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吉林日报】相约高博会 | 新农科2.0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长春举办
5月24日下午,作为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新农科2.0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在长春举办。
吉林日报 2025-05-24
三角褐指藻的一种开放式培养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
本发明公开了三角褐指藻的一种开放式培养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本发明所提供的培养基命名为ZBPT,其配方为:硝酸钠,135-165mg;磷酸二氢钾,32-38mg;硅酸钠,215-255mg;碳酸氢钠,400-500mg;碘化钾,400-1000mg;f/2微量元素溶液,1ml;改良f/2维生素溶液,1ml;海水定容至1000ml。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培养基培养三角褐指藻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用海水配置培养基;2)三角褐指藻藻种密度为3×105细胞/毫升,按与培养基体积比为1:5-9的比例将三角褐指藻接种到培养基中,在19-25℃,光照强度3000-6000Lux,光照时间8-12h/天条件下通气培养。本发明的ZBPT培养基有利于三角褐指藻生物量的积累,并能有效防治绿藻污染,可在开放环境中大规模培养三角褐指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左旋肉碱的化学酶法合成技术
左旋肉碱,又称L-肉碱,是一种促使脂肪转化为能量的类氨基酸,目前主要作为减肥药被 使用,也被应用于保健和食品等领域,已被美国、瑞士、法国、中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定为法定 的多用途营养剂。目前全球年需求量上千吨,据我国海关数据统计,2013年8月左旋肉碱及其 衍生物出口数量为2777千克,出口金额为120万美元,出口单价为450美元/千克,2013年1-8月 总出口量为 25,762千克,出口金额为850万美元。 本项目开发了一种酶促不对称还原4-氯乙酰乙酸乙酯制备左旋肉碱药物关键手性中间体 (R)-4-氯-3-羟基丁酸乙酯的技术。该技术的优点:该合成路线反应条件温和(30℃,pH 6.5)、合 成路线短、能耗低,从技术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此外,底物浓度为100 g/L以上,产品收 率高(85%以上),产品光学纯度好(99%以上)。因此,产品品质高,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复合酶法原鸡汁加工技术
调味品产业总体上已经经历了第一代味精、第二代特鲜味精和第三代鸡精、 鸡粉的发展过程,而鸡汁是在前三代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工艺研制的 全新的第四代调味品。市售部分鸡汁产品应归为调配鸡汁(如部分厂家浓缩鸡汁 产品等),主要是由鸡肉浓缩抽提物、淀粉、鸡油、盐、味精、水等经过调配、 热处理、细化、均质和杀菌等工序处理制成。此类调配鸡汁产品与采用酶法制备 的原鸡汁相比,一方面在鲜香味、营养价值、加工安全性等存在较大的差距,同 时也不利于下游加工(如鸡精加工)企业充分把控全过程产品质量。
江南大学 2021-04-11
气溶胶的消光法检测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溶胶的消光法检测系统,属于工业无损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准直透镜组、胶体吸收池、凸透镜、传感器、直流稳压电源和激光器连接准直透镜组,两个相同的直角棱镜分别置于胶体吸收池两侧,准直透镜组与胶体吸收池连接,胶体吸收池外侧装有光阑、凸透镜、数据采集端安装有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有益效果是解决了二次测量中输出光束平移问题,提高了工业中气溶胶检测的灵敏度,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复合酶法生物柴油制备新技术
中试阶段/n经过十余年的科研攻关,在酶法制备生物柴油技术上取得多项关键 技术突破,形成了酶法生物柴油技术中酶催化剂的规模化制备、新型反 应介质中复合酶法生物柴油工艺技术的重大突破,对任何油源均具有高 效转化效率,生物柴油得率均大于 95%以上,特别是对动物油尤其有效, 成本上可比拟现行的化学法工艺,无污染排放,是纯粹的绿色制造,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预计建设 2 万吨生产线需要 4000 万元。生物柴油是替代石化柴油等的优良品种,具有绿色、可持续的特点, 为世人所公认,各国均竞相发展。如果其原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超净排放氨法烟气脱硫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法夫酵母YZUXHONG686及其应用
提供遗传性状稳定、高产虾青素的法夫酵母( Phaffia rhodozyma) YZUXHONG686CCTCC NO.M 208262 , 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及养殖行业可得到广泛的应用。
扬州大学 2021-04-14
膜法有机废气(VOCs)回收处理技术
本项目开发了膜法VOCs回收技术,该技术针对有机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与空气理化性质的不同,开发出具有优先渗透有机物,截留空气的高性能分离膜,实现有机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与空气的分离,达标排放净化空气。有机物在分离膜渗透侧获得浓缩,以较低的能耗冷凝收集回收有机物。其特点是操作简单、能耗低,与石蜡油回收正己烷相比,节能70%以上。该技术及所使用的分离膜已获中国专利授权。并且该技术同时实现挥发性有机物的回收利用和有机废气的清洁排放。因此具有分离效果好、排放浓度低、回收率高、无二次污染和能耗低等优点。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膜法超高效气体除尘膜技术
本技术主要产品为空气净化膜及成套分离设备,包括中低温与高温空气净化膜两大类主要产品。除尘膜材料为碳化硅等无机材料或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化学稳定好,机械强度高。可经受各种有机气体腐蚀,能够进行频繁的反吹和化学清洗,寿命在3年以上。可用于冶金、化工、水泥等工业过程烟气处理及家庭、商场、写字楼、汽车等民用场所空气净化。 专利情况:在申请19项已授权5项,专利号: 成熟度:量产 合作方式: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 创新要点:1)分离效率高:除尘膜对PM2.5截留率大于99.99%,渗透侧颗粒浓度小于20mg/m3,最低可小于20μg/m3; 2)抗污染性能好,能量消耗低:膜材料的复合结构使传统空气过滤材料的“深层过滤”转变成“表面过滤”,避免粉尘侵入基材,不仅可以维持较高的过滤效率,而且降低了运行阻力,有效降低了能耗与运行成本; 3)耐高温,寿命长:可在500℃以上使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气体的物理显热,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时可以简化工艺过程,节省工艺设备投资,并避免了湿法除尘所带来的二次水污染。 技术指标:无机碳化硅膜有机PTFE膜 膜平均孔径μm 0.5-1.5 0.2-5 膜厚度μm 10-150 10-150 孔隙率%>36>36 最大使用温度℃1000 260 渗透率m/h•kPa>100>500 截留率%>99.99>99.99 外径/内径mm/mm 60/40 130 长度m 0.5-3 0.5-10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49 5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