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区域规划与智慧城市
承担一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课题,开展“轨道交通影响下的城市地下空间演化机理研究”、“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沿线土地综合开发和整合利用研究”。主持完成了“智慧扎兰屯智慧发展规划”等一批项目,将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智慧整合,通过人文思维与系统协同的手段推进当代城市规划多重创新。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智慧城市路灯节能系统
利用电力载波技术和3G网络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路灯单灯的开关或亮度进行远程控制,在后半夜车流量不大时可对路灯进行节能控制,从而减少电力浪费实现节能目的。能有效降低能耗约25%,可以遥测建立完整的路灯运行状态信息库,实现路灯状态信息的视觉化,也可以实现对故障路灯双层次可验证式报警机制,系统提供实时电子地图控制系统。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4-14
智慧城市管廊检测项目
项目主要是针对现有的二级三级城市地级市等城市的城市交通管廊检测,目前我们已经在谈的是整个东莞市区的城市污水管廊和电力管廊,和东莞市水务集团下属的管廊管理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帮助他们对整个东莞市的污水管道进行基础检测,信息编码登记,污水处理,污泥和固废烧制成石膏或者水泥。整体来说每年的营业收入在1.5亿人民币到2亿人民币。盈利模式包括:检测,疏通,维护,修复,等。目前预计2020年11月份完成一公里左右的检测和修复,同时完成10个智能井盖的更换和检测。针对此项目的发展规划是依托同济大学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的技术支持,社会上寻求施工团队和资质拥有方合作,每年持续的接东莞的项目和整个东莞市智慧管廊的信息化建设。    
同济大学 2021-02-24
合肥城市学院
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是教育部2003年批准成立的本科层次全日制独立学院(批准文号:教发函{2003}541号)。学院新校区位于“大湖名城”——合肥市黄麓科教园区,环巢湖旅游景观大道旁,占地规划面积990亩。校园内典型的徽派建筑与小桥流水融为一体,校园外天高云淡与碧波荡漾交相呼应。学院荣获“合肥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学院设有土木工程系、建筑与艺术系、机械与电气工程系、管理工程系以及基础部等四系一部共2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管、艺三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5000余人,教职工300余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占36.5%、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92.6%,拥有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0余人。 学院现有结构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测试实验室、电路实验室、数模电实验室、信号系统实验室、金工实验室、材料力学实验室、工程热力学实验室、大学物理实验室、暖通空调实验室、EDA技术实验室、智能建筑实验室等30多个教学实验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745.39万元,图书馆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180万册。 学院以“土建”类学科为办学特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面向市场,独立办学,突出特色,注重质量。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实施“名师”、“优师”工程,坚持“以培养学生为根本”,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落实到学院的各项工作之中。学生在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大学生金融虚拟仿真投资大赛、“挑战杯”大赛、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大学生校园文学原创新星大赛等比赛中荣获众多表彰和奖励。 学院对学业期满且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本科毕业证书,对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目前,学院紧抓高等教育的发展机遇,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加快发展,努力将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建设成一所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良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学校地址:合肥市黄麓科教园区 联系电话:0551-88569000(校办) 招生咨询热线:0551-88561222 0551-88569188 传 真:0551-88561222
合肥城市学院 2021-02-01
浙大城市学院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立于1999年7月,是经国家教育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浙江大学、杭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办学,并与浙江省邮电管理局(现为浙江省电信实业集团)共同发起创办的一所新型普通本科高校。 学院位于杭州市拱墅区,占地1000余亩,校舍面积40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基本设施先进,办学条件齐备。 学院以“依托浙大、立足杭州、服务浙江”为发展方针,以“求是创新”为院训,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学院面向全国招生,设有计算机与计算科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工程、医学、外国语、商学、传媒与人文、法学、创意与艺术设计等9个分院,40个本科专业,专业设置涵盖文、经、管、法、工、理、医、艺术等八大学科门类;设有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课程合作项目8个。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3100余名,与浙江大学等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120余名。 学院紧紧抓住国家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契机,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差异化竞争,特色化发展”为策略,积极推进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培育国际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两大办学特色,入选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学院注重专业、学科、师资队伍协调发展。现有浙江省一流学科3个,重点学科4个,省重点专业1个,省新兴特色专业4个,省“十三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4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杭州市重中之重学科2个,市重点学科11个,市重中之重实验室3个,市重点实验室9个,市重点(特色)专业9个,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建有一支德才兼备、生师比匹配、专兼比合理、学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高级技术职务者比例达50%,硕士及以上学历者超过88%。 学院充分发挥名城名校合作优势,坚持独立规范办学,实现了高起点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为浙江省、杭州市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院至“十三五”末将建成为办学体制机制逐步转型、富有活力,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国际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特色鲜明,专业学科与浙江大学校本部衔接互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对接,人才培养质量稳定优秀,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提升,若干办学指标稳居浙江省地方高校前茅,综合办学实力跻身浙江省地方高校前列,具有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品牌的高水平新型大学。
浙大城市学院 2021-02-01
SCV智慧城市可视化
SCV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智慧城市数字空间,以炫酷视觉效果、全面数据集成、场景化业务展示为支撑,有效提升城市IOC管理人员对城市运营、治安、交通、政务等业务监控管理效率,支撑智慧城市、智慧园区辅助决策。
北京优锘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24
广东顺德宙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顺德宙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三维虚拟仿真交互软件研发设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各行业提供数字孪生、XR虚拟仿真教育实训软件、3D数字化营销(3D动画、3D虚拟展厅、3D产品展示、3D营销小程序等)等系统开发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产品广泛应用于数字化工厂、智慧城市、智慧园区、展览展会、高职院校、工业培训、产学研究等众多领域。 
广东顺德宙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5-06-02
涡阳辉腾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涡阳辉腾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4-12-20
山东鼎软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鼎软天下专注于供应链领域信息化20年,是国内领先的物流供应链全场景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           鼎软天下自主研发的鼎呱呱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可为企业提供包括OMS订单管理软件 、TMS运输管理系统、WMS仓储管理系统 、BMS计费管理系统 、PMS园区管理系统等的一体化云解决方案,为新能源汽车、设备制造、金属管材、能源化工、新零售/分销、食品冷链、循环租赁、物流园区、三方供应链、零担专线十大行业2000多家企业节约物流成本,提升供应链效率;为企业构建可视化、精细化、透明化的智能供应链管理体系,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鼎软天下研发中心位于山东济南,并在青岛、上海、南京、安徽等地设立销售中心,服务客户包括吉利汽车、山东高速集团、交运集团、水发集团、天创管业、大牧人、杨铭宇黄焖鸡、天福连锁、苏州优乐赛、义乌红狮智慧物流园、星光大道物流等一大批行业头部优秀企业。鼎软天下曾先后荣获“CCTV-1新闻联播报道”、“2023年度中国物流信息化知名品牌”、“抗疫先进单位“、“抗疫爱心单位”、”“山东物流行业风云人物”、“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创新案例”、“中国供应链管理最佳实践案例”等荣誉。           鼎软天下秉承“科技赋能物流,让物流人简单工作、快乐生活”的企业使命,助力企业物流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升级!鼎软天下将结合自身在物流与供应链领域信息化方面的优势,与合作伙伴齐心协力为智慧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促进行业整体发展!  
山东鼎软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24-11-18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太湖之滨的无锡职教园,风景怡人,环境优美。追溯历史,这所无锡唯一的市属高职院校可谓古老而又年轻。2004年,无锡市干部学校、无锡市职工大学、无锡市轻工职大、无锡市城建职大和江南学院旅游经贸分院五校合并,成立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又与无锡高等师范学校合并办学,成为一所具有百年悠久历史的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长期以来,学院秉承首任校长顾倬先生提出的“弘毅”校训,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求教育之进步、谋国家之强盛,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中华英才,如荣毅仁、薛暮桥、王忍之、徐铸成、徐中玉、吴冠中、钱松岩、杨荫浏、陈瘦竹、唐敖庆、胡福明等。目前,学院由无锡市政府投资建设的新校区,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融江南建筑风格与人文生态景观于一体。学院现拥有教职工7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93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4400余人。学院设有师范学院、贸易金融学院、会计学院、旅游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机电学院、传媒与艺术设计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影视学院、基础课部、体育部、干部培训与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开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紧密契合的高职(专科)专业42个,构建了旅游、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金融、营销与贸易、艺术设计、会计等八个专业群,初步实现了院级-市级-省级-国家级重点专业建设与培育体系。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能力的提升,通过实践成功探索出“院地互动、校企合一、理实交融、系统育成”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即学校、现场即课堂、学生即员工,学生入学即入行,身处真实工作环境之中,在各个环节中均得到实践,于潜移默化中养成必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实现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合作上的高度融合。”目前,学院建有261个校内实训室,并与有关行业、企业通力合作,建立了327个校外实习基地,开设了多个订单培养班,与艾迪酒店、香梅国际酒店共建“企中校”,与央企大唐电信和星级酒店共建智慧酒店,和江苏鼎都检测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检测中心,实现了“校中企”项目的突破。师范教育是我院办学资源最丰富、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一个品牌。近年来,我院分别与无锡师范附属小学等20所小学、无锡市实验幼儿园等20所幼儿园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建立了40个教研培合作基地、聘请了20名特聘教授、6名特聘专家,合作双方在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培育教育人才。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专业教师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并建有“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无锡市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无锡市重点高校研究生实践创新基地”等科研平台,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目前,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比例达72.99.%,高级职称比例达40%。学院现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2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2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对象6人,无锡市社会事业领军人才5人,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市学科带头人6人,市名师2人,市教学能手6人。学院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平台,积极引进国外同类院校中优质教育资源,稳步提升国际化水平。先后与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台湾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32所高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建立了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2014年,学院启动实施“百名教师出国(境)进修计划”,67名骨干教师已分赴台湾、新加坡、加拿大等地进行了职业教育专题研修学习。近几年,学院的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2013年顺利通过江苏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各项工作得到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学院荣获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江苏省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展望未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秉承“地方高校地方办,办好高校为地方”的宗旨,按照无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无锡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要求,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努力奋斗。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334 33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