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生物膜内自养脱氮工艺
CANON工艺(Completelyautotrophicammoni-umremovalovernitrite)即生物膜内自养脱氮工艺,是一种新型生物脱氮工艺,该工艺是指在单个反应器或者生物膜内通过控制溶解氧实现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微氧条件下,亚硝酸菌将氨氮部分氧化成亚硝酸,消耗氧化创造ANAMMOX过程所需的厌氧环境;产生的亚硝酸与部分剩余的氨氮发生ANAMMOX反应生成氮气。在限氧条件下能够建立好氧和厌氧氨氧化菌的共生系统,而这一系统的
山东大学 2021-04-14
COD·氨氮双参数测定仪
北京连华永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2-07-01
KDN-380F自动定氮仪
KDN-380F自动定氮仪        KDN-380F自动定氮仪是根据经典凯氏法可以独立进行氮含量测定的自动化仪器。本仪器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凯氏定氮的蒸馏仪来使用,仪器自动加入设定好量的碱后开始自动蒸馏,蒸馏时间由操作者自行设定。蒸馏液被收集到一个接收瓶中用于下一步的滴定分析。广泛应用于粮食、食品、饲料、土壤、肥料、水、沉淀物、化学品、乳制品、酿造、制糖、药物、煤炭、橡胶等物质的粗蛋白质的分析测定。        本定氮仪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蒸馏如用于硫/氰/酚的分析,也可用于直接蒸馏法定氮。   产品特点: 机身采用工程ABS塑料,美观大方,抗腐蚀永不生锈。 采用进口芯片集成电路控制系统,保证仪器的高品质高标准,数码显示加碱及蒸馏定时定量加注。 采用倒计时功能,可根据需要设定蒸馏时间,蒸馏结束报警提示。 加碱和蒸馏可单独操作,相互不受影响,操作方便。 蒸汽发生器采用高灵敏度探针,稳定控制所需蒸馏水容量。 防溅管采用高性能耐酸碱材料一次性成型,保证了实验的气密性,且不易老化,延长了使用寿命。 自动记忆最后一次的参数设置,方便操作,且可以根据检测需要,灵活调整。 易拉式玻璃安全门,简单实用,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节水功能设计,倡导绿色环保理念。 技术参数: 工作范围 0.1mg~240mg氮 测定样品重量 固体0.3~8.0g; 液体2.0~30.0ml 测试精度 相对差0.3% 重复性 平行差≤0.2% 蒸馏时间 5~8分钟 回收率 ≥99.5% 蒸馏能力 8~10样品/小时 安全电压 220(V)±10%;50HZ~60HZ 额定功率 1.3KW 外形尺寸 420x340x710(mm) 重量 17kg 售后服务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产品支持“三包”政策。产品质保两年;终身免费维修;终身提供配件;售后来电1小时内解决故障问题,部分支持上门安装调试维修产品24小时内解决。支持电话、网络、视频指导。
上海智悦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2-08-01
KDN-390F自动定氮仪
KDN-390F自动定氮仪        KDN-390F自动定氮仪是依据经典凯氏定氮法设计的样品自动测氮蒸馏装置,该仪器安装、操作简单;测量准确,使用安全、可靠、省时、省力;7寸彩屏操作,一键式启动设计,自动化程度高。广泛应用于粮食、食品、饲料、土壤、肥料、水、沉淀物、化学品、乳制品、酿造、制糖、药物、煤炭、橡胶等物质的粗蛋白质的分析测定,是实验室操作人员的理想工具。 本定氮仪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蒸馏如用于硫/氰/酚的分析,也可用于直接蒸馏法定氮。   产品特点: l机身采用工程ABS塑料,美观大方,抗腐蚀永不生锈 l采用进口芯片集成电路控制系统,保证仪器的高品质高标准 l全新操作系统,7寸高清触摸彩屏,人性化设计,程序简单易懂,让实验操作人员轻松掌握 l全自动补水、加水,加碱、加酸、蒸馏功能一键完成,提供安全便捷的操作 l自动记忆最后一次的参数设置,方便操作,且可以根据检测需要,灵活调整 l设启动、暂停,紧急停止功能,实验过程灵活掌控,以防突发情况 l工作方式:手自一体。自动模式下,一键式启动;手动模式下,各功能可同时开启,也可分开进行,互不干涉 l接收瓶托架升降系统,使用前或最后一分钟会自动程序判断,进行自动升降,运动过程平缓,安全可靠,更符合国标操作要求,确保测试结果准确无误 l各程序设有故障报警提示及蒸馏结束自动停止报警功能,提高仪器使用安全及便捷性 l蒸汽发生器缺水与超温双重保护程序,防止缺水干烧,采用高灵敏度探针,稳定控制所需蒸馏水容量,提高使用安全系数 l蒸馏开始一分钟内设计补碱开关,防止有些样品加碱量过少,导致样品报废问题 l防溅管采用高性能耐酸碱材料一次性成型,保证了实验的气密性,且不易老化,延长了使用寿命 l易拉式玻璃安全门,简单实用,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l节水功能设计,倡导绿色环保理念   技术参数: 工作范围 0.1mg~240mg氮 测定样品重量 固体0.3~8.0g; 液体2.0~30.0ml 测试精度 相对差0.3% 重复性 平行差≤0.2% 蒸馏时间 5~8分钟 回收率 ≥99.5% 蒸馏能力 8~10样品/小时 操作系统 UI动态设计 显示方式 7寸触摸彩屏 工作方式 手自一体 安全电压 220(V)±10%;50HZ~60HZ 额定功率 1.3KW 外形尺寸 375x400x765(mm) 重量 18kg   售后服务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产品支持“三包”政策。产品质保两年;终身免费维修;终身提供配件;售后来电1小时内解决故障问题,部分支持上门安装调试维修产品24小时内解决。支持电话、网络、视频指导。
上海智悦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2022-08-01
光纤陀螺光纤环绕环机
将Φ0.08~Φ0.30mm直径的细丝规则缠绕在圆柱体、圆锥体、椭圆体上的机械设备。 主要应用对象:光纤陀螺、精密线圈、制导线圈等领域。 主要性能指标:1. 缠绕直径Φ0.08-Φ0.30mm(可扩展);2. 张力控制范围3-100g(可扩展);3. 张力控制精度±0.2g(可扩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光纤陀螺光纤环绕环机
1、成果简介 将Φ0.08-Φ0.30mm直径的细丝规则缠绕在圆柱体、圆锥体、椭圆体上的机械设备。技术指标: 1、缠绕直径Φ0.08-Φ0.30mm(可扩展) 2、张力控制范围3-100g(可扩展) 3、张力控制精度±0.2g(可扩展)2、应用说明 应用对象:光纤陀螺、精密线圈、制导线圈、线导线圈等领域。3、效益分析 高技术产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硬件在环(HIL)仿真测试
汽车关键零部件及系统建模;汽车参数匹配设计与优化;汽车控制策略开发与验证(整车控制策略、部件控制策略);模型的车用总线通讯网络设计与验证
扬州大学 2021-04-14
SimCar硬件在环测试系统
SimCar硬件在环测试系统是用于测试电控单元功能、系统集成和通信的一套完整的硬件在环仿真测试设备,可用于汽车、航空、兵器、工程机械等领域。基于NILab-VIEW\VeriStand软件平台,高性能PXI实时仿真系统硬件平台搭建的硬件在环测试系统,针对用户的被控对象在Simulink中进行建模仿真,并将其运行于跟控制器闭环工作的实时系统中,实现对汽车电控单元的复杂测试。
北京九州华海科技有限公司 2022-03-01
氧化石墨烯/酞菁纳米棒复合杂化材料用于可见光催化剂还原六价铬
六价铬对人体具有慢性毒害,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粘膜侵入人体,主要积聚在人体内的肝、肾和内分泌腺中。六价铬有强氧化作用,所以慢性中毒往往以局部损害开始,逐渐发展到不可救药。通过光催化可实现六价铬还原为无毒害的三价铬。现有光催化剂多数只能利用紫外光区域,催化性能较低。酞菁在可见光区域具有良好吸收效果,通过利用八甲基取代的酞菁铜纳米棒与氧化石墨烯制备复合材料,可以有效提高光催化剂的光谱吸收范围,实现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同时加快电荷传输,实现在水溶液中高效还原六价铬,在日常太阳光照下两小时内降解97%的水中的六价铬。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吴益东教授团队揭示Bt杀虫蛋白“双通道”进攻机制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吴益东教授团队在Bt杀虫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了Bt杀虫蛋白对棉铃虫的一种新型“双通道”杀虫机制。 吴益东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发现,棉铃虫ABC转运蛋白ABCC2和ABCC3均为Bt受体,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分别敲除这两个基因,不能获得Bt抗性;而同时敲除这两个基因后获得了超过1.5万倍的极高水平抗性。这意味着,同时敲除这两个基因会使Bt毒素对棉铃虫的进攻完全失效。 吴益东解释,ABCC2和ABCC3是一对结构高度相似、功能相互重叠的Bt受体,Bt毒素在寻找受体发起攻势时,相当于获取了深入敌营的“双重通道”。因此,棉铃虫缺失ABCC2和ABCC3中的任何一个受体均不影响Bt的杀虫效果,从而限制了棉铃虫在ABCC2和ABCC3通路上的抗性进化能力。 棉铃虫和Bt毒素的攻防之间,存在着相互适应、协同进化的复杂关系。在Bt毒素对棉铃虫“双通道”杀虫机制的压制下,棉铃虫可以避其锋芒,在Bt毒素进攻薄弱环节进化出新的抗性机制。在吴益东教授团队的前期研究中,发现了棉铃虫为削弱Bt杀虫能力进化出的2种抗性机制:一种是棉铃虫Bt受体HaCad(一种钙粘蛋白)通过基因缺失突变,另一种是四跨膜蛋白TSPAN1通过L31S点突变,在这两种情况下,棉铃虫通过丧失HaCad的受体功能或增强肠道修复能力,使Bt抗性显著增强。 团队的研究还发现,我国棉铃虫田间抗性个体携带的抗性基因在2010年前以HaCad突变为主,2013年后以TSPAN1点突变为主,尚未在田间检测到ABCC2和ABCC3突变,其中原因,可能正是这次的研究所揭示的,是ABCC2和ABCC3这一对功能冗余的受体为Bt毒素的进攻提供了相互并联的“双通道”,因此捆住了棉铃虫利用这一对受体发生变异而逃逸攻击的“手脚”。
南京农业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 15 16
  • ...
  • 196 19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