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坪地模具架、坑梓模具架、东莞模具架
产品详细介绍坪地模具架、坑梓模具架、东莞模具架 电话 0755-81766200 / 18926009586 联系人 陈先生 网址 http://www.cfu28.com 一.模具架类别: 1. 模具架分为:a.标准型;b.带天车型;c.重型;d.全开式;e.滑板式;f.伸收式. 2. 可根据客户要求非标订做. 二.模具架用途: 1. 用于放置各类塑胶、五金模具. 三.模具架特点: 1.安全可靠:附加定位保险装置,使用安一可靠. 2.操作轻便:采购轴承组合,滑动平稳,并附有吊模装置. 3.结构简单:由多种组合部件组装而成,便于折装,运输和组装. 4.节省场地:占地面积小,可存放几十套中小型模具. 5.抽屉可承重800-3000kg(根据需要选择). 创富本着“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宗旨,竭诚欢迎客户朋友联系订购,共同发展!
深圳市创富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铁路道岔尖轨和基本轨的冰雪检测与融化装置
一种铁路道岔尖轨和基本轨的冰雪检测与融化装置,其目的在于检测到铁路道岔上有冰雪信息时,利用热风快速冰雪融化,即通过安装在左右尖轨内侧带滑床台铁垫板上、与左右尖轨相平的左右基本轨内侧的冰雪传感器分别自动检测相应位置的冰雪情况,当检测到左右尖轨、与左右尖轨相平的左右基本轨有冰雪时,装置自动启动热风箱融化该处的冰雪,无需工作人员实时沿线检测和扫雪,即可完成铁路道岔尖轨和基本轨的冰雪检测与融化,大大的降低了人力的损耗,确保列车行车安全,为轨道交通行业的安全保驾护航。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5-04
高压共轨式柴油机空穴湍流初次雾化机理及喷雾模型的研究
项目简介 本项目针对柴油机高压共轨式喷射系统内部所存在的空穴湍流流动对喷雾雾化特性 的影响机理尚不清楚及发动机 CFD 模型中喷雾雾化模型非常薄弱,进而影响到高压共轨 式发动机喷雾,乃至燃烧排放性能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将现代化的激光测试及高速成像246 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研究揭示了喷嘴空穴流动特性及空穴湍流初次雾化机理, 并基于此,建立了耦合喷嘴内流的欧拉-拉格朗日 CAV-ELSA 喷雾模型,解决了喷雾研究 中喷嘴近场喷雾稠密及喷雾多尺度耦合
江苏大学 2021-04-14
一种无需考虑参考卫星变换的紧组合RTK定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需考虑参考卫星变换的紧组合RTK定位方法,通过对传统双差模型进行改进,将双差电离层和双差模糊度改写为站间单差的模式,各历元各频率独自选择参考卫星,避免了参考卫星频繁变换对定位解的影响;在分析伪距/载波DISB时变特性的基础上,通过GPS和Galileo系统间重叠频率观测值组成差分观测方程,与常规RTK相比,提供了多余观测,提高观测模型强度,在长基线情况下,可以有效提高模糊度的固定成功率和首次固定时间,尤其是在单个系统共视卫星数目极少或卫星数目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实现固定解,提高定位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东南大学 2021-04-11
武汉大学采购卫星对地高速数传系统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武汉大学采购卫星对地高速数传系统项目 招标项目的潜在投标人应在阳光招采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网址:http://www.yangguangzhaocai.com/)获取招标文件,并于2022年06月30日 09点30分(北京时间)前递交投标文件。
武汉大学 2022-06-09
20kg量级亚米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大连理工大学首颗科学卫星项目正式启动。2021年将完成卫星正样的制造与测试,2021年底前择机发射。该卫星总设计师、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院长夏广庆表示,该星是世界首颗20kg量级亚米级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与国内外遥感卫星相比,该星以仅21kg的重量实现优于1m的分辨率,代表了目前国内外同重量级别遥感卫星的最高水平。”卫星计划于2021年发射。作为大连理工大学的首个科学卫星项目,该卫星将在轨开展海洋科学观测、海上交通监测与分析等科学任务,并验证新型电推进技术。卫星总指挥、大连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教授于晓洲说,怎样在体积小、质量轻、功耗大的约束下保证各分系统的高可靠性工作并实现高分辨率遥感成像和数据高速下传,是研制这颗卫星的最大难点。“比如,要达到这么高分辨率的对地成像,要求卫星平台具有高精度姿态控制,相机和数传系统有足够大的功率。这些难点需要极强的技术创新和集成设计能力。”完成首飞之后,卫星平台及相关技术未来可以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科学研究、高精度对地遥感、海洋船舶交通信息管理、新技术验证和深空探测等领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4-11
基于遥感卫星成像的目标红外辐射特性测量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卫星成像的目标红外辐射特性测量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的实现包括:通过逐步扩大目标区域,并判断扩大目标区域前后的目标红外辐射总能量的变化情况来进行红外辐射能量的提取,并由此计算待测量目标物方的红外辐射亮度,解决了目前红外辐射特性测量方法不能有效解决基于遥感卫星成像的目标红外辐射特性测量的技术难题。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视频卫星大数据的周期性编码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卫星大数据的周期性编码方法,包括静态图像编码构造卫星端周期预测参考 的静态图像库、搜索周期预测匹配图像、帧级预测模式判断和动态视频编码四个步骤;本发明将卫星视 频编码分为静态图像编码和动态视频编码两个阶段,首个推扫周期执行静态图像编码,将编码的图像作 为后续推扫周期的预测参考,从而只传送少量的残差信息,大幅度提高了视频编码效率。 
武汉大学 2021-04-14
大面积吹填造地超软地基加固技术
据统计,目前规划吹填造地面积达到1200km o吹填土具有含 水率高、孔隙比大、强度低、压缩性高等特点,处于超软状态,人员和施工机 械无法直接进入场地,处理难度极大,迫切需要研发适应大面积超软地基快速处 理新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正是针对饱和吹填超软土加固难题而开发,实现了在 承载力为零的泥上施工、实现了泥上插板、泥上铺膜、泥上布管,采取新型管网 代替砂垫层水平排水系统,改进水平排水滤管,改进排水板和波纹滤管的连接方 法,实现了多项施工工艺的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了超软土地基上无法进行传统真 空预压的施工难题,开辟了特殊土地基加固的新途径。主要施工步骤包括铺设 浮桥、改性真空预压以及结合覆水预压技术:(1)在围堤内的淤泥区上铺设浮 桥;(2)在淤泥区上铺设塑料编织布,将其固定于围堤和浮桥上;(3)在塑料 编织布上水平铺设排水支管,塑料排水板缠绕排水支管插入淤泥区的淤泥中; (4)在塑料编织布上水平铺设排水主管,走向与排水支管垂直,排水主管一 端连接真空泵;(5)在排水主管、与排水支管上铺设土工布,在土工布上铺设 真空膜;(6)在真空膜上放置水荷载。
重庆大学 2021-04-11
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建筑供能系统
一、 项目简介近年来,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地源热泵成为供热空调系统的新宠,各地争相建设。但是,一些地源热泵系统项目由于存在设计考虑不周、施工偷工减料及运行精细化不够等问题,出现了大量的项目运行不理想或失败的案例。尤其是,地源热泵(土壤源热泵)系统需要保持土壤的冷热平衡问题没有引起设计和运行人员的注意。北方地区,在全年的建筑用能上,常常出现用热量远大于用冷量的情况,在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补助热源的设计,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特别实时监测地下温度场的平衡。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系统(HSGSHPS),由地源热泵系统(GSHPS)和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系统(SAGSHPS)组成,可以为建筑供冷、供热及供热水,既解决了夏季空调能耗远低于冬季供热能耗建筑单纯使用地源热泵时出现的地温不平衡问题,同时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如下优点:两个子系统热负荷分配灵活可调,适应负荷计算的不确定性;非供热季太阳能通过跨季节储存与土壤中,既减少了太阳能集热器的需求面积,又可以提高土壤温度,进而提高地源热泵机组COP;太阳能冬季直接供热效率高,提高整个系统供热的COP。本项目的特点是因地制宜根据建筑负荷需要和建筑所在地地质和太阳能资源情况,对供热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保证地源热泵系统的平稳运行并使系统初投资和运行成本最低。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本项目技术已在小型别墅建筑和中型办公建筑进行示范运行,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基本达到成熟。三、 技术指标(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本项目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天津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完成,获得验收,现有发明专利一项: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建筑供能系统(专利号:201110146044.1)。四、 市场前景(应用领域、市场分析等)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地区处于找不到热源的状态,城市集中供热不能到达,燃煤锅炉不允许新建,燃气锅炉供热运行费用太高且燃气气源紧张,传统的供热方式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太阳能耦合地源热泵系统以可再生能源为热源,消耗部分电能可获得3-5倍热量为建筑供热,同时,可以实现建筑的制冷空调,室内舒适度高,运行费用低。本项目技术适用于农村小型建筑、别墅以及中型办公建筑或住宅,应用前景很好。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资金需求、场地规模、人员等需求)以260 m2的别墅建筑为例,建筑供热负荷约15 – 20 kW,供冷负荷约为18 – 25 kW,需配置一台地源热泵机组,太阳能集热器25 – 40 m2,室内布置风机盘管4 – 6台,室外钻孔4 – 5口,孔深110 m。 系统投资10 – 15万元, 系统供暖运行费用15 – 18 元/m2。以5000 m2的办公建筑为例,建筑热负荷约为260kW,冷负荷为360kW。室内末端采用风机盘管,采用地源热泵与太阳能跨季节储热辅助地源热泵系统耦合形式,系统总投资约为300万元,系统运行供暖费用8 – 10元/m2。六、 生产设备本项目所涉及的设备均可通过外购途径获得,企业无需投入相关生产设备。七、 效益分析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形式为用户提供能源服务,或者为用户提供系统设计等形式,对该供热空调系统进行推广,比传统的集中供热节省运行费用30-50%。八、 合作方式专利转让、技术入股均可,面议。九、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包括电子邮箱)联系人:王恩宇电话:1380217895Email: enyuwang@163.com十、 高清成果图片3-4张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2 13 14
  • ...
  • 20 2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