艺术系、体育人文系和思政部等教学院系,以及运动医疗康复中心、科学实验研究中心等教辅科研机构,形成了中专—本科—硕士研究生一条龙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教学、科研、训练、竞赛和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与上海体育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截至2014年,学校共承担厅局级以上课题413项(含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55项,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教综合改革试点专项项目17项,黑龙江省“十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17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724部,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437项;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3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6项;获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8项。其中,朱志强教授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冬奥会项目陆地与冰(雪)上训练科学衔接及有效性的研究和应用》和国家科技部软科学项目《建设冰雪体育产业强国的发展战略研究》两个重大科研项目,标志着哈体院建设国内领先冰雪重点学科的进程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同时,学院还承担了国家体育总局“十一五”规划重点教材、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冰上运动》的编写任务。 近60年来,学院一直坚持冰雪办学特色,不断加强冰雪人才的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主校区建有标准的室内塑胶跑道田径馆、球类馆、体操馆、网球场、羽毛球场、速滑、花样、冰球场等室内外体育场馆30多个,现代化的综合训练馆和大学生滑冰馆等设施在全国体育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作为2009年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冰上项目赛场之一的大学生滑冰馆,其科学的设计理念和完备的配套设施,得到了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1999年至今,学院投入三亿多元资金,在距哈尔滨市80公里处的帽儿山镇先后建立了占地面积259.9万平方米的高山滑雪场和滑雪教学训练基地。其中,高山滑雪场建筑面积23605平方米,共有7条雪道,能同时容纳2000多人滑雪,1000多人食宿;滑雪教学训练基地建筑面积7298平方米,有1条雪道,5栋别墅,能同时容纳300多人滑雪、食宿。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建设,目前高山滑雪场已是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设施先进、管理现代化的雪上项目教学、科研、训练、竞赛中心,是国家单板滑雪U型场地滑雪项目训练基地、中国大学生雪上运动项目训练基地和2009年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雪上项目主赛场之一。该雪场在保证完成学院正常的教学、训练任务外,多次承办国内外各级赛事及各类会议,特别是圆满地完成了2009年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雪上赛事任务。同时,该雪场面向社会开放,充分满足广大滑雪爱好者的需求,为黑龙江省发展冰雪旅游业和推进冬季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和技术保障。 学院在冰雪教学、科研、训练方面进行了大胆地改革和尝试,在首创“冰陆双周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又拓展了“雪陆双周期的教学模式”,成功地解决了非冰雪期进行专业教学与训练条件受限的问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运动成绩明显提高,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教学中,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冰雪项目运动员,半个世纪以来,先后为国家培养出了罗致焕、王金玉、刘凤荣、申雪、赵宏博、王曼丽、于凤桐、张丹、张昊以及刘佳宇、张义威等顶尖级运动竞技人才,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冰雪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截止2014年,在国内外各项赛事中共获得冠军242项、亚军123项、季军101项。在第26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我院学生共获得了2金3铜的好成绩。 在学院“十二五”关键发展阶段,在院领导班子强有力的带领下,学院将继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育人为根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逐步提升,办学特色更加突出。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研水平、训练竞赛、对外交流、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等方面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在学院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哈体人将坚持“崇德尚勇 、求知躬行”的办学精神,抢抓新机遇、实现新突破、立足新起点、迈向新高度,同心同德,奋发图强,为建设冰雪特色鲜明、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的高等体育强校而不懈努力。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2-01
哈尔滨音乐学院
哈尔滨音乐学院是黑龙江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公办艺术类高等院校,是全国独立设置的十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之一,是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一。学院坐落在黑龙江省省会、被联合国誉为“音乐之城”的冰城哈尔滨,位于美丽的松花江北岸,哈尔滨市松北区学子街3179号,与哈尔滨大剧院遥相呼应。学院占地面2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校园内文化氛围浓厚、生态环境优良,主楼、音乐厅、图书馆、实训楼等主体建筑具有鲜明的俄罗斯建筑艺术风格,兼具美感与实用功能,与音乐学院的文化特质相得益彰。 在哈尔滨组建一所独立设置的音乐高等院校,是哈尔滨乃至黑龙江人民几十年的梦想。2013年11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基于落实国家对俄战略、弘扬区域音乐历史文化传统、优化全省高等教育布局结构的全局考虑,提出引进俄罗斯优质音乐教育资源,组建哈尔滨音乐学院,就此拉开了哈尔滨音乐学院的筹建序幕。经过近两年的全面推进,学院在办学规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学科研水平、基础设施、办学经费等方面符合《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于2015年9月接受并通过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估,经教育部审核后,于2016年3月正式获批成立。2016年10月,哈尔滨音乐学院党委正式成立。 学院办学理念明晰。为确保高水平办学优势,哈尔滨音乐学院依托哈尔滨对俄地缘优势及音乐文化传统,按照国际化和高水平的基本办学定位,明确精英式人才培养模式,确立“高位起步、精英培养、尖端打造、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国际化高水平音乐人才、探求音乐艺术新知、传承中外优秀文化为办学宗旨,强化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深化顶层设计,完善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突出国际化办学尤其是对俄合作办学特色,建设中俄音乐教育合作交流的“桥头堡”,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等音乐学府,培养“品质优良、专业优秀、气质优雅”的高水平音乐人才,使其成为黑龙江省乃至中国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新摇篮,以及中俄两国高等教育和文化艺术交流新载体。 学院学科专业齐备。依据《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哈尔滨音乐学院的函》(教发函【2016】40号),哈尔滨音乐学院是本科层次普通高校,以本科教育为主,适时开展研究生教育。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批准,哈尔滨音乐学院为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设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其中,音乐与舞蹈学学科入选我省一流学科建设专业,其学科梯队获批省级领军人才新建梯队。依据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学院设置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3个本科专业,涵盖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西洋管弦、民族管弦、钢琴、手风琴、音乐学理论、作曲、合唱指挥9个专业方向,依托声乐歌剧系、民族声乐系、管弦系、民乐系、钢琴系、音乐学系、作曲系7个本科教学单位开展教学和人才培养。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为实现精英式人才培养目标,哈尔滨音乐学院按照结构优化、素质一流、中俄合璧的要求,本着“优选、引进、共享”的原则,组建一支德艺双馨、结构优化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师95人,其中,俄籍教师15人。专任教师中,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41人,教授26人(二级教授3人)、副教授27人,博士19人、硕士54人。学院从精英培养、国际化办学需求出发,大力支持各专业以柔性人才引进方式,集聚国内外顶级人才,聘任元杰、姜克美等担任系主任、特聘教授,王安潮、李岩任特聘教授。教师中有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名,省级优秀中青年专家2名,黑龙江省“六个一批”人才3名,省级优秀教师1名;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8项(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项;教师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金奖、业余组二等奖,意大利布索尼国际钢琴比赛决赛大奖、意大利卡萨格兰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美国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决赛奖、维尔维耶国际声乐比赛特别奖,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比赛金奖和钢琴比赛金奖等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奖项百余项。随着后续教师选聘,配满教师编制,生师比将控制在6:1以内。 学院办学条件精良。学院用于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后勤设施、网络建设等硬件建设的投入,达到全国音乐院校生均先进水平,尤其在乐器购置上,哈尔滨音乐学院己成为国内首个全施坦威钢琴音乐学院,钢琴总数达300架。学院有可容纳近800人的音乐厅1间、使用面积达300平方米的录音棚1间、琴房294间,以及交响乐演奏厅、学术报告厅、歌剧排演厅、专家演奏厅、学生演奏厅、交响乐排练室、民乐团排练室、音乐剧排练室、舞蹈排练室共10间,可以全面满足师生各项教学、排练、演出需求。学院图书资料总值508万元,藏书总量达到10.8万册。学院建有黑龙江音乐博物馆。学院已实现校园免费网络全覆盖。 学院办学特色突出。为凸显国际化办学尤其是全方位对俄合作办学特色,哈尔滨音乐学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等高水平院校签订合作备忘录,与喀山音乐学院、哈巴罗夫斯克国立文化艺术学院建立友好关系,并确定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为合作主体,推进建立中俄联合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实施教学计划等教学合作机制,力求在联合开展教学、科研、创作、演出等方面,逐步实施有深度、宽领域的中俄合作。学院共选聘20人次俄方专家来学院任教,以俄罗斯为主聘请16名外籍演奏员成立哈尔滨音乐学院中俄室内乐团,每年选派15名左右师生赴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进行短期留学。未来,学院还将进一步加快系统引进俄罗斯优质教育资源步伐,加强高质量招贤引智,推进教师赴俄培训进修,开展学生海外游学和实习,建立本科毕业生赴俄攻读研究生合作机制,建立本硕连读、本硕博连读的中俄联合培养机制,以构建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中俄合作与交流体系。此外,学院还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国际著名音乐院校的联系,逐步举办国际音乐大师班、国际音乐艺术节等活动,不断搭建学院音乐文化交流合作平台,提高国际化高水平音乐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学院社会服务多元。学院自觉承担服务地方音乐文化事业的职责,为哈尔滨音乐之城建设、服务文化事业产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学院平均每年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部队等公益性慰问演出30余场;平均每年在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举办“哈音时间”专场室内音乐会20余场,在哈尔滨大剧院小剧场举办“音乐下午茶”室内音乐会20余场,在哈尔滨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哈音周末”专场音乐会40余场,不断培育高雅音乐市场。学院与哈尔滨市政府共同主办“哈尔滨音乐比赛”“勋菲尔德弦乐比赛”等大型赛事,建立哈尔滨音乐厅、哈尔滨大剧院、牡丹江大剧院等实习实践基地8个,作为副理事长单位加入黑龙江省演艺联盟,承担2017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黑龙江省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为弘扬哈尔滨音乐文化传统,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 音乐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始终被赋予特殊的时代意义,《礼记·乐记》曰:“致乐治心”,《易经·象传》曰:“作乐崇德”,意为教化人深刻地感知音乐以陶冶内心,积极地传播音乐以弘扬道德。这亦可以看作是向当下怀揣音乐梦想的莘莘学子提出的艰巨责任,更是向今天传习音乐文化的为人师者赋予的崇高使命。作为一所肩负文化责任与使命的新兴院校,未来,哈尔滨音乐学院将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培养国际化高水平音乐人才、探求音乐艺术新知、传承中外优秀文化为宗旨,坚持特色发展,研习技艺、积淀内涵、砥砺德行,力争成为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等音乐学府,成为“音乐之城”哈尔滨的代表符号,成为中俄音乐文化交流合作的纽带和国家高水平音乐表演人才、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的基地。
哈尔滨音乐学院 2021-02-01
哈尔滨石油学院
哈尔滨石油学院是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经、文、管、艺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学校,享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全国最具影响力民办高校”等荣誉。 哈尔滨石油学院创建于2003年,始称大庆石油学院华瑞学院,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为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哈尔滨石油学院,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哈尔滨新区。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有梦想才有未来”的理念和“博学求实、励志创新”的校训,以大庆精神创业、铁人榜样树人。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文明誉校,管理强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学校现有占地89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4585万元,纸质图书69.6万册。 学校立足地方,面向国家石油石化行业,主动适应现代产业及社会发展需求,确定以石油、石化产业为服务主体构建学科专业群。学校设有石油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自动控制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语学院、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学校开设29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电子工程”学科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 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脚踏实地品质的高素质应用型一线工程师。现有在校本科生及留学生9000余人,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20000余人。 经过数年的努力,师资队伍、人才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既聘有来自国内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也有来自知名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和国外学习培训归来的青年才俊,更有一批博士硕士为主体的中青年教师队伍;既有省级教学名师、二级教授、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也有国际国内各类科技大赛的冠军得主及指导教师。 学校坚持校研企合作。学校为学生配置了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并与大庆油田采油九厂、山东亚通石化、齐齐哈尔二机床、大连恒力石化、大庆油田技术培训中心等众多大型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鼓励与资助学生自主地进行科学实验探索,开展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 为了开拓学生国际视野,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加拿大、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境内外18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设立学生海外课堂,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交流活动。 学校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明和文化建设。“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读书节”“寝室文化节”“社团文化节”为学生们提供了兴趣激发与才华展示的舞台。世界纪录“最大人体‘红绿灯’”“奔跑吧青春”“学生素质拓展大赛”“学雷锋活动月”和千人规模的“吟诵弟子规”“平板支撑大赛”“舞蹈展演”“荧光夜跑”“广播操展示”等大型活动吸引了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成为学校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生活的品牌,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能力。 随着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哈石油的学子们不断创造着优异的成绩:女排蝉联2015年、2016年、2017年黑龙江省大学生排球锦标赛冠军,刷新了本项赛事设立以来的最好成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40份,近三年获课外科技活动奖165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48篇;与北京大学共享全国大学生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特等奖;2012年至2017年连续6年参加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多次取得全国一二等奖,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等多家媒体对我校代表队进行了专访;先后已有600余人考取了清华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湖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硕士研究生,考研率位列民办高校前三名;就业率位列黑龙江省本科高校第12名。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黑龙江省“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重要战略的实施,今天的哈尔滨石油学院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抓住机遇、埋头苦干,为把我校建成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哈尔滨石油学院 2021-02-01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3月,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由长江大学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层次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 学院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湖北荆州。荆州古称“江陵”,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它位于长江中游两岸,江汉平原腹地,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长江中游重要港口城市,素有“长江经济带钢腰”之称。学院环境秀丽,景色宜人,是湖北省园林式高等学校。 学院所设专业以工科为主,优势明显,特别是石油学科专业特色突出,是目前湖北省唯一一所以石油主干学科为主要特色,兼具文管的多科性独立学院。现设有资源勘查工程学院、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石油新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学院共开设有26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建设有院级精品课程项目18项,省级精品课程项目2项。其中,“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湖北省重点建设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数字电子技术》和《高等数学》两门课程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办学条件:学院现有各类实验室83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85个,图书374.9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84.59万元,专任教师419人,其中63%具有研究生学历,37.23%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聘有美、英等国家的外籍教师。 人才培养:学院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最根本的任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办学理念,以服务社会为宗旨,秉承“诚信、责任、和谐、笃学”的校训,把特色办学贯穿学院发展始终,按适应社会需要,适应学生特点的规律办学,培养适应能力强、创新精神强、创业技能强的特色实用人才。 学院考研成绩屡创佳绩,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近五年考取率分别为13.0%、18.4%、15.28%、12.23%、12.43%。 学院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特色创新人才。近六年在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学科知识、技能竞赛活动中,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201人次,获得省部级奖励508人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70项。 奖助体系: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奖助学金;设有中国人寿奖学金、中国移动奖学金、荆州紫电等企业专项奖助学金;设有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多项个人奖项;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在其他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还可获得各种专项奖励。奖助学金最高额度可达8000元/年,学生获得奖助学金比例可达30%。 家庭经济困难生可获得2000—4000元的国家助学金,也可进行生源地贷款,金额最高为8000元/年,学校还可以为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深造渠道:应届本科毕业生可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院设有专项奖学金;专科毕业生可按规定参加“普通专升本”入学考试提升学历层次,专科生在校学习期间也可以通过参加“自考专套本”学习,成绩合格后取得本科学历学位。学院依托长江大学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高校建立有交流协作关系,为学生出国深造创造了便利条件。 就业前景: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校企、校政资源。目前合作企业有400多家,协议企业有260多家,形成了有效的学校、企业共同育人机制,确保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 未来的办学实践中,学院将依照既定的办学理念与发展规划稳步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坚持走“质量与特色立院”的发展道路,拓宽办学思路,丰富办学理念,强化办学特色,将我院建设成为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大学。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2021-02-01
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是2003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试办,2004年经教育部确认的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院位于阜阳师范学院清河校区,西清河纵贯其中,杨柳低垂,松杉林立,花香鸟语,环境宜人。学院设有信息科学、中文、外语、经济管理和艺术5个系共13个专业,在浙江、江苏、山东、湖北、江西、河南及安徽等7省招生,目前在校生4588人。 学院占地420亩,教学生活用房10万平方米,各类图书70万册。学院不断更新教学设施,改善教学条件,逐步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微机室、语音室和各类实验室。学院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充分利用阜阳师范学院优厚的师资力量,形成了了一支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高水平的专业技能,学术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兼职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32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117人,专职教师硕士学位以上者占80%以上,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学院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团结务实,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着强烈的垂范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解放思想,开创学院发展新局面。学院设有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学生资助中心、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团委等管理机构,拥有一支高效、负责的管理队伍和一支积极、认真的辅导员队伍。校园和谐稳定,学院各项工作日益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和人性化的轨道。 学院注重加强教育教学日常管理,注意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院学风浓厚,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院积极为学生全面发展营造氛围、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文体、学术科技活动,多名学生在省级以上的竞赛活动中获奖。学生踊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活动,热情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深受当地群众好评。2007-2008学年,学院共有5人获得国家奖学金,103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767人获得国家助学金。2009年1月,中文系学生谢天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授予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同时获得由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提供的 “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2009届毕业生共有52人考取硕士研究生。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以来,不断更新观念,兼容并蓄,规范管理,突出特色,凝练了"明德、励志、求真、向学"的学院精神。今天的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正沐浴着党的十七大和煦春风,昂首奔向美好的明天。
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2021-02-01
哈尔滨城市职业学院
哈尔滨江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高职(专科)学历证书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可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本衔接教育,学习本科课程各科成绩合格可获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学院位于哈尔滨市,坐落在国家著名旅游区金上京阿城新华开发区江南大学城,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学院设有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电教中心、多媒体教室、形体训练室、航空服务模拟训练舱、模拟会计实习室、旅游管理实训中心、食品检测实验室、播音主持演播室、广播电视人才培养仿真实训基地、电子电工实验室、美术设计工作室、动画工作室、数控技术实习实训中心、汽车检测实验室和汽车维修实习车间等实训场地。面向全国招生[1]
哈尔滨城市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227 2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