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关于“多模态网络与通信”等5个重点专项2023年度项目正式申报书填报的通知
按照科技部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评审立项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已经完成了“多模态网络与通信”、“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高性能计算”、“信息光子技术”和“微纳电子技术”5个重点专项2023年度申报项目预申报书形式审查、预评审等相关工作,并已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反馈,请各项目牵头单位及项目负责人及时查看系统通知及邮件。现就填报项目正式申报书(含预算申报书)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科学技术部 2023-08-18
车体结构高效模态轻量设计程序
本成果解决了车体结构板件参数多、数量大,现有商业软件难以开展车体优化设计等难题,实现了车体结构的快速建模、高效模态分析和轻量协同优化设计,计算效率较商业仿真软件大幅度提高。同时,本成果还具有以下创新点: 1.研究车体结构材料的形状和构成特性,提出了基于图像识别的车体智能建模方法,关键节点的精准度可保持在95%以上,提高了车体结构在横截面维度建模的效率和便捷性。 2.研究车体截面的几何特性,采用向量化的计算方式对车体截面实现了特性表征,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也为后续轻量协同优化提供了支持。 3.探究车体结构的变形特点,提出CUF高阶梁理论的截面降阶和动刚度法轴向降阶方法,在保证精度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小自由度,进一步提高了建模和计算效率。 4.研究车体结构的力学特性,结合机器学习等高效优化算法,构建结构尺寸、形状、拓扑优化设计模型,实现大规模多设计变量的轻量化及动力特性优化研究,计算效率与传统优化方法相比提高3个数量级,优化效果可提升10%左右。 5.本成果所用框架和算法均采用PYTHON语言编写完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可突破国外限制。
中南大学 2024-03-15
基于多线索数据管道融合的铁路接触网杆柱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线索数据管道融合的铁路接触网杆柱标识信息的确定方法,主要步骤有:1)数据管道建立;2)数据管道交汇点生成;3)多线索数据管道融合进行杆号及公里标推算;4)数据管道更新。本发明方法充分利用了接触网图像识别的中间结果,通过多线索数据管道的融合可以精确推算出杆号或公里标被遮挡、污染等视觉不可识别的图像在序列中的位置,可适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巡检图像的支柱号、公里标图像识别结果的进一步校验和修正。本发明基于多线索数据管道的推算方法也可以用于类似此类应用的任务中。 "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0
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面向对象的建筑物变化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面向对象的建筑物变化检测方法,首先求得图像像素点的形态 学建筑指数(MBI),纹理特征和慢特征分析图(SFA);利用 MBI 指数和纹理特征进行 FNEA 分割;然 后求出每个对象的三个特征值,再作差,并利用 K 均值聚类算法求阈值,得到特征变化图;再利用 AC 指数进行后处理;利用熵值法对不同的特征变化图求权重,按照权重设定阈值求得变化图像;最后利用 投票法进行后处理。得到变化检测结果。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融合多尺度特征的激光扫描数据物理平面自动化提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融合多尺度特征的激光扫描数据物理平面自动化提取方法。本发明解决的现有问题 主要包括:1发展了基于信息熵的最佳邻域自适应确定方法,克服了点密度变化、噪声、数据缺失等因 素对三维点局部几何特征计算的影响;2综合利用基于点的特征(维数特征,法向量等)和基于区域的 特征(粗糙度、紧凑度、尺度、长宽比等)进行物理平面区域提取,提高了物理平面提取的准确性;3 扩展了现有平面分割方法的适用范围,本发明适用于机载、车载、固定站等多种类型激光扫描数据的物 理平面提取。发明的整体技术流程图如下图。
武汉大学 2021-04-13
线粒体融合机制
成功解出了人类MFN2片段在不同GTP水解状态下的晶体结构。团队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灵长类动物中,MFN2在催化水解GTP的过程中形成紧密的二聚体,即使在水解过程完成后仍不解离。MFN2的这种特性与催化后GTP水解后迅速解离的MFN1二聚体具有极大差别,因而MFN2比MFN1具有更强的膜栓连能力。有意思的是,MFN2和MFN1的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个单氨基酸的差异决定的。此外,该研究还表明MFN2和MFN1可以通过GTP酶结构域形成异源二聚体,并且其形成效率不低于MFN1或MFN2的同源二聚体,提示这种异源二聚体可能在线粒体融合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MFN2的突变与一种目前尚无法治愈的遗传退行性疾病——IIA型进行性腓骨肌萎缩症(CMT2A)——的发生密切相关。根据MFN2的上述特性,高嵩教授课题组进一步检测了MFN2致病突变对其生化功能的影响,探讨了MFN2突变导致CMT2A发生的机制。
中山大学 2021-04-13
超融合HCI
云之翼超融合,通过在同一组物理服务器(3台及以上)中安装计算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软件,并提供便利的统一管理界面,组成的计算和存储融合的资源池,从而为客户提供化繁为简的新一代 IT 基础架构,其可用性、可靠性和高性能经过运营商、金融、医疗、大型制造业等行业领导者生产环境长时间检验。 一、产品优势 真正的软件定义与超融合架构部署 基于 x86 或 ARM 等架构的服务器构建,且易于部署、维护与扩展。 灵活多样的虚拟化平台选择内嵌功能丰富但无需付费的虚拟化平台,亦支持 VMware、Citrix 虚拟化平台。 经生产系统验证的分布式块存储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块存储,具备丰富的生产级特性并经过核心业务系统长时间运行考验。 丰富且经过验证的服务器硬件与生态解决方案适配主流 x86 或 ARM 等架构的服务器和部件,并与主流的数据保护、安全、云管理平台和容器管理平台厂家进行方案适配和认证。 智能化的运维功能基于机器学习的资源用量预测,以及智能资源优化建议,提高运维效率。 从硬盘到跨城市的生产级高可用特性提供硬盘数据效验、节点多副本冗余、机架拓扑感知、同城双活集群、异地异步备份等多种级别的数据可靠性保障措施。 二、应用场景 新建数据中心 超融合架构简单且易于扩展,快速交付,运维难度低,更低运营成本,轻松构建符合未来趋势的新一代数据中心。 开发与测试平台 借助超融合架构,智能调度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实现开发测试环境的快速搭建。 分支机构 借助超融合架构,为分支机构提供一站式业务应用交付,实现总部对分支机构资源的统一管理。 桌面云建设 通过超融合构建桌面云,不仅可以提供桌面云所需的性能、可用性、可扩展性,同时还可以降低架构的复杂性、管理难度,以及建设成本。 应用新建及扩容 借助超融合架构,实现计算、存储资源池化,提供应用快速上线和资源按需扩展的能力。 服务器虚拟化 基于自研的分布式存储技术,围绕不同的服务器虚拟化,提供高可靠、高性能、易于扩展和便于管理的新一代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湖南云之翼软件有限公司 2022-09-07
一种双模态显微成像系统和方法
荧光显微成像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激发光的高光子通量和光毒性,成像总次数受限,因而目前还未能全面揭露细胞内部细胞器的相互作用及动态过程。活细胞的高分辨长时程成像目前仍然是生物学研究中的巨大挑战,由于轴向扫描速度的限制,三维荧光成像需要更大的激发光子通量,而光漂白效应则极大限制了三维成像的总时长。同时,由于荧光光谱较宽,成像过程中通道数目受限,荧光成像一般仅能同时标记有限种类的分子。而电镜等辅助成像手段虽可观察多种细胞器,但仅能提供静态快照作为辅助。光学衍射层析显微成像具有光通量低,光毒性小的特点,可有效解决荧光成像遇到的问题。光学衍射层析成像系统中,先前的工作缺少荧光成像作为辅助,衍射层析图像中的多数结构缺乏标定,仅能进行形态学分析。传统光学衍射层析成像中,也仅对脂滴、染色体和线粒体进行了结合宽场荧光成像的鉴别标定。 北大研究团队提出一种结合光学衍射层析显微成像和结构光照明超分辨荧光成像的双模态显微成像方法,用超分辨荧光成像辅助光学衍射层析进行共定位成像。在双模态成像系统中,光学衍射层析成像具有优异的分辨能力,且无光毒性的限制,因而可以长时间、全面地记录细胞内各种细胞器间的三维相互作用动态;荧光成像模态可提供分子层面的化学特异性分辨能力,因此成为鉴别无标记成像模态成像结果的重要依据。利用光学衍射层析-结构光照明荧光双模态成像系统,可开展一系列的活细胞成像研究,并应用于病理诊断、药理分析、耐药性研究等。
北京大学 2021-02-01
基于视听融合的智能导盲机器项圈系统
1.成果原理:通过图像增强算法优化恶劣天气下导盲犬视野,结合Transformer模型实现环境多模态语音描述,并通过手机平台实现远程监控与交互。 2.创新点:恶劣天气适应性(突破传统导盲设备在雾霾、雨雪等极端场景的视觉限制);多模态交互(支持语音合成、家人音色定制及实时场景描述,兼顾安全性与情感需求);轻量化设计(项圈重量适配犬只行动,避免传统穿戴设备的负担)。 3.应用场景:视障人士日常出行、导盲犬训练基地、公共复杂环境。 4.应用案例:与吉林外国语大学、科大讯飞联合开展技术验证,完成实验室原型测试。 5.成果获奖: 2023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吉林省铜奖 2024年“挑战杯”吉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 6.成果评价:丰富了国内导盲生物辅助设备研究内容,获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点支持,技术专利布局中,市场潜力预估超800万视障人群需求,助力东北地区智能装备产业升级与民生福祉提升。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5-05-07
抗虫融合基因、融合蛋白质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虫融合基因,该基因包括从5’-3’依次含有编码BT晶体毒素Cry1的核苷酸序列和编码Cry9Aa毒素的核苷酸序列;且上述2个核苷酸序列位于同一个开放阅读框内。该抗虫融合基因包括Cry1Aa、Cry1Ab、Cry1Ac、Cry1Aa的修饰基因、Cry1Ab的修饰基因或Cry1Ac的修饰基因;还包括Cry9Aa或者Cry9Aa经过修饰的基因。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上述抗虫融合基因所编码的融合蛋白,该融合蛋白从N端至C端依次为Cry1晶体毒素和Cry9Aa毒素。本发明的融合蛋白能用于制备转基因抗虫农作物。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96 9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