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仿生水下潜航器
1、具有多项深海机器人自主知识产权 2、模仿蓝鳍金枪鱼,具备水下600米的作业能力
清华大学 2022-09-02
研发仿生机器鱼
仿生机器人技术是近年来机器人方面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通过借鉴自然生物的构造、机理与表征特性,探索机器人设计和控制的未知,不断创新探索机器人研究的全新可能性。 仿生机器人技术研究涉及软材料、机构设计、仿生学、微电子、控制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相关学科。在水下研究领域,仿生机器鱼不使用传统的螺旋桨推进,而是采用仿生的摆尾推进方式,噪音低、能耗低,不污染环境,在水下监测、水下安全和生物科学研究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4
取向导电胶原水凝胶、仿生导电神经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向导电胶原水凝胶、仿生导电神经支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的天然生物大分子胶原和聚合物纳米颗粒的混合液为原料,再利用PEG缓冲液,通过同轴微流体芯片制备得到取向导电胶原水凝胶纤维。在水凝胶制备过程中加入细胞,便得到具有细胞原位装载的仿生导电神经支架材料。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水凝胶纤维具有与天然神经组织相匹配的导电性、相近的力学性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能够在微纳米尺度上沿水凝胶纤维方向定向排列,能够模拟天然神经组织中的定向结构;
清华大学 2021-04-10
材料与物理学院陈凯副教授在人工关节材料仿生设计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水凝胶仿生软骨材料显示出各向异性的微观结构,并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10.65 MPa,韧性为52.2 MJ/m3,压缩强度为4.86 MPa,高于其他的各向同性水凝胶以及大多数报道的水凝胶材料。
中国矿业大学 2022-06-01
肿瘤靶向小分子多肽药物的研发
该多肽可望直接开发为国家原创抗癌一类新药或作为分子导弹用于抗肿瘤新药研发和分子标记。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3
酶水解蚕蛹蛋白制备免疫活性多肽
研究内容 :本研究采用复合酶法水解蚕蛹蛋白制备免疫调节活性多 肽,得到最佳的水解工艺条件。在最佳水解条件下,酶解后蛋白质得率为 57.24%,小分子多肽得率为 32.16%。该结果达到了计划指标,即蛋白质 得率>40%,小分子多肽得率 >20%。另外,本研究探讨了水解条件与分子 量大小,分子量大小与免疫调节活性的关系,同时建立了毛细管凝胶电泳 测定蚕蛹多肽分子的检测方法。 技术特点 :本研究
南昌大学 2021-04-14
功能多肽的定向分离及功能评价
功能性多肽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在体内能实现抗氧化、抗高血压、降脂、降糖、抑菌等功效。因其具有直接吸收、吸收快、100%吸收的吸收机制,同时可作为其他营养物质/活性成分的载体,因此生物效价和营养价值极高。 本项目已开展的前期研究工作,能够对动物来源(如文蛤、虾仁、蝉花、牦牛皮等)和植物来源(虫草花、樟芝、灵芝、灰树花以及谷物等)的功能多肽进行定向分离,通过选择适合的蛋白酶进行酶解,或根据功能多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合成,再根据其分子量、等电点、pH、以及对盐、温度等的稳定性不同,实现分离纯化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通过药理活性筛选平台,对其生物活性进行功能评价。课题组具备对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保肝(脂肪肝、酒精性肝损伤、肝硬化)、肠道菌群调节、抑菌等功能活性进行评价的细胞/动物模型。 
江南大学 2021-04-13
电磁生物效应与电磁仿生
一、 项目简介电磁生物效应主要研究生物体在电磁场下所产生的与生命现象有关的响应。实验室建立了工频电磁场环境、特高压输电环境等电磁生物效应研究平台,开展了工频强磁场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作用影响、特高压输电对生物体的作用研究,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电磁场对生物体细胞和组织器官的影响。实验室开展了人体植入器件无接触能量传输研究,建立了小型无线传能实验系统,实现了系统的微型化,并对系统工作时对人体产生的生物效应进行了研究。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电磁仿生属于功能仿生,集电路设计、电磁兼容与防护、电磁生物效应、仿生技术于一身,研究和模拟生物体的结构、功能、行为及其调控机制,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理念、工作原理和系统构成。实验室开展了基于仿生原理的电磁防护自修复技术的攻关研究。通过研究生物体电磁信息传递及抗扰机理,建立电磁仿生防护模型,探寻从模型到电路设计的领域转换方法,为实现复杂电磁环境下电子系统的仿生防护奠定基础,该研究获得总装备部“十二五”预研项目“XXXXX”资助。三、 技术指标(包括鉴定、知识产权专利、获奖等情况)近年来完成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承担其它省部级项目5项,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大部分被SCI、EI检索,申请专利2项,已批准1项。四、 高清成果图片3-4张小型无线传能系统实验平台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基于仿生原理的打结机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仿生原理的打结机构,主要由固定架、打结固定架、绕线装置、打结装置、打结驱动装置、绕线驱动装置和动力传输装置组成。绕线装置和打结装置平行设置,保证动力传输稳定性,通过两者与送绳机构的协调配合,提高打结成功率;动力传输装置采用多路线动力传输机构,通过锥齿轮圆盘与锥齿轮传动、锥齿轮与直齿轮传动、齿条与绕线器直齿轮和打结指直齿轮传动,传动实现动力传输的多路线动力的间歇性、同步传动;打结装置的打结舌与打结指铰接,打结压板控制打结指与打结舌张开与闭合的大小,进而实现捆绳的打结与脱扣作业。该打结机构基于仿生原理,实现对秸秆的整秆打捆作业,大大提高秸秆打捆打结效率,降低农业用工成本。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1
一种生物活性仿生磷酸钙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的生物活性仿生磷酸钙纳米材料,是含硅、锶、锌和镁中至少两种元素的纳米磷酸钙颗粒,其组分以氧化物形式表示的质量百分数含量为:CaO?40~55%;P2O538~44%;SiO20~0.3%;SrO?0~5.5%;ZnO?0~3.5%;MgO0~4.5%;H2O?3~8%,上述组分之和为100%,且SiO2、ZnO、MgO和SrO至少两种物质不同时为0。其制备方法是向模拟体液中添加含侧链羧基的链式聚合物溶液,并加入含硅、锶、锌和镁中至少两种离子的无机盐溶液,反应陈化,析出微量元素协同掺杂的仿生磷酸钙纳米粒,过滤、洗涤、干燥而成。这种纳米材料在骨组织中能持续降解并同步释放钙、磷酸根离子和微量元素,适宜于人体骨齿损伤修复应用。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纳米粒形貌和尺寸容易控制、微量元素复合比例易于操控等特点。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02 20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