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复合微生物净水新技术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采用先进、高效的分离、筛选技术从自然界不同环境中分离出具有高效降解、转化水体污染物的微生物,并优化其培养条件,开发出各具特点的高密度发酵工艺,获得多种可工业化生产的净水微生物制剂。根据污染水体的特点,有机复配各类净水微生物制剂,采用直接投放、原位修复的方式,对各类污染水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技术类型:专利技术(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号:CN1508243)应用前景: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黑臭河流脱黑除臭、沼液无害化处理以及生活污水及工业有机废水的处理。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
可以量产/n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艺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欧盟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科研成果。该成果提出的复合垂直流构件湿地水处理工艺流程、净化功能和净化生物工艺学及其净化机理等技术具世界领先水平。项目设计的复合垂直流构件湿地水处理工艺流程,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污染物、氨和磷等,对病原菌、重金属、酞酸酯以及藻毒素等外源生物活性物质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城镇综合污水经处理后可达到二级乃至一级排放标准,受污染V类以上地面水经处理后能达到II-III类,基本达到饮用水源水质标准。设计的系统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自蔓延复合钢管制备技术
自蔓延高温合成(Self-propagating High-temperature Synthesis, 缩写SHS)是利用化学反应自身放热制备材料的新技术。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介于燃烧科学与材料科学之间的新学科,用自蔓延技术合成的材料达上千种,它的突出优点是设备简单、工序少、合成速度快、成本低,尤其适用于高温难熔材料的合成。 本项目涉及的SHS陶瓷内衬复合钢管、不锈钢及耐蚀合金内衬复合钢管、耐腐蚀聚合物内衬复合钢管、小口径陶瓷内衬复合弯管均已达到工业化生产的程度,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领域;煤炭和电力工业领域;石油、化工工业、水处理工业领域; 建材工业、运输工业领域;粮食、食品工业、饲料加工业和医药工业领域。 SHS陶瓷内衬复合钢管:SHS-离心法与传统工艺(热喷涂法、等离子喷涂、热装法、爆炸法等)比较有明显的优点:成本低、内衬陶瓷层与钢管结合紧密、制备的复合钢管长度较长(可达5.5米)。已广泛应用于矿山尾矿输送,电厂煤粉和除灰管道等工业领域。 不锈钢及耐蚀合金内衬复合钢管:SHS-离心法制备超低碳不锈钢,避免钢中析出碳化物,因此可防止由于碳化物析出造成的晶界附近贫铬,从而提高不锈钢内衬层的抗晶间腐蚀性能,内衬层可与外层钢管实现牢固的冶金结合。可代替整体不锈钢管,其成本是整体不锈钢管的1/3,在冶金、石油、化工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耐腐蚀聚合物内衬复合钢管:该复合钢管由三层组成,最里层是聚合物,中间层是氧化铝陶瓷,最外层是碳钢。聚合物内衬层厚度为0.5~1.0mm,最高使用温度是120℃。由于聚合物内衬层与氧化铝陶瓷过渡层之间结合强度高以及内衬层表面光滑,因此该产品具有内衬层不易脱落和输送介质时阻力较小等优点。该产品具有优良的耐腐蚀和耐磨性能,与普通聚合物管相比,不易老化,可承受更高的压力,输送热水时不易结垢,可广泛用于石油、化工、食品、冶金和矿山等行业。例如,在化工行业用于高腐蚀性介质的输送,取代钢管和铸铁管用于输水管道,还可代替水泥管用于污水处理系统。小口径陶瓷内衬复合弯管:该工艺弥补了离心法只适合制备直的规则形状管状样品的不足,即可制备等径的弯管,又可制备变径的直管和弯管。陶瓷内衬弯管的内衬层是Al2O3陶瓷、Al2O3-ZrO2、Al2O3-Cr2O3复合陶瓷,内衬陶瓷层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氧化、耐磨和耐高温腐蚀性能,在冶金、化工等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种复合钢管用作高炉喷煤枪已经在国内几家大型钢铁企业获得成功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轻质木塑复合板成型技术
轻质木塑复合板是以聚烯烃、聚氯乙烯、苯乙烯系等热塑性塑料为基体,添加30%-50%木屑或农作物纤维及适当的添加剂,用压制方法制成的密度为0.9-0.6g/m3的耐水、耐霉菌、具有木材加工性和外观的材料。适用于作为周转箱、托盘、路板、隔板、货架、货柜、室内外隔板、家具板等材料。轻质木塑复合板材厚度1-20mm,最大成型面积1m×2m。轻质木塑复合板成型技术是专利技术,包括成型装备与模具设计、原料配方及加工工艺控制技术。
四川大学 2021-04-14
金属/陶瓷复合防护板制备技术
金属/陶瓷复合防护材料或结构,主要有结构可靠性、重量和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可应用于车辆(如装甲车和运钞车)、船舶舰艇和武器直升机等防弹或防爆场合。金属/陶瓷复合防护板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胶粘、机械固定和各种热加工工艺(如铸造、热压等)。目前,金属/陶瓷复合防护板主要包括层叠复合、陶瓷增强金属匀质复合、梯度复合、侧向约束和三维约束等基本类型。金属封装陶瓷复合防护板是一类具有有效三维陶瓷约束,良好的金属/陶瓷界面冶金结合特征的新型陶瓷复合防护板,它特别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抗崩落和抗多次打击能力。
江苏大学 2021-04-14
纳米复合粉末渗锌防腐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钢铁材料的腐蚀现象普遍存在于国民经济的各部门中,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金属材料资源的消耗。据统计,每年钢材腐蚀损失占钢材总产量的 10%,经济损失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 2%4%。我国 2003 年对腐蚀最新调查表明,每年为腐蚀支付的直接与间接费用的总和估计可达 5000 亿人民币,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 5%,2001 年因腐蚀损耗钢材约1500 万吨。腐蚀也是导致设备失效、造成重大灾难性事故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在石油化工及电力能源领域尤为突出。因此,研究和开发先进的防腐蚀技术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的镀锌工艺有:电镀锌(电镀、离子镀或离子注入等)、冷镀锌(机械镀、涂刷镀等)、热镀锌(包括热浸镀、热喷涂镀)。纳米复合粉末渗锌工艺是利用热处理中金属原子相互渗透扩散的原理,在钢铁构件表面形成一种锌/铁合金保护层,以防止环境腐蚀的一种新型防腐方法。与其它镀锌工艺如热喷涂锌、电镀、热浸镀锌比较,粉末渗锌工艺具有独特的优势,如工艺过程简单、不污染环境、耗锌量低及节省能源等。渗锌涂层均匀光滑,属于冶金结合因而其结合强度高,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抗磨损特性等。 纳米复合粉末渗锌技术从工艺到设备研制完全采用国产的原料和设备,不需要进口专用的原料和部件,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该项目属于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和见效快的高新科技成果。经过近二年多的工业化生产探索实践,证明该技术的先进、合理和实用性,工艺过程稳定、技术成熟可靠。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纳米复合粉末渗锌技术属于化学热处理范畴,原理为:将表面清洁的金属构件埋入装有冲击粒子(SiO2)、金属粉末(Zn、Al/Zn)合金粉末、活化剂(NH4Cl)、促进剂稀土硅铁粉末等组成粉末渗剂的密封容器中,放置在炉中加热并进行机械旋转滚动;在活化剂与促进剂、以及机械滚动能和热能的共同作用,将金属原子扩散渗入钢铁构件表面,形成均匀和致密的、具有一定厚度的金属化合物冶金扩散涂层。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采用机械滚动辅助加热方式,以运动粒子和活性高的粉末不断冲击构件表面,加速热传导和扩散速度并提高渗金属效率。与目前常用防腐工艺比较,其突出特点是: (1)涂层均匀性和致密性好、与基体为冶金结合附着强度很高; (2)可实现锌、铝及锌铝复合等热扩散涂层,耐腐蚀能明显高于电镀、热镀与喷涂涂层; (3)将传统化学热处理的热扩散温度由900-1100oC 高温状态降低到低温 400-600oC 范围、并缩短加热保温时间,生产过程耗能明显降低; (4)由于加热温度低对钢铁构件力学性能没有影响; (5)设备投资少、维护简单及使用寿命长,节约能源及原材料,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绿色生产技术。 生产工艺流程包括:除油→除锈→水洗→防锈→烘干(凉干)→装加热渗罐→热扩散过程→构件保温冷却至出炉→分离→钝化→冲洗→干燥包装成品。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该项目已于 2004 年 6 月通过天津市科委组织的鉴定,被认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纳米复合粉末渗锌防腐技术”是天津市科委鉴定成果、登记号:津 20040241。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该技术在国内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和应用前景,其主要原因为:1)热扩散涂层综合性能高。与热镀、热喷涂等比较,涂层具有优异抗高温氧化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损冲击性;与物理及气相沉积、离子化学热处理等比较,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成本低效率高,因而具有很好市场竞争力。2)纳米复合粉末热扩散涂层工艺是自主开发新型技术,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该生产工艺先进,能耗低,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技术和价格优势。3)目前我国大力促进清洁生产,为绿色表面热扩散涂层生产技术创造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粉末渗锌涂层与电镀锌和热浸镀锌比较,具有节约原材料、生产过程没有“三废”排放及涂层耐腐蚀性高的特点,在目前国家积极促进改造传统电镀和热浸镀加工行业的形势下,粉末热扩散渗锌涂层工艺将是替代上述传统工艺的最有效防腐技术。我国 20 世纪 90 年代就进行了粉末渗锌技术的产业化生产研究,但目前在国内市场真正实现批量化渗锌涂层产品加工的单位很少。利用该技术加工的产品价格为 1700-2000 元/吨,消耗原料主要为锌粉 1.4-1.5 万元/吨,投资 80 万元可以建成一条年生产能力为 5000 吨的生产线,可处理工件长度为 4.5m,这样年产值可达 850-1000 万元,利税可达 255-300 万元。 应用领域:纳米复合粉末渗锌技术在钢铁材料的防腐蚀方面具有广泛的工程 应用前景,其主要应用范围包括: (1)电力输变电设备:电力、电信铁塔构件; (2)邮电通讯工程:线路金具、输线管件及部件防腐处理; (3)船舶制造:各种紧固标准件、管件和锚链等; (4)建筑领域:马钢脚手架、五金及钢钉等; (5)航空航天:火箭发射架和飞机制造紧固件等; (6)海洋工程:搭建海上油田各种构件; (7)石油化工:塔板、浮阀及填料等化工设备塔内各种构件; (8)工程机械:各种五金标准件、钢结构配件、水暖件等; (9)汽车制造:各种螺钉、螺母、垫圈及配件等; (10)铁路和高速公路:紧固件和高速公路上的护栏等。 合作方式及条件:技术合作、转让和技术服务,设备销售和产品加工。
天津大学 2021-04-11
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
加强科学技术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强化战略规划、体制改革、资源统筹、综合协调、政策法规、督促检查等宏观管理职责,保留国家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国家实验室建设、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学研结合、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监督评价体系建设、科研诚信建设、国际科技合作、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国家科技评奖等相关职责,仍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新华社 2023-03-08
密封件及其防松弛元件生产技术及装备
1. 项目概述随着我国石油、化工、核能、电力等工业的飞速发展,设备和管道法兰连接系统对静密封元件如缠绕式垫片、柔性石墨复合垫片等需求量与日俱增。密封元件的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生产装置的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危,尤其在高温、高压、易燃、易爆和剧毒介质工况下密封元件的失效会导致严重事故。本研究室经过多年研究和不断改进,开发出密封元件分级制造新技术以及工艺参数可控制的国内最先进的静密封件生产装备,包括新型缠绕机、金属包复垫滚压成型机、石墨复合垫剪圆及包边机等。采用上述技术和装备可生产出满足不同工况条件的高质量静密封产品。此外开发了高温连接用防松弛技术及其相应的元件,提供成熟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技术。2. 技术优势生产的各种静密封件其性能指标,包括压缩回弹率、泄漏率、应力松弛率、外观质量均符合国标规定的要求。按照连接结构紧密性要求对防松弛元件进行设计。提供性能检测与评价服务,提供相关标准。原化工部静密封检测中心挂靠单位、20多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全国管路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化学工业专用密封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高精度焊件机器人视觉智能跟踪新技术
项目概况 目前,国内外大量应用弧焊机器人系统从整体上看基本都属第一代或准二代焊接机器人 系统。由于焊接路径和焊接参数是根据实际作业条件预先设置的,在焊接时缺少外部信息传 感和实时调整控制功能,这类弧焊机器人一般不能应对焊接作业条件严格的稳定性要求,焊 接时缺乏“柔性”,表现出明显的缺点。在实际弧焊过程中,焊接条件是经常变化的,如加 工和装配等误差会造成焊缝位置和尺寸的变化,焊接过程中工件受热及散热条件改变会造成 焊道变形和熔透不均。 为克服机器人焊接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焊接质量的影响,提高机器人作业智能化 水平和工作的可靠性,要求弧焊机器人系统不仅能实现焊接参数的在线调整,且能实现焊缝 的自动实时跟踪。已完成铝镁硅合金框架弧焊机器人柔性工作站焊缝智能跟踪与图象处理技 术,使企业塞拉门设计制造的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主要特点 已完成的项目,塞拉门框架的材料为铝镁硅合金,材料特殊、框架尺寸较大,焊点多 而短、焊接质量要求高,故解决柔性夹具设计、实现两面焊接、满足多系列多规格门框尺 寸的要求是体现了成果的先进性; 铝镁硅合金框架弧焊机器人柔性工作站所包括的柔性夹具、焊缝智能跟踪与图象处理 技术,使企业塞拉门设计制造的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体现了成果的创造性。 技术指标 国内城市轨道车辆、高速列车的迅猛发展使得城轨门生产逐年猛增,品种不断翻新,但 铝镁硅合金框架等主要零部件仍为手工焊接。由于手工焊接依赖于工人的技术水平,效率低, 焊接质量欠佳,优质品率低,是制约我国城轨门产品升级的关键技术。 首选企业的高精度焊件达到:焊缝识别误差 600×600 像素, ±0.25mm,±0.20mm;焊 枪姿态误差,±0.045mm,±0.040mm;其它误差(包括焊丝变形误差、工件热变形误差、焊 接电流误差等),±0.030mm,±0.020mm;视觉跟踪综合误差,±0.5mm,±0.35mm。 市场前景 成果实施后使用单位使用前手工焊接的 1.2 万件/年,达到 4 万件。按人工焊接生产水 平,支出费用为 72 万×3.5=252 万,机器人的投入成本 1 年半内可收回,且可满足使用单位 近 3-5 年的发展需求。 按近几年使用单位产品产量的增长速度,2009-2010 年产量可达 5.5 万件,2 台机器人 工作站每年可生产 5.68 万件,完全满足生产要求。若仍用人工焊接则成本支出为 72 万 ×4.6=331.2 万元,而机器人工作台投入费用为零。企业每年可新增产值 4-5 亿元,利税 1.2-1.5 亿元。 市场应用方面已具备推广应用的基本条件,该成果的完成,不仅可以提升企业高精度特 材焊件设计制造的技术水平,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提升产业集聚度,使产品达同行业国8 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且可成为企业现代先进制造工艺与装备工程应用的一个亮点。通过 开发研制,真正体现了产学研合作的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在高校和企业中锻炼出一批机器人 研制方面、具有实战经验的科技人才。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液压无级转向技术和液压复合无级转向技术
Ø  成果简介:从履带车辆的无级转向技术的发展来看,液压无级及液压复合无级转向是上世纪70至80年代发展的具有代表性的新技术。世界各国发展的新型和改进型军用履带车辆的传动装置上,几乎全部采用了这类新型的无级转向机构。在民用工程车辆上也逐渐开始采用。可实现履带车辆无级转向功能。主要技术指标是:车辆吨位:10~50t;可匹配的发动机功率范围:50~600kW;输入转速范围:2000~3000r/min;传动效率:90%~93%。Ø  项目来源:自行开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8 69 70
  • ...
  • 960 96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