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城市信号控制交叉口群关键路径识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信号控制交叉口群关键路径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运用对偶图法表达具有转向限制的交叉口群网络,将寻找逻辑连通路径问题转换为在对偶图中寻找出每个顶点正好经过一次的有向Hamilton通路问题;2)采用回溯法完成对通路的寻迹;3)建立由离散性关联指标和阻滞性关联指标组成的路径关联度计算模型;4)对网络内所有逻辑连通路径计算路径关联度值,依据关联度值高低确定关键路径走向。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中小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针对中小城市的城市规模小、接警量相对偏低、可投入资金有限的特点,中小型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平台,通过市政府的授权,把公安局三台合一指挥中心作为全市应急指挥的技术平台,负责处理日常一般公共应急事务,还可根据实际需要把"110/122/119三台合一"扩展为"多台合一",进而形成一个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平台。系统利用自动模式匹配技术、网络自动调度技术及GIS/GPS技术等,根据具体警情自动寻找匹配处警单位,方便接处警人员及时准确调度相应的处警机构及处警人员,处警效率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系统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物化生化交互式城市污水处理方法
交互式反应器为生物处理系统的核心所在,由生化单元和物化单元两部分组成,主 要完成城市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氮素的硝化、反硝化脱氮以及生化或物化除 磷等功能。根据进水水质情况,交互式反应器可实现多种工况类型及运行参数的转变。。 该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单一反应器中物化和生物优化集成技术、生物处理单元中各种不 同功能菌群高效运行技术,交互式反应器在针对不同条件下物化与生化协调运行技术以 及系统抗冲击负荷调控技术。
同济大学 2021-04-13
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软件
本软件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中跨区间无缝线路的设计,满足养护维修的需要。本软件将一般设计院较难掌握的复杂功能集成于一体,主要包括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桥上无缝线路设计和无缝道岔设计的功能。其中,桥上无缝线路设计软件模块可以对简支梁、连续梁、刚构梁以及它们的任意组合梁型上的无缝线路进行计算,计算内容包括钢轨受到的伸缩和挠曲附加力以及相应情况下桥梁支座受力等;无缝道岔设计软件模块可应用于单组道岔,以及由两组或三组道岔组成的道岔群,可进行道岔和道岔群的单轨温差时的各项计算和检算或可铺设轨温范围的计算。本软件还可根据计算结果绘图、进行强度、稳定性和断缝检算,最终自动生成详细的计算报告书。 本软件根据一体化模型的建模思路,采用VB.NET语言对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二次化开发,是基于ANSYS的纯中文界面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软件。其中,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桥上无缝线路设计软件模块通过建立桥梁-轨道纵横垂向空间耦合模型,充分考虑了桥上无缝线路的实际情况,通过有限元单元模拟钢轨、桥梁、扣件等组成部分,计算结果更加精确、合理。 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无缝道岔设计软件模块通过建立纵横向空间耦合的道岔模型,充分考虑了道岔的实际情况,通过有限元实体单元模拟钢轨、轨枕,并且通过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扣件、间隔铁和限位器等的实际阻力情况,相对于同类型的道岔计算软件,本软件建立的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计算结果也更加准确、可靠。相对于同类软件,本软件最大的优势在于:除了单组道岔外,还可以计算和检算两组或三组不同号码道岔之间以及不同夹直线长度的任意组合,软件功能更加强大,使用范围更广。 经多次实践检验,本软件的计算和检算结果准确可靠。    应用范围: 本软件主要应用于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对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中跨区间无缝线路(包括桥上无缝线路和无缝道岔)的设计,也可以满足养护维修的需要。便于设计单位和现场施工人员的使用,可以加快设计进度。 城市轨道交通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软件已在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下属沈阳设计院和中铁五院等设计院开始应用,普遍反映良好,市场化前景广阔。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城市固废分类-收运-协同处置全链条智能化技术集成
1. 痛点问题 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指出将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对提升城市固体废物的全过程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加大,无害化处置能力尚未得到有效保障,处理设施布局零散,固体废物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在构建先进的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模式中面临顶层设计、基础设施、管理体系等软硬件条件的不足,显著影响“无废城市”建设成效及固废管理领域碳减排目标的实现。亟需改进传统碎片式、分种类、智能化水平较低的固体废物管理模式,依托物联网和智慧支撑技术形成多种类型固体废物分类-收运-协同处置全链条系统性方案,充分发挥固废处置中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提升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在全环节规划设计、工艺技术集成优化、工程及园区的可持续运营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2. 解决方案 针对城市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问题,本项成果发挥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在城市固体废物管理理论研究、工艺优化调控和规划决策应用等领域的长期积累,开发“无废城市”建设顶层系统规划工具,研发全链条工艺模拟与优化技术,搭建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城市固废智慧化管理平台,形成能够有效服务于“无废城市”建设的城市固废分类-收运-协同处置全链条系统性解决方案。具体包括: (1)针对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系统存在的现实问题,在整个城市层面构建从源头分类减量到末端处理处置、处理设施协同共生的工程技术体系和管理运营模式,打造处理设施协同共生、碳减排和二次污染集中控制效果显著、实现物质有序循环和能量梯级利用的多源固废协同处置园区,构建无害化、资源化、可持续的城市循环代谢链网; (2)开展多源固废处理处置工艺机理模拟,揭示固废-水-能耦合代谢路径与减污降碳潜力空间,实现工艺参数优化;模拟不同固废管理路径对物流、能流的影响,支撑不同应用场景下涵盖源头分类及减量化、污染处理处置、残余物集中控制全过程的工程技术体系优化; (3)基于物联网、智能监控、在线仿真技术等,构建城市固废管理多源异构大数据系统,形成原创性固废智慧管控技术,支撑建立集固废监测、溯源、预报、应急、调控等功能于一体的可视化管理平台,提供多场景、多效能、智慧化城市固废系统性解决方案。 合作需求 (1)与从事城市固废处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静脉产业园建设等领域的企业以及绿色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 (2)项目孵化需办公场地500平米,天使轮融资需求约3000~5000万。
清华大学 2022-03-22
城市深层地热能源开发-水力热多场耦合技术
项目背景:地热工业资源利用可获取许多贵重的稀有元 素、放射性元素、稀有气体和化合物,也可用于地热发电、 地热供暖、地热医疗等场景。目前,我国大科学计划在探索 超热岩发电技术、深层地热开发相关颠覆性技术方面,需要 支撑深层高温钻井和压裂建库等技术的研发设备平台。因 此,研制高温高压岩石真三轴测试平台等,可为后期开发工 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本项目的难点在热、力学热冲 击效应下,高温岩石真三轴加热保温材料的多场耦合技术, 井筒密封,高温声发射监测,并能模拟现场工况等,设计实 验平台结构设计并保证性能。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关键技术;岩样尺寸(方形): 200mm(250MPa)、300mm(400℃)主要试样、600mm( 400℃ )。 真三轴试验力:10000kN×3、精度 0.5% ,刚性加载,位移、 变形、力三种控制。岩样最高温度:400℃,程序升温,升 温梯度 5-20℃/min,温度精度±1℃。水力压裂注入压力: 120MPa/携沙,压力、流量控制,精度 0.5%,压力控制 0.001MPa;升学监测:16 通道,波导杆和直接测量。暂堵装 置:流量 1000L/min,压力 30MPa。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在深层地热资源开发领域,拥有 一定的研发基础和实验平台制造经验,相关研究成果处于国 内领先水平。 
青岛乾坤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13
第四届中国城市与高校发展大会在青岛举办
10月12日,第四届中国城市与高校发展大会在青岛市红岛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桂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管培俊、青岛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赵燕出席会议并致辞。山东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宗益作主旨报告。苏州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施琴芬,浙江大学高端智库教育学院分中心执行主任、无锡太湖学院副校长阙明坤等专家作主题发言。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青岛校区党工委书记邢占军主持会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10-14
关于召开第二届中国城市与高校发展大会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助推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兴城镇化,积极探索构建城市与高校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机制,有效集成城市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优质资源,切实彰显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的特色优势,进一步促进高校与城市深度融合、共建共赢,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决定举办第二届中国城市与高校发展大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1-05-17
关于召开第二届中国城市与高校发展大会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助推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兴城镇化,积极探索构建城市与高校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新机制,有效集成城市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优质资源,切实彰显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的特色优势,进一步促进高校与城市深度融合、共建共赢,经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决定举办第二届中国城市与高校发展大会。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1-05-17
一种城市中心区位置和聚集强度的确定方法
成果介绍一种城市中心区位置和聚集强度的确定方法,在城市建成区用地图中确定城市建成区几何重心、城市人口分布重心和城市道路交通可达性重心,将所述三个重心两两连接,得到的区域即为城市中心区位置;区域面积的大小对应各个重心聚集强度,区域面积越小,中心区聚集强度越高。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城市中心区位置的技术方法,具有理论基础的完善性、数据选取的客观性、计算方法的科学性、空间类型的针对性等特点,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进行城市中心区位置以及聚集强度的确定,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为中心区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技术创新点及参数一种城市中心区位置和聚集强度的确定方法,在城市建成区 用地图中确定城市建成区几何重心、城市人口分布重心和城市道路交通可达性重心,将 所述三个重心两两连接,得到的区域即为城市中心区位置;区域面积的大小对应各个重 心聚集强度,区域面积越小,中心区聚集强度越高。城市建成区几何重心、城市人口分布重心和城市道路交通可达性重心的确定方法。市场前景本发明属于城市规划技术领域,为一种城市中心区位置和聚集强度的确定方法。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0 21 22
  • ...
  • 26 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