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报告荟萃⑲ | 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赵玉新: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蜕变与嬗变

2025-07-03 17:00:00
高等教育博览会 https://heec.cahe.edu.cn

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蜕变与嬗变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赵玉新

一、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蜕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环顾全球,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科技革命引领新经济发展,不断涌现新产业和新形态,推动新一轮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经济结构的变迁,各个发达国家也在积极布局工业发展的战略计划,围绕科技制高点来进行空前激烈的竞争。

2017年是我国新工科1.0元年。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从最早的新工科研究和实践项目,到推动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到六卓越一拔尖,到未来技术学院,到特色学院建设等,新工科建设日新月异,走深走实。哈工程也紧跟新工科建设步伐,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挑战。

学校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在2019年率先制定一流本科教育的行动计划、新工科建设专项行动方案,以及新时代五育方案,架起了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四梁八柱,持续推动新工科的建设。同时,积极抓好新工科的理论研究工作,承担了教育部新工科建设相关项目11项。学校以新工科建设为牵引,实施以“工程五金”为典型代表的新工科重点领域改革,教育教学改革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教育教学各要素都实现了全面的蜕变。

二、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嬗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高等教育作为科技创新策源地、人才培养主阵地,科技创新发展和人才新需求倒逼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升级再突破,催生新工科教育内涵式的嬗变。

拔尖创新人才是新工科建设的关键支撑和重要使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哈工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引领,紧贴强国强军需要,锚定新时代工学人才培养定位,系统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态创新,纵深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创新,开展了新工科2.0建设的改革探索和实践。

学校构建了“三高”新生态:未来技术学院先行探索,培养顶尖创新人才,形成新时代“工学”人才培养“高峰”;兴海学院拓展改革成果,培养行业领军人才,形成新时代“工学”人才培养“高原”;相关专业学院全面推广,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形成新时代“工学”人才培养“高地”,实现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主体超越、整体升级。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改革,创建人工智能、交互智能、跨学科智能和行业智能多重赋能的AI3人才培养新模式。联合船海企业和涉海高校,融汇国内外教育和产业资源,开发“兴海”教育大模型,该大模型已在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未来将进一步扩展相关领域,打造跨学科教育大模型。

(本文系专家在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之平行论坛之“新工科 2.0 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论坛”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