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技术需求:基因载体的优化
1、在安全性提高的前提下,基因载体的优化制备; 2、怎样提高载体在生物体内利用度; 3、细胞膜毒性的进一步降低 4、新靶标抗原CAR构建; 5、细胞因子风暴处理
山东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01
CmEF1α基因和CmRAN基因在甜瓜果实基因表达分析中作为内参基因的应用技术
可以量产/n该成果属于基因表达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CmEF1α基因和CmRAN基因在分析甜瓜果实的基因表达时作为内参基因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甜瓜果实基因表达的方法,它是将CmEF1α基因和CmRAN基因组合的几何平均数作为甜瓜果实基因表达分析中的内参基因。CmEF1α基因和CmRAN基因在不同坐果方式的甜瓜果实的不同发育阶段均能稳定表达,是甜瓜果实发育过程中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基因表达分析的可靠内参基因组合。该成果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能够显著提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家蚕突变基因研究
该成果荣获2009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项目建成了世界最大和最丰富的家蚕突变基因资源库, 共保存遗传系统700余个,覆盖国际现存的95% ;新建立家蚕资源系统400个;发现新突变基因60余个,占 同期国内90%以上、国际70%以上。通过对重要突变基因资源的研究取得了重要创新结果,包括阐明65个新 突变基因的遗传模式,确定了50个的所属连锁群(染色体),定位40个基因;建立了27连锁群的标记基因; 建立了230多个形态基因的连锁标记体系等。构建了世界第一套完整的家蚕近等位基因系,首次建立了3个重 要品系高纯度近交系,绘制了家蚕SADF. RAPD, AFLP. SSR等分子连锁图谱6张,构图分子标记2756 个,茧质性状QTLsll个,研究了一批重要突变基因的功能等。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家蚕遗传资源研 究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为我国蚕业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资源支撑。目前每年有大约50个机构索取 基因库资源进行科学研究,年使用频率超过500份次。家蚕基因资源库建立和突变基因研究奠定了蚕学基础 研究、产业研发、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将对家蚕功能基因组学、实验生物和鳞翅目害虫模式等前沿 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西南大学 2021-04-13
新型基因编辑技术
该技术可利用人体自身存在的机制进行RNA的单碱基编辑,避免了任何由于表达外源效应蛋白而引起的潜在问题。 新型基因编辑技术(魏文胜团队)   LEAPER (Leveraging Endogenous ADAR for Programmable Editing on RNA)是一类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基因编辑技术,该技术可利用人体自身存在的机制进行RNA的单碱基编辑,避免了任何由于表达外源效应蛋白而引起的潜在问题。LEAPER技术具有高精度、易于递送、长时效、高安全性等多种优点,并在包括遗传性疾病治疗方面展现出了可观的优势及潜能,成功为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疾病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具。    LEAPER技术原理   近年来,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在生物医学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使该技术在临床治疗应用中遭遇瓶颈。根源之一在于当前的基因编辑体系依赖于外源编辑酶或效应蛋白的表达,从而造成 (1) 蛋白分子量过大使得通过病毒载体进行装载及人体内递送十分困难;(2) 由蛋白过表达引起的DNA/RNA水平的脱靶效应;(3) 由外源蛋白表达引起的机体免疫反应及损伤;(4) 机体内的预存抗体使外源编辑酶或效应蛋白被中和从而导致基因编辑失败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摆脱传统技术依赖于外源蛋白表达的桎梏,2019年魏文胜团队建立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名为LEAPER的新型基因编辑技术。与RNAi类似,LEAPER充分利用了细胞中天然存在的机制:仅用一条RNA 就实现了精确高效的RNA单碱基编辑,从而避免了任何由于表达外源效应蛋白而引起的各种潜在问题。研究人员利用LEAPER成功修复了来源于Hurler综合征病人的缺陷细胞,为未来相关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此外,LEAPER还有希望衍生出多种延展型技术,为生物医学等研究提供新型工具。
北京大学 2022-08-12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和优化系统
研究了中心控制和优化软件。结合用户的需求和比较现有软件,开发了灯组定义、相位定义、相位序列定义、相位配时模块。信号机直接以以太网连网,通讯模块负责接收信号机的各项参数,并发送指定的相应数据。进行了配时优化研究。在优化时采用固定周期的方法,相位的绿信比作为优化变量进行优化。
东南大学 2025-02-08
光学基因快检仪
/space电泳技术是目前检测PCR产物的有效方法。电泳技术主要包括毛细管电泳技术与平板凝胶电泳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虽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实验试剂耗量少等优势,但是其高昂的价格限制了其在实验室的进一步推广。平板凝电泳技术凭借其价格优势成为实验室检测DNA最常见的方法。传统凝胶电泳技术主要包括制胶、进样、电泳、染色及成像五个步骤,所涉及设备主要包括制胶槽、电泳槽、微波炉,直流电源、摇床及凝胶成像仪等。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0
肿瘤转移基因芯片
南开大学在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科技攻关项目《建立和应用肿瘤 转移相关基因生物芯片筛选抗肿瘤转移药物的研究》的资助下,进行 了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生物芯片的研究,在设计探针后,完成制备了含 有 213 个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基因芯片。 应用上述基因芯片所进行的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该基因芯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由于该基因芯片的成本低于全基因组芯片,有利于 大量推广使用。与科研机构、医院和药厂等相关企业合作,大量制备 该基因芯片,实现产业化,投放市场使用,可实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 效益。 应用价值: 基础研究:可应用该基因芯片进行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基础研究, 筛选与肿瘤转移相关的信号传导途径。 应用研究:可应用该基因芯片筛选抗肿瘤转移的药物;在临床上 对切除的肿瘤组织进行检测,进行原代细胞培养的基础上检测对不同 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南开大学 2021-04-13
材料基因组工程
交叉集成上海交通大学在材料科学与其他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综合优势,协同发展基于材料基因组理念的材料学理论与计算、实验、数据技术,加速创新在新模式下材料研究与应用。牵头建立校级“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基因组联合研究中心”学科交叉平台;与MIT的Gerberd Ceder教授合作共建基于The Matenals Project的材料基因组亚洲中心;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共建“上海市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联合上海同步辐射光源共建“材料高通量原位制备和表征线站”
上海交通大学 2023-05-09
TK基因突变试验
TK基因突变试验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可检出包括点突变、大的缺失、重组、异倍性和其他较大范围基因组改变在内的许多遗传改变,长时间处理还可检出某些断裂剂、纺锤体毒物和多倍体诱导剂等。近年来,本团队在使用L5178Y细胞和TK6细胞系用于TK基因突变试验的标准化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并在国内负责制定/修订了TK基因突变试验标准,该标准在2003年第一次颁布,2012年开始修订,目前修订版将于2014年末正式颁布,作为《GB151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中体外遗传毒性重要的一项实验,对评价受试物的遗传毒性具有重要作用。
四川大学 2016-04-14
肿瘤转移基因芯片
南开大学在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科技攻关项目《建立和应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生物芯片筛选抗肿瘤转移药物的研究》的资助下,进行了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生物芯片的研究,在设计探针后,完成制备了含有213个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基因芯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乳腺癌转移相关基因基因芯片的建立及其建立方法,专利(申请)号:20061013107.3(已公示)。 应用上述基因芯片所进行的大量的研究工作,表明该基因芯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由于该基因芯片的成本低于全基因组芯片,有利于大量推广使用。与科研机构、医院和药厂等
南开大学 2021-04-14
1 2 3 4 5 6
  • ...
  • 64 6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