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杭州赛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赛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位于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座落在人材济济的天硅谷杭州高新开发区,是一家具有自主开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 公司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与拼搏,已拥有了一套完整的内部管理体系和一支过硬的技术开发队伍,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已形成传感器系列、综合测控系列、图像信息处理系列、计算机控制系列等四大类上百个品种的生产规模,产品经权威部门鉴定,并获多项国家专利及荣誉,多次在世行贷款项目中中标,产品遍布全国大、中专、职业院校、工矿企业、科研机构,深得广大用户信赖,“赛特传感”已成为业内的知名品牌。 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手段使企业高效率地运作,雄厚的技术力量让公司不断为客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产品,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随时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我们本着“诚信为本、长期服务”的宗旨,愿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精良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公司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本着“源于教育,服务教育”的原则同全国多所高校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产品被编入专业教材,从教学实验到产品技术方面进行全方位交流,公司接纳了众多国内外学生来企业进行社会实习,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教学效果。 科学的管理、高效的运作给企业带来了活力,充满了后劲;雄厚的技术力量为企业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随时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诚信为本,长期服务”是企业的宗旨,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广大用户提供精良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共同携手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杭州赛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2021-12-07
超声波一步法制备彩色不锈钢新技术
彩色不锈钢是通过化学反应在不锈钢表面生成一层透明的氧化膜,经光 干涉而产生红、黄、蓝、绿、金黄、紫色及其各种过渡颜色,从不同方向看 可呈现不同的颜色,非常漂亮。同时,在不锈钢表面还可制出由多种颜色组 成的彩色图案,如山水、人物、花鸟等。与白色不锈钢相比,彩色不锈钢具 有极好的装饰性、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易加工性等性能,在航空航天、军事 工业、化学工业、太阳能利用、建筑装潢、五金机械、汽车工业、化工设备、 钟表眼镜、办公设备、家具灯具、厨房用具、仪器仪表、广告标牌、艺术品、 日用品等领域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但是目前国内外彩色不锈钢的生产均存在一些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例如 着色膜不均匀、颜色不鲜艳、重现性差、色彩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从而 大大制约了彩色不锈钢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与应用。 针对目前国内外彩色不锈钢生产存在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研发内容如 下: (1)化学着色液中添加均匀剂的类型和数量的研究; (2)超声波技术用于化学着色的试验; (3)一步法化学着色研究; (4)耦合超声波一步法化学着色研究; (5)中试工艺与设备设计; (6)中试放大试验; (7)着色废液的循环利用处理研究。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5-06
一种气体超声波换能器压电片与匹配层的压制夹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体超声波换能器压电片与匹配层的压制夹具。底座安装下压板,底座上部安装气缸,上压板与气缸连接,上压板下端面中间纵向设有滑槽,二块固定V型块固定在滑槽内,上端放有压电片的真空吸盘安装在上压板孔中,并对真空吸盘和压电片的定位与夹紧;下压板上端面设有与上压板滑槽对称布置的滑槽,固定V型块固定在滑槽内,上端放有匹配层的真空吸盘安装在下压板孔中,活动V型块推动在滑槽内移动,实现对真空吸盘和匹配层的定位与夹紧;二个真空吸盘开有中心孔,分别经上、下压板上的气孔、气管与各自真空发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负压吸附装卸压电片和匹配层方便;使用V型块定位和夹紧实现压电片和匹配层对中,同轴度较高。
浙江大学 2021-04-13
72L自动进酶医用三频超声波清洗机
产品详细介绍医用超声波清洗机是根据医院清洗特点而设计的,较常规超声波清洗设备无可比拟的技术优点,产品结构新颖、电路先进、工作可靠、高效率、低噪音及清洁度高的特点,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被清洗的医疗器械不受损伤,可以彻底清洗手术机械及手术附件的各种污渍,排出人工清洗不彻底的问题,同时保护工作人员不受污染和感染,是医院的必备设备之一。广泛应用于医院等医疗机构的手术室、化验室、检验室、供应室、牙科、消毒中心等科室。对医疗器械的深孔、盲孔、凹凸槽的清洗是最理想的设备。分类:医用超声波清洗机根据其清洗具体物件的不同要求而具有不同的配置,可以分为单槽医用超声波清洗机、双槽医用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漂洗)、三槽医用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漂洗、煮沸上油)和四槽医用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清洗、超声波漂洗、煮沸上油、烘干)等。医用超声波清洗机技术参数及要求1、数显产品的出厂日期,实现合理“三包”2、数显累计工作时间,实现合理“三包”3、数显记忆和设定超声频率4、数显记忆和设定的三种超声频率自动转换5、数显记忆和设定的单频超声工作时间6、数显记忆和设定的三种频率超声工作时间7、数显记忆和设定的超声功率8、数显记忆和设定容器内的加热温度9、数显容器内的实际温度10、数显超温度、超电压、超电流保护指示11、低水位、无溶液保护指示12、同时数显超声液位,溶液温度,超声频率,超声时间,超声功率13、数显本仪器使用累计工作时间达999999小时14、仪器的操作程序采用单片机软件15、具有电控适量进酶16、具有电控进水、排液功能17、具有手控降音盖,能达到降音功效18、本仪器双层器械清洗网采用优质304不锈钢氩焊成形19、降音盖、内外壳体采用优质304不锈钢氩焊成形20、仪器尺寸   ( 长×宽×高):800×540×900(mm)21、清洗槽内尺寸(长×宽×高):600×300×400(mm)22、单  槽  容  量:: 72(L)23、超  声  频  率: 45、80、100(KHz)24、频率转换时间可调:  1-999(S)25、超  声  功  率:    1000(W)26、功  率  可  调:    40-100(%)27、加  热  功  率:    5000(W)28、温  度  可  调:    10-80(℃)29、时  间  可  调:    1-480(min)30、电  控  进  酶:    有31、进    排    水:    电控
合肥金尼克机械制造公司 2021-08-23
输配电设备多参数智能传感系统
系统非接触式实现变电站及所有设备的异常监测,包括全景视频、温度和局部放电。对GIS、变压器、电抗器、开关、电缆、CT、PT等一次设备各部件温度及各类绝缘缺陷,违规作业、异物入侵等实施直接监测或计算外推,并实时智能预警。系统由多物理量值守机器人、智能云APP和大数据后台组成,值守机器人集成局部放电、红外测温、视频图像及声音诊断等传感器,并具备初步的人工智能算法和设备异常诊断能力,后台包括设备管理和大数据评估功能模块,APP接收智能终端和后台信息,主要显示诊断结果、数据内容,并实现人机交互。通信方式有无线、有线两种。 局放传感模块、红外传感模块、视频模块、气体传感模块、声音模块、油色谱等不同功能模块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增减搭配使用。产品的集成度高,远距离非接触采集信息,高智能、高可靠、低成本。近5年来,使用该技术发现了48起变电站内潜在故障隐患,避免了多起停电事故。 本项目经过十余年的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对应了目前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具有多个电网公司的应用案例,取得了一系列国际上具有独创性的成果。 适用范围广  能在高温、低温、高湿等环境条件下可靠运行,防水防尘。 多物理量协同  集成局放、红外、视频、声音等传感器,同时监测变压器、敞开式开关、电抗器等变电站内一次设备的局放信号、红外热像、视频信息,实现多传感器的高效结合及协调诊断。 使用方便  配备智能云APP,实时接收现场值守机器人采集的数据,实现人机交互,能够早期发现缺陷,判断缺陷位置,提高现场人员的工作效率。 智能化程度高  监测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数据同步传输,嵌入人工智能算法,提高了监测数据及时率、准确率及有效性。 安装方便  值守机器人体积小,重量轻,一键式安装。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系统自动切换,内部参数可以通过手机设置。 性价比高  采用低成本、高可靠技术路线,通过人工智能算法降低硬件的复杂性。 目前该系统已获得14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项PCT专利授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高电压技术、电力设备智能监测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30篇。应用在国家电网、中国石化30多个变电站,有三百多套挂网运行。 不同场景的实物及应用照片,或原理图解 图1 长距离多参数智能传感器(视频、红外、局放、声音+人工智能边缘计算) 图2 短距离多参数智能传感器(视频、红外、局放、声音+人工智能边缘计算) 图3 用户报告 图4 变电站安装监测 图5 大数据后台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11
输配电设备多参数智能传感系统
项目成果/简介:系统非接触式实现变电站及所有设备的异常监测,包括全景视频、温度和局部放电。对GIS、变压器、电抗器、开关、电缆、CT、PT等一次设备各部件温度及各类绝缘缺陷,违规作业、异物入侵等实施直接监测或计算外推,并实时智能预警。系统由多物理量值守机器人、智能云APP和大数据后台组成,值守机器人集成局部放电、红外测温、视频图像及声音诊断等传感器,并具备初步的人工智能算法和设备异常诊断能力,后台包括设备管理和大数据评估功能模块,APP接收智能终端和后台信息,主要显示诊断结果、数据内容,并实现人机交互。通信方式有无线、有线两种。局放传感模块、红外传感模块、视频模块、气体传感模块、声音模块、油色谱等不同功能模块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增减搭配使用。产品的集成度高,远距离非接触采集信息,高智能、高可靠、低成本。近5年来,使用该技术发现了48起变电站内潜在故障隐患,避免了多起停电事故。本项目经过十余年的研发与产学研合作,对应了目前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具有多个电网公司的应用案例,取得了一系列国际上具有独创性的成果。适用范围广 能在高温、低温、高湿等环境条件下可靠运行,防水防尘。多物理量协同 集成局放、红外、视频、声音等传感器,同时监测变压器、敞开式开关、电抗器等变电站内一次设备的局放信号、红外热像、视频信息,实现多传感器的高效结合及协调诊断。使用方便 配备智能云APP,实时接收现场值守机器人采集的数据,实现人机交互,能够早期发现缺陷,判断缺陷位置,提高现场人员的工作效率。智能化程度高 监测的数据可以通过无线网络或有线数据同步传输,嵌入人工智能算法,提高了监测数据及时率、准确率及有效性。安装方便 值守机器人体积小,重量轻,一键式安装。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系统自动切换,内部参数可以通过手机设置。性价比高 采用低成本、高可靠技术路线,通过人工智能算法降低硬件的复杂性。目前该系统已获得14项国内发明专利授权、3项PCT专利授权、8项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高电压技术、电力设备智能监测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30篇。应用在国家电网、中国石化30多个变电站,有三百多套挂网运行。不同场景的实物及应用照片,或原理图解图1 长距离多参数智能传感器(视频、红外、局放、声音+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图2 短距离多参数智能传感器(视频、红外、局放、声音+人工智能边缘计算)图3 用户报告图4 变电站安装监测图5 大数据后台应用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与企业合作获得政府支持情况:国家级计划/专项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创新专项等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作物氮素和水分多传感检测系统
项目简介本成果基于作物氮素和水分胁迫时的冠层图像和冠-气温差特征,利用可见光-近红 外多光谱相机、红外温度探测器、辐照度传感器和环境温湿度传感器等多传感器信息, 对冠层特征图像和冠-气温差特征进行提取,结合实时光照和温湿度信息对光强等环境误 差进行修正,可以在自然条件下快速获取作物的氮素和水分信息。该成果处于中试研究 阶段,已经申请了发明专利,发明专利授权号:ZL201010249490.0 。 性能指标 (1)可见光-近红外多光谱图像系统,图像分辨
江苏大学 2021-04-14
手持式光纤光栅传感解调仪
手持式光纤光栅传感解调仪是用于光纤光栅(FBG)波长解调的专用 设备。根据测量反射中心波长这一参数,可以获得被感知信号(如压力、 温度、应变等)的大小。该解调仪集ASE光源、分光元件和信号处理与传 输模块于一体,并根据外场测试的需求,进行了低功耗与小型化设计。同 时,它具有良好的操作界面,方便操作和设置;其次,该解调仪具有数据 网络化传输功能,方便组建FBG传感解调网络。可为石化、桥梁、矿井、 电网等需要布设光网代替传统电传感器以解决电火花敏感、布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物料监控设备
本发明涉及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物料监控设备,包括多个终端、多个路由器、一个协调器、一个主机,主机通过串口与协调器相连,协调器与多个路由器相连,每个路由器连接 1-254 个终端,组成无线传感网络。本发明的终端能够实时采集并发送物料信息以及接收主机指令,主机接收、存储和处理物料信息并做出判断和响应。本发明的设备能够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并具有安装方便、维护成本低、可靠性高,网络规模可调节等优点。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高性能非制冷红外探测器芯片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研发团队以设计制备宽光谱超材料吸收器和像元级集成红外探测器为研究主线,在超薄宽带高吸收原理与策略、材料/器件设计与制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围绕器件吸收率低、噪声等效温差(NETD)大、集成兼容性差的难题,提出了无损与损耗型介质结合、多模谐振耦合光吸收的思路,获得超薄宽带高吸收率材料;提出将超薄宽带高吸收率材料与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像元级集成新思路,获得了宽谱、NETD小、多色探测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NETD降低3倍,研究成果已在中国兵器北方夜视广微科技应用转化。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8 59 60
  • ...
  • 323 32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