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关于开展2023年青海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
为进一步增强我省科技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推进孵化服务机构提质增效,根据《青海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绩效评价细则》(青科发高新〔2023〕48号),省科技厅定于7月份开始组织织开展2023年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绩效评价工作。
青海省科技厅 2023-07-05
关于认定2022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通知
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暂行办法》(宁科规发〔2021〕16号)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众创空间管理暂行办法》(宁科规发〔2021〕17号),现认定伟航创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5家单位为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宁夏大学时代创客众创空间等14家单位为自治区级众创空间。
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3-07-14
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青海省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促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化、专业化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按照《青海省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青科发高新〔2020〕86号)和《青海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青科发高新〔2020〕87号)相关要求,从6月中旬开始组织开展2023年度省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认定工作。
青海省科学技术厅 2023-06-21
地理科学学院杨德伟教授课题组在可更新能源转型的协同效益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为应对区域环境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传统能源向可更新能源的转型已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然而,能源转型对区域环境经济的协同效益(co-benefits)或者伴生风险(co-risks),在全球不同区域的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张家口作为全国唯一的可更新能源示范区和2022年冬奥会的协办城市,担负着京津冀城市群西北生态屏障的角色。因此,张家口在可更新能源替代方面的探索,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深远。研究运用构建的LEAP-Zhang模型在2016-2050年的分析显示,相对于常规发展情景,在由可更新能源替代、能源节约设备和产业结构优化等三个子情景构成的综合情景下,张家口的温室气体将在2030年达峰;可更新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电等)比传统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在温室气体减排、就业容量和电力生产消耗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研究明确了可更新能源转型带来的协同社会环境效益,为国家能源转型探索提供了研究支撑。
西南大学 2021-02-01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公布2023年度自治区备案众创空间名单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科技强桂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桂办发〔2021〕14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厅组织开展了2023年度自治区级众创空间备案工作。经研究,现确定“南宁师范大学创客空间”等18家机构为自治区备案众创空间。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3-07-17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入选作品《乡村振兴背景下西南山地废墟空间保护与利用研究》
通过对梁平区原竹山小学遗址场所进行整体格局保护,对现状建筑进行排危、保护、加固、修缮,保留现场重点植被,回收现场建筑材料,在原有建筑遗址空间上通过新的建构形式,形成新的功能空间、体验场所,达到当代与传统的对话,新环境与旧空间的融合,呈现新的场所精神,延续历史记忆,传承地域特色,展现新时代的态度与力量。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2023-03-31
西安交大科研团队将人工智能技术成功应用于离心压缩机完全空间曲面叶轮的优化设计
西安交通大学席光教授课题组成功将人工智能三维图像识别技术应用于离心压缩机的优化工作中,并与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国际上首个完全三维离心叶轮的优化设计及试验验证工作。
西安交通大学 2023-02-02
南京大学地理学科最新成果: 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二氧化碳施肥效应时空变化格局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和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张永光教授、居为民教授和陈镜明院士团队在全球变化和陆地碳循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未来全球变暖的速率及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是《Science》杂志列出的未来25年需要解决的125个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CO2)的浓度持续上升。CO2浓度的不断增加,在通过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的同时,也提高了植被的光合作用速率(即CO2施肥效应),增加陆地生态系统吸收大气CO2的能力(即碳汇能力),从而减缓全球变暖的速率。研究表明,大气CO2施肥效应是造成近几十年来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显著增加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全球变绿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因此,在全球尺度定量化评估CO2施肥效应,并分析其时空变化格局,有助于准确评估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以及其变化趋势、降低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不确定性十分重要。 尽管基于控制实验可以在叶片和冠层尺度对CO2施肥效应的机理进行了的研究,但控制实验的数量、空间分布和物种代表性有限,全球尺度CO2施肥效应的时空变化得定量评估尚不清楚。长时间序列遥感观测为全球CO2施肥效应研究提供了数据基础。因此,该研究首先基于系列卫星传感器的观测数据,研制了1982-2015年全球新型植被指数(NIRv)数据,验证其作为全球植被光合作用(总初级生产力,GPP)指示器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准确评估全球CO2施肥效应的检测-归因模型,揭示了近四十年全球CO2施肥效应的时空变化特征,评价了结果的可能不确定性;最后,结合欧洲ICP Forests等机构提供的欧洲地区叶片氮磷观测和全球陆地水储量等遥感数据,揭示了全球CO2施肥效应时空变化的可能原因。 研究表明,全球CO2施肥效应在近四十年呈现显著的下降的趋势;2001-2015年的全球CO2施肥效应比1982-1996年显著降低。全球超过70-80%的陆地植被区域CO2施肥效应呈现下降的趋势,欧洲、西伯利亚、南美洲和非洲大部以及澳大利亚西部地区尤为明显;在少部分地区CO2施肥效应存在着上升的趋势,例如东南亚部分地区和澳大利亚东部地区。多个生态系统模型同样能够模拟出全球CO2施肥效应的下降趋势,但显著低于基于遥感数据的结果。
南京大学 2021-02-0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在晚新生代草原生态系统演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这项研究首先建立了全球现代禾本科物种与气候对应关系数据集~1200万条,发现~10°C等温线是北美、东亚地区早熟禾亚科和黍亚科/虎尾草亚科分布的分界线,~400 mm等降水量线是北美、南非地区黍亚科和虎尾草亚科的分界线;同时发现各个大陆禾本科物种分布特征、气候适应区间有所不同,可能原因是区域气候,地形和本地物种等非生物和生物因素造成的。
南京大学 2022-06-14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自治区级众创空间认定工作的通知
为推进自治区众创空间高质量发展,完善科技孵化服务链条,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根据《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宁科高字〔2021〕30号)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众创空间管理暂行办法》(宁科规发〔2021〕17号)要求,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开展2023年度自治区级众创空间认定工作。
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3-08-0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