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甘油催化氢解制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及其生产工艺
成果在甘油氢解中的反应条件温和,甘油的单程转化率大于 55%, 1,2-丙二醇和 1,3-丙二醇的选择性之和大于 90%,其余副产品也具有比原料甘油高得多的市场价格。
扬州大学 2021-04-14
“青农 206
青农206为青岛农业大学选育的鲜食玉米新品种。2015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 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玉 鲁农审2015018号。 青农206,来源于一代杂交种,组合为LN469/LN569。母本LN469是LN78/LN-478-6为9 基础材料自交选育,父本LN569是LN665/北京甜玉米//LN665为基础材料自交选育。特征 特性: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数20片,幼苗叶鞘绿色,花丝浅绿色,花药绿色。区域试 验结果:鲜穗采收期74天,株高254厘米,穗位95厘米,倒伏率0.9%、倒折率0.4%。果穗 筒形,商品鲜穗穗长20.8厘米,穗粗4.8厘米,秃顶0.6厘米,穗粒数530粒,商品果穗 率87.6%,白轴,花粒、甜糯类型,果皮中厚。2014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 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感大斑病,高感弯孢叶斑病,高抗茎腐病,感瘤黑 粉病,中抗矮花叶病。2014年鲜穗籽粒(适宜采收期取样)品质分析(干基):粗蛋白含量 14.0%,粗脂肪4.8%,赖氨酸0.32%,淀粉58.7%,可溶性固形物(湿基)12.1%。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青农 206
一代杂交种,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数 20 片,幼苗叶鞘绿色,花丝浅绿色,花药绿色。区域试验结果:鲜穗采收期 74 天,株高 254 厘米,穗位 95 厘米,倒伏率 0.9%、倒折率 0.4%。果穗筒形,商品鲜穗穗长 20.8 厘米,穗粗 4.8 厘米,秃顶 0.6 厘米,穗粒数 530 粒,商品果穗率 87.6%,白轴,花粒、甜糯类型,果皮中厚。2014 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中抗小斑病,感大斑病,高感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青农 11
一代杂交种,株型半紧凑,夏播生育期 105 天,比郑单 958 短 1 天,全株叶片 21 片。株高 231 厘米,穗位 90 厘米。果穗筒形,穗长 18.8 厘米,穗粗 4.9厘米,穗行数平均 16.3 行,穗粒数 535 粒,红轴,黄粒、马齿型,出籽率 91.9%,千粒重 365 克,容重 717 克/升。2012 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抗小斑病,感大斑病,中抗弯孢叶斑病,感茎腐病和瘤黑粉病,青岛农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青农 1238
一代杂交种,组合为 P1/P5。母本 P1 自交系为欧盾自交选育,父本 P5 自交系为亿家丰 208 自交选育。保护地栽培品种,无限生长类型。区域试验结果:植株生长势中等,株型紧凑,叶片短,初花节位 8~9 节;成熟果实扁圆形,果面光滑,粉红色,着色均匀,果实无青肩,平均单果重 200 克左右;畸形果率1.2%,裂果率 0.9%,可溶性固形物 4.55%,果实硬度 8.2 磅/厘米;病毒病病株率 1.8%,叶霉病病株率 6.2%。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青农 866
一代杂交种,无限生长型,植株长势强,抗根结线虫病,耐低温、弱光,叶片稀疏,果实扁圆形、有青肩、粉红色,耐贮运,平均单果重约 220 克。风味口感好、品质优良。亩产可达 10000 公斤以上。适宜设施冬春茬口栽培和早春茬塑料大棚种植,推广面积已超过 10000 亩。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青农灰鹅
将传统的动物育种方法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经过 15 年的选育,培育出 了具有特色的肝用型商用配套系。该配套系遗传性能稳定、体型大,胸宽颈粗, 产肥肝性能和肥肝品质较好,在反季节繁育技术、营养需要、生产标准以及肥 肝鹅产品加工等配套技术方面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技术体系。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废弃菌糠发酵生产菌肥工艺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菌糠是指以棉籽壳、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及多种农作物秸秆、工业 废料(如酒糟、醋糟、造纸厂废液及制药厂黄浆废液等)为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 后的废弃培养基。菌糠主要含有物质是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抗营养因子 和少量的蛋白质,这些原料作为培养基栽培食用菌后,通过食用菌菌体的生物固 氮作用、酶解作用等一系列生物转化过程,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比不经过食 用菌发酵前提高二倍以上,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均已被不同程度的降解, 其中粗纤维素降低了 50%以上,木质素降低 30%以上,棉酚降低 60%以上,同 时还产生了多种糖类、有机酸类和生物活性物质。据报道,我国菌糠年产量在 200 万吨以上大部分当作废料而被浪费掉,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一些菌糠 可以被用作畜禽饲料,并且用废弃菌糠来改良土壤可以做到废物利用、改善环境,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土壤绝大部分严重缺磷、缺钾,化学肥料中的磷元素和钾元素在施肥后 很快被固化,不再能够被植物使用。解磷菌、解钾菌及固氮菌是生物益生菌肥中 的主要菌株,使用这些土壤益生菌可以提高土壤中植物可利用氮磷钾的利用率。 如果能够利用废弃菌糠大规模培养这三种菌,制备成为生物菌肥,将会极大的增 211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加菌糠做为肥料的优势。本项目利用菌糠培养解磷菌、解钾菌、固氮菌,制备成 为生物菌肥,预期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本项目拟利用处理后的废弃菌糠残渣培养酵母、解磷菌、解钾菌、固氮菌, 优化发酵条件,提高菌体量,获得制备微生物菌肥的最佳工艺路线。 天津大学从农业废弃物堆肥中筛选出 7 株解磷能力较强的菌株,其中菌株 FL7 表现出较好的解磷效果,FL7 解磷量为 436.63mg/L。该菌株已经于 2010 年 7 月 13 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进行保藏(保藏号:CGMCC NO.4008)。 本课题组还从农业废弃物堆肥中筛选得到解钾菌 K3、固氮菌 N1。解钾菌 K3 解 钾量达 4.10mg/L、固氮菌 N1 固氮量为 1.81×10—2mol/L。 另外,天津大学已经建立了以菌糠为基质培养解磷、解钾、固氮菌的发酵条 件,经过发酵条件优化,制备的菌肥中三种菌的含量达到 48.62×108CFU/g,其 中解磷菌 2.4×108cfu/g,解钾菌 25.22×108cfu/g,固氮菌 21×108cfu/g,均远高于 国标。 应用领域:生物、农业领域 合作方式及条件:具体面议
天津大学 2021-04-11
活性氯化亚铜生产新工艺
活性氯化亚铜为白色立体晶体,微溶于水,溶于浓盐酸和氨水中生成络合物,不溶于稀盐酸及乙醇中,在干燥空气中稳定。在热水中迅速水解生成氯化铜水合物而呈红色。活性氯化亚铜主要用于染料工业,有机合成,硅化物,石油化工等生产中作缩合剂,催化剂,还原剂等,还用于杀虫剂,防腐剂及冶金,电镀,医药,电池等制造中。 传统的生产方法中一般是以金属铜粉或铜作为原料,首先制成硫酸铜,再进一步制成氯化亚铜,受到原料来源及价格的限制,使生产成本高,产量低,市场供应紧张。本研究是以低品味铜为原料,经焙烧,浸取转化,首先将矿石中的铜与其它成分分离,并制成纯净的硫酸铜或氯化铜溶液,再加食盐,加入亚硫酸盐进行还原,生产氯化亚铜沉淀,用乙醇洗涤,真空干燥,即得产品。 根据初步预算,年产2000吨活性氯化亚铜的生产装置,总建设投资为500万元,年产值4000-4200万元,生产成本3000万元,年利税收入1000-1200万元,产品市场行情及应用前景十分看好。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三聚氰胺绿色生产新技术
三聚氰胺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有机原料,现有的三聚氰胺生产技术原料 利用率低,反应温度过高造成了副反应的发生。三聚氰胺合成新方法的反应机 理与现有合成方法的不同之处是: 现有工艺:尿素分解成异氰酸、然后异氰酸在高温下分解成氰胺和二氧化 碳、氰胺三聚得到三聚氰胺 6CO(NH2)2 → C3N6H6 + 6NH3 + 3CO2 新方法:异氰酸三聚得到三聚氰酸、然后三聚氰酸与氨反应得到三聚氰胺。 3CO(NH2)2 → C3N6H6 + 3H2O 82 由此可以看出,新方法没有 NH3和 CO2的放出,并且与现有生产工艺相比, 减少了 1 倍的尿素消耗。 另外,新技术生产三聚氰胺的能耗大为降低,反应温度(200℃)比老工艺 (380-410℃)降低约 200℃;同时工艺操作更为简易;反应温度的降低减少了 副反应及副产物的发生,使产品纯度大大提高。
山东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182 18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