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方便营养系列袋泡米茶生产新工艺
研发阶段/n米茶是湖北等长江流域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食品。在对传统米茶研究的基础上,以糙米、大米或碎米等为原料,采用质构调整、生物转化、功能强化、风味梯度缓释等技术,生产营养丰富、食用方便、风味独特的系列袋泡米茶制品。产品具有清热解暑、增进消化、疏通血脉、改善肤质等功效。有完整的工艺、配方,设备配套和工程设计等。技术类型:专利技术(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号:CN101103755)应用前景:该项目投资少,原料来源广、成本低,技术成熟度高,产品附加值高,可开发成系列产品,消费群体广。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浓废酸生产硫酸净化原料气工艺
一种浓废酸生产硫酸净化原料气工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废酸(浓度≥70%)的综合回收方法。更进一步说是以燃煤或燃气为能源,通过高温烟气气化分解废酸(经预热)、废热锅炉余热回收(高温位)、废酸预热及净化和降温除水,得到净化的硫酸生产原料气;包括:(1)高温气化工序,(2)余热回收工序,(3)废酸预热及净化工序,(4)降温除水工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燃料燃烧稳定、完全;(2)废热锅炉无酸凝腐蚀危险;(3)热能利用充分,废酸回收率高;(4)两级洗涤降温除水,传热传质效率高。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三亚学院
三亚学院始建于2005年,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由世界500强企业吉利控股集团出资建设,是三亚市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本科院校,也是中国成长最快、最具竞争力的综合类民办大学。 被评为海南十大生态建筑的三亚学院校园占地面积3000亩,建筑总面积近5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30亿元,下设18个二级学院,开设74个专业(含方向),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工学、理学、农学等9个学科门类。学校拥有学术交流中心、艺术中心、实验中心、计算机中心、标准游泳池、高尔夫训练场等现代化教学、生活设施。学校还拥有高科技图书馆2个,图书馆藏书200余万册。 学校秉持“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使命,以战略管理引领学校卓越发展,确定“学生竞争力”战略核心,强化“以学生为中心、以进取者为标榜、以教育情怀为乐趣”三个战略支点,始终坚持依法治校、合规办学,坚持非营利办学,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好评,教职工主人翁精神成为学校的基本价值观,学生喜欢学校成为学校评价一切工作的基本尺度。2015年一次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成为海南省唯一高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2017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工作50强,成为中国少有、海南唯一的“双50强”高校单位。 学校办学丰硕成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美誉度。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发布的《2019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三亚学院被评为六星级中国顶尖民办大学,连续四年跃居中国综合类民办大学排行榜第二位。 学校快速响应新生源结构提升对高质量学习的需求,大力推动由课程饱和度、深度和学业紧张度构建的课程“三度”建设,深度、持续、系统的进行教学改革。学校还通过大力开展博士“双百计划”、“亿元人才引进”计划、中层干部学术能力提升计划、海外游学计划、柔性引进人才计划等,不断夯实事业发展基石,目前已建立翟明国、陈国良两个院士工作站。学校还契合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始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2017年,学校获评“海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两年,学校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3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年位居海南高校第一,连续六年获评海南省高校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学校突出办学的区域化、社会化、国际化,搭建多方协同平台。目前,学校与国家林业局生态文明中心、海南省文体厅、省旅游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研究所、海南微软创新中心等建立了校政、校企、校校30余个协同体。学校成立了民办高校首个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原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任名誉主任;学校还成立国家治理研究院,积极发挥高校智库功能,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2016年,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民办高校质量促进部”在我校挂牌成立,学校作为海南省唯一高校入选“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学校作为全国唯一民办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经验与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其他13所国内知名高校教育改革案例一起成功入选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学校围绕海南自贸区(港)发展新业态和海南省十二大重点产业,学校发起成立海南省酒店人才培养创新联盟,还牵头成立会展经济管理、旅游文化两大产业人才培养创新联盟,加快培养省重点产业各层次、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 2018年,海南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金融贸易,学校提前布局,与丹麦盛宝银行共建盛宝金融科技商学院,以金融科技重新定义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为海南未来金融业的创新发展培养人才。学校提前布局5G和AI技术变革,成立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投入8000余万元建立的海南首个百万级超算中心,运算性能位列全国高校前五。学校成功牵手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共同打造国际影响力学术交流品牌,与 “双一流”高校上海交通大学,共建“国际设计学院”“创新设计研究院”。学校还前瞻于海南健康休闲产业发展,与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时尚集团成立省内首个健康产业管理学院和健康产业研究院。2016年,丝路商学院正式成立,三亚学院作为发起单位和牵头建设单位,成为全球海上丝绸之路教育第一站。目前,已与法国埃塞克高等商学院、丹麦尼尔斯布鲁克哥本哈根商学院、巴基斯坦信德伊斯兰大学等建立跨境联动合作机制。 学校不断创新高等教育全球化协同平台,先后与美国著名公立常春藤高校迈阿密大学、中央阿肯色州立大学成功缔结姊妹校;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美国伯克莱学院等亚、非、欧、美洲的多所大学开展合作,国际学生类别和生源地均不断增加。全国计算机基础教育高峰论坛、全球化洪堡学者论坛、全球型企业中国论坛等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坛在校举办。2017-18年,学校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中国—东盟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与合作论坛”,与东盟各国民办高校签约共同启动中国—东盟民办大学联盟(ACAPHEI),全力构建中国—东盟教育共同体。 学校的办学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听取陆丹校长作学校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校企协同创新工作汇报,勉励学校要培养具有精益求精精神的应用型人才。2018年11月,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鼓励全面提升三亚学院办学水平。2019年10月,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童道驰在三亚学院调研,充分肯定学校办学成就,表示三亚市委市政府将支持三亚学院发展成为“三亚大学”。 2017年,学校制定《USY办学纲要》,全力推进实施三亚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2019年,三亚学院在良好办学基础上提质加速,继续坚持办学层次高起点高站位,集聚更多优质教育资源,释放更多新的办学活力,在卓越办学进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卓越办学没有终点,建设中国民办大学的标杆、亚洲具有影响力的民办大学将是三亚学院矢志不渝的教育使命。
三亚学院 2021-02-01
针织绒类面料高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本项目立足自主研发,通过产学研合作,突破绒类面料高效绿色生产关键技 术,实现了再回收纤维原料与色丝毛绒生产技术创新、数字化提花生产技术创新、 零排放染色技术创新、碱减量聚酯回收技术创新与定型热量回收利用创新等多种 集成创新技术,并将科研成果快速实施产业化。 项目针对绒类面料生产程序繁琐、提花花型变换困难、生产污染严重等多个 核心问题进行攻关,形成了再回收化纤原料与色丝生产绒类面料技术、绒类面料 数字化提花生产技术、零排放染色技术、碱减量聚酯回收技术与定型热量再利用 技术等五大主要关键技术。通过再回收化纤原料应用生产更加环保的绒类面料、 通过色丝的应用免除染色工序,减小环境污染;通过绒类提花与 CAD 设计技术实 现绒类面料的数字化提花生产,在丰富绒类面料提花图案同时,极大缩短提花变 化与实现周期;通过轧染技术,实现绒类面料的连续化染色与零排放染色生产; 通过超细纤维绒类面料在碱减量生产中溶解的聚酯回收再利用,在降低环境污染 的同时,实现聚酯的循环再利用;通过定型过程热量传到办公区的空调供热,实 现能量的循环再利用。基于以上技术,在国内首次研发出绒类面料高效绿色生产333 系统集成关键技术。 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16 项,其中获授权 10 项;发表重要学术论文 20 篇。 项目总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成果已形成成熟绒类面料高效提花生产与绿色生产的关键工艺及装备, 均已实现了产业化。成果应用五年来,企业新增产值 9.4 亿元,新增利税达 1.8 亿元。生产工艺与装备在相关绒类面料生产企业推广、其产品迅速在服装、家纺 等生产企业推广使用,用户反映良好,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广泛 的市场前景。项目的实施在提高绒类面料品质同时,还可减少传统绒类产品生产 时的能源损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项目推动了绒类产业升级 与技术进步,促进了纺织行业的快速、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江南大学 2021-04-13
糯玉米莱农糯 10 号
株型紧凑,全株叶片数 20 片,幼苗叶鞘绿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高 236 厘米,穗位高 89 厘米;果穗筒型,穗长 18 厘米,穗行数 14 行,穗轴白色,籽粒浅紫色,百粒重(鲜籽粒)31 克。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鲜穗采收期 75 天。经黄淮海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组织的专家品尝鉴定,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2007~2008 年参加黄淮海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穗)766.2 千克,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糯玉米莱农糯 6 号
鲜食型紫糯玉米一代杂交种。株型紧凑,幼苗叶鞘绿色,鲜穗采收期平均75 天,株高平均 238 厘米,穗位平均 84 厘米,全株叶片数 20 片。在 2004-2005年鲜食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鲜穗数 3579 个,比对照鲁糯 6 号增产 2.4%。果穗筒型,商品鲜穗穗长 19.3 厘米,穗粗 4.5 厘米,秃顶 0.3 厘米,籽粒紫色、糯质,果皮厚度中等,风味品质好于对照鲁糯 6 号。平均亩收鲜穗 3453 个,适宜在积温≥18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国农”系列黄瓜新品种
一、品种简介 “国农”系列黄瓜新品种是由中国农业大学培育的系列黄瓜新品种,涵盖了迷你型水果黄瓜、出口用无刺型大黄瓜、华北型密刺黄瓜及华南型稀刺黄瓜等黄瓜主要类型。同时,根据不同栽培条件,培育出分别适宜露地、塑料大棚及日光温室等不同生态条件的专用型品种,并特别针对国际黄瓜市场需求选育了适宜出口用专用黄瓜品种类型。目前有关品种已在全国各地推广,并受到各地瓜农的欢迎。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4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地埋管检测仪
在全球能源短缺的背景下,地源热泵技术以其节能、环保、可利用低位热能的特性短期内在我国快速发展起来。随着地源热泵空调项目的逐渐增多,其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使地源热泵系统的技术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施工质量检测手段,造成地埋管系统施工质量存在很多问题,如深度和回填不符合设计要求造成了地源热泵系统不能满足负荷设计要求。设计不符合要求使地源热泵的设计余量不断加大,从而加大初期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本检测仪整合了多种对地埋管系统的检测手段,不仅可以测量地埋管的深度,还可以检测地埋管的水压、夏季排热量和冬季吸热量。本检测仪不仅可测量单一地埋管系统的施工质量,还可检测多个地埋管系统的施工质量。 地源热泵地埋管系统检测仪适合地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地埋管检测的产品技术和检测标准,满足国家和当地的相关标准,并在实际项目中进行了验证,解决了地埋管施工后验收的问题,为当前的建筑节能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 目前与江苏合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产学研合作。
苏州科技大学 2021-04-28
埋地换热器地源热泵供热(水)制冷空调技术
项目研究的背景及用途:该项目利用地球表层中较恒定的温度以及储存于地下土壤层中可再生的低品位热能,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热量实现了从温度低的介质传递到温度高的介质的转移(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可以满足用户全年供暖、制冷空调以及生活热水的需求,从全年的角度,能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循环回用,具有较强的经济竞争力,是最有希望在供热制冷空调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新技术。地源热泵可以应用在各种建筑物中(独立住宅、集中住宅、学校、工厂、办公楼等商业/公用建筑),可以供暖、供暖+供热水、供暖+制冷空调、供暖+供热水+制冷空调,还可以用于道路融雪、除冰和体育场草坪加热。市场应用范围广泛,国内市场潜力很大。 技术原理及流程:该项目实施可以采用集成埋地换热器、热泵机组、控制系统与建筑末端设备等,从而完成系统工程为目标。因此,其技术核心在于优化各子系统,重点解决地下蓄放热关键技术。成果水平及主要技术指标:该项目经专家鉴定,技术水平为世界先进水平。 市场分析及效益预测:我国的建筑市场巨大,1995~2000 年,每年全国城市新建住宅建筑面积约 2.4 亿 m2,其中上海每年新建约 1500 万 m2,北京约1000 万 m2,天津约 600 万 m2,大连约 260 万 m2。2000~2010 年,每年新建住宅建筑面积约 3.4 亿 m2。这为地源热泵的工程开发应用奠定了极好的市场条件。地源热泵的经济效益可在 3~6 年中从节能中偿还投资,因为与电加热相比可节省三分之二的电能,与燃油锅炉相比亦可节省二分之一的运行费用。而且地源热泵可以大幅度减少常规能源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消除燃料燃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每年完成该方面地源热泵工程 50 项,可实现总产值 5000 万元以上,年净利润 1000 万元。
天津大学 2021-04-11
化工生产中的热泵精馏、热泵蒸馏节能工艺和技术
化工生产中为了将不同的物料组分分离,往往存在大量的蒸发、蒸馏、精馏等过程,这些过程多采用蒸汽加热,一般同时需要公用工程提供冷却水以将蒸出物料冷凝。这些生产过程的蒸汽和冷却水消耗是生产能耗的最主要环节,过程能耗和冷却水消耗直接决定了产品的生产成本。随着煤炭、天然气、淡水等能源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一些化工产品的能耗成本迅速攀升,导致其生产成本增长,利润空间下降,甚至失去市场竞争能力。因此,降低蒸发、蒸馏、精馏等过程的能耗直接影响产品生存能力,本项目技术和工艺能同时大幅度降低上述过程的蒸汽和冷却水消耗,达到节能目标。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182 18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