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用于瓦斯气体室温探测的传感材料与器件
本项目将提供一款高品质的非晶 ZnTiSnO 微型半导体气体传感器,为一种具有纳米材料特征的薄膜型气体传感器,用于可燃性气体(特别是乙醇)的检测。该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具有下述优点: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快、稳定性好、抗干扰性强、可室温工作、易于微型化、与微电子系统兼容,而且制作工艺简单、组装成本低、价格低廉。 (1)半导体气体传感器件的核心材料为气敏层,即非晶ZnTiSnO 薄膜,该材料质量如何直接决定了器件的性能。通过前期预研究,我们设计并合成了具有表面微纳结构的绒面 a-ZnTiSnO 薄膜,如何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更加提升 a-ZnTiSnO 薄膜高质量,实现精确可控生长,依然是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2)气体传感器的实用性在于器件参数的确立,因而,通过系统研究,建立非晶 ZnTiSnO 气体传感器各气敏性能与气体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曲线,特别是室温工作条件下的定量关系,是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3)为使气体传感器获得广泛应用,器件良好的稳定性至关重要。通过工艺优化、器件设计和封装保护等措施,实现非晶ZnTiSnO 气体传感器的高稳定性和抗干扰性,使器件具有长的使用寿命,也是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技术。制备出高质量非晶 ZnTiSnO 薄膜,具有均匀且均一的表面微纳结构,绒度大于35%;薄膜与衬底附着力大于 21N。非晶 ZnTiSnO气体传感器性能指标:气敏层尺寸 10~300μm,易于集成化;对可燃性气体有高选择性,其中对乙醇的敏感度最高;室温工作条件下,对 100ppm 乙醇的响应度不低于 30;响应时间小于 1.8s,恢复时间小于 1.5s;稳定性好,有效使用寿命不低于3 年。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揭示出 a-ZnTiSnO 气体传感器室温气敏性能和稳定性机理,建立理论模型,阐明器件的耐候性规律。研制出具有实用价值的高品质 a-ZnTiSnO 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建立一套非晶 ZnTiSnO 材料生长和器件制备的完整工艺,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应用范围:  纳米氧化铜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抗菌、抗紫外线、空气净化产品中,如抗菌保鲜膜、抗菌塑料、抗菌纤维、抗菌整理液、抗菌陶瓷、抗菌地板、抗菌纺织品、防嗮化妆品、室内甲醛治理等产品中。 纳米CuO应用前景 催化剂:主要用于国防领域,作为复合固体推进剂的重要成分,用来调节推进剂燃耗性能。 传感器:纳米氧化铜对外界环境的温度,光,湿气等十分敏感,并且可以提高传感器的响应速度,灵敏度和选择性。 在超导,陶瓷,电极活性材料等领域作为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有广泛的应用。 用作玻璃,瓷器的着色剂,光学玻璃磨光剂,有机合成的催化剂,油类的脱硫剂,氢化剂。 用于制造人造宝石及其它铜氧化物,用于人造丝的制造,以及气体分析和测定有机化合物等。 用于饲料中,提高铜的表观消化率。 用于抗菌剂,纳米氧化铜具有清洁,高效,能耗低,污染小,被广泛用于医药,纺织等领域。 用于粒子助力制冷器节能,提高热传递效率。 降低冷冻机油的粘度。 提高烟气脱硝性能。 应用范围: 橡胶工业中硫化活性剂,石油化工行业催化及添加剂,是汽车轮胎、飞机轮胎、工业电缆行业材料以及氧化锌陶瓷; 涂料油漆、透明橡胶、乳胶和塑料行业用,可增加产品强度和致密性、粘合性、光洁度; 抗菌抑菌和除臭材料、医药卫生用杀菌材料、玻璃陶瓷杀菌自洁材料、医药行业杀菌敷料; 电子工业和仪表工业、制造电器件、无线电、无线荧光灯、图像记录仪、变阻仪、荧光体; 军事工业:红外吸收材料。   五、纳米氧化锌分散液 项目 Item 标准 Standard 氧化锌(W/%) ZnO 4% 外观 Exterior 乳白略显黄色易流动液体 Milky white slightly yellow liquid PH 7.2   分散液氧化锌含量可以根据需要在30%以下定制
浙江大学 2021-05-10
稀土对再生铋黄铜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研制了一种RE-Bi再生黄铜来改善传统铋黄铜由于冷、热脆性导致的废料重利用困难的问题。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合金的显微组织;采用拉伸试验测试合金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RE使铸态合金晶粒明显细化,Bi由膜状变为颗粒状均匀地分布在基体中;随着RE添加量的增加,铸态、热轧态合金的伸长率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添加0.2%的RE时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当RE添加量超过0.2%时,合金中生成过量RE化合物,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0
波与物质相互作用新形式的发现
以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为例。在发光过程中,一直以来研究者都认为光源只能够与其所处环境的电磁场模式的本征态相互作用,光源的出射强度和频率等辐射特征由光源和这些本征态共同决定。这一观念随着对自发辐射的深入理解而逐渐形成。标志性的认识包括1930年V. Weisskopf and E. Wigner提出自发辐射是激发的电子与真空场相互作用引起的。1946年E. M. Purcell进一步指出自发辐射的速率是由光源和其所处环境的电磁场模式的本征态共同决定。对这一观念的深刻理解使得我们可以通过构建和调控光学模式本征态来控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从而对激光器、单光子源、光子晶体、超构材料等光物理与器件的兴起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1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正是授予了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单个粒子的量子调控。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洗衣液的收集与装箱装置
(专利号:ZL 201310493913.7) 简介:本发明公开一种洗衣液的收集与装箱装置,属于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领域。该收集与装箱装置包括收集手臂输送装置、链板输送装置、推送装置、主从支链分离式二平动并联机器人、纸箱输送装置;其中收集手臂输送装置设置在链板输送装置的前方,推送装置设置在链板输送装置的正上方,推送装置设置在纸箱输送装置的前方,主从支链分离式二平动并联机器人与抓手连接设置在推送装置与纸箱输送装置之间的正上方。本发明装置具有生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陶瓷与铸铁配副的滑动摩擦磨损
本成果适用于具有超低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的滑动摩擦副,如工业泵轴承,内燃机凸轮与挺杆垫块等。当对偶件分别采用Si3N4陶瓷与铸铁,并可用水作润滑时,其摩擦系数仅为0.02,对偶件的摩损率几乎接近于零。 如将这一成果用于汽车发动机中的凸轮与挺杆垫块,Si3N4垫块的耐磨性可比传统用垫块(粉末冶金法)的耐磨性提高15~20倍,铸铁凸轮的磨损也可大幅度降低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基于SSVEP与OSP的混合脑-机接口方法
基于SSVEP与OSP的混合脑-机接口方法,受试者穿戴好电极帽,将SSVEP-OSP混合范式通过计算机屏幕在受试者面前播放,受试者注视刺激单元中的任意一个,通过采集系统将受试者盯视刺激目标时产生的脑电信号,经脑电采集仪放大、滤波及模数转换后,将数字化的脑电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采用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脑电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对SSVEP特征实现提取及分类识别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4
Greenwind nano新风机的研发与产业化
项目从2015年起步,已完成两代成熟的空气净化器产品:Greenwind一代内循环式空气净化器,Greenwind nano二代外进气式新风机。曾获江苏省科技厅颁发的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161202G0249N)。目前正在开发第三代产品:基于二代产品,加装温度湿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室内温度湿度、氧气浓度。基于大数据分析,得到最舒适的温湿度比值,智能控制加湿器与空气净化器,将空气净化与体感舒适结合。空气净化器使用Wifi连接云端,实现移动设备端的实时监测和开关。
南京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量子照明雷达的设计与仿真
量子照明雷达是新兴的研究方向,是量子信息技术与雷达技术相结合的新兴产物。而量子信息技术又是古老的量子力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不少研究者因晦涩的量子力学而望而却步。为了降低量子照明雷达的神秘感,打破抽象壁垒,我们创造性地发展了量子照明雷达的高效仿真技术,对于未来实现量子雷达的普及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截止目前,尚未见到关于量子照明雷达仿真平台的相关报道。而该成果基于MATLAB这一易于上手的计算机数值平台,沟通了抽象的量子力学与具体的量子目标探测之间的桥梁,具有创新性和国内领先的技术先进性。 经过近五年的研究和近两年教学实践的检验,该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通过可视化的工作界面,可以给出量子信号源的关键物理参数分析、量子态演化过程、多份量子态条件下量子照明雷达的虚警概率分析等多个方面的图形化界面,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鉴于量子雷达技术是未来新体制雷达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本成果将有望在空间、水下目标探测方面取得应用,市场应前景广阔。截止到目前,该成果已经应用于高年级本科生的培养与实训和北京某研究所的新体制目标探测项目研发中。
北京理工大学 2021-12-07
唇腭裂外科修复新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先天性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出生缺陷。据我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1995-2000的统计数据表明,唇腭裂已跃居为我国新生儿中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由于唇腭裂的发病机制不清楚,目前尚无预防的办法。因此,努力提高唇腭裂的临床治疗水平是最重要的任务。而唇裂手术效果的不稳定性和腭裂修复手术后患者上颌骨生长发育抑制的现象仍然是唇腭裂临床治疗领域面临的难题。为此,本项目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影响唇裂修复术后效果因素的研究;(2)影响腭裂修复术后效果因素的研究;(3)新的唇裂整复手术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研究与应用;(4)避免或减轻腭裂修复术后上颌骨生长发育抑制方法的研究;(5)新的腭裂整复手术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结合本项目研究成果编写出版了《唇腭裂修复外科学》和《唇腭裂手术图谱》2部专著,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11篇。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学者引用104次。培养博士研究生12名。主要研究成果中唇腭裂修复的华西法在全国主要的口腔医学院校的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所建立的新的唇裂手术方法被全国40多家大学附属医院和省级医院所应用,受益患者已达1万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川大学 2016-04-29
可调式手术创面冲洗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有效、方便、快捷的伤口冲洗在骨科手术、车祸伤,战伤、特别是大地震后创伤患者和手术患者中的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产品可适用清创手术、骨科手术、神外手术、烧伤手术、普外手术等各类手术。现在临床使用非常小量的一次性加压冲洗枪(主要是国外进口),价钱昂贵,在使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仍是传统的生理盐水瓶简易伤口冲洗。该装置系列产品研发能填补国内在此领域的空白满足临床工作的迫切需要。
四川大学 2016-04-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2 163 164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