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定子永磁型记忆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子永磁型记忆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与矢量控制方法相比,定子永磁型记忆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避免了复杂的旋转坐标变化,这简化了系统结构,提高了系统响应速度。同时,该控制方法仅需两个滞环控制器和一个速度调节器,因而磁化状态所造成的电机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较小。本发明定子磁链给定值由负载和转速实时计算得到,与直接给定定子磁链的传统直接转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偏振态控制的双档变焦透镜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偏振态控制的双档变焦透镜,在光的前进方向上,依次设有起偏器、1/4 波片、 透镜 1 和透镜 2,透镜 1 和透镜 2 采用由纳米砖阵列构造的平面纳米砖透镜,纳米砖阵列中各纳米砖的 尺寸相同,相邻纳米砖的中心间隔相同,纳米砖的转角根据距离透镜中心距离确定。这种双档变焦透镜 的特点在于,仅需要将照射纳米砖超材料结构透镜的圆偏光的旋向改变(即 1/4 波片转动 90°),两片纳米 砖超材料结构透镜的焦距值均会变成原来焦距值的相反数
武汉大学 2021-04-14
等离子体激励器对典型翼面流动分离控制
流动分离不仅会导致飞行器的升阻比骤减、油耗剧增,甚至会引起机翼的剧烈振动,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全球范围内基于等离子体激励器的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正方兴未艾。课题组所研发的锯齿形激励器能够在高雷诺数O(105)下有效地抑制流动分离。该研究首次对三维等离子体激励器在流动分离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实验验证。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4-14
用于多轴磁悬浮轴承的电力电子控制器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磁悬浮轴承是利用电磁力实现转子无接触支撑的新型支撑设备,对于高转速和高精度的场合,磁悬浮轴承在旋转机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磁悬浮轴承系统中,电力电子控制器用于控制磁轴承线圈电流,从而产生用于悬浮的电磁力,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现有技术的痛点问题:目前在此领域广泛使用的电力电子变换器存在使用器件较多的不足之处,从而带来体积大、成本高等缺点,不利于系统的集成化。对于多轴磁悬浮轴承,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另外,磁悬浮轴承中电力电子器件是最易失效的部件之一,威胁磁悬浮轴承的运行可靠性。如果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出现器件失效,将造成严重后果。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焦炉自动测温、 自动火落判断与加热燃烧优化控制
成果简介(1) 实现焦炉立火道温度的直接测量; (2) 建立火道温度变化趋势数学模型; (3) 实现焦炉加热过程的全自动控制; (4) 建立炼焦指数模型;(5) 建立标准火道温度模型;(6) 根据甲方要求生成所需要的各种工艺流程、 趋势、 报表、报警和操作指导画面; (7) 节约煤气量达 3%左右; (8) 实时监测全炉各炭化室的工作状态; (9) 有利于延长炉龄, 稳定焦炭质量, 降低劳动强度; (10) 自动连续测量焦饼表面温度, 并自动生成趋势曲线和报表。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控制流量的水蒸气发生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流量的水蒸气发生方法及装置,通过氢气与金属氧化物颗粒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蒸气,其中金属氧化物颗粒中的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强于氢离子。由于高温条件下氢气与金属氧化物颗粒的反应速率很快,且反应属于不可逆反应,氢气可被完全氧化,能连续产生浓度接近 100%的高纯水蒸气;且水蒸气的流量完全受氢气的流量控制。由于氢气的流量控制精度很高,因此比起传统液态水发生水蒸气的发生方法,本发明对水蒸气流量的控制精度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 FPGA 控制的数据采集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 FPGA 控制的数据采集方法和装置。方 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S1 上位机通过 USB 将命令下传给 FPGA 芯片; S2 解析接收到的命令,判断是电磁超声检测还是漏磁检测;S3 若为电 磁超声检测,则 2-1MUX 模块选通 A 输入,脉冲发生模块产生激励信 号,进行电磁超声检测以及数据采集;若为漏磁检测,则 2-1MUX 模 块选通 B 输入,进行漏磁检测和数据采集。本发明还公开了实现上述 数据采集的装置。本发明方法成功实现将漏磁与电磁超声两种检测结 合在一起,以 FPGA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技术体系及标准研究
成果来自多项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分别获得省部级一、二、三等奖励的重点纵向成果,发表论文10多篇,出版专著3部,获发明专利1项,目前已进入实用阶段。该成果首次提出高铁卫星和常规测量的控制网技术指标;研制出方向自适应投影和CPⅢ网数据处理软件;建立600 m标准轨道检验场进行轨道检测设备的国内首次产品技术认证。方向自适应投影的准确性比国外同类型技术提高10倍,使高铁控制网边长投影变形<1 mm/km;建立600 m以上标准轨道进行轨道检测设备的计量认证国外尚无先例,是唯一可以检测轨道300 m弦平顺性≤10 mm技术指标的计量检测手段。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7
热轧生产线中的复杂控制与综合优化技术
Ø 本项研究的应用领域为板带热轧,重点是热轧中厚板领域。板厚控制、板形控制、轧制节奏控制、轧制温度控制及轧制规程自动生成与自动修正等是热轧板带特别是热轧中厚板轧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重要科学问题。本研究运用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包括现代控制理论、最优控制理论、系统辨识理论和计算机控制与优化技术等。将上述理论与热轧液压自动厚度控制(HAGC)系统研究与应用,轧制过程建模、仿真与优化控制研究,热轧规程动态设定与自学习研究紧密结合,形成了具有多种完整功能的控制系统实现技术,并成功地应用于热轧板带生产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级联直流变直流汇集并网拓扑及移相控制方法
新能源发电广泛通过交流母线接入柔性直流电网之后,并入交流大电网当中,即采用交流汇集,直流送出的形式。交流汇集侧由于与大电网相脱离,因而容易发生宽频振荡等稳定性问题,造成系统故障、停运、保护甚至烧毁设备等严重后果。系统稳定及振荡的问题成为限制新能源经柔直送出大规模并网的一个瓶颈问题。 采用直流汇集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交流系统当中的宽频振荡问题,提升新能源并网惠及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提出了新能源发电,经级联直流,dc/dc变流器并网拓扑及移相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新能源经柔直,汇集并网送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且通过一项控制的方法,可使输出的直流电流和电压更加平稳。 在级联DC/DC实现MPPT控制的基础上,针对独立输入串联输出的级联DC/DC系统结构在光照不均时不能实现均压的问题,以及DC/DC输出侧串联电压跨度大、并网电流纹波大的问题,在拓扑中增设LC滤波器,又提出一种组合电平法的移相控制策略,在保证传输线路电压稳定的同时,有效减少了并网电流的纹波。 创新点 针对模块化级联DCDC系统,当光照不均时,DCDC输入功率不同,由于输出侧串联,输入功率的不同会导致输出侧的均压问题,为此,在原有的DCDC拓扑基础上增加一个后级均压单元,由一个二极管和开关管组成,并且采用移相控制策略,可有效实现输入功率不同时,级联模块输出侧的均压稳流效果。 市场前景 新能源直流汇集直流升压是未来建设多电压等级直流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升压变流器是其中的关键技术装备,因而其控制特性显著影响系统的持续稳定可靠运行。 应用案例 新能源直流升压汇集示范工程
华北电力大学 2023-07-2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9 110 111
  • ...
  • 629 63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