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双低饲料油菜饲油1号(原代号00SN122)
研发阶段/n该品种是饲料油菜专用双低杂交种。西北地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技术,是在小麦收后到冬前2-3个月的农田空闲时间,种植以收鲜草为目的的专用饲料油菜,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是为发展畜牧业提供鲜饲草的一项新技术。饲油1号是2000年用母本不育系P9A×P14B与父本Sv02002R配制的三交杂种。2003年在和政县继续进行麦后复种饲料油菜产量对比试验,鲜草产量比CK1(华协11号)增产19.78%,比CK2(华协1号)增产9.49%。2006年在古浪原种场进行对比试验和示范,比对照华协11号增产17.5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福建大娱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大娱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先进的视音频产品及解决方案专业供应商,同时也是一家在线教育技术和服务供应商。 福建大娱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是中国广电行业知名的广播级虚拟演播室产品制造商。大娱号公司生产的广播级虚拟演播室产品的销售规模和销售量长期持续增长。通过自主研发和不断的技术创新,大娱号公司在广播级虚拟演播室产品技术的基础上,专门针对教育行业,应用,推出了“3D微课制作系统”和“英语情景互动教学系统”等教育视频产品,以及针对金融行业应用开发的“VTM远程视频客服系统”等视频产品。 2015年11月12日福建大娱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批准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834196),标志着大娱号公司迈向资本化运营,实现企业的市场化,社会化监督,对进一步优化公司的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发展实力、增强企业竞争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娱号公司本着“科技服务教育,诚信铸就品质”的信念,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
福建大娱号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12-07
为中铁大桥局承制的“大桥海鸥”号浮式起重机
为中铁大桥局承制的“大桥海鸥”号浮式起重机
青岛海西重机有限责任公司 2021-09-02
云上高博会寄语—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寄语云上高博会,积极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云上高博会 2020-09-22
珞珈一号01星设计与数据处理关键技术
本技术支撑了我国遥感卫星从地表监测到人类活动监测的跨越,总体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夜光遥感载荷设计定标处理、星基导航信号增强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研制了高灵敏度、高动态范围、高几何辐射质量的夜光遥感微小卫星。提出了星载耦合杂光规避、联合增益处理等模型方法,构建了夜光遥感器在轨几何辐射定标技术,设计的夜光相机在灵敏度、动态范围、几何辐射质量等方面优于DMSP/OLS、NPP/VIIRS等国际同类传感器。2)首创低轨卫星对GNSS的信号增强。提出了低轨卫星对GNSS进行
武汉大学 2021-04-14
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陆地探测一号01组卫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科研卫星,由A、B两颗卫星组成。
人民网 2024-01-04
国科大苏刚团队在非线性反常热霍尔效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学苏刚和朱振刚研究团队在时间反演对称性存在而空间反演对称性破缺的体系中对反常热霍尔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此时其线性效应由于昂萨格倒易关系的限制而消失,其二阶非线性效应存在且占主导地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06-01
国科大博士生导师徐富强在星形胶质细胞活体成像方面取得进展
研究团队在精密测量院研究员徐富强和王杰的带领下,联合磁共振成像与病毒基因改造技术率先提出一种新型基因编码生物磁共振成像技术,逐步实现神经元网络(Neuroimage, 2019; Human Brain Mapping, 2021)和星形胶质细胞(Molecular Psychiatry, 2022)在体水平的无创检测。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2-06-01
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3月19日,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作会议在京举行。学会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学会副会长管培俊、杨振斌、张大良,监事长孙维杰,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出席会议。副秘书长郝清杰、吴英策,副监事长迟刚毅、监事鞠传进、晏维龙、査道林、陈志坚等参加会议。省市高教学会会长、秘书长、分支机构负责人、秘书处中层干部和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张大良主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03-20
怀进鹏:胸怀国之大者 建设教育强国 推动教育事业发生格局性变化
5月6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学习时报》撰文《胸怀国之大者 建设教育强国 推动教育事业发生格局性变化》。文章指出,十年来,教育服务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高校承担。高校参与破解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生力军。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输送、高水平科研成果源源不断的产出,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为民族复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学习时报 2022-05-0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3 24 25
  • ...
  • 29 3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