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光力相互作用的非互易声子耦合的新原理
学谐振子在现代科技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大到引力波探测装置,小到我们身边的手机,涉及传感、变频、滤波等重要器件。一般的谐振子器件是互易的,即器件内部或者两个器件之间的声子传递和方向无关。而非互易的谐振子器件对于全双工声子信号收发、声子隔离等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甚至还可以用来对热能进行单向传递,使冷的物体更冷,热的物体更热。图a,基于光力相互作用的非互易声子耦合机制。b,通过控制激光相位,声子隔离度±30分贝连续可调。 光力学是光学和力学相结合的新兴科研领域。光力相互作用可以用于光学和力学模式的精密调控和测量,有着重要的物理意义和实际应用。这个工作中的光力学系统由超高品质因子的氮化硅纳米薄膜和高精细度光学腔构成。激光将声子从纳米薄膜的一个谐振模式转化为光子,再变回另一个谐振模式中的声子。多束激光的物理效应互相干涉,使声子传递增强或者减弱。通过控制激光相位,实现了声子隔离度在±30分贝范围内连续可调(如图所示)。在徐海潭等人之前的工作(Nature 537,80 (2016))中,他们通过拓扑操作实现了瞬态的非互易声子传递,而在最新的工作中,他们通过光力相互作用产生了声子模式间静态的非互易耦合,从而实现了稳定的非互易声子传递。
北京大学 2021-04-11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技术的自驱动感官控制人机交互系统
感官控制的人机交互(human-machine interface, HMI)可以在人和外界 设备之间建立新的自然交流途径,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例如,有意识 地眨一下眼睛,即可开/关电灯。传统的采用眼为微弱的体表生物电信号,却 忽略了眨眼引起的太阳穴附近皮肤的微小运动。本项目采用摩擦纳米发电技术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TENG ),设计一种微运动 / 位移传感器 (mechnosensationalENG, msTENG),对于该微小运动的探测有极高的灵敏度 (数百倍于同步眼电信号),并且相对于传统的眼电探测电极具有更好的耐久 性和稳定性。通过与眼部巧妙的附着方式,获取高灵敏度和持久稳定的眨眼 信号采集,并将此眼部微动传感器用于人机交互,构建了眼动控制家用电器 和眼动虚拟打字界面等人机交互系统。这一研究的开展,给感官控制人机交 互领域注入了新的设计理念,使得通过眨眼来控制外部设备有希望从实验室走 向我们的日常生活。 关键技术: (1)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技术的眼部微动传感器设计(包括工作模式的选择, 摩擦材料、电极材料的选择及加工等)以及器件制作工艺水平,都将直接影响 传感器的灵敏度、稳定性、美观舒适性,这在整个系统中是最为关键的技术。 (2)  眼部微动传感器在眼部周围附着方式的设计,需要保证器件的灵敏度、 信号的稳定性和操作的方便性,并考虑使用上的舒适美观。这是这项技术能否进 入人们实际生产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基于眼部微动传感器的人机交互界面的开发,要求功能适用、界面友 好、操作简易、性能稳定,便于正常人群和闭锁综合征LLock-in,)患者等特 殊人群的使用,这是这项技术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关键技术之一。创新点: (1)     首次将基于摩擦电和静电感应耦合的自驱动高灵敏传感器作为替 代传统生物电传感器应用于感官控制的人机交互系统,为人工智能领域注入了 新的传感器设计理念。 (2)     将基于摩擦电和静电感应耦合的自驱动眼部微动传感器巧妙地固 定在眼镜架上,并做到位置可微调,对比传统的眼电传感器将多电极贴在眼部 附近,不仅美观舒适、成本低廉和操作简单,而且采集的信号灵敏度高,信号 输出稳定可靠。 (3)     摩擦电和静电感应耦合的传感技术,采用的单电极信号采集,直 接采集微运动引起的电信号,从信号采集源头上突破了传统的生物电信号采集 弊端(采集多电极间势差变化信号),可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数百倍。因此,避 免了传统眼电系统中精准识别算法的开发和严格操作技术的培训等。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技术的微动传感器制作成本低廉,因其高灵敏度和 可靠性带来的后端设备简化,以及其操作的简易性和侃戴的美观舒适性,都 将促成该项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服务于广大群众,特别是渴望与外界因此具有非常大的市场价值。恢复交流的特殊疾病患者们,而这一群体在中国高达20 万人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重庆大学 2021-04-11
基于铝镓合金在线供氢的氢能源技术及应用研发
铝镓合金是一种新型、易储、即取的固体能量块。其是以铝为主体的在线供氢材料,加水实现平稳释氢。其制备工艺流程简单、易于实现,且产品易于储存、运输和销售。该项成果处于同类产品世界领先水平,其产业化能够避免目前氢气利用过程中储存、运输和加注等环节带来的困扰,从而有效突破阻碍氢能源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 研究团队 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魏存弟教授研发团队 成果成熟度 可产业化。
吉林大学 2021-05-11
基于聚乙烯亚胺的靶向非病毒纳米基因载体的设计与构建
基因治疗现已成为攻克肿瘤最具希望,也是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基因导入系统是基因治疗的核心技术。现阶段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于尚未找到理想的基因载体,治疗基因的导入仍然是肿瘤基因治疗的瓶颈。非病毒载体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中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 PEI)是近年来研究最为广泛的阳离子多聚物非病毒基因载体。 本项目针对聚乙烯亚胺(PEI)转基因载体使用中存在的转染效率与细胞毒性相矛盾及靶向性差等问题,采用生物可降解技术、金属离子配位技术等连接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LMW PEI),得到多分枝状或网状结构的高分子量PEI衍生物,进而选择肿瘤主动靶向多肽RGD、tLype-1等,与细胞穿膜肽TAT(49-57)、核定位信号肽NLS连接,合成具有多功能的数种功能肽RGDC-TAT、RGDC-TAT-NLS、tLype-1-NLS等,利用交联技术将多功能与PEI衍生物偶联,从而构建新型非病毒基因载体系统,旨在保证较高转染效率情况下,降低PEI细胞毒性,增加其对肿瘤的靶向性,克服当前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瓶颈问题,为基因治疗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本项目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国际学术合作项目及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资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其中授权7项。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5-11
一种基于深度增强学习的代数应用题自动求解器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温湿度监测系统
本系统致力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理论、方法和技术在分布式温度监测方面的应用,自主设计并研制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分布式温度监测系统。本系统可用于粮情监测、桥梁和建筑物健康状态诊断等场合。/line项目产品构建了由具有一线式多温度测量点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网络基站和监控终端等所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多温度和湿度采集点按国家相关行业的规范要求分布在相关监测区域中。系统的实时性高、稳定可靠、扩展性强、成本低、安装维护方便。系统监测终端人机操作界面采用层次结构、数据及状态显示多样、调用和查询及管理方便、直观。
东南大学 2021-04-10
基于球头铣削加工的工件三维表面形貌的仿真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超精密球头铣刀加工的工件三维表面形貌建模及仿真方法,首先提取影响仿真三维表面形貌生成的刀位点,根据提取刀位点并结合刀具在加工过程中的运动学模型建立刀刃扫掠点云模型,然后设定仿真区域范围内三维表面形貌采样点,最终形成仿真区域内工件三维表面形貌。本发明建立了刀具参数、加工策略、加工参数与工件三维表面形貌的关系,能够清晰地表征超精密加工条件下的三维表面形貌,进而可实现基于工件三维表面形貌的工艺参数优化。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基于 CyberGlove 数据手套的嵌入式欠驱动假肢手控制系统
本发明属于仿生机器人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 CyberGlove 数据手套的嵌入式欠驱动假肢手控制系统,包括用于提供 人手原始运动数据的 CyberGlove 数据手套、用于无线传送原始运动数 据和指令控制的上位机、用于驱动执行假肢手各类动作的电机组件以 及集成控制单元,其中集成控制单元呈集成电路板的形式嵌入安装在 假肢手的内部,并包括无线收发模块、电机速度检测模块、电机电流 检测模块、指尖力检测模块、主控制器和功率放大模块。通过本发明, 能够结构紧凑、便于操控地实现对欠驱动假肢手的运动控制,克服其 局限于事先设定好的少数控制模式和硬件电路过于庞大等缺陷,同时 可显著提高在各类实际应用时的动作精确性和适用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西湖映象 ” 一—基于VR的沉浸式个性化烟花展示平台
近几十年来,火焰、烟雾等自然现象的模拟已广泛应用于电脑游戏、电影、教育、虚拟现实等诸多领域。在许多现有技术中,粒子系统在计算机图形中被广泛视为一种强大的技术,烟花模拟则是粒子系统应用的亮点。浙江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小刚教授课题组开发了一种基于草图的烟花模拟新系统,用户能够在沉溺于虚拟场景的同时,手握控制器绘制他们想要的草图,并由计算机基于高斯曲率的新点采样方法模拟出具有复杂轮廓和纹理的逼真视觉效果。 目前,该项技术已成功体现在一款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个性化烟花定制的软件应用——“西湖映象”。用户佩戴上HTC Vive后,将沉浸在令人惊艳的西湖全景视图与逼真的声音效果中。利用手中的无线控制器作为魔杖,用户可以在空中“一笔画”绘制任意形状,随后计算机自动生成对应的3D模型,湖面远处将表演虚拟现实中该3D形状的水上烟花效果。该应用支持任意色彩、任意形状的烟花。 未来,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将模拟方法与投影系统相结合,探索全息烟花汇演。只要用户使用VR控制器(例如HTC Vive设备),就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室内或室外实现全息技术的烟花模拟。
浙江大学 2021-05-10
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的慢盘检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极限学习机的慢盘检测方法及系统,通过对历史磁盘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从中选择特征向量进行训练,实现了基于神经网络检测慢盘的方案,优化了慢盘检测过程,提高了慢盘检测准确性并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同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随着历史磁盘数据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样本被不断训练,模型精度越来越高,进一步提升了准确率,保证了数据存储系统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5-0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4 245 246
  • ...
  • 359 36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