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用于实现动态无线恒定功率充电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实现动态无线恒定功率充电的系统电路及 其控制方法,系统包括能量发射模块、能量接收模块和恒定功率跟踪 控制模块;能量发射模块用于将原边直流电源转换为高频交流电能并 通过高频磁场耦合的方式发射;能量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电能并供给负 载;恒定功率跟踪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实时采集的充电电流获得参考控 制信号,并将整流端口电压调整为参考控制信号,实现恒定功率跟踪 控制。本发明以副边的 DC/DC 变换器输出直流电流为反馈量,采用基 于扰动观察法的恒定功率跟踪控制方法,扰动不控整流端直流电压, 使得从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二次型Buck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型Buck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交流电源V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4
一种超导电感电容混合储能脉冲功率电源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导电感电容混合储能脉冲功率电源,包括初始充电电源、可控开关、储能电容器、非线性电阻、三绕组脉冲变压器、二极管和负载;本实用新型结构将超导电感储能和电容储能有效结合,并利用三绕组脉冲变压器将能量进行快速压缩和释放;电容器集储能和限压两种功能并且通过LC振荡回路加速了能量向负载传递的速率和效率;压敏电阻使原边超导线圈中的剩余电流快速衰减,提升了能量传递效率。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4
一种基于强迫关断桥式换流的重复脉冲功率电源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强迫关断桥式换流的重复脉冲功率电源, 它采用 H 桥结构,具体包括充电机、储能电容、上放电支路、下放电 支路、上能量回馈支路、下能量回馈支路和强制关断回路;通过采用 能量回馈支路的形式,可以调节感性负载上的电流脉宽,使得电流脉 宽可控;通过开关强迫关断支路,可以实现负载储能的回收,回收率 最大可达到负载电流时负载储能的 90%以上,实现了节能环保,并且 减少了下一个工作周期所需要的充电能量;根据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对负载上电流脉宽进行调节,同时对负载上能量进行回收,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大功率高速电离层探测仪收发开关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设备收发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大功率高速电离层探测仪收发开关,包括计算机, 电离层探测仪和短波偶极子天线;还包括驱动电路、收发开关,所述驱动电路与收发开关相连,所述收 发开关通过控制总线与电离层探测仪连接,所述计算机连接控制总线;所述短波偶极子天线接入收发开 关。该收发开关实现了大功率高速切换的目标;通过改进驱动电路结构和开关拓扑结构,实现了单幅天 线收发一体化,具有大功率高速切换、低插入损耗和高隔离度。降低了对场地的要求和架设的
武汉大学 2021-04-14
2438CA/CB/PA/PB微波功率计 9kHZ~750GHz
上海启莫科技有限公司 2022-03-17
固态发酵生产富含黄酮苷元的番石榴叶原料及其降糖食品制造关键技术
项目成果/简介:本成果课题来源于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农村科技领域。 番石榴叶是一种民间用于降血糖辅助作用的果树叶,含有丰富的多酚、黄酮和萜类以及多糖等活性成分。目前番石榴叶只有茶叶粗制产品,存在降糖效果不稳定、口感差,推广难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该天然资源的应用发展。研究证明,通过微生物固态发酵,可以促进番石榴叶中天然多酚和黄酮类物质的转化和释放,将一些低活性、不易被人体吸收的黄酮糖苷类物质(如芦丁、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等)转化为易于吸收的苷元物质(如:槲皮素和山萘酚等),从而提高其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同时真菌代谢的多糖类物质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可增强发酵产品的功效。应用范围:制造业效益分析:成果采用筛选的益生菌和番石榴叶为主要原料发酵生产,开发出功能、口感适宜的降血糖食品(番石榴叶发酵茶制品,番石榴叶降糖餐条),健康成分清晰,安全测试合格,形成了规范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性评价、降糖功能性评价等系列文件。本成果技术稳定,已通过中试验证,适用于进入产业化生产,产品可作为辅助降血糖食品,适用于高血糖人群,同时产品的市场化生产推广,可促进番石榴种植产业发展,带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4-10
固态发酵生产富含黄酮苷元的番石榴叶原料及其降糖食品制造关键技术
本成果课题来源于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农村科技领域。 番石榴叶是一种民间用于降血糖辅助作用的果树叶,含有丰富的多酚、黄酮和萜类以及多糖等活性成分。目前番石榴叶只有茶叶粗制产品,存在降糖效果不稳定、口感差,推广难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该天然资源的应用发展。研究证明,通过微生物固态发酵,可以促进番石榴叶中天然多酚和黄酮类物质的转化和释放,将一些低活性、不易被人体吸收的黄酮糖苷类物质(如芦丁、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等)转化为易于吸收的苷元物质(如:槲皮素和山萘酚等),从而提高其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同时真菌代谢的多糖类物质具有辅助降血糖功能,可增强发酵产品的功效。
华南理工大学 2021-02-01
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准固态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新体系
关键词: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准固态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新体系 针对现有锂离子电池体系在能量密度与安全性上的瓶颈,王治宇、邱介山教授团队利用凝胶电解质中硫化锂正极与硅负极之间的稳定多电子氧化还原反应,在实现高能量密度(506-802 Wh kg-1)的同时,从原理上根除了高活性金属锂负极或释氧正极对电池寿命与安全性的影响,发展了一类具有本质安全性的高能量准固态锂离子电池新体系。获得的软包电池在过热、内/外部短路、机械穿刺/切割及水/氧破损等滥用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可在-20 至 60oC 宽温区内正常工作。在联用原位紫外光谱、原位 X 射线衍射及原位电化学阻抗谱深入理解揭示其多硫化物介导反应机理基础上,发展了限域空间内构建导电吸附-催化双功能活性位点,提升电池在低离子迁移率凝胶电解质中氧化还原反应效率的有效策略。此项工作为弥补二次电池安全性与能量密度之间的鸿沟,发展高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的新型电池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载人交通工具、空间技术、植入医疗等对储能技术安全性、可靠性需求突出的领域极具应用前景。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3
东南大学三项存内计算研究成果发表于固态电路领域顶会ISSCC
日前,2023年度第70届IEEE国际固态电路会议 (International Solid-State Circuits Conference,ISSCC)在美国举行。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ASIC工程中心杨军教授、司鑫副研究员和蔡浩副教授的三项存内计算研究成果在本届会议上发表并作了大会报告。东南大学是本届ISSCC在存储器、存内计算领域报道最多的单位。
东南大学 2023-03-0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50 5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