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高渗透通量平板多孔膜的制备方法
研发阶段/n一种高渗透通量平板多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①用聚合物、磁性材料、添加剂和溶剂配制膜液;磁性材料与聚合物两者在膜液中总质量中的含量为8-50%,磁性材料与磁性材料+聚合物的质量比为35~99wt%;添加剂在膜液总质量中的含量为2-15%;②在制膜的蒸发与凝胶过程中施加正交磁场,磁场强度为100-18000高斯。通过该方法所制备的多孔膜的渗透通量高。膜可以直接使用,亦可以作为其它复合膜的多孔支撑材料使用。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二硼化钒粉体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219036.9)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硼化钒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粉体制备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是将摩尔比为3:11的偏钒酸铵和单质硼粉及一定量的熔盐混合均匀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800~1100℃下热处理0.5~4h得到二硼化钒粉体。反应产生的副产物三氧化二硼和熔盐可通过用热水浸润溶解的方法去除。本发明方法采用的钒源无毒害,生产工艺简单,适合批量生产。本发明方法引入的熔融盐环境加速了固相物质的扩散速度,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工序间水溶性防锈液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310117310.7)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序间水溶性防锈液,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钼酸钠5-8、葡萄糖酸锌2-4、苯甲酸钠1-2、甘油2-4、羧甲基纤维素钠0.1-0.2、去离子水80-90。发明提供的水溶性防锈液不含亚硝酸钠、重铬酸盐或挥发性有机胺等毒性较大的物质,也不含使水体富营养化的磷酸盐、硝酸盐组份,毒性较低,有一定的环保性;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防锈液对钢铁制件进行防锈时,20~40天内无锈痕产生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纳米氧化锆粉体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611888.2)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氧化锆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真空或氩气气氛下,对氯化锆+硼氢化钠混合粉末进行5~10h球磨处理;然后,在0.5~1atm氢背压下,将球磨产物加热到300~400℃,并保温1~2h后自然冷却;接着,将加热产物倒入蒸馏水中,过滤出固体物,再用蒸馏水清洗;最后,用乙醇对水洗固体产物清洗后干燥,即可获得所述的纳米氧化锆粉体。本发明的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低温烧结制备含Mg铝合金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632592.9)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烧结制备含Mg铝合金的新方法,属于铝合金制备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纳米晶第二相前驱体的制备、球磨混合制备含Mg的铝合金粉末、低温热压烧结铝合金制品以及烧结铝合金制品的脱模四个步骤。该方法有效避免了含Mg的铝合金常规制备过程中Mg烧损及设备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具有烧结温度低和可一次近成形制备复杂零件的效果。本发明制备的含Mg的铝合金中第二相颗粒细小、弥散增强效应佳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硼化铌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219065.5)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化铌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粉体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在熔融盐环境中以单质硼还原五氧化二铌,然后通过用热水浸润溶解熔盐及反应产生的三氧化二硼得到纳米硼化铌粉体。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合成温度低(800~1000℃),合成时间短(1~4h),合成粉体纯度高,粒径小等特点。本发明所得到的硼化铌纳米粉体可用于制备超高温陶瓷、耐磨材料和超导材料。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发展了空间约束制备高稳定锂-硫电池正极材料
锂-硫电池因具有高理论能量密度且价格低廉,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新一代 高能二次电池体系。然而,受限于硫及其放电产物硫化锂(Li2S)的绝缘特性, 以及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多硫化锂中间产物易溶于电解液的缺点,导致锂 -硫电池中正极活性物质硫的利用率偏低和电池的循环稳定性欠佳,严重影响锂- 硫电池性能的发挥与实际应用。众所周知,单质硫主要以环状 S8 形式存在,而 这些易溶性多硫化物(Li2S8、Li2S6、Li2S4 等)主要产生于 S8 与 S2 之间的转 变过程中,而通过与碳材料复合可有效地解决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凹凸棒石基LED 用荧光粉的制备
白光光发射二极管以高效、节能、环保和长寿命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已被看作可以取代传统照明光源的新型固态光源,成为当今照明领域的研究热点。硅酸盐体系荧光粉是一种可宽范围波长激发,并在一个宽的波长范围能实现发射光波长可调的发光基质,并且有着极高的光转换效率,是实现与蓝光芯片有效复合、改进发光性能的潜在基质。然而,硅酸盐材料的制备条件比较苛刻,其合成温度较高,系统相组成复杂,结构不易控制,比如在合成 Sr3SiO5 时,往往得到的是Sr3SiO5和Sr2SiO4的复合相,难以获得单一物相的Sr3SiO
兰州大学 2021-01-12
白光LED用硅酸盐红色荧光粉制备技术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白光LED用硅酸盐红色荧光粉,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和硅酸盐材料结构,确定正硅酸和焦硅酸盐类结构,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从化学组成、合成工艺、封装性能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 (1)硅酸盐荧光粉的粒度,粒度是影响荧光粉性能的重要参数,粒度反应了荧光粉颗粒的大小分布,粒度特性的重要指标用D50(粒径大于它的颗粒体积占50%)和D90/D10(粒度分布的均匀程度)表征。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2 113 114
  • ...
  • 290 29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