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恶性肿瘤的放射性碘核素蛋白微球的研制
常规治疗肿瘤的方式有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及生物治疗等,然而这几种疗法并非对所有肿瘤都适宜。手术治疗在这些肿瘤中明显受到限制。对大多数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急待寻求新的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常规放射性治疗由于辐射面积较大、放射性射线剂量大和贯穿人体,对人体的正常组织结构损伤很大。核素微球和核素粒子是代表肿瘤治疗和介入放射治疗领域的新一代的药物。与常规外照射治疗相比,目前核素微球和核素粒子治疗恶性肿瘤是最先进也是最常用放射治疗方法之一。 1)核素微球 近年来正在研究的核素微球包括钇-90玻璃(树胶)微球、铼-188玻璃微球、磷-32玻璃微球和钬-160玻璃微球。其中钇-90微球正被医学界迅速接受并成为肝脏原发和继发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1999年该药物已被美国和加拿大正式批准,成为该肿瘤的治疗方式。碘-125粒子是一种核素粒子,它是在CT和超声引导下植入,将发出低能量γ射线的碘125粒子直接植入肿瘤组织内,对肿瘤组织进行持续性的、最大程度的毁灭性杀伤。 2)核素粒子 碘-125粒子优势明显:内照射射线剂量小,作用时间更长,治疗定位更准确,对肿瘤局部作用均匀,辐射半径小,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极小,是一种非常好的局部治疗措施。和化疗配合,治疗肿瘤的效果更加明显。 该技术对肿瘤的局部治疗可以达到或接近手术和其他毁损病灶疗法的效果。对于某些经手术后,出现复发或者局部转移的肿瘤,碘-125粒子植入具有明显优势。此外,如作为常规放射治疗的补充和协同治疗的手段,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碘-125粒子植入并非只是治疗肿瘤的辅助方式,而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而且对某些肿瘤可以作为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 对于一些对常规放、化疗不敏感的肿瘤,碘-125粒子植入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如前列腺癌,过去常用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综合治疗,其效果并不理想。而直接植入碘125粒子抑制肿瘤生长,避免了手术,能达到与常规治疗一样或更好的效果,并且保留了它的生理功能。另外,对于不愿行根治性手术以及一些无法手术的子宫颈癌、鼻咽癌患者,碘-125粒子的效果也非常明显。 此外,对于已发生转移的肿瘤患者,选用碘-125粒子植入治疗,可达到有效控制转移灶生长、保持器官功能、减轻疼痛的目的;由于身体状况、肿瘤位置等因素影响,无法用手术切除的肿瘤,也可选用植入碘-125粒子治疗。 3)利卡汀 利卡汀为水针剂,主要成分是碘125标记的美昔单抗。依靠美昔单抗与肝癌细胞表面表达的CD147抗原结合,再由碘125发挥局部放疗作用。该药I、II、III期临床试验均在华西医院完成。证实能够延长肝癌患者生存率。 2、项目技术背景 由于多数用于治疗的核素对人体的骨髓等多种组织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目前世界上近距离放射治疗均采用金属或玻璃为载体以尽量减少释放带来的全身副作用。但金属和玻璃等,具有体内难以降解、技术操作复杂、分布性差、价格昂贵等缺点。本研究将采用可降解的蛋白质明胶微球作为碘核素的载体。明胶是胶原蛋白部分水解的产物,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可以生物降解、可和多种核素和药物稳定结合等优点。 碘131和碘-125是多年临床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核素,其治疗效果稳定。碘核素的最大优越性是毒副作用较轻,碘在体内主要被甲状腺组织吸收,其他组织绝少停留。不同粒径的碘-125蛋白核素微球通过血管介入和局部植入可在肿瘤局部进行近距离放射治疗。例如:直径50-70μm的微球经介入途径给药后主要停留在小动脉和肿瘤血管中。可用作放射栓塞剂和化疗栓塞剂,治疗血管丰富的实体肿瘤,如肝癌、肾癌、子宫肿瘤等;直径10-20μm的微球可通过瘤体注射的方法较均匀地分布在肿瘤组织间。可以对各种实体瘤进行瘤体植入近距离放疗和局部化疗,可用于乳腺癌,甲状腺癌,胰腺癌,胃肠实体瘤等。 项目组长曾于1990年作为副组长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完成结合碘131和化疗药物的明胶微球肝动脉注射治疗晚期肝癌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此次研究将在以前的工作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最新发展趋势,改进并研制新的核素蛋白质微球。该项目作为上述课题的延续,目的是继续完善该药品的临床前研究,继以实现产业化。
四川大学
2016-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