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碱性中药活性蛋白类成分膜的吸附和解吸装置及解吸方法
【发 明 人】樊文玲;肖伟;郭峰;潘林梅;朱运 【摘要】 碱性中药活性蛋白类成分吸附后膜的吸附和解吸装置及吸附和解吸方法。该装置由膜组件、循环泵、提取液或解吸液双层储料槽、渗透液储料槽、压力表、流量计、恒温水浴、蠕动泵、不锈钢管道制成。该方法为:在0.25MPa下恒温,膜超滤吸附含量为98%的碱性中药活性蛋白类提取物溶液24h,计算活性成分吸附量,将吸附后的膜装在解吸装置上,将pH为5的盐酸溶液作为解吸剂,恒温,在压力小于0.05MPa和膜面流速在0.1-1m/s条件下进行解吸,得解吸率95%-99%。该方法和装置适用于碱性中药蛋白类成分的膜精制过程,尤其是注射剂除热原和树脂过程,可大大降低该类活性成分的损失率,提高其转移率,同时膜获得较好的再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一种血管活性肠肽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VIP)是一种由 28 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主要是由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由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并且与乙酰胆碱共同存在,被认为是胰高血糖素-胰泌素家族的一员。广泛分布在中央神经系统的类胆碱突触前神经细胞和外周肽能神经细胞中,通过它可对多种器官进行神经支配,比如心脏,肺,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道,眼睛,皮肤,卵巢和甲状腺。VIP 在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是一种重要的信号肽,通过其受体发挥生理作用,迄今为止,已有 3 种类型的 V
兰州大学 2021-04-14
用于清除血液中β2微球蛋白为主的中分子毒素吸附剂
积极地从血液中去除β2-MG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DRA。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是由淋巴细胞、血小板、多形核白细胞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球蛋白,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Ⅰ )的轻链部分,由99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11.8KD,半径1 .6nm,可以从肾小球自由滤过,99.9%在近端肾小管吸收,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分解破坏。正常人血清中β2-MG的含量是0 .5~3mg/L。长期接受透析治疗的肾损伤患者体内β2-MG容易产生积聚,从而引发透析相关性淀粉样病变(DialysisRelated Amyloidosis,DRA)。病理条件下,肾损伤患者血液中的β2-MG的含量是正常水平的50-60倍,约为84mg ,主要症状表现为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淀粉样蛋白的沉积,从而导致骨骼和关节的病原性病变。透析多年的肾病患者,DRA临床症状包括腕管综合征(CTS)、骨关节病、破坏性关节病、囊性骨病和病理骨折。血液透析治疗15年以上的患者,将出现系统性淀粉样病变。因此,积极地从血液中去除β2-MG被认为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DRA。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一种低分子量鱼水解蛋白粉的制备方法
我国淡水鱼资源丰富。鱼蛋白酶解液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蛋白水解制品, 但是不易贮存和加工,将酶解之后酶解液进行喷雾干燥得到水解蛋白粉,不仅利于贮存和运输,而且为酶解液的后续利用提供了便利,既可以作为一种安全的食品配料,也可以直接冲调饮用。氨基酸分析也显示鱼水解蛋白粉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肌肉成分极为接近,易于被人体摄入吸收且利用率很高,是良好的蛋白质强 化剂。 蛋白粉的溶解度对蛋白粉的应用范围影响很大,而国内关于低分子量高溶解度蛋白粉的制备尚处于空白状态。 本发明制得的鱼水解蛋白粉的分子量低;溶解度达到 95%以上;利用淡水鱼生产,来源丰富;本发明为淡水鱼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利用生物酶解技术,效率高,无污染;产品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低分子量的鱼水解蛋白粉比鱼蛋白更易消化吸收,可以作为食品原料或辅料应用于婴幼儿营养配方食品、方便食品、速溶饮品和调味品等,市场前景广阔。
江南大学 2021-04-11
高效脂肪酶催化制备脂溶性维生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高效脂肪酶催化制备脂溶性维生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浙江工业大学 2021-05-06
一种新型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超级裂解酶
本项目涉及一种新型的超级糖胺聚糖裂解酶 HCLase. 通过对提取的外周血基因组 DNA 与目的基因 GSTM3 启动子的甲基化特异 性引物对和探针、内参基因 ALU-C4 的特异性引物对和 Taqman 荧光探针序列, 对处理过的 DNA 进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PCR)反应,用甲基化特异性 PCR 205 的方法检测目的基因 GSTM3 和内参基因 ALU-C4 的阈值循环值,并计算出基 因 GSTM3 甲基化定量值。有助于评估病情、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
山东大学 2021-04-13
适用于呋喃唑酮残留分析的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
研发阶段/n本成果合成了人工免疫原和包被原,制备出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建立了肌肉(猪、鸡、鱼)、肝脏(猪、鸡)、肾脏(猪)中AOZ残留检测的ELISA方法,并与建立的多残留检测HPLC方法进行了对比。该方法的检测限、回收率、变异系数均达到我国兽药残留快速检测的要求。以上述方法为基础,在国内首次研制出动物样品中AOZ残留检测ELISA试剂盒。通过与国外同类试剂盒、HPLC法的比对和动物残留试验证明,该试剂盒的灵敏度、准确度和重现性与国外试剂盒水平相当。经多家检测机构和研究单位的复核和应用表明,该试剂盒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提纯大肠杆菌表达的重组黄曲霉尿酸氧化酶的方法
研发阶段/n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高效表达的基因工程菌中提取重组黄曲霉尿酸氧化酶的方法。该菌是携带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Rosetta(DE3),该重组质粒是含黄曲霉尿酸氧化酶uricase基因的质粒pET-30c(+)。用该菌生产黄曲霉尿酸氧化酶的方法包括四个步骤:A、工程菌发酵,累积胞内尿酸氧化酶;B、超声波破胞,离心收集上清液(含可溶性尿酸氧化酶);C、依次进行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及凝胶过滤层析,收集活性峰;D、将活性峰冷冻干燥,即得高纯度的重组黄曲霉尿酸氧化酶。本发明的优点:生产重组黄曲霉尿酸氧化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东南大学张袁健团队在纳米酶催化机制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近日,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江苏省富碳材料器件工程研究中心张袁健教授团队(https://carbosensing.group)在Fe-N-C纳米酶在催化抗坏血酸氧化反应中的机制研究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Insights into Iron Leaching from an Ascorbate-Oxidase-like Fe-N-C Nanozyme and Oxygen Reduction Selectivity”为题在化学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ngew. Chem. Int. Ed.以VIP Paper形式在线发表。
东南大学 2023-05-15
一种海洋黑曲霉生产耐盐纤维素酶的液体发酵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黑曲霉生产耐盐纤维素酶的液体发酵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从东海近海10~20m深处的泥土里筛选得到一株海洋黑曲霉;2)海洋黑曲霉接种于PDA培养基上,32~40℃下培养60~90小时,得到斜面孢子,斜面孢子保藏于4℃;3)斜面孢子接种于PDA-1培养基,在32~40℃下培养60~90h,得到活化的孢子;4)活化的孢子接种于茄子瓶斜面,42℃培养74小时,得到扩培的茄子瓶斜面孢子;5)扩培得到的茄子瓶斜面孢子用灭菌人工海水稀释到108个孢子/ml,接种于液体发酵产酶培养基,发酵5~10天,得到纤维素酶。本发明具有产酶活高、酶稳定、耐盐性好等优点,生产的纤维素酶可以在较高盐含量的条件下降解纤维素,为该水解物的后续应用打下基础。
浙江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2 83 84
  • ...
  • 188 18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