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类脑智能的舆情系统研究
复旦大学“基于类脑智能的舆情系统研究”项目组就疫情期间的网络热点展开了深入分析。其中由大数据学院魏忠钰副教授和新闻学院周葆华教授负责的用户画像团队,梳理了新浪微博中群体舆论演化总体态势及代表性群体的舆论特征,并对舆论引导方式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01 大数据舆论分析:把握民意趋势、挖掘事件成因 团队分析了2020年1月15日至2月16日期间与疫情相关的3000万条微博,依托情感分析、话题聚类等文本挖掘手段准确感知网民的情感倾向转变和话题动态演化。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疫情初期的舆论以负面情绪居多。随着中央全力部署、政府防控措施出台(实时数据的公布、武汉实行封城管控)、专家学者释疑解惑(钟南山院士、张文宏医生等对疫情的判断),正向情感不断提高。随后虽然疫情增长率不断减缓,情感指数仍有变动,多与受疫情触发的热点议题相关。 02 群体画像:精准定位人群、感知个性化诉求 团队根据用户的职业、地域等属性将用户细分为不同群体,并进行参与度的动态比较,同时对代表性群体的网络言论进行定点分析,准确感知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诉求与价值预期。 对于不同职业的用户,在疫情爆发初期,自媒体、专业技术人员和学生较为活跃,在事件后期专业技术人员、 自媒体、 企业高管、新闻出版与文化专业人士较为活跃。聚焦于奋战一线的医护群体,大多向外界传递了一往无前的抗疫精神,也不乏个别事件令其承受巨大压力,需要更多的社会理解和关爱。另外,由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影响逐渐蔓延,私营企业主及工薪阶层群体面临巨大压力,大多显露出焦虑情绪,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帮中小企业主纾困解难。 对于不同地域的用户,参与讨论的用户中广东、北京用户占比较高,其次是东南沿海各地,话题的地区“下沉”趋势明显。特别地,武汉患者群体作为地域分群角度的特殊主体,通过社交媒体向外界讲述自己的亲身遭遇,寻求社会救助,使个体诉求进入公共议程,激发了全网对于武汉患者群体命运的同情与共鸣。而随着国际疫情局势的不断紧张,华侨华人群体面临歧视压力,需要在下一阶段严防“输入”过程中予以妥善引导。 03 事件关联:警惕次生舆情、完善发声渠道 疫情期间,不少热点讨论相继引发了有关社会深层次问题的“次生舆情”,追踪事件关联将进一步协助制定危机应对预案。以近期学校实施网课为例,部分学校存在的网课工具攀比化、部分贫困群体的自卑自嘲心理引发讨论。而弱势群体缺少发声平台,若忽视其诉求将进一步激发矛盾。因此,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复工复产复学过程中贫困人群的关心,新闻媒体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报道抚慰,促进社会沟通与社会公平。 不同的群体聚集于不同的网络社区之中,舆论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对分群体舆论特征进行分析使得挖掘群体共鸣更为高效。团队将进一步推动分群体智能舆论分析和信息汇集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公共危机信息汇集平台。在中国疫情防控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团队还将持续跟进对国际疫情的舆情分析,为网络空间现代化治理能力的提升赋能。
复旦大学 2021-04-11
基于射频识别卡的车辆交通监控系统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智能交通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已不言而喻。在车辆牌照中嵌入射频识别卡(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结合由所有路口和主要路段地下铺设的读卡器、手持终端、监控中心构成车辆交通监控系统,可以实现一个城市(地区)的完整、严密的交通管理,大幅度提高道路交通的效率,并具有以下有突出的效果: (1)统计该路口的交通流量及其时间、车型分布,为正确引导和调度车辆行驶、道路改造提供依据。 (2)追踪被盗车辆和特定车辆。 (3)跟踪肇事逃逸车辆。 (4)跟踪报废车辆和逃避规费的车辆。 (5)跟踪套牌、伪造(RFID)车牌车辆。 (6)配合车辆传感器、摄像头和专用 PDA,可以准确甄别无合法 RFID 车牌的车辆。 (7)对在路口的车辆交通违章可以实现自动判断、自动记录和自动通知相关人员等功能。 (8)统计车辆运行的种类、时刻与时间等,为社会发展提供宝贵的基本数据。 (9)为各种智能交通子系统提供基础条件。如在此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建立: (一)城市道路交通控制与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 (a)静态交通管理及停车诱导系统; (b)城市道路停车收费管理系统; (c)公共交通自动监控及通信调度系统; (d)城市交通一卡通智能支付、结算系统。 (二)城市交通综合管理系统 (三)城市对外交通综合管理系统及其子系统: (a)不停车收费系统; (b)出入口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系统构成如图所示。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该机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 RFID(射频识别卡)、 微处理器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基于射频识别的车辆交通监控系统(专利申请号:200510013229.X)。并正在申请国际专利。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基于 RFID 的车辆交通管理系统具有原始创新性,该系统可望解决车辆交通中多数的管理问题,而且易于实施和低成本,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应用领域: 车辆交通管理。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生产不需特殊条件,但投资需要千万元以上。 合作方式及条件:专利许可(费用=实施地车辆总数×5 元×年数)。
天津大学 2021-04-11
基于臭氧/紫外消解的 COD 在线检测装置
臭氧协同紫外(UV/O3)的高级氧化消解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水处理工艺,运用光、电、水产生高活性的羟基自由基对水样进行氧化消解,使水样中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中的大分子氧化成容易降解的低毒性或无毒性的小分子物质。该氧化消解技术需要的反应条件十分温和,而且氧化消解效率远高于传统的重铬酸钾氧化消解方法,反应过程无二次污染产生,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和竞争力的绿色氧化消解技术。 本装置根据 COD 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有机物被强氧化剂氧化时所消耗之氧的相当量”的定义,在 UV/O3进行水样消解的过程中,利用多传感器检测消解过程的参数,建立还原物降解特征信息检测模型,实现 COD 的在线监测。其主要特点在于: (1)该装置反应条件温和,在常温常压下操作,消解效率高于重铬酸钾法,且绿色环保无污染。 (2)真正实现 COD 的免化学试剂在线检测,完全避免了毒性铬盐、汞盐的二次污染,克服了消耗银盐产生的高费用等缺点。 (3)可以针对复杂水质实现自适应检测,包括地表水、工业污水或生活污水等,无需更换氧化剂或调整任何装置参数。检测结果不受水样的物化性质影响。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具有内置营养通道的三维生物结构的打印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内置营养通道的三维生物结构的打印装置,包括喷头、喷头移动方向控制单元以及供液装置,所述喷头包括:带有内腔的安装管;同轴密封固定在内腔两端的外喷头和内喷头,所述内喷头的出料端伸入外喷头的喷腔内且继续延伸至与外喷头的出料端平齐;所述外喷头和内喷头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的供液装置连通。本发明操作简单,成本低,具有可更换的喷头和夹具,适用于不同尺寸和不同材料的生物结构打印。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结构可控的三维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结构可控 的三维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设计 构建 CAD 模型,并通过增材制造得到相应的结构的三维树脂结构;(b) 将步骤(a)中获得的三维树脂结构采用化学镀方法在表面镀铜或镍金属 层,并去除树脂材料得到铜或镍的三维结构模板;(c)采用化学气相沉 积法在三维结构金属模板上生成石墨烯,由此制得所需的结构可控的 三维石墨烯。通过对得到的石墨烯进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北京市建筑干混砂浆综合技术及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Ø 本项目是采用独特的首创工艺—“连续增溶液浆法”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多种高质量的非离子型纤维素醚(主要是混合醚)和其交联产品。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废纸制浆清洁生产与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体系
本项目创新开发了基于微生物过程强化关键技术的造纸和发酵废水厌氧资源化处理工艺、创新开发了基于自由基缓释和催化剂固定化的异相催化氧化技术、创新开发了氨浸渍强化吸附及泡沫活性碳变压吸附沼气净化技术,并创新集成了针对造纸和发酵废水的资源化及超低排放处理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造纸和发酵行业典型废水生物质能回收和超低排放的技术问题。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成果简介 本项目属于轻工业科学技术领域的轻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方向,围绕我国造纸和发酵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比例高、处理技术不成熟、处理成本高等问题,按照资源化利用、超低排放或回用的要求,创新开发了基于微生物过程强化关键技术的造纸和发酵废水厌氧资源化处理工艺、创新开发了基于自由基缓释和催化剂固定化的异相催化氧化技术、创新开发了氨浸渍强化吸附及泡沫活性碳变压吸附沼气净化技术,并创新集成了针对造纸和发酵废水的资源化及超低排放处理技术体系,有效解决了造纸和发酵行业典型废水生物质能回收和超低排放的技术问题。项目技术凭借工艺先进、清洁环保、质优价廉等特点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近30年的垄断。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中国、俄罗斯等200多家大型企业,为造纸和发酵行业的典型废水处理提供先进配套技术及装备。项目系统创新性强,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本项技术具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获得海内外授权技术专利26项,201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广西大学 2022-08-16
稻茬小麦机播壮苗抗逆高产 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该成果 2016 年度江苏省教育厅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成果集成了机械化条件下稻茬小麦机播壮苗抗逆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集成创新出稻茬小麦机播壮苗抗逆高产技术体系,并在技术地方化、区域化、标准化、信息化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扬州大学 2021-04-14
猪优质精液生产技术与社会化供应体系研究与应用
该技术应用于生猪养殖领域。通过对国外先进的设施设备和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建立了高标准、专业化的公猪站。在此基础上,持续开展了优质种猪的遗传选育;开展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和重要疫病的防制研究;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影响了影响猪精液品质和淘汰的主要因素;建立了提高猪精液品质和降低公猪肢蹄病发生率的营养调控技术;对优质精液生产、保存、运输和输精技术开展了集成创新;建立了以人工授精中心为核心的猪社会化供精体系。猪精社会化供精体系可覆盖母猪50万头,母猪平均分娩率达88%,可提高母猪PSY0.2头;降低公猪淘汰率20%。 该项目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在高水平公猪站的建设和公猪站生物安全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开展了有效引进、转化和集成创新;在持续开展优良种猪选育的基础上,选择和引进公猪进入人工授精站;在公猪营养和生产管理方面开展了突破性创新研究;通过“互联网+基因”的人工授精服务体系的创立,建立了优质、安全、高效的猪精液的社会化供应体系,最大化地实现了遗传品质优秀、精液品质优异、安全品质优良的猪精推广应用。 目前猪精社会化供精体系可覆盖广西全省,并覆盖广东、湖南和福建等省份,覆盖能繁母猪50万头。该技术能保障精液的遗传品质优秀和卫生品质优秀,能显著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转化条件:大型商业化猪精公司 成果完成时间:2016年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硅基悬臂梁T型结直接加热式毫米波信号检测仪器
本发明的基于硅基悬臂梁耦合T型结直接加热式毫米波信号检测仪器是由传感器、模数转换和液晶显示三大模块组成,传感器模块是由悬臂梁耦合结构、T型结直接加热式微波功率传感器和开关构成,衬底材料为高阻Si,功率通过输入端口对应的CPW信号线终端的直接加热式微波功率传感器进行检测;频率检测通过利用直接加热式微波功率传感器测量两路在中心频率处相位差为90度的耦合信号的合成功率实现;相位检测通过将两路在中心频率处相位差为90度的耦合信号,分别同两路等分后的参考信号合成,同样利用直接加热式微波功率传感器检测合成功率,
东南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0 131 132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