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
研究
与开发
本项目研究了安全信息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建立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并对比了传统和现代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式。结合我国安全信息管理的实际情况,并以首都钢铁集团公司、太原钢铁集团公司的应用需求开发了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该安全管理信息软件使用Delphi7.0语言编写,采用Access2003数据库管理系统,可运行于Windows98/ Windows2000/ Windows XP等操作系统,该软件的数据库结构和报表结构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涉及的行业标准符合GB/T4754-2002。该软件的功能主要分为五大模块:系统维护、安全信息管理、安全分析、安全评价和系统恢复。系统维护模块主要实现企业基本信息管理、用户权限管理以及系统备份等功能;安全信息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安全信息的录入、修改和删除,对安全信息的综合查询和分类统计,并且输出两个报表;安全分析模块主要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企业常见伤亡事故进行事故树定性分析(最小径集、最小割集和结构重要度)和定量分析(顶上事件发生概率、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安全评价模块主要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对企业生产系统进行综合打分并得出结论;系统恢复模块主要实现当系统出现重大问题时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恢复。 目前与有关企业合作,按用户要求进行个性开发,使管理信息系统软件更加实用。该项目的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所开发的软件运行稳定,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简单实用。 应用范围:该项目可应用于各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管理,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成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探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等等。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植物衰老调控新机制
研究
成果
揭示了模式植物拟南芥WRKY家族转录因子WRKY75与植物激素水杨酸 (SA)以及活性氧(ROS)形成正向促进调控环,协同调控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提出了植物叶片衰老进程的晚期具有不可逆性以及分子机制,加深了对植物叶片衰老的理解,为通过分子育种延缓植物叶片衰老进而提高粮食产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叶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早衰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衰老是叶片发育的最后阶段,是一个受到严格遗传调控的程序化的细胞死亡的过程。影响叶片衰老的因素诸多,包括叶龄、植物激素、活性氧含量等内因以及干旱、极限温度、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等外因,因此叶片衰老的过程并不是受某个单一因素调控,而是存在一个非常复杂的调控网络。该研究通过叶片衰老表型分析筛选到一个叶片延缓衰老的植株WRKY75RNAi,研究发现,WRKY75RNAi植株表现出明显的叶片延缓衰老的表型,以及通过CRISPR-Cas9 的方法定向敲除WRKY75基因获得的wrky75-KO 的植株也表现出叶片晚衰的表型,而组成型过表达WRKY75则引起叶片过早衰老。 进一步研究表明,WRKY75基因表达受到叶片年龄、水杨酸和活性氧的诱导,同时通过全基因组转录组分析、基因表达分析以及基因与蛋白互作分析发现WRKY75直接促进水杨酸合成关键基因SID2的转录,并且抑制过氧化氢(H 2 O 2 )的清除基因CAT2的表达,最终导致水杨酸和过氧化氢的积累。而已知水杨酸和过氧化氢可以互相促进,因此WRKY75、水杨酸和过氧化氢三者形成两两互相促进的调控环。在叶片发育的早期,三者的含量均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而随着叶片年龄逐渐增加,由于正循环的存在使得三者的含量递增,直至达到某一个阈值后出现不可逆转的增长,进而推动叶片衰老不可逆转地向前推进。该正循环调控网络在分子水平上揭示了WRKY75调控叶片衰老的分子机制,解释了植物衰老晚期具有不可逆性的原因。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重型龙门数控机床面实验、
研究
与应用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生态工业园规划评价与动态仿真
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自适应谐波电能计量算法与应用
研究
谐波电能计量及其仪表用以定量描述电能生产、 传输、消费的全过程,广泛应用于包括光伏、风电、电动汽车、 充电站在内的新能源及传统电力系统。 项目主要功能包括:自适应迭代分解电压和电流信号得到 谐波与间谐波成分,计算其谐波含量;计量各个谐波/间谐波成 分的四象限电能计量参量;具有有功、无功能量脉冲输出,记 录参数设定、开盖检测以及电压不对称、过压、过流、超限等 事件,具有液晶循环显示功能,可通过 RS-48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4-14
自动化机器学习算法
研究
与系统实现
研究目的和意义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已成为当今最热门的技术之一。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正式将人工智能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时代的又一波浪潮。在这波浪潮的推动下,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传统制造业、政务民生、公安警务等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向人工智能领域转型升级,利用人工智能先进技术提升智能分析和辅助决策能力,
南京大学
2021-04-14
司法知识图谱构建及其应用
研究
项目
法律知识体系是多种逻辑的结合,并且法律的知识体系非常复杂。可以从法律法规自上下构建体系,也可以从法学概念的相关性去构建体系。然而专业领域的知识图谱的构建和百类知识的融合和构建不同,需要专家的指导和监督。近来,伴随着“智慧法院”的建设,司法知识图谱的构建时机也日臻成熟。本项目计划文书进行摘要,进而把涉案事实结构化,找到知识图谱中对应的实体概念,触发知识图谱里些推送知识,判断法律事件发生概率
南京大学
2021-04-14
生物趋化方程组的理论
研究
项目简介: 在生物学研究中, 生物学家常常通过具有扩散的偏微分方程来描述种群迁移等现象。例如,当原始微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如粘液霉菌形成、胚胎发育、肿瘤侵入健康组织等) 时,个体的非结构化行为在宏观层面上将转变为相当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
西华大学
2021-04-14
细胞寿命调控:从基础
研究
到临床探索
人端粒酶是决定细胞端粒长度的重要因素。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保护性结构,正常体细胞由于末端复制问题,端粒随细胞分裂而进行性缩短。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核糖核酸蛋白质聚合物,它能以自身RNA作为模板合成端粒,以弥补复制造成的端粒缩短,使细胞不会因端粒耗尽而出现凋亡。端粒酶的化学本质现已明了,它是一种核蛋白质复合体,主要由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人端粒酶RNA(hTR)和端粒酶相关蛋白三部份组成。其中,hTERT是是决定端粒酶活性的关键因素。hTERT基因已在1997年被克隆,它是一个单拷贝基因,定位于5P15.33,约有40kb,包含有7个保守序列区。 体外研究表明,绝大多数人体正常细胞不表达端粒酶;分裂旺盛的一些正常组织细胞如胚胎细胞、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等有低水平端粒酶表达;而大多数的肿瘤细胞和组织(85%)中端粒酶表达升高,通过端粒酶激活来维持端粒长度,使细胞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这些研究提示:hTERT与细胞寿命调节、增殖和凋亡具有密切相关性,但缺乏系统研究。 本研究组在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科学技术厅科研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项目的资助下,经过十余年的研究,通过分子、细胞和动物实验系统深入阐明了hTERT与细胞细胞寿命调节、增殖和凋亡的相关性,并对hTERT的临床应用特别是在肿瘤、组织工程和脑损伤中的应用进行了有效探索。
四川大学
2016-04-29
妇科恶性肿瘤分子机理及干预治疗
研究
本项目以国家重大专项、"863"和"973"项目等为基础,多年来深入研究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重要分子机制,并以此研究为基础,探索和发展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方面可能的新思路、新途径及新策略,并取得了创新性成绩。 1、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基因的筛选、鉴定、功能与临床预后研究: 应用SEREX、差异蛋白质组学和免疫蛋白质组学等方法鉴定与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新基因或功能未知基因。采用多种卵巢癌动物模型对上述多个功能未知和新基因进行了功能研究,揭示了它们在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妇科恶性肿瘤干预治疗研究 针对卵巢癌细胞开展了新型主动免疫治疗研究。将主动免疫治疗与阻断肿瘤内血管生成、淋巴管生成等抗肿瘤间质治疗相结合,为肿瘤疫苗及抗肿瘤间质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针对在肿瘤中高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转移、预后等密切相关的基因为靶点,构建了一系列针对单靶点和双靶点的RNA干扰治疗载体,对卵巢癌等多种移植瘤开展RNA干扰基因治疗研究,筛选出了有明显抗肿瘤活性的新型基因治疗候选药物。 这些代表性研究成果共表相关论文40余篇,这些开创性的研究已经作为他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并得到其他研究者所发表论文的证实。
四川大学
2016-04-29
首页
上一页
1
2
...
70
71
72
...
207
20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