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调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调制方法,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优化控 制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优化目标为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输出电流波形最优,本发明结合模块化多电平变 换器的结构特点和输出特性,采用各相上桥臂投入子模块的数目表示工作状态,对模块化多电平的工作状态 进行优化,通过编码操作,注入疫苗,亲和度计算,浓度计算,免疫选择,交叉操作,变异操作,倒位操作, 经过多次迭代收敛后得到优化后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输出电压阶梯波。
武汉大学 2021-04-14
用于海上直流电网的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研究与开发
 采用直流技术对海上风能进行汇聚和传输可以同时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DC/DC变换器用于匹配不同电压等级以及接入直流发电和储能设备,为实现中高压直流电网中高效可靠的直流-直流变换,本项目首先研究中高压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的可行电路拓扑结构,研究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的运行和控制机制,解决均压控制问题,实现其电压和功率控制功能。依据理论研究成果,本研究组开发了60kW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样机,对样机的测试结果验证理论分析以及所提出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解决了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的调制、均压、控制等关键问题,验证其应用于直流电网的可行性。为未来直流电网的建设提供率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工程借鉴依据。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国家千人计划,项目和中英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依托,本研究组与国家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英国Strathclyde大学、英国Aberdeen大学合作开发了“带有DC/DC直流电压变换的大型新能源多端直流接入系统”的实证平台,研究和验证了直流电网的运行机制。针对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本研究组已申请专利一篇,发表多篇论文。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多模式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多模式谐振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汽车动力电池优化控制领域。该变换器包括电池侧全桥单元、谐振电路、高频变压器、直流侧全桥单元;由电池侧全桥单元将电池的输入电压转换为高频方波,通过谐振电路,经由高频变压器流入直流侧全桥单元,输出直流电压;谐振电路可在在LLC工作模式与LLCC工作模式之间自适应切换;通过预定的开关管可使谐振电路与电池形成LC回路,利用电池内阻的欧姆效应产生可控热量。本发明将谐振电路与电池热管理功能融合,通过开关控制使谐振网络与电池形成闭环回路,直接利用电池内阻的欧姆效应实现内部加热。无需外接加热装置,在低温环境下同步完成能量传输与电池预热。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一种基于MMC的含电容器桥臂的单相—三相变流系统
一种基于MMC的含电容器桥臂的单相—三相变流系统,由单相两桥臂变流器和三相三桥臂变流器“背靠背”联接而成,主要用于电力牵引的单相电源到三相电机的有功功率传递;将电容器桥臂与MMC桥臂相组合,最大限度降低系统造价;其中电容器桥臂由两套相同的电容器组串联而成,电容器组皆由同规格的直流储能电容串并联构成;MMC桥臂由两套相同的MMC链串联而成,MMC链由一个电感L与p个结构相同的功率模块串联,功率模块为单相半桥结构,均由一个IGBT半桥和一个直流储能电容构成;该系统尚可补偿谐波和无功功率,也适于变压、变频、变相等场合;本实用新型技术先进、可靠,易于实施。
西南交通大学 2016-10-24
一种高速电主轴力-热耦合建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电主轴力-热耦合建模方法,包括:分别 获取轴承与主轴待结合的表面、以及主轴与轴承待结合的表面的工程 参数,并利用分形接触理论以及赫兹接触理论计算轴承与主轴之间结 合面的刚度和热传递系数与接触压力和接触间隙的映射模型,根据轴 承的结构参数和材料参数并使用轴承力学模型和轴承热学模型获得轴 承负载和温度与刚度、轴承外圈接触热阻、轴承内圈接触热阻和发热 功率之间的映射模型,计算主轴的电机热源,计算主轴各表面散热系 数,根据主轴的结构和上述结果构建有限元模型,读取主轴的运行参 数,用有限元模型对运行参数进行处理。本方法能降低现有方法中结 合面所引起误差、模型结合面及轴承力学和热学参数不更新导致的误 差。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化工装置设备用能诊断与换热网络优化
主要对加热炉、换热器、再沸器、冷却器等用能现状进行热力学计算分析与评价,诊断出能量利用薄弱环节及用能瓶颈,确定歧化装置各换热单元设备用能效率及系统薄弱环节。 编制了换热网络夹点技术优化设计软件,以及基于VB与Matlab混合编程的夹点技术软件,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采用夹点技术对化工生产装置换热网络进行用能合理性分析,考虑换热网络变动的复杂程度和经济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改造方案,包括采用高效换热器进行换热网络调优与热回收,可明显的减少公用工程的使用量,节能效果显著。对化工系统工艺流程存在的用能不完善环节,通过研究对反应器出料系统、塔进料系统和塔顶气与塔底液系统进行用能分析,提出流程再造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研究。可应用于炼油、化工、石油化工、制药、生工等行业。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2-01
改进的喷雾热分解法生产单分散超细粉体材料
可以量产/n通过对传统的喷雾热分解方法的改进,实现了喷雾热分解法在生产单分散超细纳米金属粉末上的应用。目前中试成功的超细纳米银粉生产工艺,生产出的银粉具有单分散、粒径小、熔点低等特点。。目前国内外工业化制备超细银粉的方法主要有机械研磨法与化学还原法,这两种方法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比如采用研磨法生产出的银粉中容易混入铁,镍等元素,导致最终的银粉纯度不高,而化学还原法步骤繁多,控制复杂,同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液与废气污染,。本项目主要有以下技术创新:。 1、采用改进喷雾热分解的方法制备纳米银粉,不用磨碎分级与化学还原的方法,制备过程中不混入任何杂质,得到的银粉纯度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采用特殊的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产品的单分散性,并控制产品粒径与形貌。。 3、产品做到单分散、稳定而且可以根据客户要求精确控制银粉粒径与形貌。。 4、做到清洁生产,零污染,零排放,没有废气、废液、粉尘等环境污染。。 5、全封闭生产过程,操作员没有粉尘暴露。整个工艺采用封闭式、自动化生产,使得整个生产过程得以连续进行,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后续处理成本。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防水保温的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
防水保温的真空管太阳能集热装置克服现有太阳能集热装置不能实现与建筑物的真正集成和一体化,既无法做到有效的防风、防雷,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更难以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水平。实现了集热器与建筑集成,不但实现了外观上的一体化,而且实现了功能上的一体化。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冬季保温水平和夏季的隔热水平,整个集热装置采用了两侧侧密封板上的通风门根据建筑的保温或者隔热要求可以打开和关闭;在采暖季节将通风门关闭,在非采暖季节将通风门打开。提高太阳能集热效率,腔室内空气温度在冬季高于环境温度,集热装置热损失将有所减少,效率有所提高。 技术指标: 1) 太阳能集热器的效率可以比普通系统增加2~5%; 2) 冬季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损失可以减少50%-70%;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一种建筑一体化集热器
一种建筑一体化集热器,包括预制墙体,预制墙体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设有平板集热器,在所述安装槽的两侧位置处均设有立板,两侧的立板均通过紧定螺钉安装在预制墙体上,对应于两立板之间的位置。作为采暖的平板集热器安装在整个预制墙体内部,在房屋建造的环节中即可同步完成对采暖设备的安装,减少了整体建造工期,提高了安装效率,避免了后期安装人员的高空作业,同样也避免了安装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用热缩材料对预应力锚具保护的方法
本项目涉及一种对预应力体系中锚具进行保护的方法,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将预制的形状、尺寸与锚具相符的热缩材料套(缠)于锚具上,进行加热,则该种由热缩材料制成的管(帽、带)受热收缩,其内层是专门设计的热熔胶内壁;加热时内壁熔融,并随外壁收缩填充到锚具缝隙上,冷却后从而能够紧紧包裹该锚具,并确保密封良好。 技术特点: 本项目所提供的封锚技术基于发明专利“用热缩材料对预应力锚具保护的方法(专利号:ZL 2007 1 0304303.2)”,使热缩材料管(帽、带)受热收缩紧紧包裹在锚具及外露的钢绞线上。由于该技术使用的热缩材料为非水溶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且抗机械强度高,耐老化,并能很好地与锚具、锚垫板粘结。因此,能够有效地克服现有使用水泥砂浆对锚具进行保护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很好地保护锚具免受水汽腐蚀和侵害,起到密封防潮、防水、防蚀和绝缘保护的目的。 应用范围: 本项目所开发的对预应力体系中锚具进行保护的方法,主要应用于后张法预应力构件施工中。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705 70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