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奥华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机染色机64通道
主要特点1、微电脑自动控制,中文界面,液晶显示,触摸屏操作,简捷、直观、方便。全程电脑自动控制,无需人工干预。2、每张标本独立沉降制片、独立固定、独立染色。独立分化、独立返蓝、独立倾倒废液,标本与耗材(一次性移液针筒、沉降仓等)一一对应,不交叉使用,不反复使用,保证单独制片染色,无标本间交叉污染。3、一次性移液针筒抽取染色液、盐酸酒精,无堵塞管道、腐蚀管道风险,染色液无浪费。4、随着季节温度变化,仪器自动检测温度并自动调整染色时间,保证最佳染色效果。(此功能可选择)5、有效细胞单层、均匀地平铺到载玻片圆形区域上,制成细胞成分丰富、背景清晰、颜色鲜艳、形态完整、分布均匀的细胞涂片。6、上皮细胞、化生细胞、颈管细胞及微生物等清晰,既可直接查癌及癌前病变,也可查炎症,HPV感染、滴虫、霉菌等微生物。7、配有净化排气装置,环保密封罩活性炭过滤,吸附有害气体,保证仪器内外空气洁净,保护操作者健康。8、单次制片染色1-64任意数值只标本;9、巴氏、HE两种染色方式,一键切换。10、妇科、非妇科1、非妇科2三种工作模式,一键切换。
孝感奥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2025-01-20
骨转移肿瘤细胞休眠机制
研究证实,来源成骨细胞壁龛的Wnt5a蛋白通过激活非经典ROR2/SIAH2信号,抑制经典Wnt信号诱导与维持前列腺癌细胞在骨髓中休眠,是前列腺癌骨髓播散细胞休眠的关键机制之一。该研究结果回答了通过激活非经典Wnt信号抑制经典Wnt信号能否诱导与维持肿瘤细胞休眠这一重要的科学问题。该研究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应用Wnt5a能维持前列腺癌骨髓播散细胞呈休眠状态,避免其被激活形成实体肿瘤
中山大学 2021-04-13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大量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证明,IL6是机体免疫网络中最重要的细胞因子,对淋巴细胞,造血干细胞,巨核细胞,肝细胞,神经细胞具有促进生长,诱导分化的功能。IL6可促进B淋巴细胞分化和抗体蛋白的分泌,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增加IL2诱导的LAK细胞的杀伤瘤细胞的活性,可明显促进小鼠骨髓移植后的免疫功能重建,因而有增强免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快速检测沙门菌活细胞
目前,沙门菌的检测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细菌学方法,通过前增菌、选择性增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以及血清学鉴定的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检测,工作量大且耗时长。PCR及Real Time 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虽然具有快速、简便等大量优点,却较少应用,主要原因是以DNA为模版的PCR及Real Time PCR技术并不能区分细菌的死活细胞,样品中存在的死细胞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本课题将EMA对死活细胞的鉴别作用与Real Time PCR的灵敏度、特异性相结合,有效克服了DNA分子检测手段不能鉴别死活细胞的弊端,在实现检测的快速、简便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确证了EMA-Real Time PCR可实现实际样品中沙门菌活细胞的快速测定,可将EMA-Real Time PCR推广到实际检测工作中,如此便可大大缩短检测所需的时间,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 社会效益:EMA-Real Time PCR可用于实际样品中沙门菌活细胞的快速检测,建立一种快速检测病原菌的新方法体系,用于实际的检测工作中,如此不仅可以减少食品安全日常监测的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在突发性食物中毒事件中,大大缩短了病原菌检测所需时间,提高了反应效率,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解决提供更好的技术平台。
四川大学 2016-04-15
医用胶原及脱细胞基质
分离、制备出来自猪、牛等动物结缔组织中的Ⅰ、Ⅱ、Ⅲ、Ⅳ、Ⅴ型重建胶原蛋白、不溶性胶原蛋白及脱细胞基质等前躯体,达到医用植入级。设计、研制出符合GMP生产要求的Ⅰ、Ⅱ、Ⅲ型胶原蛋白前驱体产品和多种三类医疗器械产品的无菌生产线。开发以胶原(可溶、不可溶、脱细胞胶原材料)为基质的二、三类医疗器械及诊断试剂。
四川大学 2016-04-18
XM-416A血细胞模型
XM-416A血细胞模型            XM-416A血细胞模型放大2000倍,显示血液中的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等结构。 尺寸:放大2000倍,53×38×6.5cm 材质:PVC材料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43552人血细胞装片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NMT活细胞工作站
        非损伤微测技术(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NMT)源于美国MBL实验室(54位诺贝尔奖得主的摇篮),由神经学家Lionel F. Jaffe(美国扬格公司创始人之一)于1974年发明,2001年,美国扬格公司正式推出现代NMT。NMT是一种研究活体材料的底层核心技术,研究人员基于NMT能够建立自己独有的Me-Only 研究平台,从而获得极具创新的研究成果。         NMT可在不接触、不损伤样品的情况下,检测分子/离子进出生物活体的流速(流动速率和方向),可测样品种类繁多,小到菌、单细胞、液泡,大到组织、器官、整体都可检测。基于NMT商业化的设备统称为非损伤微测系统。         扬格/旭月的非损伤微测系统包含BIO系列、CONFLUX系列(共聚焦/荧光NMT)、NMT100系列、NMT200系列、NMT100S系列、NMT200S系列、NMT150系列、NMT活体工作站系列、NMT Physiolyzer®系列等,已发展至第七代自动化智能产品。扬格/旭月的NMT系统全部采用从美国扬格(旭月北京)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imFluxes智能操作软件,将十余年的NMT应用大数据与设备实现完美结合,并且在产品一体化、自动化、智能化、扩展升级等诸多方面都有大幅提升。         扬格/旭月已取得基于NMT的数十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拥有完善的专利保护体系,所有产品全部通过中关村NMT联盟认证和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扬格/旭月所销售的NMT专用耗材,已通过中关村NMT联盟认证,所有耗材是扬格/旭月研发中心结合十余年的经验、摸索并自主研发生产的。NMT专用耗材较传统的通用型耗材保质期更长,性能更稳定、可靠,所有对外销售的耗材全部经过严格的生产、检验流程。         扬格/旭月的NMT研究平台已经帮助国内外科研单位取得近百项各类专利,以及包含Nature、Cell在内的500多篇论文。同时,已销往欧洲的瑞士苏黎世大学(拥有包括爱因斯坦在内10余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农科院、农业部下属的众多科研院所与高校,以及北大、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 名称:NMT活细胞工作站 代数:第七代 品牌:旭月 产地:中国 已获得认证:中关村NMT联盟认证,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简介:NMT活细胞工作站是一款针对活细胞生理功能研究而特别设计的活体生理功能检测平台,可在细胞的正常培养/生长环境中,检测进出细胞内外的分子、离子的流速,反映细胞的实时生理状态,分辨率高达10-12 mol级别。能满足质膜生理功能、神经传导、细胞凋亡等方向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需求。 1 活体、原位、非损伤测量 对整体或分离后的样品不造成损伤,获取正常生理状态下的信息。 2 无需标记 预先知道测定的是何种指标,无需用放射性、化学或药理学等标记方法,安全且环保。 3 不用提取样品 可直接检测,不需要研磨等传统的提取方法。 4 实时、动态检测 动态实时(最短在6秒左右)检测和获取数据。 5 长时间持续检测 可进行长达8个小时以上的实时和动态监测。 6 可测指标 采购相对应耗材后可单独检测Ca2+、Cl-浓度和流速。 预留指标检测升级端口,可升级指标包含:IAA、O2、H2O2、Cd2+、Pb2+、Cu2+、Ca2+、H+、K+、Na+、NH4+、NO3-、Mg2+的浓度和流速检测。 预留双指标检测升级端口,升级后可单独检测一种离子或分子,也可同时检测两种离子或一种离子与一种分子的浓度和流速,用于离子/分子相关性研究及更前沿的科研探索。 7 可测样品种类繁多 整体、器官、组织等都可以检测(理论值:5μm-10cm均可)。 8 自动化操作 X、Y、Z方向自动/手动操控传感器移动。 9 数据采集方式 X方向一维数据采集。 型号 功能 可升级功能 NMT-LCP 1.标配两种指标:Ca2+、Cl-。 2.操作方式:三维自动。 3.检测样品:可检测样品尺寸为5μm-10cm。 4.数据:1D。可直接检测、输出流速和浓度数据。 5.检测方式:单传感器检测 6.异常报警:有 1.可升级指标:膜电势、IAA、O2、H2O2、Cd2+、Pb2+、Cu2+、H+、K+、Na+、NH4+、NO3-、Mg2+。 2.可扩展:未来新研发指标可扩展升级。 3.可升级检测方式:单/双传感器检测可选。 4.数据:1D/3D可选。可直接检测、输出流速和浓度数据。                                                                                                                                                                       
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超声波细胞破碎仪
Xinyi-650N 超声波细胞破碎仪 超声波细胞破碎仪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产生空化效应的多功能、多用途的仪器。它能用于多种细胞、病毒、细菌及动植物组织的破碎,也可用于各类高分子物质的破碎,同时可用来乳化、分离、匀化、提取、消泡、清洗及加速化学反应等。 该仪器已被广泛用于生物学、化学、微生物学、药理学、物理学、动物学、农学、医学、制药等领域的教学、科研、生产。 我公司生产的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均带有过载保护功能即变幅杆未浸入液体中开机不会工作,从而保护变幅杆不受损坏。 技术参数: 工作频率:20-25Khz 频率自动跟踪 显示方式:7寸TFT触摸屏显示 显示内容:时间、功率、温度等 保护装置 自我诊断功能,程序自动纠错,过载保护,超温保护 超声时间设定:0.1秒—9.9秒 间歇时间设定:0.1秒—9.9秒 全程时间设定:1S—99H59M59S 超声功率:650W(1%-99%) 连续可调 随机变幅杆:Φ 6 可选配变幅杆:Φ2、Φ3、Φ10、Φ15 破碎容量:0.1-500ml 占空比:0.1-99.9% 温度调节范围:0-99℃ 存储数据:20组 报警:超温、过载、时间 工作模式:间隙/连续 电源: 220V/110V 50Hz/60Hz 整机净重:14.3kg 电源机箱尺寸及净重:400*280*220mm;12.2kg 隔音箱尺寸及净重:275*250*480mm;8.04kg
宁波新艺超声设备有限公司 2021-12-08
关于单层FeSe/SrTiO3高温超导机理的研究系列进展
北京大学量子材料中心王健研究组与合作者在钛酸锶(SrTiO3)衬底上外延生长的单原胞层厚(0.55 nm)铁硒(FeSe)薄膜中观测到了具有磁激发迹象的玻色模式和强非磁性杂质诱导的准粒子束缚态。两项发现为超导机制备受争议的单原胞层铁硒薄膜提供了异号配对的重要实验证据,表明在该体系中尽管界面电–声耦合被认为可以增强超导特性,自旋涨落对于库珀对的配对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或对铁基高温超导机理的统一理解提供重要参考。 提升超导转变温度和理解库珀配对机制是超导领域两个最重要的研究方向。在以往的铁基超导研究中,基于电子–空穴费米口袋嵌套的s±波配对被广泛接受。然而对于AxFe2−ySe2 (A = K, Rb, Cs, Tl)、(Li1−xFex)OHFe1−ySe,尤其是单原胞层 FeSe/SrTiO3等一系列重电子掺杂铁硒化合物,重电子掺杂会导致费米能级上移,进而导致布里渊区中心Γ点的空穴费米口袋降至费米能级以下,使得电子–空穴费米口袋嵌套理论失效。因而,铁基超导中的s±配对图像受到严峻挑战。 钛酸锶衬底上外延生长的铁硒薄膜具有铁基超导家族最简单的分子结构和最高的超导转变温度(能隙闭合温度的典型值为65 K),自2012年被清华大学薛其坤团队发现以来在国际凝聚态物理领域掀起了研究热潮。前期,北京大学王健研究组与薛其坤研究组合作采用电输运和抗磁性测量首次报道了单层铁硒中高温超导的直接证据(Chin. Phys. Lett. 31, 017401 (2014),被Science编辑选择文章Science 343, 230 (2014)报道)。然而,其中的超导配对机制,一直存在争议,始终悬而未决。 为了揭示单层铁硒中的超导配对机制,王健研究组开展了一系列系统的实验。实验中的单层铁硒超薄膜采用分子束外延技术生长于钛酸锶衬底。通过原位超高真空(~10−10 mbar)原位扫描隧道谱探测,研究组发现超导能隙外存在由电子–玻色子耦合导致的鼓包(hump)结构。系统的扫描隧道谱实验揭示以该鼓包为特征的玻色模式更接近磁激发信号(图1),极有可能是充当配对媒介、且连接布里渊区近邻角落(M点)电子费米口袋的(π,π)自旋涨落。超导序参量作为复数,其在费米面上的分布存在同相位(保号:sign-preserving)与反相位(异号:sign-reversing)两种情形。杂质散射作为一种相位敏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以往超导配对研究。其中非磁性杂质尤为特殊,其选择性地局域破坏s±波、d波等异号配对,实验上表现为诱导超导能隙内的束缚态,而对传统保号s波配对无明显效应,因此可用于区分异号和保号配对图像。王健研究组采用沉积于单层铁硒表面的强非磁性杂质铅(Pb)吸附原子作为散射中心,实验中发现相对于正常超导谱形,铅原子在超导带隙边界附近诱导出电子型谱权重增强,同时超导能隙减弱(图2)。该特征是‘隐’束缚态的典型信号。系统的势散射强度调节(图2(d))等实验也印证了这一观点,有力地说明单层铁硒超导能隙函数存在异号。同时,基于异号配对图像,如扩展s±波(图2(e)),南京大学王强华教授与南京师范大学高绎教授理论上定性复现了非磁性杂质诱导的超导谱形重构。上述的玻色模式与非磁杂质散射两项研究成果一致支持单层铁硒中存在以自旋涨落为媒介的异号配对,为最终澄清单层铁硒的界面高温超导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也预示具有不同费米面构型的铁基高温超导体或存在统一解释。图1. 单原胞层 FeSe中具有磁激发迹象的玻色模式。(a) 单原胞层 FeSe的扫描隧穿谱,显示超导能隙外由电子–玻色子耦合导致的鼓包结构;(b) Ω/2Δ1与Δ1的统计负关联(Ω:玻色模式能量;Δ1:内超导能隙)。图2. 单原胞层 FeSe中强非磁性杂质诱导的准粒子束缚态。(a) Pb吸附原子的STM形貌图;(b) Pb吸附原子和正常单原胞层 FeSe的扫描隧穿谱,显示9.5 mV处存在‘隐’束缚态;(c) 跨Pb吸附原子的扫描隧穿线谱;(d) 101组Pb吸附原子扫描隧穿谱(黑实线下方)与无吸附原子时的扫描隧穿谱(黑实线上方)对比;(c) 扩展s±波图像下非磁性杂质的模拟局域态密度谱。 两项工作分别于2019年5月22日和2019年7月15日发表于Nano Letters(Nano Lett. 19, 3464−3472 (2019))、Physical Review Letters(Phys. Rev. Lett. 123, 036801 (2019))。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ett.9b00144、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3.036801。 其中Nano Letters文章北京大学博士生刘超飞为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王健教授为通讯作者;Physical Review Letters文章,北京大学博士生刘超飞、王子乔和南京师范大学高绎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学王健教授和南京大学王强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以上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中科院卓越创新中心、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经费的支持。王健特别感谢谢心澄、王垡、徐莉梅、任泽峰以及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中心在北大超高真空分子束外延与低温扫描隧道显微镜实验室搭建过程中给予的支持。
北京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3 34 35
  • ...
  • 665 66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