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自反馈垃圾信息过滤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反馈垃圾信息过滤方法。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智能巡检与捡垃圾机器人系统
智能巡检与捡垃圾机器人系统基于搭载的视觉、激光、IMU、编码器等传感器进行融合,实现机器人在居民小区、公园广场、街道、工业园区等典型环境下的高精度自主定位、建图与导航,同时基于建立的场景地图,采用深度学习对场景中的物体进行图像分割,识别出垃圾及其种类,获得垃圾的空间位姿信息,控制机器人完成捡垃圾任务,并进行垃圾的智能分类。智能巡检与捡垃圾机器人系统不仅具备常规巡视功能,执行巡检任务,还具有捡垃圾和智能分类功能。创新性强,技术水平先进,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城市生活垃圾分选与综合利用
城市生活垃圾分选与综合利用技术的核心是利用机械等方法高效分选出垃圾不同成分,针对分选出的不同物质加以不同的资源化利用方式。垃圾分选及综合利用技术摈弃了传统上垃圾所有组分采用单一处理技术的思维模式,而是基于对生活垃圾基质组成、垃圾组份性质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相互协作的分选设备将生活垃圾细分为有机质类、磁性物质、无机砖石类、塑料类、纸类、织物类等,并结合不同的资源化利用工艺①有机质制作有机肥工艺②废旧混合塑料制作塑木工艺③织物和纸等可燃物类制备衍生燃料(RDF)工艺等实现高值化利用。垃圾经分选综合利用之后只有少部分钝化物质需卫生填埋,减容率达90%以上。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建筑垃圾等固废材料高效利用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一种环保型垃圾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桶,尤其涉及一种环保型垃圾桶。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垃圾简单、操作方便、环保性好的环保型垃圾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环保型垃圾桶,包括有垃圾桶、气缸、挡板Ⅰ、右架、减速电机、转盘、顶板等;垃圾桶内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气缸,气缸顶部均设有挡板Ⅰ,挡板Ⅰ上均开有孔Ⅰ,垃圾桶顶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支架和右架,支架顶部右侧和右架左侧下部均设有滑轨,滑轨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块,滑块底部与滑轨之间均设有弹簧Ⅰ,左右两侧滑块之间设有广告牌。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装垃圾简单、操作方便、环保性好的效果,利用本环保型垃圾桶可以环保的装垃圾。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及方法
项目简介: 餐厨垃圾等生物质废弃物易腐败、滋生蚊蝇,不但产生恶臭气体、滤出液等污染环境,而且已成为传播疾病的因素之一,同时餐厨垃圾的不当使用也威胁人身健康,因此餐厨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已是国家的重大需要之一。本项目通过筛选、驯化获得能够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淀粉、蛋白质、油脂等的微生物菌株 20 余株,构建了系列微生物菌剂 5 种,研发了系列化的餐厨垃圾资源化装置。 利用上述菌剂在自主研发的装置中能在 6 小时内实现餐厨垃圾的资源化。作为土壤基质的产出物中有机质含量超过 80%,氮磷钾总量不低于 5%,其各项指标均符合或超过农业部有机肥相关标准(NY525-2012 和 NY884-2012)。 该土壤基质可有效改良当前的盐碱地和沙漠化土壤,恢复土壤的生态功能,其社会意义、环境意义重大。 上述相关技术成果在应用过程中具有能耗低,处理效果好的特点。 相关技术成果获得 2015 年天津市专利金奖,2016 年中国专利优秀奖。
南开大学 2021-04-13
航空宇航金属焊接蜂窝轻量化制备技术及应用
进入“十四五”以来,我国军费稳定增长及加强实战化训练大背景下,航空航天军工产业必将放量增长,军工各产业链迎来了红利期,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行业将迎来需求放量的黄金发展期,金属蜂窝及其制品的应用场合多为航空航天军工等国家战略产业,关系到国家安全和高科技发展的大局,产品属于多属于高精尖特产品,附加值高,在军民领域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市场处于爆发的前夜。金属蜂窝产品具有最优的结构重量比,具有超轻、高强、隔音、隔热、耐疲劳等优异特性。在航空发动机蜂窝封严、飞机机翼、导弹舵翼、卫星、装甲车辆电磁屏蔽等军用领域拥有重要应用,且在民用领域,如汽车、核电、高铁、建筑、家居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项目成果为金属焊接蜂窝轻量化制备技术及其应用。 本项目核心技术包括蜂窝芯体制备方法与工艺、蜂窝芯体空间曲面自适应加工、飞行器空间曲面蒙皮热成型、复杂空间曲面结构真空钎焊、蜂窝封严自动化装备、电磁屏蔽蒙皮设计和制备、无损检测与可靠性评估等。核心产品包括航空发动机蜂窝封严(市场容量大、稳定增长)、航空飞机机翼等大部件(单品价值大且技术难度极高)、导弹舵翼类(市场容量大且技术难度大)、隔音降噪蜂窝结构、电磁蜂窝屏蔽结构等,以及高铁、核电、汽车、建筑等民用蜂窝产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3-04-19
纳米活性粘土的批量化干燥和分散改性技术
纳米粘土是聚合物和涂料的理想填料,通常采用湿法介质搅拌磨研磨的方法制备。作为填料使用前,需要对纳米粘土浆料进行干燥处理。由于纳米粘土颗粒具有极高的表面积、表面能和表面活性,在干燥过程中易发生团聚,团聚体尺寸往往达数微米以上, 影响纳米粘土的使用性能。该技术通过对纳米粘土浆料干燥前胀化处理来解决上述问题,并与新型工业化干燥技术集成,缓解纳米粘土在干燥过程中的团聚现象,配合干燥后改性处理技术,对纳米粘土进一步解聚改性,还原干燥后粘土的纳米颗粒特性,生产的产品可作为高端填料使用。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5-08
轻量化高效索驱动并联机器人装备
1.痛点问题 在食品、医药、新能源、物流及3C等诸多行业,需要大量对产品进行高速拣选、理料和包装的机器人。高速机器人已成为分拣和包装领域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质量的核心装备。国际机器人巨头ABB和FANUC等引入并联构型,凭借基础零部件优势,开发的Delta高速并联机器人一直处于市场垄断地位。国产机器人的高性能伺服驱动和减速器等依赖进口,面临中低端锁定的困局。 面向轻量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及日益复杂多样的生产需求,刚性机器人在性能方面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功耗高等亟待突破的瓶颈。 2.解决方案 本项目引入高性能索驱动技术,建立了刚柔融合构型创新设计方法,发明了一类具有高效率、低成本、低功耗和高精度特性的高速索驱动并联机器人,实现了索驱动与刚性支链的并联融合;建立了运动学和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形成了从构型设计到性能匹配的一体化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保证了机器人本体的优异性能;突破了轨迹规划和精度保证等关键技术,研发了基于开放构架的高性能控制软硬件平台,形成系列化机器人装备。 基于本项目技术可以建立系列化索驱动并联机器人产品,突破刚性机器人面临的瓶颈问题,极大降低装备成本,推动国产机器人性能和市场占有率提升。 合作需求 1)市场对接:自动化系统集成公司、分拣码垛需求迫切的大型企业集团; 2)资本对接:具有高端装备和智能制造背景的投资机构,引导产业链整合; 3)技术合作:具备轻量化高速、超大空间重载、接触力控制等工况需求的企业,可与本团队合作攻关或共同申报、承接国家和省部级项目。
清华大学 2022-07-18
基于电碳量化关系的关键技术及应用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关键技术1:基于能源大数据的电网源流路径电气剖分技术 电力网络源流路径电气剖分技术是一种基于系统确定运行方式下源流计算结果的网络分析方法。利用电气剖分方法,可以定量地求出任一线路上的源流具体是从系统中的何处、以何路径传输而来。基于电气剖分理论可以分析出实际电网源流耦合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 基于不同发电类型的发电厂碳排模型和不同时间断面下的电网潮流分析数据,通过电力网络源流路径电气剖分方法,可面向不同电压等级区域电网,支持包含源网荷储的配网模型导入,实现对电网中源荷资源碳流足迹的实时追踪,基于电网的碳流追踪技术可掌握电网碳流动态分布情况,通过对电网碳分布-电分布时空耦合影响机理的研究,可实现电网碳分布与电分布间交互影响的有效分析,最终掌握电网电碳分布情况、碳排流动情况以及碳排分摊比例,从而提升对不同区域电网内碳流的态势感知能力,助力区域电网实现双碳目标。 关键技术2:基于用户侧能碳因子的电力基因技术 电力基因技术,是对各种不同的电力特征数据进行采集分析,获取系统基因组的准确画像,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电力基因检测和诊断,通过控制手段进行电力基因调控,从而挖掘出深度应用价值的技术。电力基因数据包含时间特征(天-时级、分-秒级、毫-微秒级)、空间特征(线路拓扑、节点分布及设备位置)和能量特征(电压、电流、功率、频率)信息,可以对一个研究对象进行电力基因数据提取,并建立基于电力基因数据的电路模型,开展多样化定制化的电碳协同服务应用。 用户的电碳因子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用户对用能设备的控制,如开关动作、调节指令等;用户对系统和设备的运行方式的改变,如运行模式、调控策略等;用户受到研究对象自然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台风等;用户受到电网或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心理等因素。对供电大楼内不同部门不同班组的用户进行精细的能碳画像,有助于加强用能科学管理,强化用能监督,制定和实施低碳节能措施,为供电公司开展低碳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决策支持。
东南大学 2022-07-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191 19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