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减小径向空间尺寸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程密封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旋转轴的磁性液体密封。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真空应用领域如:各种真空泵、镀膜机等因受空间尺寸限制而未能采用磁性液体密封,为此,提供一种减小径向空间尺寸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密封装置两轴承之间的旋转轴的相应位置上镀导磁层,使得空间尺寸变小,从而能够采用磁性液体密封,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要求。 减小径向空间尺寸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包括:套、轴承、导磁膜、橡胶密封圈、极靴、永磁铁、磁性液体、螺钉、调节垫片、法兰盘、轴。在两轴承之间的非磁性轴的相应位置表面上,加工一个深度为0.1~0.2 mm的凹槽,在凹槽处镀一层厚度和深度相同的镍或钴材料的导磁膜。安装时先将橡胶密封圈嵌入极靴中,然后依次将轴承、嵌完橡胶密封圈的极靴、永磁铁、另一个嵌完橡胶密封圈的极靴、另一个轴承安装到套的内凸台右侧,然后装上调节垫片和法兰盘,用螺钉固定,将以上零件压紧,将磁性液体注入极靴的极齿之间,最后装上镀有导磁膜的轴。磁性液体在磁场的作用下吸附在极靴的极齿间隙中,形成可靠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减小径向空间尺寸的磁性液体密封装置,不仅具有空间尺寸变小,密封效果不变的优点,而且装配方法简单。 该密封装置的径向空间尺寸比采用导磁的轴套结构减小4 mm,而密封能力不变。上述密封装置同样适用于正压密封。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主导热输运的声学支具有强烈的液体特征
物体中的热输运过程是由组成粒子单元的微观碰撞来实现的,凝聚态物理习惯用声子的散射来表征这一过程。通常,固体中的热传导既有横波又有纵波声子的参与,而液体中由于缺乏切向作用力因此其热输运仅由轴向的纵波声子来实现。因此,通常情况下,固体的导热效果比液体强。本研究成果报道了在具有奇特夹层结构的AgCrSe2晶体中其热传导具有液体的特性,因而具有极低的热导率。AgCrSe2是Ag原子层和CrSe6八面体层沿着c方向堆垛成的六角晶系结构,其中,Ag离子有两种占位。在低温下,Ag离子完全占据I位,随着温度增加,部分Ag离子具有足够的能量从而扩散至II位,从而在约450度完成有序-无序相变,即:在这个温度点后,Ag离子分别有50%几率占据I位和II位,晶体结构亦从R3m变为R m。运用变温中子/X射线衍射测出的声子谱表明,正是由于CrSe6八面体层间的Ag离子发生的有序-无序相变,AgCrSe2晶体中的横波声学支(TA)被完全抑制,而纵波声学支(LA)声子亦被强烈散射,此即:主导热输运的声学支具有强烈的液体特征。同时,密度泛函微扰理论(Density functional-perturbation theory)的计算亦表明,反映Ag离子振动的横波声学支(TA)和Ag离子有序-无序占位引起的固有扰动具有竞争关系,随着温度升高,TA支逐渐减幅,直至完成相变后被完全抑制。 本项研究还揭示了这一奇特的横波声学支被抑制的现象(固体的类液态热输运)也普遍存在于一系列具有类似层状结构的化合物之中,即:在van der Waals间隙中存在重元素插层晶体结构的化合物。这将极有可能重塑人们对物质中热输运的基本认知,并将对热电材料电声输运性能的提升提供良好的思路和契机。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量仪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量仪,所述的测定仪有一底座1,底座1上固定一立柱2,固定滑块6固定在立柱上。升降滑块8与固定滑块5滑动配合,力敏传感器9固定安装在升降滑块8上,铝合金吊环14、小型水平仪12都安装在一固定架上,水平调节钮13与悬挂细线11相连,铝合金吊环通过细线悬挂在力敏传感器10上。铝合金吊环14的升降通过转动升降调节手轮3实现。恒温加热套16用来将烧杯15里面的被测液体加热到设定的温度。本发明由于采用恒温加热套对被测液体加温可对不同温度下的液体表面张力系数进行测量;铝合金吊环从液面中拉脱通过转动升降调节手轮带动升降滑块实现,仪器稳定度高,调节容易,升降迅速,重复性好,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实验精度也高。
西华师范大学 2015-01-07
一种可变焦液体透镜阵列及其操控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变焦液体透镜阵列及其操控方法。透镜阵列包括:液体I、液体II、透明的容器盒、弹性容器I、弹性容器II、透明的弹性薄膜、微支柱阵列、导管I和导管II。容器盒内的弹性薄膜将容器盒分成腔I和腔II,分别装满液体I和液体II,液体I的折射率大于液体II的折射率且密度近似相等。弹性薄膜的两表面都由二维的微支柱阵列支撑,通过改变弹性容器I和弹性容器II的容积,驱使液体I和液体II流动,使弹性薄膜发生二维透镜阵列轮廓一样的形变,使本发明透镜阵列实现能从有限正焦距到正无穷大的变焦,以及能从有限负焦距到负无穷大的变焦。
四川大学 2016-10-25
一种用于低粘度液体的快速过滤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粘度液体的快速过滤装置。包括管道以及分别在管道入口和出口布置的入口法兰盘、出口法兰盘,管道内沿液体流向一起设有过滤膜、超声波空化发生器、多孔过滤介质,超声波空化发生器设置在过滤膜和多孔过滤介质之间的管道内壁上,超声波空化发生器的频率可调。本发明通过在弹性过滤膜与刚性多孔过滤介质空间内产生的空化泡的低压、射流作用下提高过滤膜两侧的压差、加快过滤液体的流速、加速过滤渗透作用,提高渗透率过滤效率。
浙江大学 2021-04-13
泌乳奶牛日粮氨基酸平衡关键参数研究与应用
该项目发现了饲草类饲料蛋白各组分中C组分是可以消化利用的,更正了国际上认为饲草类饲料中C组分不能消化利用的观点,为饲料蛋白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确定了奶牛常用饲料在小肠可消化吸收利用的氨基酸种类、利用效率,为我国养牛产业提供了常用饲料小肠可消化吸收(实际奶牛机体利用水平的)氨基酸数据库。 揭示了蛋氨酸(Met)和赖氨酸(Lys)缺乏时奶牛生产中乳蛋白合成的代谢机制,为氨基酸在奶牛生产中的平衡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了奶牛小肠可代谢10 种必须氨基酸的适宜配比,确定了北方典型日粮泌乳早中期奶牛瘤胃保护蛋氨酸(Met)和赖氨酸(Lys)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74g和190g。提出了以小肠可代谢氨基酸为基础的奶牛日粮应用技术1 套,日粮粗蛋白水平降低2个百分点,提高了日粮中氮的利用率,降低了饲料成本,提高了奶产量和乳蛋白,乳蛋白率平均提高0.15个百分点。减少了奶牛粪尿中氮的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4-23
一种氨基化复合涂层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氨基化复合涂层,所述氨基化复合涂层是通过将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涂层在150~180℃与聚乙烯亚胺接触1~10小时得到.经过聚乙烯亚胺处理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涂层的流动电势值随时间的变化减小,涂层的稳定性更好,该氨基化复合涂层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要比未改性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涂层更为稳定。
兰州大学 2021-01-12
富含γ-氨基丁酸的稻米健康食品产业化关键技术
以米胚芽为原料,制备出富含γ-氨基丁酸(GABA)的功能性配料(GABA≥ 20.6g/100g);以米糠为原料富集 GABA,产品中 GABA≥10g/100g;以高浓度 GABA 和碎米为原料制备营养大米(GABA≥500mg/100g);制备得到 GABA≥100mg/100g 的发芽糙米,是普通发芽糙米中 GABA 含量的 2-3 倍。 创新要点 米胚内源性 GAD 激活技术、酶反应定向调控技术、固定化酶技术、和高效分 离技术、活性保持技术和低温挤压技术 。
江南大学 2021-04-11
新型催化精馏规整填料技术
技术简介: 催化精馏技术在一个设备内整合催化反应与精馏分离,在催化反应进行的同 时,通过精馏过程把产物从体系中分离,推动反应平衡向右移动。它适用于需要 催化剂进行均相或非均相催化来提高反应速率,且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催化剂的选 择性通常达不到 100%的情况。 天津大学开发的新型催化精馏规整填料技术,在实现催化精馏耦合过程的同 时,可有效提升设备的通量以及催化剂的装填量,并降低压降。相比于传统的催 32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化精馏填料,可提升通量 50%以上。填料内部的特殊结构设计可有效提升气液固 三相的传质,促进物料在催化剂内部的扩散,大大提升了反应效率和分离效率。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石化行业中的轻汽油醚化,MTBE,叔丁醇脱水,碳四加氢异 构化等工艺中得到了应用。 应用前景分析: 催化精馏最早应用于甲基叔丁基醚(MTBE)和乙基叔丁基醚(ETBE)等合成工 艺中,现已广泛应用于包括酯化、醚化、异构化、烷基化、叠合过程、烯烃选择 性加氢、氧化脱氢、碳一化学、水解、酯交换和其他反应过程等多种平衡反应。 化工行业中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且由于催化剂的活性问题,每三年即需要更换 一次,因此该需求有较好的持续性。传统捆扎包式催化精馏填料存在通量小,压 降大,易发生偏流和短路,分离和反应效率低等问题。新型崔化精馏规整填料技 术完美的解决了上述问题,目前,该填料已经在多个工艺上成功工业化应用,为 企业节约了大量的投资费用和操作成本,产品转化率等也有明显提升。 经济效益预测: 相比于传统的捆扎包式的催化精馏填料,该新型催化精馏填料技术可提升通 量 50%以上,节约固定设备初投资 30%以上,节约操作费用 30%以上。相比于 传统的先反应再分离的技术,可节约设备初投资 50%以上,节约操作费用 50% 以上。 技术成熟度:产业化项目
天津大学 2021-04-11
燃料电池催化剂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是电动汽车的理想动力源。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V)的商业化,必须解决基 于碳载钳(Pt/C)催化剂FCV的高成本问题。 自2009年美国科学家在Science杂志报道氮参杂碳纳米管(NC)具有潜在 的氧还原(0RR)催化活性以来,化学家与材料科学家一直在探寻如何进一步 提高NC材料的0RR催化活性的方法,以代替目前燃料电池发动机中的Pt/C催化剂。因此,我们的研究团队基于氮参杂石墨烯(NG)材料,在国际上首次通过 “NG分子结构一NG电导率一0RR催化活性”的关联,找到了该科学难题的突破 点.我们在分子结构模拟的基础上,认识到三种氮参杂NG材料中,既唳型和既 咯型具有二维平面结构,使NG保持了石墨烯原有的平面共辗大兀键结构,具 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具有优异的0RR催化活性;而丁基型NG为三维空间不 平整结构,破坏了石墨烯原有的二维平面共巍大e键结构,导电性差,因而0RR 催化活性低。因此,有效的氮参杂应以唬唳型和唬咯型为主,尽可能减少甚至 杜绝丁基型NG的形成。我们利用层状材料(LM)的层间限域效应,通过调制LM 层间距,在LM层间插入苯胺单体,层间聚合,然后热解的方法,获得平面氮参杂 达90%以上的NG材料。其催化0RR的半波电位仅比Pt/C催化剂落后60mV,是传 统方法下获得的NG材料0RR催化活性的54倍,以该材料为正极催化剂的质子 交换膜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达580mW/cm ,与Pt/C催化剂的0RR活性处于同一 个数量级,为世界领先水平。我们开发的此类新型NG材料已经具备了在燃料 电池发动机中完全替代Pt/C催化剂的可能性。LM层间近乎封闭的扁平反应空间 不仅克服了传统开放体系下合成的NG以丁基型为主,导电性差,活性低的弊病, 而且也克服了开放体系下因掺N效率低而导致合成NG成本高的问题。该研究成 果意味着,长期困扰燃料电池实用化的高成本问题将不再是瓶颈问题。
重庆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173 17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