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纤维复合增强再生骨料混凝土
利用废弃建筑材料通过加工处理代替天然骨料来配制混凝土,不仅可以解决大量建筑垃圾的处置问题,又能节省天然砂石资源,同时具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并且,成功研发出一种环保型的再生建筑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既有建筑拆除物中废弃的砖块代替部分天然碎石作为粗骨料制备混凝土。同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授权。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复合机械镀锌防腐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机械镀锌是一种在常温、常压下利用化学吸附沉积和机械冲击作用,使金属锌粉在工件表面形成镀层的工艺,它是 50 年代初由美国 Tainton 公司的 Erith Clayton 发明的一种金属构件表面防腐涂层技术。一般机械镀锌产品可分为两类:当镀层厚度小于 25m 时称为 mechanical plating,主要用于替代电镀锌产品;当镀层厚度大于 25m、小于 110m 时称为 mechanicalgalvanizing,主要用于替代热浸镀锌产品。这两类机械镀涂层除厚度及用途上有所区别外,镀覆工艺基本相同。机械镀锌工艺的突出特点是没有氢脆,镀层均匀,可处理复杂表面工件,并且可以在铁素体金属、铜合金、不锈钢及粉末烧结材料表面形成镀层。机械镀锌可以处理电镀或热浸镀锌很难处理的螺纹构件,是替代上述工艺进行紧固件处理的有效防护技术。由于机械镀锌所具有的突出优势,这使得机械镀锌技术在北美洲和欧洲表面涂饰工业中获得广泛应用。目前,在国内的五金构件(如紧固件、钢钉及连接件等)防腐加工中也在不断推广应用机械镀技术。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机械镀锌工艺原理是在室温下,将活化剂、金属锌粉、冲击介质和一定量的水混合为浆料,与工件一起放入一个特制的滚桶中,在滚桶转动产生的机械能、促进剂化学作用及冲击介质机械碰撞的共同作用下,将经活化剂活化的金属粉末不断镀覆到工件表面上,从而在金属构件表面逐渐形成光滑、均匀、致密的具有一定厚度的防腐涂层。机械镀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前处理(包括对工件表面进行除油、除锈、清洗等); (2)镀铜(包括闪铜、清洗等); (3)镀锡(包括闪锡、清洗等); (4)镀锌过程(包括逐步添加锌粉、滚动冲击等); (5)分离(包括磨光、冲洗、分离、烘干等);(6)钝化处理(包括钝化液浸泡、清洗、烘干等)。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目前该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机械镀锌工艺在金属构件防腐领域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该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对工件机械性能没有影响、没有氢脆; 2)非常适合于小型金属构件和具有凸凹表面的工件表面镀覆,镀层均匀质量高; 3)生产过程耗能少、成本低。试验表明:机械镀锌的电耗仅为电镀的 5%。而锌耗仅为热镀锌的 30%-50%,成本远低于热镀和电镀; 4)环境污染少、废水容易处理,是绿色洁净生产技术; 5)工艺范围宽、镀层性能较好。现代的机械镀锌工艺,厚度可在 l0-100mm 之间任意调节,完成全过程的时间仅需 30-40min。机械镀锌形成的镀层外观光滑,具有色调一致的银白色,但色泽不如电镀亮。镀层的耐蚀性能优良,相同厚度的镀层,其耐蚀性处于电镀锌与热镀锌之间,耐中性盐雾试验 240 小时以上。机械镀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形成合金镀层及复合镀层。由于机械镀工艺具有上述突出特点,因而在小型金属连接件、零件及紧固件等防腐加工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应用领域:机械镀锌工艺适用于各种五金零件的表面涂饰和防护,如高强度螺栓、螺钉、管件、射钉、铁链等铁基工件等,尤其适用于垫圈及弹性工件、射钉、环链、铰链、农用暖棚搭扣、水暖管件接头等的表面防腐处理,这些五金件主要远销美洲、澳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合作方式及条件:技术合作、转让和技术服务,设备销售和产品加工。
天津大学 2021-04-11
汽车车身复合材料
汽车车身复合材料主要以经编结构复合材料为主,将刚性纱线成圈技术、针织结构增强设计和异型结构织造技术三者相结合,生产质量轻、强度高的相关产品,满足汽车车身材料的使用要求。汽车车身的材料主要是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和异型结构经编复合材料。 关键技术 ① 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的定义 轴向织物是由带有纬纱衬入系统的织机生产的一类独特的织物。在织物的纵向和横向以及斜向都可以衬入纱线,并且这些纱线能够按照要求平行伸直地衬在需要的方向上。因此这类织物亦称为取向结构。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指在经编结构基础上形成的轴向织物。 ② 多轴向经编织物特点 需求量大、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卡尔迈耶的 Malimo Multiaxial 型多轴向经编机最高机速可达 1400r/min,相应产量可达 240m/h)原料适应性好,力学性能优异 ③ 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结构特点 较好力学性能:由于经编多轴向织物纤维平行且伸直排列,所以纤维强度与刚度在复合材料中可以充分发挥。机织物的经纬纱线呈波浪形,其力学性能贡献只有 50%左右。如在平纹布中碳纤维拉伸强度仅为 1100N/mm2,而同样材料在双轴向经编织物中拉伸强度为 2200N/mm2。 降低应力集中,提高材料性能:在普通机织复合材料中,当材料受拉伸载荷时,其应力转移有一个过程,由于树脂模量低,纤维处于不断伸长过程中,应力载荷也逐步加到纤维上,纤维在伸长过程中破坏,树脂与纱线受到剪切应力,在纤维还未断裂时,反复的剪应力作用也使复合材料界面被破坏,导致复合材料强度损失。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论文 5 篇,专利 1 篇,SCI6 篇 项目成熟度 小批量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应用,经编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车辆壳体、发动机引擎盖、保险杠等
江南大学 2021-04-13
纸塑复合包装袋
产品详细介绍河北华祥包装有限公司,电话:15713429521,供应铝箔袋、蒸煮袋、真空袋、纸塑复合袋、纸袋、购物袋、手提袋、各种塑料彩印外包装袋,可抽真空,可高温水煮、蒸煮,可印刷,适用于食品、药品、机械、化工、日化、电子、军工产品、金属材料、建材等各个领域外包装。
河北华祥铝塑包装有限公司 2021-08-23
复合动物蛋白替代品
山东斯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6
复合升降机器人
复合升降机器人将移动底盘、竖直导轨、机械臂、视觉传感器、末端工具通过主控模块集成于一体。与传统形式的复合机器人相比,增加了升降系统,进一步扩展了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同时在机械臂末端不仅配备了执行工具,还集成了一款开源的3D视觉传感器,保证机器人在充足的工作空间下,具有更高的任务准确性和灵活性。
睿尔曼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022-06-13
一种硝基苯催化加氢制对氨基苯酚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硝基苯催化加氢合成对氨基苯酚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以活性炭为载体,Pt 为主催化剂,MoS2 为助催化剂。催化剂的制备步骤如下:(1)Pt/C催化剂的制备,即通过浸渍法将 Pt 负载在活性炭上;(2)将助催化剂 MoS2 通过浸渍、焙烧、并在适量 H2 下还原,负载于 Pt/C 上,最终得到用于制备对氨基苯酚的催化剂。使用该催化剂合成对氨基苯酚具有产率高,选择性高的优点,且该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好。经 23 次循环后,催化剂的活性保持良好,对氨基苯酚的收率仍在 83%以上,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一种尖晶石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高倍率、高循环性能尖晶石锰酸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能源材料领域;本发明以二氧化锰为原料,通过预处理获得晶格掺杂的、同时含二氧化锰、三氧化二锰和四氧化三锰中任一种、两种或三种结构的前躯体,通过对前躯体价态的控制,来提高锰酸锂结构稳定和性能。
四川大学 2021-04-11
超重力场反应器合成钛酸锶新技术
钛酸锶是一种电子工业的重要原料,主要用来制造自动调节加热元件和消磁元器件,陶瓷电容器,陶瓷敏感元件,微波陶瓷元件等,尤其是高质量纳米钛酸锶可用来制造PTC热敏电阻,晶界层电容器等电子元件,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和体积小等优点。 早期的高压瓷介质电容器多为BaTiO3基陶瓷,但易受外界影响,加高直流偏置电场作用引起了极化,造成介质电压击穿,同时介电常数随着附加电场的增大而急剧下降,使电容量大幅度下降,而SrTiO3基陶瓷电容器克服了上述缺点,且具有介电损耗低,温度稳定性好等优点,大有逐渐取代BaTiO3基陶瓷的趋势。日本东京电学化学公司和太阳诱电公司用钛酸锶材料制成晶界型陶瓷电容器。在大电容量方面可与有机薄膜电容器相媲美,受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 钛酸锶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高温固相反应法、水热法、化学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直接沉淀法等。国内钛酸锶主要采用SrCO3和TiO2混合经高温反应而制得的,产品质量差,粒径大,不能满足电子工业对高质量SrTiO3的需求。本技术采用超重力场结合直接沉淀法制备纳米钛酸锶,利用超重力技术来强化反应、微观混和,控制钛酸锶晶体成核和生长等关键环节,因此生产高质量的纳米SrTiO3,市场前景广阔,符合国家需求及科技发展趋势。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一类抗耐药菌新药马来酸环嘧耐平
一类抗耐药菌新药马来酸环嘧耐平主要用于耐药性病原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疾病的临床治疗。 该项目是已在美国生命与技术公司(Life & Technology Inc.US,辽宁利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美国登记的公司)研究了4年后引进项目,与世界已知抗菌素的结构母核不同,属新的结构母核。经5步化学合成获得的全新结构的化合物,经查新未见相关报导,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拥有全球独占的知识产权,按新药注册分类为化学药品1.1。原料药和制剂的临床前药学、药效学已经完成,大部分毒理学试验工作已经完成,初步长期毒性初步实验已经完成,国家安评中心长毒实验正在进行。  已经完成的新药研究包括:药学(原料和制剂工艺研究、结构确证、质量研究、质量标准、稳定性研究等,长期稳定性正在进行);药理学(体外、体内活性研究,好于万古霉素和环丙沙星);毒理学(安平中心的LD50,初步的亚急性毒性、安全性药理和特殊毒性试验);药物动力学和作用机制研究等。 该项目获得国家“十二五”规划“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
辽宁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4 25 26
  • ...
  • 137 13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