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具有防静电性能的碳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静电性能的碳分子筛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以高分子 糠醇树脂、脲醛树脂聚合物为原料,经过粉碎、细粉碎、成型、碳化、活化和碳沉积调孔等 工艺,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出用于低浓度瓦斯气变压吸附分离 CH4 气的碳分子筛,该碳分子 筛不仅对 CH4 具有高吸附量,选择吸附系数大,强度好,成本低,无污染,而且可以有效防 止低浓度瓦斯气的爆炸问题。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改性香菇培养基废料重金属吸附剂制备和应用方法
采用化学药剂和焙烧复合改性方法提高天然香菇培养基废料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开发了一种改性香菇培养基废料重金属吸附剂,特别适合于微污染含重金属阳离子的污水处理,如矿山污水、冶炼污水、电镀污水以及其它行业含重金属污水的深度处理。所用原料香菇培养基废料成本廉价,制备工艺简单,而且吸附饱和的材料可以通过热处理回收重金属,无二次污染产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可降解高分子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水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针对目前污水处理中的设备复杂、成本高及二次污染等技术瓶颈问题,本项 目研发了可降解高分子絮凝剂,并与超声方法联合使用,对污水进行处理,解决了目前污水处理的二次污染和高成本问题,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实现了水资源的修复与循环利用、天然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以及廉价高效进行污水处理等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获授权发明专利 8 件,申请 PCT 发明专利 1 件;第三方检测结果;发表论文 20 余篇。进行了合成中试和推广试用。成果的技术指标、创新性与先进性以天然产物海藻酸钠为基体,得到新型的改性海藻酸钠絮凝剂;在改性海藻酸纳分子中引入磁性纳米粒子基团,合成了具有磁响应性的纳米絮凝剂;对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杂质进行了吸附和絮凝作用研究。将絮凝技术与物理超声方法联合使用,将声空化效应运用到大容量废水处理中,设计并制备了新型动力式与压电式两种换能装置,用超声-臭氧-紫外联用技术对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去污处理,取得很好的效果。产品的吸附容量大、脱除率高、速度快,后处理容易,无二次污染,环境友好。对于含有重金属离子 Pb2+、Cu2+ 、Hg2+、Cd2+ 、 Fe3+、Ni2+ 的工业污水进行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重金属离子去除率大于 95%, 选择性吸附性能, Pb(II) > Cu(II) > Hg(II) > Cd(II) > Fe(III) > Ni(II) >Cr(VI)。 
江南大学 2021-04-13
PVC绿色无汞催化剂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中国是聚氯乙烯产量最大的国家,占世界总产能25%左右,2016年我国PVC产能约2250万吨。生产中大多采用汞催化剂,但由于汞毒性大及国内资源枯竭等问题使该产业的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南开大学与新疆中泰集团合作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绿色无汞催化剂技术实现对含汞有毒催化剂的彻底替代。经过多年的实验室研究及三年时间的中试侧线评价试验验证,该技术已经成熟,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推广的基础。与现用的汞催化剂相比具有无毒、环保、工艺先进等优点、与国、内外其它新型无汞催化剂相比具有活性高、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势。
南开大学 2022-07-29
PVC 绿色无汞催化剂技术
项目简介: 中国是聚氯乙烯产量最大的国家,占世界总产能 25%左右, 2016 年我国 PVC 产能约 2250 万吨。生产中大多采用汞催化剂,但 由于汞毒性大及国内资源枯竭等问题使该产业的持续发展受到了严 重挑战。依靠科技的发展,创造出高效环保的无汞催化剂取代传统的 氯化汞催化剂,以及创造出单位产品产污系数最低且能源消耗最少的 现金工艺是聚氯乙烯发展的必然之路。 在此背景下,南开大学与新疆中泰集团合作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新型绿色无汞催化剂技术实现对含汞有毒催化剂的彻底替代。 经过多年的实验室研究及三年时间的中试侧线评价试验验证,该技术 已经成熟,具备了大规模工业化推广的基础。与现用的汞催化剂相比具有无毒、环保、工艺先进等优点、与国、内外其它新型无汞催化剂 相比具有活性高、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势。 项目特色: 本项目开发的绿色无汞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反应转化率、选择性 均达到 99%以上,单程使用寿命超过 8000 小时,并具备可再生潜力。 在新疆中泰化学的 PVC 中试侧线评价装置中完成了三年三期中试评 价试验,使用效果良好。 市场应用前景: 未来几年间,中国 PVC 产能将保持快速增长,电石法生产 PVC 催化剂需求量也将增加,实行 50%无汞催化剂替换,约有 43-68 亿市 场空间。 
南开大学 2021-04-13
烟气脱硝增效剂
1. 痛点问题 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硝工艺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SNCR技术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有着明显的优势。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温度区间与SNCR的反应温度窗口有重合,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提供合适的反应温度。将SNCR技术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时存在明确的痛点问题,尤其是“双碳”背景下,为规模化消纳可再生能源,燃煤锅炉频繁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最佳脱硝反应温度窗口与炉内温度出现较多差异,氨及尿素等还原剂加入处,温度常低于SNCR反应最佳温度,脱硝效率以及氨利用率较低。实际运行中,常通过提升氨氮比以满足环保要求。而氨氮比提升潜在带来更多氨消耗,以及尾部氨逃逸给锅炉尾部受热面造成的积灰等风险。我国有较多采用SNCR脱硝工艺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发电机组常年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亟需开发相应的氨利用率提升技术,为锅炉灵活性运行与深度调峰需求提供环保技术保障。 2. 解决方案 本项目提出了2种脱硝增效方法: 1)固态添加剂:开发了一种用于中高温脱硝的铁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复合添加剂: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 上述2种方法,均已完成实验室验证、240t/h流化床锅炉和4500t/d水泥窑炉的工业试验,证明了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实验室试验和实际工程测试表明,采用本技术,可大幅减少SNCR喷氨量,且氨逃逸量明显降低,也就是氨利用率大幅提高。 本成果产品以添加剂形式体现,未来可以添加剂形式销售。主要用户为燃煤锅炉、水泥窑炉、垃圾或者生物质锅炉等。
清华大学 2021-11-19
一种用于烯烃/烷烃混合气体分离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烯烃/烷烃混合气体分离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将氯化钒、对苯二甲酸、氢氟酸和水混合后,经水热反应得到含杂质的MIL?47(V3+);超声辅助下,经低温活化处理除去杂质,得到MIL?47(V3+);再经溶液浸渍法,在MIL?47(V3+)上负载Cu2+,发生自氧化还原,使得负载的Cu2+还原为Cu+,得到所述的吸附剂。本发明以低温活化处理的MIL?47(V3+)为载体,先负载Cu2+,再通过自氧化还原过程将负载的Cu2+还原为Cu+,制备过程简单、条件温和,制备得到的吸附剂可以实现对烯烃/烷烃混合气体的高选择性分离。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 SiO2@MgSi0.84O2.68 核壳结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SiO2@MgSi0.84O2.68 核壳结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硅溶胶与活性氧化镁按质量比 SiO2:MgO=5:1 混合均匀,加水搅拌至糊状,再加入球形 SiO2 和水继续搅拌,然后于旋转搅拌机中以 1800rpm 的转速搅拌 20min,120°C烘干,最后将干燥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球形二氧化硅基核壳结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形二氧化硅基核壳结构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 MgCl2 水溶液和 SiO2微米球分别用表面活性剂进行改性,然后将改性后的 SiO2 分散液与 MgCl2 水溶液混合搅拌,同时滴加一定量的浓氨水,水浴条件下搅拌一定时间后停止,抽滤、洗涤、烘干最后于马弗炉中煅烧即可得到球 形二氧化硅基核壳结构吸附剂。其比表面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中低温烟气脱硝催化剂
针对燃煤电站锅炉负荷变化大和各类工业炉窑烟气温度波动范围宽的特点,研制出能适应150~300度范围的高效烟气脱硝催化剂。(1)筛选得到了受表面硫酸根影响较小的活性组分,采用MoO3和Nb2O5等作为助剂改性催化剂,提升催化剂低温脱硝活性。(2)研究发现了NH3、H2O对SO2对改性催化剂失活的促进作用、失活原因,提出了催化剂抗水抗硫方法。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19 12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