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水文水利无人船先进控制与智能信息处理系统
我国拥有幅员辽阔的内陆水域,如何安全、高效的完成特定水域的巡逻和水文信息监测工作一直是我国水文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面无人船是一种无人操作的水面舰船平台,配备先进的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通信系统和武器系统,可以最大程度上填补水域测量领域载人船无法到达或不易到达的危险、浅滩、近岸等空白区域,真正做到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可广泛应用于常规测绘、水利水文、航道、环保和灾害应急等行业及其他相关部门。 本项目的产品,是在“制造强国”国家战略指导下,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重点鼓励发展的高技术、智能装备、高附加值项目,符合国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和导向。本研发团队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市船舶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共发表 SCI 论文 200 篇以上,拥有授权发明专利 40 项。 
江南大学 2021-04-13
科普领域低成本高性能大型仿人机器人智能交互应用技术
实现非特定人的自然流畅的对话,准确率在99%以上,内容在600句话以上,同时可以发出男声、女声、卡通声等合成效果,具备5种语言以上的语音表达能力(汉语、英语、日语、韩语、阿拉伯语);在此基础上,完成10种以上不同情绪的语音表达。图像处理方面,基于场馆内光线条件,实现非特定人的人脸识别,准确率在95%以上,同时完成6种以上的典型表情识别,5种以上基于典型情绪的特定行为理解,准确率93%以上。在脸部有17个自由度,与人工皮肤材料有机配合,完成10种以上的表情生成,躯干部分由高性能伺服控制系统进行驱动,完成21个自由度的灵活运动控制,过载能力(190%,1分钟),调速范围(0%-110%额定速度),恢复时间(300毫秒以内),速度超调(2%以内),电流超调(13%以内),加减速时间(6秒以内)。数据库可以进行实时更新,数据信息内容在10000条以上,通过无线局域网完成,智能库可以根据现场制订规则,相应的响应时间在600毫秒以内。可以和展区内全能机器人、变形金刚等设备进行互联,实时响应时间小于500毫秒。该技术可应用于炼钢铁水的脱硫和化铁炉铸造用铁水的脱硫等领域。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基于柔性传感器的智能机器人“慧听”人机交互系统研发
目前第一代完整的呼吸音采集设备已研发完毕,完全实现呼吸活动的柔性无感持续智能监测评价和适应多场景下交互设计需求,提高医疗救护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减轻医疗及养老行业人力与经济运营成本,创新引领社会与经济发展。 图1 技术路线 【技术优势】 (1) 基于驻极体薄膜的高灵敏度接触式压力传感器 目前用于呼吸音及心音监测的传感器大多采用较硬的基底,难以适应人体胸部曲线,不适合长期可穿戴使用。因此,本成果基于驻极体的自驱动压力传感器的自供能、响应速度快和灵敏度高等优势,设计了一种用于可穿戴式声音监测的高灵敏度柔性驻极体压力传感器,以实现对人体呼吸音与心音地长期、实时监测。 图2 部分成果展示 (2) 智能呼吸音监测分析预警平台 通过深入临床大规模收集心音和呼吸音样本、对病理性样本进行学习训练,对信号的模式识别进行研究匹配,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两种识别模式,对病理性声音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智能化参考病症分析。由于呼吸音信号的复杂性,同一种类型的呼吸音有不同人或是同一人在不同时间发出时,样本数据不完全相同,传统方法容错率与识别率极低。本成果将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音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和特征标定,采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测试和集训,实现为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参考。 (3) 呼吸音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的人机交互设计 通过分析多个智能呼吸音监测预警操作系统的使用场景、认知特点、输入和输出方式,归纳出它们在交互设计上的一般性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缺陷。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如人因功效学、设计语义学、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等学科,进行了全面整体的交互设计研究。 图3 智能呼吸音诊断软件界面 图4 临床人员操作软件试用 【性能指标】
华中科技大学 2023-06-19
基于Dijkstra算法的高精度物联网小区无人智能运输车的设计
产品服务:项目旨在设计出一款基于Dijkstra算法的高精度物联网小区无人智能运输车。该项目主要可分为两个部分:实车与模型车的同步开发和基于eclipse平台的APP开发。在实车和模型车的开发过程中,通过常规车载传感器实现小车的“智能化”,利用Dijkstra算法解决最短路径选择问题。利用计算机语言完成在eclipse平台上的APP开发,实现APP同时与实车和模型车的互联,实现智能运输小车运输末端的配送。市场概况:本项目希望将来与各电商平台合作,APP与电商、外卖软件结合,将网上购物彻底融为一体;同时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提升小车的智能化以及无人驾驶的精确度,真正做到在小区内取代快递员完成最后的运输任务,并能提升效率、安全性,以及节省财力、人力,并初步形成小区内智能化的高精度物联网。  商业模式:本项目希望采用先试点后普及、先免费后收费的盈利模式。在四星及五星级小区先行免费试点,收集用户反馈评价,统计满意度。改进后逐步开启按时效每户收费,并最终普及三星级小区及更多居民居住区。
同济大学 2021-04-10
一种能够实时通信的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
为克服传统的两栖车在水下无法与基站及时通讯的弊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能够实时通信的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采用配有通信模块和导航定位模块的浮标,通过防水电缆连接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使浮标—两栖车系统与基站之间实现实时通讯,便于根据工作环境灵活下达指令,对无人两栖巡逻车进行实时控制。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浙江大学聚焦超洁净流控系统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攻克了影响光刻分辨率、良品率与产率的1mk级温度测控、5ppt级金属离子测控、20μm级气泡测控、50nm级残留液膜测控等关键核心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为克服传统的两栖车在水下无法与基站及时通讯的弊端,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能够实时通信的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采用配有通信模块和导航定位模块的浮标,通过防水电缆连接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使浮标—两栖车系统与基站之间实现实时通讯,便于根据工作环境灵活下达指令,对无人两栖巡逻车进行实时控制。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能够实时通信的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采用防水电缆,通过自动收放线装置使其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保证两栖车与浮标的同步运动,便于实时定位两栖车位置,并能够避免因缆线松垮而与障碍物缠绕打结导致影响两栖车工作。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能够实时通信的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浮标内部空间根据相关零部件功能、体积大小及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分层布设,能够在保证工作可靠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紧凑布局。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水陆两栖车辆技术领域,拓宽水陆两栖无人巡逻车的应用场景。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8-18
基于Dijkstra算法的高精度物联网小区无人智能运输车的设计
项目旨在设计出一款基于Dijkstra算法的高精度物联网小区无人智能运输车。该项目主要可分为两个部分:实车与模型车的同步开发和基于eclipse平台的APP开发。在实车和模型车的开发过程中,通过常规车载传感器实现小车的“智能化”,利用Dijkstra算法解决最短路径选择问题。利用计算机语言完成在eclipse平台上的APP开发,实现APP同时与实车和模型车的互联,实现智能运输小车运输末端的配送。
同济大学 2021-02-24
一种高分子量中磺化度木质素基农药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由华南理工大学和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解决了农药领域面临的高端木质素农药分散剂成本高/热贮性能差的共性问题,实现了造纸黑液的资源化利用,并对推进生物质资源作为化工原料/农药助剂和农药环保制剂的“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专利技术由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瑞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图们市华威友邦化工有限公司等多家化工企业实施应用,建立了产业化生产线和农药制剂应用生产线,至2017年底,共生产专利产品13.03万吨,产值17.92亿元,新增利润3.22亿元,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该专利技术为核心的科研成果“碱木质素的改性及其资源化高效利用”于2011年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碱木质素的改性及造纸黒液的资源化高效利用”于201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双功能光信号微阵列传感器构建及 痕量农药残留可视化快速检测新技术
以配合物与被检测物(农残等有害物)间形成人工配体受体关系从而实现对被检测物的分子识别,同时它们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即与被测物分子间相互作用会产生特异的光谱响应,通过纳米与酶的复合物构建微芯片可建立对被检测物的“指纹图谱”,因此,可实现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检测结果具有特异性识别的“分子指纹图谱”效果。系统由微阵列芯片、微分析系统、光学信号采集、转化系统、信号的分析处理与显示系统、嵌入式系统、微控制系统及数据库的集成。该系统选择具有特异性分子识别作用的卟啉分子,构建微传感阵列,以微传感阵列与被测物分子相互
重庆大学 2021-04-14
【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推介】上海大学“精海”系列无人艇突破多项关键技术
开拓创新·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2-09-15
智能网联车路协同智慧交通沙盘+无人驾驶汽车+多车协同调度系统
渡众机器人为满足智能驾驶实训系统演示需求,开发了各种定制化智慧交通模型行驶系统沙盘。模型车辆搭载实车使用的各类传感器,模拟在实际交通场景中车辆自动启停、信号灯自动识别、障碍物识别等智能驾驶行为。自动驾驶实训沙盘构建主要分为智能路侧系统、微缩沙盘系统、基于V2X的自动驾驶三部分内容。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演示沙盘为各高校提供必要的实践环境与研发平台,可完成当前智能网联技术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  
北京渡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2023-03-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