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糖尿病患者连续监测用传感器开发及产业化
中国糖尿病患者目前接近1亿人,其中10%为I型糖尿病患者、5%为II型重症糖尿病患者。这15%左右的患者迫切需要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进行连续监测,此方法可以更好的掌控血糖波动变化趋势及规律,同时避免用餐及运动后带来的高/低血糖,被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是最佳诊疗方式。血糖连续监测在中国由于没有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产品市场份额只有2 - 3亿元人民币,主要是进口美敦力产品和国产圣美迪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糖尿病危害的更深入了解,血糖连续监测产品销售的增长势头非常突出,预测2025年可以达到10- 15亿元的规模。 本项目已经拥有长效血糖探头原型器件,今后将专注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开发,包括高效长寿命血糖探头、无痛助推器、掌式主机盒、数据存储和计算系统、无线发射与云计算等相关模块。本公司率先提出长寿命血糖监测新概念,将提供首款植入时间长达3个月的血糖探头,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在更换探头所带来的物理及心理创伤,同时极大的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提高本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相关技术指标: 本项目主要从事糖尿病患者血糖连续监测用传感器器件、无线传输及相关无线互连电子技术的研发、生产和产业化,核心技术体现在三个方面:1) 高效可植入式葡萄糖传感器;2) 低功耗 2.4G 无线传输集成电路及系统;3) 微纳米设计、加工、测试和封装的能力。 技术创新点: (1)传感器是目前世界上工作时间最长(持续工作3个月)、并可直接植入皮下的无痛传感器产品; (2)系统软件提供最详尽直观的动态和统计信息; (3)每一位患者提供一个永久性的数据记录卡,不仅监测血糖变化,更可以留存不同时期的血糖图谱历史,以科学的统计分析血糖波动; (4)血糖探头可以持续工作3个月,患者的日均负担从100 - 200元/日降到30 - 50元/日,极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有利于该技术的推广。
上海理工大学 2023-07-18
一种用于采煤工程中底板破坏深度监测的多点位移计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煤工程中底板破坏深度监测的多点位移计装置,包括灌浆锚头、测杆、测杆保护管、位移传感器、过渡管、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锚固头与位移测杆一端相连,位移测杆另一端与位移传感器一端相连,所述的位移测杆外设置保护管,所述过渡管为压缩波纹管。该装置结构简单,系统可靠,在矿井下可快速安装。
四川大学 2017-12-28
监测植物花芽分化或开花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活体成像方法
项目成果/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植物花芽分化或开花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活体成像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红外线非接触式热像仪采集活体待测植物的花芽或花部器官图像;2)根据步骤1)得到的采集图像,得到所述活体待测植物的花芽或花部器官的不同位点的温度,从而实现植物花芽分化或者开花的生热效应的监测。本发明的实验证明,本发明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操作简单,快速:省略了植物观测中取样、分离等前
北京林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室内空气品质监测及防风防雨的开关窗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室内空气品质监测及防风防雨的开关窗系统,包括环境数据采集单元、微处理器单元、安全防护单元、机械动力单元、窄带物联网通讯单元和电源处理单元;所述微处理器单元分别与环境数据采集单元、安全防护单元、机械动力单元、窄带物联网通讯单元连接,所述电源处理单元分别与环境数据采集单元、微处理器单元、安全防护单元、机械动力单元和窄带物联网通讯单元连接,用于为各单元提供工作电源。本实用新型的开关窗系统提供了集风雨防护、室内净化功能于一体,为室内空气品质和室内环境维护提供了保障,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和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一种雷达视觉融合载具远程扭矩监测与可视化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视觉融合载具远程扭矩监测与可视化系统,包括硬件模块,所述硬件模块包括:扭矩传感器、数据采集终端、工业网关、服务器端、用户端;所述扭矩传感器用于采集实时数据;所述数据采集终端用于进行数据预处理;所述工业网关用于实现远程数据传输;所述服务器端用于实时数据流处理;所述用户端用于实现扭矩数据可视化。本发明的系统结合高精度扭矩传感器、工业物联网通信设备、边缘计算单元和远程可视化平台,实现现场扭矩数据的实时采集、远程传输与远程可视化,支持全球范围内的远程访问。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pt100铂热电阻薄膜型低温温度传感器测温传感器 14K ~ 873K
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公司 2022-08-05
我国工业信息安全市场持续保持高景气度 预计2021年增长率将达31.83%
在12月8日举行的2021年中国工业信息安全大会上,《中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2021)》发布。白皮书预计,2021年我国工业信息安全市场增长率将达31.83%,市场整体规模将增长至167.01亿元,在政策加持、技术创新、需求升级等多因素综合驱动下,我国工业信息安全产业将继续保持高景气度。
人民网 2021-12-08
一种具有高单纵模成品率的脊波导分布反馈半导体激光器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高单纵模成品率的脊波导分布反馈(DFB)半 导体激光器,是由自下而上依次排列的 N 型电极(1)、衬底(2)、下包层 (3)、下分别限制层(4)、应变多量子阱有源层(5)、上分别限制层(6)、缓 冲层(7)、光栅层(8)、上包层(9)、第一脊条(10)、第二脊条(11)、第一 脊条上的 P 型电极(12)、第二脊条上的 P 型电极(13)组成。本发明通过 在单个半导体激光器管芯上制作端面反射率相位相差π/2 的两个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锦正茂TESK301 低温控温仪实验室低温控制仪器0.01K分辨率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锦正茂低温控温仪TESK301型低温控温仪是有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单回路低温温度控制系统,可以实现从20K-600K的温度控制输出。该温控系统具有一路传感器输入和一路加热输出功能,传感器输入和加热输出组成了一个控制回路。TESK301单通道设计能满足大部分实验室科研以及工业低温控温使用。配合适当的传感器低温度测量低至1.4K,高温达到600K以上,分辨率高达10mK。加热输出功率分为三档可调节,低档低至0.8W,可达80W,能满足大部分低温设备加热需求。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TESK301内置了一个标准恒流电源向电阻温度计供电,通过四线法测量温度传感器电压信号,经16位A/D转换,自校准,数字滤波,查分度表,修正计算后显示实测温度,经与设定温度比较后,实时PID运算给出控制信号,通过机内固态继电器周期控制加热电压来实现温度的控制。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锦正科技以现代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为核心业务,对内承接科研生产任务,对外以商务平台方式实现军民两用技术成果转换,形成了科学管理的现代化经营模式,专门从事物理、化学和材料等领域的科学仪器研发、销售  各类型超低温测试设备(液氮 液氦)制冷机系统集成 ,定制 ,高低温真空磁场发生系统,Helmholtz线圈(全套解决方案),电磁铁(全系列支持定制),螺线管,电子枪(高稳定性双极性磁铁恒流电源1ppm),高低温磁场真空探针台,霍尔测试系统,电输运测量解决方案,磁光克尔效应测量系统等产品种类齐全,性能可靠,至今已有近10余年的历史,是国内(较早)生产探针台,电输运,电磁铁的厂家之一。 您也可以在淘宝网首页搜索“锦正茂科技”,就能看到我们的企业店铺,联系更加方便快速!  
北京锦正茂科技有限公司 2022-02-07
eDNA精准生物监测工程化装备二次开发与推广应用
环境DNA技术是21世纪生态环境领域革新性技术之一,该技术打破了传统生物监测的局限,对生态系统各生态类群物种组成和丰度的准确解析,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评估和生态健康诊断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相关部门落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技术基础。 本项目开发了一系列基于环境DNA的水生态健康监测相关产品及整套污染诊断解决方案。该技术旨在针对饮用水源、受纳水体、景观水体、污水处理厂等,通过新型生物多样性评估技术快速准确计算出生态受损范围和程度,结合环境污染物诊断关键致毒物质,制定针对性环境修复方案。整套解决方案的创新点:1.开发了一种全新的环境DNA生物检测技术工艺包,用于物种多样性调查、入侵物种检测、濒危物种检测等生态环保领域,该技术完全摆脱了当下基于生物形态区分物种的枷锁,利用物种基因序列差异对生态系统内小到微生物,大到鱼类、哺乳动物等进行快速“无创式”健康体检,实现检测过程数字化和物种识别智能化,全面了解生态系统的自然生物资源。该技术和传统方法相比,物种多样性检测效率提高300%,检测成本下降60%,检测准确性提高30%;2.发明了一套新型的生物毒性评估方法和诊断设备,可实时监测并记录水生生物在水体中的生理反应和行为。通过受试生物的行为表现判断水体是否有毒以及致毒物质的种类,真实监测和评估化学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对水生生物的急慢性影响,最后在实验室中可以对现场富集在吸附柱里的样品进行洗脱准确分析出为何种致毒物质,从而进行更高层次的风险评价及事故责任鉴定。 南京大学生态毒理与健康风险团队在2012年就开始进行DNA宏条形码相关研究,开发了一系列分子生物监测的方法,监测领域涵盖微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等群落,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目前团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9项,授权美国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5项,覆盖涵盖技术方法、物种数据库和 eDNA大数据分析算法3大核心方面。同时,本团队多次承办或联合承办国内环境监测系统的大型培训,包括2019年全国监测系统培训、2020年全国环境监测系统站长培训班、2020年南水北调中线局河南分局培训等多次培训。团队2019年开始带头举办国家年度eDNA会议,目前已成功举办2届会议,邀请领域专家与行业相关人士与会讨论eDNA技术更新与应用推广,获得业内一致好评。项目团队也多次受到主流媒体报道,包括央视新闻联播、南京日报、江苏科技报、紫金山新闻等。团队已在2020年开展了“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团体标准”的立项工作,将环境DNA技术标准化、流程化,为产品市场化提供重要保障。
南京大学 2021-05-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4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